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白雨亭刚走不多时,张生福也匆匆来到白龙会馆,满脸激动地说:“老掌柜
,成了,事情办妥了,方才人家给我回话说,你家紹英的事撕掳开了,上面已经同意保释,他说这事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差点儿押到了省监。”
艾仲雄一听,知道这是一事求了二仙,难免得叫人家多揭一层皮;再一想也难怪,急病乱投医,谁也保不准天上哪疙瘩云能下雨。不过,他还是想知道其中的详情,弄清楚这回到底是哪条线上使了实劲儿,免得花钱不说,自个还被蒙在了鼓里。
艾仲雄把方才白区长得到的消息给张生福说了后,试探着问道:“生福以你看,这回你跟白区长找的这些人,究竟哪条路子上出得力大,我们酬谢人家也该有个轻重估划。”
“哎呀这我还真说不好,车走车路,马走马路,里面的渠渠道道我也弄不清楚。说实话,这事原先我也是按照你老掌柜的意思找的人家,愿也事先给人家许了,这事若能办成,就给他们俩一人二百个硬的,合共四百。现在事情办成了,人家还在等着我们的酬谢呐,若是不兑现,往后还怎么再见人家呢?即就是把这点儿体面放在一旁不说,要是人家得不到甜头,反过来再把事情掰扯回去,那又该怎么办呢?毕竟你家公子现在只是保释,案子还没有彻底了结。”
艾仲雄觉得张生福说的也是,过河拆桥的事自己说啥也不能做,于是说:“生福你也不要为难,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这些利害关系我晓得。既然是我托你找的人家,现在事情办成了,那就得酬谢人家,干指头蘸不起盐,我总不能把你装在里面吧。”
张生福见艾仲雄有些勉强,也没说要感谢他的话,觉得自个为艾仲雄这回算是白忙活了一场,心里有些不悦,但又不便发作,悻悻地没再言语。艾仲雄叫来冯根财,让他给张生福取了四百个大洋拿去送人。
被保释出来的艾绍英,带着浑身的伤痛回到了白龙镇。“谢天谢地,我娃回来了,妈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来了!”他娘一见到儿子便抱住哭了起来。
好在受的是皮肉之苦,骨头和内里倒无大碍,镇上的郎中看罢,在几处鞭伤的地方涂抹了消炎的药水,又给开了几服活血化瘀的汤药,再加上他娘的精心调理,不几日艾绍英的身体便痊愈了。
艾仲雄再也不能容忍儿子这样由着性儿下去了,堂窑地下,他指着艾绍英的鼻子,狠狠地收拾了他一顿:
“你小子给我听着,你这回可是把老子的颜面全给丢尽了,不光是花钱破财。从今往后,你就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得了,念书的事从此你就歇了心吧。当初我打发你小子进城念书,为的是能让你日后有个好的出息,没料想新学把你龟子子念成疯子了,墨水儿喝到狗肚子里了,共产党闹红闹赤化的迷魂汤把你兀的灌得鬼迷心窍了,一天间放着那么多的四书五经不好好读,净干那么些惹祸的事!那些穷家寒舍的子弟瞎闹腾还算多少有个说头,赤光光精彀子一个,闹共产闹赤化当然对他们有好处,可你小子是咋得了?缺吃了,缺穿了,还是念书缺钱花了?成天间脚不着地,不知道你们是老几了呢,要救这个呀救那个呀!我告诉你小子,天下的不平事遍地都是,就是拿石碾子压,铁刮子刮,也难弄得公平,全中国比你们本事大的人多得是了,还要你娃们操这个淡心!干大事那是孙中山于胡子杨将军他们那些人的事,与你们这些碎毛小子有屁相干?你们学校的那些老师也是,一个个都是误人子弟的货色,杵着憨狗撵狼哩!你小子听我说,共产共产,别只顾瞎吹唱高调,光一个共产救不了穷人的命,天下没那么简单的事!你不想想,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即就是把全绥州财主家的土地都分了,财产都劫了,东西都哄抢光了,大家富户的人都给杀了,所有的穷人就能过得好了吗?不可能!天上不下雨,地里不长庄稼,老天爷不养人,不管是谁家掌管这个天下,白的也好,红的也罢,都怕没得多少好办法的!你娃们若是不信,那就等着吧,只要是我死不了,后面的世事我还能看得到。”
无论他爹怎么训斥他,绍英始终没吭一声,他认为跟他这个钱掌柜的老爹争辩理论毫无意义,唯有无言的沉默才是最有力的反抗。他爹见他带听不听的样儿,气得浑身哆嗦火冒三丈,一把抓起身旁的手杖指着他吼道:“我说你了,你长不长耳朵长不长嘴,你聋了,哑巴了,咋就歪好没一句让我能放心的话呢?”
他娘见是这样儿,赶紧拦挡他爸道:“看看你这个当老子的,都这把子年岁了,也不能把火气压一压,绍娃毕竟还年轻么,识世事还得有个过程么,跟儿子娃凶什么凶,有本事你先把我一口吞了!”
压罢老掌柜的火,又对儿子劝说道:“绍娃你也是,犟板筋一个,你老子也是为你好的么,又不是害你!你看这回凶险不,差点儿进去就出不来了,要不是你的同学给我们通风报信儿,你老子提着猪头到处求神拜佛,又花银钱又伤脸,这才把你给保了出来,要是押到省上,还不晓得后面会是个什么结果了呢?”
艾绍英悻悻地走出堂窑,在边窑炕上躺了下来。他对父母亲屈服于恶社会、恶势力,花钱保出自己,非但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反倒认为这对自己是一种人格上的莫大耻辱。他默诵着郑振铎的《我是少年》,以此抒发自己立志冲破思想藩篱的坚定决心。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如炬的眼,我有思想如泉。
我有牺牲精神,我有自由不可捐。
我过不惯偶像似的流年,我看不惯奴隶的苟安。
我起!我起!我欲打破一切的权威!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濆腾的热血和活泼进取的气象。
我欲进前!进前!进前!
我有同胞的情感,我有博爱的心田。
我看见前面的光明,我欲驶破浪的大船,
满载可怜的同胞,进前!进前!进前!
他娘见儿子时而紧锁眉头,时而长号短气,便时不时找些话语解劝着他。他娘坐在一旁倾着身子对儿子说:“绍娃你听妈说,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解开些事理了吧,不是你大说你,你这娃娃的性子以后也确实该好好改改了。妈早就给你千安万顿过,到了城里的学校,你只管念自己的书就是了,其他的闲事一概不要掺合,历来是枪打出头鸟,祸从口中出,你怎么就当成了耳旁风了呢?
现如今虽说把你保出来了,可这事按他们说,还没有彻底了结呢,人家官府说不准随时都会找上门来的,从今往后你一定得听我们的话,再别胡思乱想了,踏踏实实地在家待着,只等得这档子事彻底了结了,咱们再好好思谋估划你以后的前程吧……”
艾绍英根本没兴趣听他娘的这些唠叨,索性面朝墙闭着眼睛装睡觉,心里又默诵着陈独秀李大钊在《敬告青年》和《牺牲》中最让他热血涌动心潮澎湃并且随时准备为了革命理想的实现而赴汤蹈火的名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他娘抽抽泣泣的依旧劝导个不停,说绍娃呀你不要嫌妈唠叨,妈哪一句话不是为你好,为你娃娃这事,妈这一向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你看妈的眼圈儿黑成了甚样儿?你这回既是回来了,妈求你了,一定得把心好好收揽住,无论如何不敢再跟那些张狂不慎的人瞎闹了,要不早晚得把命给搭上!
人常说,家有一店铺,三代不用愁,咱们家是靠生意吃饭的,从今往后,你就跟你爹好好学着些,帮你爹打理好咱们的字号,只要咱家的这个生意不出什么大的岔子,别说你这辈子,就是孙子辈重孙子辈,也用不着发愁!
依我看,现如今你们念的那些新学,跟旧学比起来,也好也不好。旧学把人越念越斯文,越念越懂得理性,哪像你们现在念的那些东西,就像你爸爸说的,开口闭口净是这主义那主义的,再要这么念下去,非得走火入魔不可!全中国人这么多,要是都按着自
个的主意来行事,那还不彻底乱包了不是?
再说,书念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够呀,差不多就得了,人活一辈子,不识字当睁眼瞎是不行,可活人也不见得就只有念书一条道可走,要我看啊,穷富是命里带的,不在念书多少上,你老子小的时候虽说只念过几个冬书,还不是照样软的硬的,动的不动的,里里外外挣下来了这么多;那些一辈子当娃娃头儿的教书先生,杜先生也好,朱先生也罢,别看他们嘴上一套一套的,可家道也就那样儿,没几个显赫煌亮的,是不是你说?
,成了,事情办妥了,方才人家给我回话说,你家紹英的事撕掳开了,上面已经同意保释,他说这事可是费了老鼻子的劲,差点儿押到了省监。”
艾仲雄一听,知道这是一事求了二仙,难免得叫人家多揭一层皮;再一想也难怪,急病乱投医,谁也保不准天上哪疙瘩云能下雨。不过,他还是想知道其中的详情,弄清楚这回到底是哪条线上使了实劲儿,免得花钱不说,自个还被蒙在了鼓里。
艾仲雄把方才白区长得到的消息给张生福说了后,试探着问道:“生福以你看,这回你跟白区长找的这些人,究竟哪条路子上出得力大,我们酬谢人家也该有个轻重估划。”
“哎呀这我还真说不好,车走车路,马走马路,里面的渠渠道道我也弄不清楚。说实话,这事原先我也是按照你老掌柜的意思找的人家,愿也事先给人家许了,这事若能办成,就给他们俩一人二百个硬的,合共四百。现在事情办成了,人家还在等着我们的酬谢呐,若是不兑现,往后还怎么再见人家呢?即就是把这点儿体面放在一旁不说,要是人家得不到甜头,反过来再把事情掰扯回去,那又该怎么办呢?毕竟你家公子现在只是保释,案子还没有彻底了结。”
艾仲雄觉得张生福说的也是,过河拆桥的事自己说啥也不能做,于是说:“生福你也不要为难,我只是随便问问罢了,这些利害关系我晓得。既然是我托你找的人家,现在事情办成了,那就得酬谢人家,干指头蘸不起盐,我总不能把你装在里面吧。”
张生福见艾仲雄有些勉强,也没说要感谢他的话,觉得自个为艾仲雄这回算是白忙活了一场,心里有些不悦,但又不便发作,悻悻地没再言语。艾仲雄叫来冯根财,让他给张生福取了四百个大洋拿去送人。
被保释出来的艾绍英,带着浑身的伤痛回到了白龙镇。“谢天谢地,我娃回来了,妈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下来了!”他娘一见到儿子便抱住哭了起来。
好在受的是皮肉之苦,骨头和内里倒无大碍,镇上的郎中看罢,在几处鞭伤的地方涂抹了消炎的药水,又给开了几服活血化瘀的汤药,再加上他娘的精心调理,不几日艾绍英的身体便痊愈了。
艾仲雄再也不能容忍儿子这样由着性儿下去了,堂窑地下,他指着艾绍英的鼻子,狠狠地收拾了他一顿:
“你小子给我听着,你这回可是把老子的颜面全给丢尽了,不光是花钱破财。从今往后,你就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得了,念书的事从此你就歇了心吧。当初我打发你小子进城念书,为的是能让你日后有个好的出息,没料想新学把你龟子子念成疯子了,墨水儿喝到狗肚子里了,共产党闹红闹赤化的迷魂汤把你兀的灌得鬼迷心窍了,一天间放着那么多的四书五经不好好读,净干那么些惹祸的事!那些穷家寒舍的子弟瞎闹腾还算多少有个说头,赤光光精彀子一个,闹共产闹赤化当然对他们有好处,可你小子是咋得了?缺吃了,缺穿了,还是念书缺钱花了?成天间脚不着地,不知道你们是老几了呢,要救这个呀救那个呀!我告诉你小子,天下的不平事遍地都是,就是拿石碾子压,铁刮子刮,也难弄得公平,全中国比你们本事大的人多得是了,还要你娃们操这个淡心!干大事那是孙中山于胡子杨将军他们那些人的事,与你们这些碎毛小子有屁相干?你们学校的那些老师也是,一个个都是误人子弟的货色,杵着憨狗撵狼哩!你小子听我说,共产共产,别只顾瞎吹唱高调,光一个共产救不了穷人的命,天下没那么简单的事!你不想想,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即就是把全绥州财主家的土地都分了,财产都劫了,东西都哄抢光了,大家富户的人都给杀了,所有的穷人就能过得好了吗?不可能!天上不下雨,地里不长庄稼,老天爷不养人,不管是谁家掌管这个天下,白的也好,红的也罢,都怕没得多少好办法的!你娃们若是不信,那就等着吧,只要是我死不了,后面的世事我还能看得到。”
无论他爹怎么训斥他,绍英始终没吭一声,他认为跟他这个钱掌柜的老爹争辩理论毫无意义,唯有无言的沉默才是最有力的反抗。他爹见他带听不听的样儿,气得浑身哆嗦火冒三丈,一把抓起身旁的手杖指着他吼道:“我说你了,你长不长耳朵长不长嘴,你聋了,哑巴了,咋就歪好没一句让我能放心的话呢?”
他娘见是这样儿,赶紧拦挡他爸道:“看看你这个当老子的,都这把子年岁了,也不能把火气压一压,绍娃毕竟还年轻么,识世事还得有个过程么,跟儿子娃凶什么凶,有本事你先把我一口吞了!”
压罢老掌柜的火,又对儿子劝说道:“绍娃你也是,犟板筋一个,你老子也是为你好的么,又不是害你!你看这回凶险不,差点儿进去就出不来了,要不是你的同学给我们通风报信儿,你老子提着猪头到处求神拜佛,又花银钱又伤脸,这才把你给保了出来,要是押到省上,还不晓得后面会是个什么结果了呢?”
艾绍英悻悻地走出堂窑,在边窑炕上躺了下来。他对父母亲屈服于恶社会、恶势力,花钱保出自己,非但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反倒认为这对自己是一种人格上的莫大耻辱。他默诵着郑振铎的《我是少年》,以此抒发自己立志冲破思想藩篱的坚定决心。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如炬的眼,我有思想如泉。
我有牺牲精神,我有自由不可捐。
我过不惯偶像似的流年,我看不惯奴隶的苟安。
我起!我起!我欲打破一切的权威!
我是少年!我是少年!
我有濆腾的热血和活泼进取的气象。
我欲进前!进前!进前!
我有同胞的情感,我有博爱的心田。
我看见前面的光明,我欲驶破浪的大船,
满载可怜的同胞,进前!进前!进前!
他娘见儿子时而紧锁眉头,时而长号短气,便时不时找些话语解劝着他。他娘坐在一旁倾着身子对儿子说:“绍娃你听妈说,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也该解开些事理了吧,不是你大说你,你这娃娃的性子以后也确实该好好改改了。妈早就给你千安万顿过,到了城里的学校,你只管念自己的书就是了,其他的闲事一概不要掺合,历来是枪打出头鸟,祸从口中出,你怎么就当成了耳旁风了呢?
现如今虽说把你保出来了,可这事按他们说,还没有彻底了结呢,人家官府说不准随时都会找上门来的,从今往后你一定得听我们的话,再别胡思乱想了,踏踏实实地在家待着,只等得这档子事彻底了结了,咱们再好好思谋估划你以后的前程吧……”
艾绍英根本没兴趣听他娘的这些唠叨,索性面朝墙闭着眼睛装睡觉,心里又默诵着陈独秀李大钊在《敬告青年》和《牺牲》中最让他热血涌动心潮澎湃并且随时准备为了革命理想的实现而赴汤蹈火的名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他娘抽抽泣泣的依旧劝导个不停,说绍娃呀你不要嫌妈唠叨,妈哪一句话不是为你好,为你娃娃这事,妈这一向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你看妈的眼圈儿黑成了甚样儿?你这回既是回来了,妈求你了,一定得把心好好收揽住,无论如何不敢再跟那些张狂不慎的人瞎闹了,要不早晚得把命给搭上!
人常说,家有一店铺,三代不用愁,咱们家是靠生意吃饭的,从今往后,你就跟你爹好好学着些,帮你爹打理好咱们的字号,只要咱家的这个生意不出什么大的岔子,别说你这辈子,就是孙子辈重孙子辈,也用不着发愁!
依我看,现如今你们念的那些新学,跟旧学比起来,也好也不好。旧学把人越念越斯文,越念越懂得理性,哪像你们现在念的那些东西,就像你爸爸说的,开口闭口净是这主义那主义的,再要这么念下去,非得走火入魔不可!全中国人这么多,要是都按着自
个的主意来行事,那还不彻底乱包了不是?
再说,书念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够呀,差不多就得了,人活一辈子,不识字当睁眼瞎是不行,可活人也不见得就只有念书一条道可走,要我看啊,穷富是命里带的,不在念书多少上,你老子小的时候虽说只念过几个冬书,还不是照样软的硬的,动的不动的,里里外外挣下来了这么多;那些一辈子当娃娃头儿的教书先生,杜先生也好,朱先生也罢,别看他们嘴上一套一套的,可家道也就那样儿,没几个显赫煌亮的,是不是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