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但周围的人并没有立刻动手的打算,各个都警惕着, 跟裴瓒一样,是在等待时机。
  就连隐隐露出来的几丝冷光,也是精心设计的暗示。
  裴瓒面上镇定,心里也出奇地平静,甚至在瞥见那凶险的剑光后, 对上杨驰的眼睛, 还是在气定神闲地思考着杨驰所布置的这一切。
  此番, 杨驰在酒楼中设下埋伏,目的就是为了将他们几个一网打尽。
  但他肯定不会是临时起意。
  应该是在得知县令被杀……甚至更早, 早在裴瓒领了皇帝旨意前来寒州的时候, 就早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了。
  而今日的情形, 也不是机缘巧合。
  毕竟裴瓒如今前来,只是临时起意。
  没有任何的预兆,所想的也并非是要一举拿下杨驰,而是深入民间, 来瞧瞧这里的民生百态。
  虽说裴瓒和陈遇晚今日的举动有些鲁莽,没有过多的装扮就跑来,有些不顾风险, 可怎么就如此巧呢?为什么旁的地点都遇不到,偏生在今日的酒楼中迎面撞上?
  裴瓒仔细盘算过近几日他们去过的地方, 和身边的所有人。
  无一例外, 都挑不出什么可疑之处。
  他身边跟着的人,除了韩苏之外,都是幽明府的死士, 都是沈濯有关。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虽说沈濯身上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疑点,但在这方面,他愿意相信沈濯不会出卖他。
  而他所到的地方,或者说,在这七天里,他跟陈遇晚从没有同时外出过。
  唯独今日,他们俩人不带有任何防备地外出。
  还真是像在冥冥之中受到了指引。
  可惜,裴瓒不信什么缘分。
  他更相信,在这城中的每一处茶楼饭馆里,都已经提前设下了局。
  无论他和陈遇晚踏进哪一家,在些许时辰后,便会看见有备而来的杨驰。
  裴瓒不动声色地呼了口气,有些心塞。
  他没想到这寒州的天竟被杨驰遮挡得如此严实,不仅叫外人看不到里面的疾苦,也让里面的人不得不顺从屈服,为他差遣。
  抬眼望过去,看似清明的天,则是黑压压的,密不透风。
  裴瓒站在桌边,居高临下的看着杨驰。
  眼里故意染上些不同以往的轻蔑,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可对方是武将,久居高位不说,更是有本身的蛮狠气势在那,如此一对比,裴瓒反倒是有些败下阵来。
  不过裴瓒也并未气馁。
  而是在心里暗暗提起一口气,刻意地压低声音,直奔主题而去。
  “陛下久闻寒州冬灾,白地千里,寸草不长,为体恤百姓,多次下拨赈灾银缓解寒州灾情,可近些时日,仍旧连天地受到寒州的折子,说是灾情严重,又逢冬日,恳请陛下再度垂怜,陛下心中疑惑,疑心那些银钱的去向……我便奉陛下之命,前来寒州彻查赈灾银一事。”
  “御史大人想怎么查呢?”从外表看,杨驰没有表现出丝毫作为犯事之人的心虚。
  比起眼前权势不足的裴瓒和心虚作祟的沈濯,杨驰反而更像是此案的主理人。
  瞧他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恨不得下一秒就将几人的身份颠倒,端起御史的姿态,来询问这几个不请自来的冒犯者。
  杨驰无声一笑,眼角的肉堆起,挡住阴狠的目光。
  而后他提起白瓷茶壶,亲自为裴瓒斟了杯茶水,还自认为礼数周全地推送到靠近裴瓒的那一侧。
  不过裴瓒并不领他这份情。
  杨驰便说:“御史大人,本官坐镇寒州十余年,早就敢说,这寒州地界上的消息,就没有越过我能飞回京都的。”
  裴瓒冷哼一声,不曾说话。
  “咱们敞开天窗说亮话,如果裴大人要查,可以,但是查出来的结果如何,我说了算。”
  闻言,裴瓒挑了挑眉。
  他并非赞同杨驰的提议,而是觉得这话荒唐得让人发笑。
  难道杨驰猜不到案子的进展吗?
  还是说,杨驰根本不在乎查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证据。甚至哪怕查到他头上,最的结果也不会威胁到他?
  嚣张,实在是嚣张得让人气愤。
  “大人是想偷梁换柱?”裴瓒表现出来地态度也晦暗不明,没直接拒绝。
  他的做派落在杨驰眼里,便是畏惧威势不敢拒绝的模样。
  只见杨驰顿了片刻,看穿了裴瓒的底气不足,轻飘飘地嗤笑一声后,捏着茶杯说道:“御史大人说错了,并非是偷梁换柱,而是这问题根本不存在。”
  如同裴瓒预料地那般,他在言语上退后半步,杨驰就敢蹬鼻子上脸了。
  分明前一秒还在说暗中替换真相,下一秒就成了“本就不存在”。
  这样言而无信的人,就算是此案不涉及,裴瓒也不会与其深交。
  话说到这种地步,裴瓒仍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反而是转过身,目光犹豫地略过陈遇晚,装出一副在思考的模样。
  既然如此,那杨驰必须得拿出些让裴瓒在意的筹码,逼其就范。
  杨驰不了解裴瓒,不知道他想要什么,此时此刻身在寒州,更拿不出什么利益承诺。
  但是唯有一点很清楚。
  那便是,无论是谁,总归是惜命的。
  特别是像裴瓒这种前途无量的朝廷官员。
  未来的无限仕途,权势地位,锦衣珠宝,都得有命才能享受。
  杨驰举着茶杯,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回味着咂咂嘴:“御史大人若是不想这么做也没什么,毕竟在您的眼里,我是个十恶不赦的人,而您清贵高洁,不愿与我合污,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如此一来,怕是您要留在寒州了。”
  “你敢威胁他?”旁边的裴瓒还未开口,沈濯却忍不住了。
  “威胁?我也不过是谈谈利弊,御史大人就在京都,应该最清楚了。”
  在沈濯的心里,替皇帝查案并不重要。
  就算是将寒州里外清理得干干净净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整个大周上下都烂透了。
  只处理这某一处,而不整肃全局,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还极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触发了全局的崩溃。
  况且,就寒州一事而言,让杨驰伏法也并非根本,而是要切断这人与其背后势力的联系。
  所谓治病去根,找到病灶才是关键。
  先前沈濯在寒州内的小打小闹,很有可能已经引起了杨驰的注意,以至于在今日被坑了一手,还连累了裴瓒。
  而他一直忍气吞声,没有出手化解,纯粹是因为裴瓒在侧。
  不好叫人瞧见太多见不得光的恶事。
  另外,也有时机不成熟的原因在。
  可现如今,杨驰都要踩在他头上了,再不做些什么,怕真是要被看扁了。
  沈濯沉下目光,细细盘算。
  呼吸之间,连给杨驰收尸的方式都想好了。
  包括杨驰身后那人,他也算计好,该怎么送给对方一份大礼。
  “可笑。”一直没有动静的陈遇晚突然出声。
  他提着剑,快走两步,在一众卫兵的注视下,接近了杨驰的位置。
  可他并没有莽撞地冲上去一剑了结杨驰,而是跟先前的裴瓒一样,以高高在上的目光蔑视着对方。
  陈遇晚声音尖锐:“你以为谁都会像你一样吗?担任一方要员,却勾结外贼残害百姓!”
  “与我是否相同,要看御史大人的选择。”
  杨驰并不把这几句话放在眼里。
  他抬了抬手,让酒楼大堂内的一众卫兵做好准备。
  但凡从裴瓒那里听到半个不字,他便挥挥手直接解决这些碍眼的人。
  与此同时,他又满眼笃定地看着裴瓒,觉得对方一定会为了活命应下他的。
  两难之际,裴瓒的视线在几人身上打转。
  暗地里那些锐利的剑锋早已对准了他们几人,裴瓒也意识到,只要他表现出微末的拒绝之意,杨驰便不会再与他周旋。
  答应杨驰,保全所有人,也意味着他自愿坠入污泥。
  虽说日后会有反悔的机会,裴瓒也必然不会真心地跟杨驰站在同一阵营,可他要是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怎么办?
  今日杨驰就敢设局算计他,难保来日不会。
  身在寒州,总是有许多力不从心的时候。
  不答应的话……
  他们这一行人连日后都没有。
  裴瓒咬咬牙:“杨驰大人可真是深谙人心啊。”
  “别浪费时间说这些没用的话。”杨驰不给他任何犹豫的机会,“我并非要跟大人合作,而是身在此处,大人要么听我的,要么去死。”
  说得可真够直接。
  裴瓒微微阖眼,感受到酒楼大堂之内传来几道细碎的脚步声。
  再仔细一听,刀剑亮相。
  陈列在此的卫兵明目张胆地拔出了刀剑,一步步地向他们靠近。
  意思便是在告诉裴瓒,再犹豫下去的结果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