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听到有人喊,裴瓒立刻回头,一瞧竟是谢成玉的贴身小厮从外赶回来。
他掂着怀里的几包干果吃食,冲着来人温和地笑了笑,问着:“你们少爷呢?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小厮冲他作揖,答道:“还在大理寺呢。”
“都这个时辰了……”裴瓒留意到他手中的食盒,多嘴问了句,“是出了什么事吗。”
“这些小的不清楚,只是方才去给少爷送饭,瞧见大理寺中来来往往,人很多,像是城西出了什么案子,都在忙着。”
城西……也是城西?
他才从药房掌柜的嘴里,听说城西最近多了个怪道士,或许能找到绿藓有关的线索,现在城西就出了岔子。
未免有些巧了。
“这样啊……”裴瓒垂眸一想,本想说自己不便去了。
可扭头一想,如若谢成玉忙得不可开交,那他就算留在谢府,也未必能把人等回来。况且,出事的地方也在城西,他若是此刻前往大理寺,说不定就能偷听点什么消息。
“大人,您去哪?”小厮在身后张望。
裴瓒忽然想起来什么,随手把几包刚买的果子零食交给他:“劳驾,送到裴宅门房,说是我的东西。”
他只拎着两袋干果走了,动作仍旧是慢吞吞的,看不出丝毫的着急。
只是,大理寺中却要忙疯了。
仅在衙门外站了片刻,便有三五位青袍官员急匆匆地离开,而裴瓒还没走进,一队捕快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裴瓒似乎来得不是时候。
“你怎么来了?”成堆的文书之后,谢成玉抬起头,满眼疑惑地看着从门外大摇大摆走进来的裴瓒。
待人走近后,见他也没穿官服,更没什么调令,越发疑惑地问:“你怎么进来的?”
这里毕竟是官府衙门,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进来的,就算是朝廷官员,没有正事也不得入内,至少也得经过层层同传,让谢成玉到外面去领人,而不是让裴瓒独自一人进到内院。
而裴瓒不仅只身一人进来了,没有任何文书,甚至还从斗篷里掏出来了两包干果点心。
“今日外出,是想打听点消息,走到你家府前,才知道大理寺为了城西一事忙得很,便过来瞧瞧。”裴瓒随意坐下,明明对城西的事完全不了解,却装得了熟于心,“在外面又凑巧碰见了袁大人,有几面之缘,便顺道进来了。”
“……”谢成玉无语。
裴瓒这种行径,跟流氓进闺阁后院没区别。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谢成玉继续低头看着文书,眯着眼,试图从混乱的记载中找出些有用的东西,同时,还不忘跟裴瓒说:“城西出了事,旁人都巴不得离远点,你倒好,就爱往上凑。”
“城西出了何事?”
听他这么问,谢成玉反而疑惑:“陛下昨日宣你进宫,没有提及此事吗?”
裴瓒心里一惊,难道城西真的跟皇帝生病一事有关?
他立刻严肃起来,向屋外瞧了几眼,还不放心地掩上门窗,对着谢成玉低声说道:“陛下的确透露给我一件十分要紧的事,甚至也与城西有点关系,不过真的追究起来,却也不是陛下亲口说的。”
“怎么回事?”谢成玉听得稀里糊涂。
对谢成玉,裴瓒也不藏着掖着,压低了声音,贴在他耳边便说:“陛下病了。”
“这我知道,前些日子就病了,一直将养着,你也知道边疆战事不容放松,陛下时时注意着,难免劳神。”
裴瓒看着想法简单的谢成玉,故作高深的摇摇头,神情有些微妙,像极了那些卖关子的官场老手:“不是这个原因。”
“那还能是什么?”
“陛下或许是被人下了毒。”
“下毒?或许?”谢成玉心里一紧,声音却压下去,“到底什么情况,你可不要乱说。“
“陛下久病不愈,昨日我入宫后不慎昏迷,遇见了太医唐远,他单独告诉我,陛下的病症很像一种绿藓导致的,你知道的,唐远是陛下的人,如果不是故意安排,我觉得我不会如此巧合地见到他。”
一字一句,谢成玉听得惊心动魄,大气都不敢喘,可在心惊之余,他也诧异,为何皇帝知道此事,却没有大张旗鼓地调查呢?
谢成玉百思不得其解。
裴瓒听到心声,想起这背后的原因或许跟明怀文有关,他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不该对谢成玉坦白。
同时,他又有些唏嘘。
一朝登科的三人,此时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长吁短叹后,裴瓒坐在谢成玉身旁,问道:“我打听到城西清源道观中有一位道士,半年前来的,或许知道绿藓一事,想去寻他,只是韩苏有事无法陪同,想着与你同行,却在半路听说了大理寺的事情,不知道城西出了什么事?”
“清源道观的道士,半年前来的?”
“嗯,没错。”裴瓒点点头。
“你要找的人,或许已经死了。”
第117章 道观 “你说真的?”
“你说真的?”
裴瓒眼中的怀疑一闪而过, 他眼前的人是谢成玉,不是什么满口谎言的主儿。
只不过他才刚开始查,就听到这种消息, 断了线索,一时间难免有些心焦。但既然说到这份上了,裴瓒反而觉得,这趟大理寺是来对了。
裴瓒略微思索,再看向谢成玉, 心里有了新的打算:“如果那人死了, 陛下被人下药一事, 就有此案脱不了干系了。”
谢成玉也肯定:“城西多是寺庙道观,背后也有多方权贵把持, 在此之前, 虽然偶有路人口角摩擦, 却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这次的事,的确蹊跷。”
“那你快透露透露,到底是什么事。”裴瓒一脸好奇。
谢成玉却没给他好脸色, 脑海中闪过一瞬的沈濯后,冷声说道:“事关重大,目前也没有眉目, 只怕裴少卿是不好过多打听吧?”
“……”跟他装起来了。
裴瓒知道大理寺的案子不能随便打听,便也没急着逼问他。
他只是把斗篷里的零食摸出来, 摆在桌上, 跟谢成玉大眼瞪小眼的同时,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着。
就算谢成玉有转移注意力的打算,他也不依, 腮帮子鼓动着,发出吭哧吭哧的声响。
谢成玉叹了口气:“城西出了命案。”
“这我知道,前些时日城西的火灾,烧了几处地方,有死有伤,不过……这跟大理寺有关系吗?”
京都城里有专门的地方处理火情,这案子是不归大理寺管,可偏偏在起火之后,发现了些别的,不得已才转交给了大理寺。
“火场之中搬出几具尸身,除了僧侣道士的,京都衙门便贴了告示让家属来认领,等了七八日,竟没有一人前来,那边觉得蹊跷,打算先将尸身安置在义庄中,凑巧的是,搬运尸首的队伍里,有位刚入门的仵作……”
那个小仵作一开始只是想仔细瞧瞧烧毁的尸体是什么情况,可是越看越不对劲,察觉到异常后,便报给了他师傅,也就是京都衙门里正儿八经的仵作。
师傅带着人检查一番,发现那些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人毒死,后来扔进火场里的。
裴瓒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几具尸体?”
“六具,五男一女。”
谢成玉还没说完,可见着裴瓒脸色苍白的样子,他略微顿了顿,缓和语气说道,“发现异常后,这案子也并没有立刻送来大理寺,只是不出两日,义庄中的六具尸身尽数消失,凑巧,在尸身失窃的当晚,清源道观发生了命案,十三位道士被杀,尸身四散在清源道观中。”
裴瓒听完,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十三位被杀的道士里,有他要找的人吗?
裴瓒一阵心悸。
先前谢成玉说他要找到人可能死了,裴瓒有些不信,尚存几丝期望,可听到这番话,他的心无端地不安起来。
怎么就如此巧合呢?
不是别处,偏偏是清源道观。
他很难不多想,很难不将此事与皇帝的病联系起来,然而,他手上并没有什么证据,一时之间,眼里只剩茫然。
难不成,到最后他还是要去求助鄂鸿,求助沈濯吗?
裴瓒在想,他究竟还要不要冒险去一趟城西,那里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情,必然不许随意进出,特别是清源道观。
可他若是不去,万一错过了什么……
裴瓒咬咬牙:“我想去城西看看。”
“你不方便过去。”谢成玉的神情相当严肃。
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城西正是一团乱麻,里面的人巴不得要离开,谢成玉又怎么会让裴瓒冒险进去。
裴瓒心里揣着绿藓的来处,不敢告诉谢成玉,只能对他说:“让陛下中毒的绿藓,唯一的线索就在城西,我不得不去。”
谢成玉陷入为难。
他知道,裴瓒是受了皇帝的暗示,就算自己今日阻拦裴瓒,明日也未必能阻挡他。
他掂着怀里的几包干果吃食,冲着来人温和地笑了笑,问着:“你们少爷呢?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小厮冲他作揖,答道:“还在大理寺呢。”
“都这个时辰了……”裴瓒留意到他手中的食盒,多嘴问了句,“是出了什么事吗。”
“这些小的不清楚,只是方才去给少爷送饭,瞧见大理寺中来来往往,人很多,像是城西出了什么案子,都在忙着。”
城西……也是城西?
他才从药房掌柜的嘴里,听说城西最近多了个怪道士,或许能找到绿藓有关的线索,现在城西就出了岔子。
未免有些巧了。
“这样啊……”裴瓒垂眸一想,本想说自己不便去了。
可扭头一想,如若谢成玉忙得不可开交,那他就算留在谢府,也未必能把人等回来。况且,出事的地方也在城西,他若是此刻前往大理寺,说不定就能偷听点什么消息。
“大人,您去哪?”小厮在身后张望。
裴瓒忽然想起来什么,随手把几包刚买的果子零食交给他:“劳驾,送到裴宅门房,说是我的东西。”
他只拎着两袋干果走了,动作仍旧是慢吞吞的,看不出丝毫的着急。
只是,大理寺中却要忙疯了。
仅在衙门外站了片刻,便有三五位青袍官员急匆匆地离开,而裴瓒还没走进,一队捕快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裴瓒似乎来得不是时候。
“你怎么来了?”成堆的文书之后,谢成玉抬起头,满眼疑惑地看着从门外大摇大摆走进来的裴瓒。
待人走近后,见他也没穿官服,更没什么调令,越发疑惑地问:“你怎么进来的?”
这里毕竟是官府衙门,不是什么人都能随随便便进来的,就算是朝廷官员,没有正事也不得入内,至少也得经过层层同传,让谢成玉到外面去领人,而不是让裴瓒独自一人进到内院。
而裴瓒不仅只身一人进来了,没有任何文书,甚至还从斗篷里掏出来了两包干果点心。
“今日外出,是想打听点消息,走到你家府前,才知道大理寺为了城西一事忙得很,便过来瞧瞧。”裴瓒随意坐下,明明对城西的事完全不了解,却装得了熟于心,“在外面又凑巧碰见了袁大人,有几面之缘,便顺道进来了。”
“……”谢成玉无语。
裴瓒这种行径,跟流氓进闺阁后院没区别。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谢成玉继续低头看着文书,眯着眼,试图从混乱的记载中找出些有用的东西,同时,还不忘跟裴瓒说:“城西出了事,旁人都巴不得离远点,你倒好,就爱往上凑。”
“城西出了何事?”
听他这么问,谢成玉反而疑惑:“陛下昨日宣你进宫,没有提及此事吗?”
裴瓒心里一惊,难道城西真的跟皇帝生病一事有关?
他立刻严肃起来,向屋外瞧了几眼,还不放心地掩上门窗,对着谢成玉低声说道:“陛下的确透露给我一件十分要紧的事,甚至也与城西有点关系,不过真的追究起来,却也不是陛下亲口说的。”
“怎么回事?”谢成玉听得稀里糊涂。
对谢成玉,裴瓒也不藏着掖着,压低了声音,贴在他耳边便说:“陛下病了。”
“这我知道,前些日子就病了,一直将养着,你也知道边疆战事不容放松,陛下时时注意着,难免劳神。”
裴瓒看着想法简单的谢成玉,故作高深的摇摇头,神情有些微妙,像极了那些卖关子的官场老手:“不是这个原因。”
“那还能是什么?”
“陛下或许是被人下了毒。”
“下毒?或许?”谢成玉心里一紧,声音却压下去,“到底什么情况,你可不要乱说。“
“陛下久病不愈,昨日我入宫后不慎昏迷,遇见了太医唐远,他单独告诉我,陛下的病症很像一种绿藓导致的,你知道的,唐远是陛下的人,如果不是故意安排,我觉得我不会如此巧合地见到他。”
一字一句,谢成玉听得惊心动魄,大气都不敢喘,可在心惊之余,他也诧异,为何皇帝知道此事,却没有大张旗鼓地调查呢?
谢成玉百思不得其解。
裴瓒听到心声,想起这背后的原因或许跟明怀文有关,他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不该对谢成玉坦白。
同时,他又有些唏嘘。
一朝登科的三人,此时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长吁短叹后,裴瓒坐在谢成玉身旁,问道:“我打听到城西清源道观中有一位道士,半年前来的,或许知道绿藓一事,想去寻他,只是韩苏有事无法陪同,想着与你同行,却在半路听说了大理寺的事情,不知道城西出了什么事?”
“清源道观的道士,半年前来的?”
“嗯,没错。”裴瓒点点头。
“你要找的人,或许已经死了。”
第117章 道观 “你说真的?”
“你说真的?”
裴瓒眼中的怀疑一闪而过, 他眼前的人是谢成玉,不是什么满口谎言的主儿。
只不过他才刚开始查,就听到这种消息, 断了线索,一时间难免有些心焦。但既然说到这份上了,裴瓒反而觉得,这趟大理寺是来对了。
裴瓒略微思索,再看向谢成玉, 心里有了新的打算:“如果那人死了, 陛下被人下药一事, 就有此案脱不了干系了。”
谢成玉也肯定:“城西多是寺庙道观,背后也有多方权贵把持, 在此之前, 虽然偶有路人口角摩擦, 却也没出过什么大乱子,这次的事,的确蹊跷。”
“那你快透露透露,到底是什么事。”裴瓒一脸好奇。
谢成玉却没给他好脸色, 脑海中闪过一瞬的沈濯后,冷声说道:“事关重大,目前也没有眉目, 只怕裴少卿是不好过多打听吧?”
“……”跟他装起来了。
裴瓒知道大理寺的案子不能随便打听,便也没急着逼问他。
他只是把斗篷里的零食摸出来, 摆在桌上, 跟谢成玉大眼瞪小眼的同时,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着。
就算谢成玉有转移注意力的打算,他也不依, 腮帮子鼓动着,发出吭哧吭哧的声响。
谢成玉叹了口气:“城西出了命案。”
“这我知道,前些时日城西的火灾,烧了几处地方,有死有伤,不过……这跟大理寺有关系吗?”
京都城里有专门的地方处理火情,这案子是不归大理寺管,可偏偏在起火之后,发现了些别的,不得已才转交给了大理寺。
“火场之中搬出几具尸身,除了僧侣道士的,京都衙门便贴了告示让家属来认领,等了七八日,竟没有一人前来,那边觉得蹊跷,打算先将尸身安置在义庄中,凑巧的是,搬运尸首的队伍里,有位刚入门的仵作……”
那个小仵作一开始只是想仔细瞧瞧烧毁的尸体是什么情况,可是越看越不对劲,察觉到异常后,便报给了他师傅,也就是京都衙门里正儿八经的仵作。
师傅带着人检查一番,发现那些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人毒死,后来扔进火场里的。
裴瓒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几具尸体?”
“六具,五男一女。”
谢成玉还没说完,可见着裴瓒脸色苍白的样子,他略微顿了顿,缓和语气说道,“发现异常后,这案子也并没有立刻送来大理寺,只是不出两日,义庄中的六具尸身尽数消失,凑巧,在尸身失窃的当晚,清源道观发生了命案,十三位道士被杀,尸身四散在清源道观中。”
裴瓒听完,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十三位被杀的道士里,有他要找的人吗?
裴瓒一阵心悸。
先前谢成玉说他要找到人可能死了,裴瓒有些不信,尚存几丝期望,可听到这番话,他的心无端地不安起来。
怎么就如此巧合呢?
不是别处,偏偏是清源道观。
他很难不多想,很难不将此事与皇帝的病联系起来,然而,他手上并没有什么证据,一时之间,眼里只剩茫然。
难不成,到最后他还是要去求助鄂鸿,求助沈濯吗?
裴瓒在想,他究竟还要不要冒险去一趟城西,那里刚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情,必然不许随意进出,特别是清源道观。
可他若是不去,万一错过了什么……
裴瓒咬咬牙:“我想去城西看看。”
“你不方便过去。”谢成玉的神情相当严肃。
现如今这个节骨眼上,城西正是一团乱麻,里面的人巴不得要离开,谢成玉又怎么会让裴瓒冒险进去。
裴瓒心里揣着绿藓的来处,不敢告诉谢成玉,只能对他说:“让陛下中毒的绿藓,唯一的线索就在城西,我不得不去。”
谢成玉陷入为难。
他知道,裴瓒是受了皇帝的暗示,就算自己今日阻拦裴瓒,明日也未必能阻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