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5节
沈宁:“你是受伤又不是懒,我才不嫌弃呢,我给你看看。”
夫妻俩一边吹风一边聊天,说的是分家计划。
沈宁眉飞色舞,没有半点穿到古代的恐慌和埋怨,看得裴长青心痒痒的,忍不住凑上去亲她。
过了一会儿。
裴长青:“大房一直靠二房种地养活呢,他们能主动提分家?”
沈宁自信满满,“依着我多年阅读种田文宅斗文的经验看,他们忍不住的,肯定会主动分家。”
封建时代就是如此,如果父母和大哥不提分家,做弟弟的提就是不孝,舆论就会变成刀子扎在他们身上,多少年后都能见血。
裴长青对古代文化不是很了解,不过这些天也让沈宁给他科普不少。
沈宁安抚地摸摸他的肩膀,“躺在床上才是最累的,身心煎熬,你再坚持几天哈。”“那我再躺几天。”
为了顺利分家,他只能“瘫”在床上。
时间差不多,沈宁就去灶房看看泡的豆子好了没,准备晚上熬稀饭。
裴母做饭的时候豆子泡发时间不够,做饭又舍不得柴火,所以豆子总是有豆腥气。
她把豆子泡烂烂的,然后小火慢煨,出来的豆子又烂又面,还带着一股子香味。
小珍珠和小鹤年都尝出来了,说娘熬的豆饭更好吃。
裴长青也拄着棍儿去灶房陪她。
沈宁:“你帮我放风,我翻翻这些缸。”
灶房比他们西厢宽敞多了,里面靠墙放了四口大缸,都是用来装粮食的。
其中两口已经空了,一口里面有三分之一的豆子,最后一口里面除了半麻袋粟米竟然还有半麻袋麦子!
她惊喜道:“麦子,我发现了麦子!”
裴长青也拄着棍儿过去看,“这是五月新收的麦子。”
家里主要种粟、豆、稻、麦,产量都不高,稻和麦除了交税剩下的卖一部分,其他的留给裴端父子俩吃。
五月收的麦子交完税以后,裴端拿走大半放在柳家学堂,家里留这半石给他们过节吃。
“凭啥给他俩吃?这些以后归我们二房吃。”
裴长青:“媳妇儿,我现在推不了磨。”
推磨很累,他也不想让沈宁去,而且她也没时间。
可麦子直接煮麦饭可不好吃,还不如豆子呢。
沈宁:“难道就便宜他们?”
大房吃的麦子还是公婆推的磨呢。
裴长青略一沉吟,“根据市场经济,一般收庄稼的时候粮价低,过一阵子粮价就会回升。现在比麦收时候贵不少,卖了吧。”
想吃分家以后再买。
秋收时候吃大米,麦收时候吃面粉。
完美!
沈宁看着那大半麻袋麦子有点犯愁,“这得有小一百斤吧?”
裴长青目测一眼,“八十斤左右吧。”
他小时候干建筑队的,手上有独门绝活儿,掂量一下就知道多重。
这种麻袋总容量也是有数的,装满一般120斤左右。
不过古代的斤和现代的斤不一样,要更重一些。
甭管古代斤数还是现代斤数,这么多沈宁可背不动。
她当即决定分三次去镇上卖掉。
吴秀娥每天去柳家洼待个时辰,足够她去镇上好几个来回了。
于是三天时间,沈宁把半石麦子给卖掉了。
一共卖了275文,当然要是去买麦子就得310文半石了。
所以这年头的大粮商都富得流油,每当朝廷赈灾都得盯着他们。
至此,除了麦种家里再没有一粒多余的麦子!
而过些天家里还会收三亩半水稻,其中两亩上等水田,一季一亩地能产两石出头的稻谷。
除了交税,剩下的还是给裴端父子俩吃的。
裴二郎种地,裴大郎吃喝。
以后都别做这个美梦了!
又过了两日。
这日从下半夜开始就下小雨,淅淅沥沥的,早上天也没放晴。
明儿是裴成业的生辰。
裴家气氛低迷压抑了这些日子,吴秀娥觉得儿子生辰怎么都得热闹一下。
一早她就起来,对裴母道:“娘,明儿是成业生辰,今天得去推磨,明儿一早给他做碗长寿面,多做点,让他爹和妹妹也沾沾光。我就不用了,咱女人家的不跟男人比。”
裴母瞬间僵住,她……忘记明儿是大孙子生日了!
这些天她过得很是……紧张压抑又放松惬意是怎么回事?
在家里就紧张压抑,生怕俩儿媳打仗,白天去了地里又觉得很放松,只管侍弄庄稼不用管家里要不要浇菜、得不得推磨、咸菜是不是不够吃了、她是不是得纺线、还得劈麻、还得织布、还得……大儿子是不是不高兴?大儿媳瞪她是啥意思?二儿媳是不是又要闹事儿……
这些天她压根儿就没管家里的事儿,都是沈宁做饭,她只管吃和下地。
不过她还是习惯性去灶房看看,所以她约莫好像知道家里小麦……没了。
但是她之前没多想,更没主动去问二儿媳,就强迫自己不知道。
好像只要自己不去看,不去问,就不知道麦子少了一样。
现在大儿媳掀开盖子,她得彻底面对——小麦没了!
为啥没了?
是二儿媳偷吃了?可是也没见她推磨,面呢?在哪儿?
没有。
那就只能是她给……卖了?
我滴个娘哎。
老二家的咋那么能耐呢,那么胆儿大呢?
现在男人不打她,她就上天了是吧?
吴秀娥见婆婆木鸡一样呆在那里,不爽道:“娘,你发什么愣呢?”
裴母回神,忙道:“哎,做,我这就准备去推磨。”
她寻思着去妯娌家借一瓢面来对付下,千万不要让大儿媳发现家里麦子不见了,不要让家里打架。
即便大儿媳发现也不会弄死她,也不会世界爆炸,可她就是害怕,就是宁愿坏结果晚一点到来,能对付就对付过去。
西间刚起床的小珍珠脸色瞬间惨白,拉着小鹤年,小声道:“怎么办?怎么办?”
小鹤年心细,通过爹娘眉来眼去发现娘把麦子卖了,他没告诉奶,但是悄悄和小珍珠商量来着。
俩崽儿这两天可是战战兢兢的。
他嘴唇紧抿,眉头紧蹙,脑子飞快地转着。
他盘算着去刺激一下裴成业,让对方打他一顿他趁机打滚哭闹,能不能帮他娘把这事儿糊弄过去?
说不定以娘现在的泼辣劲儿和爹对她的纵容,如果他刺激裴成业狠点,裴成业打他惨点,他娘还能跟大伯娘讹点好处?
他咬咬牙,打算对裴成业展开废物嘲讽:你这个废物,启蒙都好几年了,千字文还背不下来,你竖起耳朵,听我给你背背。
他一副慷慨就义的架势,挺起小胸脯,抬脚就要往东厢去。
他刚走到正屋门口,却见她娘睡眼惺忪地从西厢出来,抱着胳膊,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
她挑眉笑得很是迷人,“哎呀,甭忙活,小麦被我卖掉换药了,小徐大夫说为了给你娘家省钱,没开太好的药,为了让二哥早点好,我又给买了点好药。嗨,咱就是这么善良,主动给你娘家省钱,你偷着乐吧。”
小鹤年:“……”
这必须是我亲娘,我紧随她。
裴大嫂彻底被气毁了,再也顾不得自己向往的知书达理当家主母形象,嗷一嗓子就朝沈宁冲过去。
【作者有话说】
沈宁:啧,我就说你打不过我。
第13章 助攻 真气毁了,分家!
裴大嫂自诩童生女儿,一向以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主母范儿来装扮自己,也不曾下过地干过力气活儿,论打架她哪里是沈宁的对手?
她气急败坏地朝沈宁挠过去,自然反被沈宁挠了个大花脸。
她又疼又气,没忍住一下子哭开了。
很快裴端、裴成业和裴宝珠都跑出来,纷纷指责沈宁。
小珍珠和小鹤年也跑过来保护沈宁。
沈宁看屋里裴长青要出来,立刻给他使眼色,让他继续扮演不能动弹的伤患。
裴二郎是男人,被大哥管着天经地义,他若是过来就不占理了。
她不一样,这年代贬低女人,女人但凡脾气大就是泼妇。
而只要男人不休她,即便她是泼妇别人也没法儿,只会嚼舌头而已。
夫妻俩一边吹风一边聊天,说的是分家计划。
沈宁眉飞色舞,没有半点穿到古代的恐慌和埋怨,看得裴长青心痒痒的,忍不住凑上去亲她。
过了一会儿。
裴长青:“大房一直靠二房种地养活呢,他们能主动提分家?”
沈宁自信满满,“依着我多年阅读种田文宅斗文的经验看,他们忍不住的,肯定会主动分家。”
封建时代就是如此,如果父母和大哥不提分家,做弟弟的提就是不孝,舆论就会变成刀子扎在他们身上,多少年后都能见血。
裴长青对古代文化不是很了解,不过这些天也让沈宁给他科普不少。
沈宁安抚地摸摸他的肩膀,“躺在床上才是最累的,身心煎熬,你再坚持几天哈。”“那我再躺几天。”
为了顺利分家,他只能“瘫”在床上。
时间差不多,沈宁就去灶房看看泡的豆子好了没,准备晚上熬稀饭。
裴母做饭的时候豆子泡发时间不够,做饭又舍不得柴火,所以豆子总是有豆腥气。
她把豆子泡烂烂的,然后小火慢煨,出来的豆子又烂又面,还带着一股子香味。
小珍珠和小鹤年都尝出来了,说娘熬的豆饭更好吃。
裴长青也拄着棍儿去灶房陪她。
沈宁:“你帮我放风,我翻翻这些缸。”
灶房比他们西厢宽敞多了,里面靠墙放了四口大缸,都是用来装粮食的。
其中两口已经空了,一口里面有三分之一的豆子,最后一口里面除了半麻袋粟米竟然还有半麻袋麦子!
她惊喜道:“麦子,我发现了麦子!”
裴长青也拄着棍儿过去看,“这是五月新收的麦子。”
家里主要种粟、豆、稻、麦,产量都不高,稻和麦除了交税剩下的卖一部分,其他的留给裴端父子俩吃。
五月收的麦子交完税以后,裴端拿走大半放在柳家学堂,家里留这半石给他们过节吃。
“凭啥给他俩吃?这些以后归我们二房吃。”
裴长青:“媳妇儿,我现在推不了磨。”
推磨很累,他也不想让沈宁去,而且她也没时间。
可麦子直接煮麦饭可不好吃,还不如豆子呢。
沈宁:“难道就便宜他们?”
大房吃的麦子还是公婆推的磨呢。
裴长青略一沉吟,“根据市场经济,一般收庄稼的时候粮价低,过一阵子粮价就会回升。现在比麦收时候贵不少,卖了吧。”
想吃分家以后再买。
秋收时候吃大米,麦收时候吃面粉。
完美!
沈宁看着那大半麻袋麦子有点犯愁,“这得有小一百斤吧?”
裴长青目测一眼,“八十斤左右吧。”
他小时候干建筑队的,手上有独门绝活儿,掂量一下就知道多重。
这种麻袋总容量也是有数的,装满一般120斤左右。
不过古代的斤和现代的斤不一样,要更重一些。
甭管古代斤数还是现代斤数,这么多沈宁可背不动。
她当即决定分三次去镇上卖掉。
吴秀娥每天去柳家洼待个时辰,足够她去镇上好几个来回了。
于是三天时间,沈宁把半石麦子给卖掉了。
一共卖了275文,当然要是去买麦子就得310文半石了。
所以这年头的大粮商都富得流油,每当朝廷赈灾都得盯着他们。
至此,除了麦种家里再没有一粒多余的麦子!
而过些天家里还会收三亩半水稻,其中两亩上等水田,一季一亩地能产两石出头的稻谷。
除了交税,剩下的还是给裴端父子俩吃的。
裴二郎种地,裴大郎吃喝。
以后都别做这个美梦了!
又过了两日。
这日从下半夜开始就下小雨,淅淅沥沥的,早上天也没放晴。
明儿是裴成业的生辰。
裴家气氛低迷压抑了这些日子,吴秀娥觉得儿子生辰怎么都得热闹一下。
一早她就起来,对裴母道:“娘,明儿是成业生辰,今天得去推磨,明儿一早给他做碗长寿面,多做点,让他爹和妹妹也沾沾光。我就不用了,咱女人家的不跟男人比。”
裴母瞬间僵住,她……忘记明儿是大孙子生日了!
这些天她过得很是……紧张压抑又放松惬意是怎么回事?
在家里就紧张压抑,生怕俩儿媳打仗,白天去了地里又觉得很放松,只管侍弄庄稼不用管家里要不要浇菜、得不得推磨、咸菜是不是不够吃了、她是不是得纺线、还得劈麻、还得织布、还得……大儿子是不是不高兴?大儿媳瞪她是啥意思?二儿媳是不是又要闹事儿……
这些天她压根儿就没管家里的事儿,都是沈宁做饭,她只管吃和下地。
不过她还是习惯性去灶房看看,所以她约莫好像知道家里小麦……没了。
但是她之前没多想,更没主动去问二儿媳,就强迫自己不知道。
好像只要自己不去看,不去问,就不知道麦子少了一样。
现在大儿媳掀开盖子,她得彻底面对——小麦没了!
为啥没了?
是二儿媳偷吃了?可是也没见她推磨,面呢?在哪儿?
没有。
那就只能是她给……卖了?
我滴个娘哎。
老二家的咋那么能耐呢,那么胆儿大呢?
现在男人不打她,她就上天了是吧?
吴秀娥见婆婆木鸡一样呆在那里,不爽道:“娘,你发什么愣呢?”
裴母回神,忙道:“哎,做,我这就准备去推磨。”
她寻思着去妯娌家借一瓢面来对付下,千万不要让大儿媳发现家里麦子不见了,不要让家里打架。
即便大儿媳发现也不会弄死她,也不会世界爆炸,可她就是害怕,就是宁愿坏结果晚一点到来,能对付就对付过去。
西间刚起床的小珍珠脸色瞬间惨白,拉着小鹤年,小声道:“怎么办?怎么办?”
小鹤年心细,通过爹娘眉来眼去发现娘把麦子卖了,他没告诉奶,但是悄悄和小珍珠商量来着。
俩崽儿这两天可是战战兢兢的。
他嘴唇紧抿,眉头紧蹙,脑子飞快地转着。
他盘算着去刺激一下裴成业,让对方打他一顿他趁机打滚哭闹,能不能帮他娘把这事儿糊弄过去?
说不定以娘现在的泼辣劲儿和爹对她的纵容,如果他刺激裴成业狠点,裴成业打他惨点,他娘还能跟大伯娘讹点好处?
他咬咬牙,打算对裴成业展开废物嘲讽:你这个废物,启蒙都好几年了,千字文还背不下来,你竖起耳朵,听我给你背背。
他一副慷慨就义的架势,挺起小胸脯,抬脚就要往东厢去。
他刚走到正屋门口,却见她娘睡眼惺忪地从西厢出来,抱着胳膊,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容。
她挑眉笑得很是迷人,“哎呀,甭忙活,小麦被我卖掉换药了,小徐大夫说为了给你娘家省钱,没开太好的药,为了让二哥早点好,我又给买了点好药。嗨,咱就是这么善良,主动给你娘家省钱,你偷着乐吧。”
小鹤年:“……”
这必须是我亲娘,我紧随她。
裴大嫂彻底被气毁了,再也顾不得自己向往的知书达理当家主母形象,嗷一嗓子就朝沈宁冲过去。
【作者有话说】
沈宁:啧,我就说你打不过我。
第13章 助攻 真气毁了,分家!
裴大嫂自诩童生女儿,一向以知书达理、贤良淑德的主母范儿来装扮自己,也不曾下过地干过力气活儿,论打架她哪里是沈宁的对手?
她气急败坏地朝沈宁挠过去,自然反被沈宁挠了个大花脸。
她又疼又气,没忍住一下子哭开了。
很快裴端、裴成业和裴宝珠都跑出来,纷纷指责沈宁。
小珍珠和小鹤年也跑过来保护沈宁。
沈宁看屋里裴长青要出来,立刻给他使眼色,让他继续扮演不能动弹的伤患。
裴二郎是男人,被大哥管着天经地义,他若是过来就不占理了。
她不一样,这年代贬低女人,女人但凡脾气大就是泼妇。
而只要男人不休她,即便她是泼妇别人也没法儿,只会嚼舌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