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扣下,都扣下,咱俩谁跟谁啊,我的就是你的。”贺积业爽朗一笑。
  贺积业的话,贾艳很受用,这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他人虽然没在身边,但是心在。
  “过两天我要请客,有刑警队的人,是我特好的姐妹的对象,还有一个派出所所长,你今天不来可以,但是那天晚上你可一定要来。”
  “刑警队?叫什么?”
  “姓魏吧,叫,”贾艳想了一会儿,“好像叫魏正亮。我跟你说,这个姓魏的可难请了,约了好几次都不成,要不是看在他有用的份上,我早就不搭理他了。”
  贺积业觉得自己似乎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特别耳熟,许是年龄大了,他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没问题,我一定到!”
  贾艳听贺积业的声音,她甚至能感觉到贺积业在电话那头立正敬礼的景象。她暗笑。
  “你必须得来啊,我准备了你爱吃的刺身,我前几天,专门托日料店夏老板给我准备的三文鱼,说是挪威那边产的,还有一种甜虾,我保准你没吃过。”贾艳炫耀道。
  贾艳心知肚明,贺积业的情人多的是,她不是唯一一个,想必也不是他最后一个,但她绝对是最懂他的一个。
  “还是你懂我,宝贝。”
  “定了时间,我通知你,你再忙也得给我预留时间,别忘了啊。”
  “好。”
  放下电话,贾艳到地下室冷库查看环境状况,这次的聚餐她一定要保证格调,让所有人惊艳。
  地下室冷库不大,这是她专门为了贺积业准备的,冷库储藏食物要比冰箱效果更好。因为环境天然,食物放进去不但可以保鲜,还可以保证自然成熟。
  当然,为了满足贺积业的口味,冷库里放刺身的时候最多。现下闻起来,有些味道,她打开半尺见方的窗户通风。
  顺着地下室楼梯,转身回到客厅,给保洁打电话,她还要在他们来之前把家里都彻底清扫一遍。
  “喂,尹经理,诶,对,是我......”
  第18章 ☆、chapter18运尸工具
  合作社熟鸡味道变了后,价格一降再降,但也就挺了几年,合作社就关门大吉了。
  在刘军的运作下,刘俊伟当了一届村主任,为了辅助他,刘军把魏正明也弄成了治保主任。名义上的治保主任,但村里的大事小情,需要村领导出面的地方,刘俊伟必然带着魏正明。
  魏正明还跟着刘军跑了几年生意,他发现自己平日所见不过刘军“乡村商业帝国”的一角。也是跟刘军干那几年,魏正明慢慢悟出,原来挣钱不一定用体力换取。
  体力总是有限的,会枯竭,最后还绕不出“前半辈子用命挣钱,后半辈子花钱换命”的恶性循环。
  他帮刘军去镇上收过租子,镇上好多底商都是刘军的。父亲魏长海做了那么多年生意,过手的钱没有上百万,几十也是有的,怎么一点家底没攒下?
  母亲王水彬得了一场病,那点现金存款一下就见了底。
  魏正明觉得自己家太脆弱了,经不起一点生活风暴的洗礼。父亲魏长海一辈子乐天安命,能过一天是一天,真正有事时根本经受不住,他没有选择,他的应对办法还是一味退缩。
  “叔,我想承包西边的土地,我看一直撂荒,也可惜。”熟鸡生意停滞后,一日魏正明对刘军说。
  “行。”刘军一口同意。
  “可是,西边的土地咱们村子占的是一小部分,我要是想连
  成片、成规模化,还涉及到一大部分是别的零星几个村子的,具体手续我不知道怎么办。”这是魏正明第一次尝试做生意。
  “你真想承包?”刘军再次确认。
  “对,全家人也得活着,而且我妈治病欠了你那么多钱,早晚也得还。”
  “我帮你打听打听。”
  过了几天,土地承包合同就交到了魏正明手里。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西边几个小村子撂荒的土地,名义上还是各村集体所有,但实际上大部分也归了刘军。
  魏正明想到了刘俊伟说得,“资源”,只有掌握资源才是挣钱的根本。
  他们这种普通家庭出身的人,即使累死也是参透不到这层的。
  夏松和魏正明结婚后,两夫妻就尽心尽力经营承包的40亩荒地。
  因地制宜,林地种植果树,耕地就种植经济作物,花生、红薯。收获的花生再加工成花生油,放到镇上的粮油站发卖;红薯收获后,除了卖给红薯贩子,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夫妻决定对红薯进行深加工。他们又购进了一套红薯加工设备,做红薯干。
  他家产品货真价实,价格公道,很快在镇子上打开了销路。
  夏松怀孕后,家里的生意都是魏正明打点了。
  一早,他吃过饭,自己开着货车去西边林地巡查。本来这事是夏松的工作,但她怀孕后,两个人都懈怠了一点,有几天没去过了。夏松情况一稳定,魏正明赶紧投入工作。
  现在他成了准爸爸,再干起活来更有劲,生活也更有了盼头。
  开车门下车,他一垄一垄仔细查看果树生长情况,顺便剪枝。剪了没几垄,腰就酸疼,他坐下休息,寻思着夏松干不了了,得请几个工人。
  回车里取了临出门前,夏松给他泡的茶水,带着钢化水杯再次折返回林地收拾桃树。
  在林子的尽头,他发现了一辆三轮车,车斗里有一个空酒瓶。
  下意识,他想到最近公安局在村子里排查丢失车辆的事,警察也去过他家做过车辆登记了。
  魏正明又围着三轮车附近绕了挺大一圈,确实没有人。
  落柏村西边水汽重,尤其是他家林地这边靠近水源,三轮车车把和车梁间结了蜘蛛网,蜘蛛网上挂了露水。说明,停了不是一会儿。
  “有人吗?”魏正明扯开嗓子喊,声音回荡在田间地头。
  他拿出手机,给魏正亮打电话。
  很快,派出所民警就到了现场。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刑警队的人也到了。
  警局技术人员很快对三轮车取证。
  证据鉴定结果出来,王可乐召集开会。
  “三轮车轮胎上的泥土和发现李光旗尸体的坟地里的土成分一样,车上酒瓶确认是李光旗喝酒的酒瓶,能确认三轮车就是本案的运尸工具。”
  “其他的,有没有发现?”王可乐问。
  幻灯片在余温的控制下,一张一张有序播放。
  “三轮车上发现了李光旗衣服上的纤维,毛发,但是没有提取到凶手的指纹。”
  “看来,这个凶手还具有反侦查意识。”
  “除了李光旗的毛发外,痕检组还提取到一根不属于李光旗的毛发,第一时间送到了检验科,没有匹配到相同的dna。但是,我们发现它的dna和落柏村村民裴颖的dna在亲子关系的确认上达到匹配比率。”
  魏正亮“唰”地一下站起来,“什么意思!”
  “我们已经调查过,裴颖和徐建新目前只有一个直系亲属,就是裴颖的妈妈,裴颖妈妈已经八十岁了,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那么排除了裴颖妈妈,和裴颖、徐建新有亲子关系的就剩了他们唯一的女儿,徐玉米,不过......”余温顿了一下,看向早就已经呆愣住的魏正亮。
  余温虽然不知道魏正亮具体和徐玉米有什么关系,但是她在魏正亮的办公桌上看见过当年徐玉米案件的卷宗材料。当时她只以为魏正亮喜欢研究案子,尤其是疑难案件,她也没有往深处想。
  “不过什么?”王可乐问。
  “徐玉米已经于15年前去世了,咱们这已经记录在案,是被烧死的。”余温话毕,会议室炸开了锅,都是窃窃私语的声音。
  听到这儿,魏正亮才缓缓坐下回神。
  王可乐也不说话,任他们讨论,他只盯着魏正亮。
  徐玉米那个案子,他有点印象,但时间太久,他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唯一残留的记忆无非是徐玉米是落柏村人,和魏正亮肯定是认识的。
  “徐玉米不是15年前死了吗?”王可乐用疑问的语气重复了余温的话,冲着魏正亮的方向。
  “其实,当时死的人,并没有完全确认是徐玉米。”魏正亮缓缓说道。
  “哦?”王可乐挑眉。
  “15年前死的人,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是徐玉米,当时的检测技术和尸骨状况,没有办法做dna鉴定。主要是她父母说,死的人是徐玉米,而当时失踪的落柏村牧师夏伯理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犯罪嫌疑人,一直在通缉名单上。”魏正亮手心出汗。
  “所以,你的意思是徐玉米有可能没死?”
  魏正亮兀得抬头看着王可乐,眼睛里透着不可察觉的惊恐。
  “我......”魏正亮结巴。
  王可乐不明所以看着他。
  “王队,我有话跟你说。”
  会议室只剩了王可乐和魏正亮。
  “啥话?说啊?”王可乐问他,“人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