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心怀不轨,妄图使北境侵占寒州。
权势滔天,染指赈灾银逼死百姓。
目光凝聚在舆图的“寒州”二字上,在这片地界上,能做到这事得人不多。
先前裴瓒心里已经有了几个答案,只是还没有现如今这么笃定。
经过县令的几句话,他已经确定,能在军中安插内鬼,还能在寒州内只手遮天,肆意操纵赈灾银去向的只有那一个。
“寒州兵马总督,杨驰。”
虽然裴瓒并不清楚如此多的赈灾银被用去何处,也没搞清楚跟内鬼一事有何关系,可瞧着县令脸上的震撼,他认定自己猜对了。
“县令大人啊,我说得可对?”
遭他如此质问,县令突然没了心气,颓败地耷拉着脑袋,宛如丧家之犬。
几度要提起一口气回怼裴瓒,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最后也不过垂头丧气地问了句:“你就算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你也不过是一介小小御史,七品而已。”
“是,就算我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哪怕是担着巡按之名,我也杀不了他。”裴瓒回归到座位上,畅快地松了口气,提笔草草写下几个字之后,才说道,“可你知道我身边那位是谁吗?”
“护卫而已。”
“护卫?”裴瓒轻笑,“他,是平襄王府世子,陈遇晚。”
对北境宣战一事,想来寒州上下官员都已知晓,那圣旨上也明明白白地写着,平襄王领兵挂帅,一干人等听候派遣。
县令的主子再怎么权势滔天,在内鬼一事的结局上,也要由平襄王府说了算。
第67章 纠缠
结束了。
道出陈遇晚的名讳, 足以震慑这些虾兵蟹将。
裴瓒看着几步之外,神情恍惚的县令,未曾停留一刻, 匆匆抬笔将所有无可抵赖的事实一一录下。
受人指示,迫害百姓。
心怀不轨,是为奸贼。
他随意抬手,薄薄的几张纸写满了县令的罪行。
随手一扬,那几张纸看似轻飘飘地从案桌落下, 落在县令眼里却犹如泰山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
虽然笔迹难免潦草, 但“杨驰”二字被刻意书写得公正。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来去因果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是谁在背后挑弄这一切,又是谁作恶多端, 非杀不可。
县令紧紧盯着那两个字, 心里茫然, 恍然意识到,故国故土不过是存在于臆想,和谎言之中虚无缥缈的幻影。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去的可能。
身怀异族血脉的寒州人, 承沐大周的滋养,却心怀异国。
明明是被抛弃在此的血脉,还期待着将这片土地奉回北境, 为此,不惜残害知根知底的“同族”。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可笑, 但实在不可怜。
签字画押,一切尘埃落定。
“我是北境人啊……”
“将他带出去。”裴瓒不管他在说什么,接过俞宏卿递回的带有画押的状纸, 用一句话决定了县令的下场。
带出去,交由百姓处置,是杀是罚,他一概不问。
俞宏卿犹豫:“大人,是否还要押他回京。”
“不必。”不用琢磨,裴瓒也明白了俞宏卿这句话的意思,抬眸扫了他一眼,声音略微放冷,“小小县令,七品而已。”
县令所说的话,被裴瓒原原本本地还了回去。
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七品官,本就可以直接杀了的。留其喘息半日,仔细地审一审,是为了找出背后之人。
现如今事情已经明晰,在背后操控赈灾银去向,安插内鬼,祸乱百姓的人,是寒州兵马总督杨驰,而不是那无足轻重的县令。
在裴瓒眼里,只有这手握兵权势力滔天的杨驰,才配被押解回京都,受到皇帝的问责。
他收好供词,往门口的方向挪了几步,记挂着先前院里的骚乱,站在门框边提心吊胆地向外张望几眼。
夜色如墨,仅一道凄清月色洒落。
能看得清院里大多数陈设,却瞧不见什么人,同时,院里恢复了静谧,除了偶尔的风声之外,也听不到什么声音。
不知道陈遇晚现在怎么样了……
裴瓒心想,陈遇晚武功不低,可跟那些来路不明的人缠斗,也未必能占尽上风。
特别是现在这种不清不楚的情况,他方才就应该把人拉住,不许陈遇晚离开。
也没想到,陈遇晚竟那么急,都不等他把人审完。
此刻与那帮人一起没了踪影,寻也寻不到,好不容易解决完县令这个麻烦,又要为他心急。
“大人,不如去找些衙役捕快去寻?”俞宏卿在旁边提醒着。
裴瓒闻言,先是回身扫了县令一眼,而后眉头紧皱:“这帮人来路不明,他们能行吗?”
“就算帮衬不了多少,能寻到些踪迹也是好的。”
“好,那便劳烦大家了。”
裴瓒说完,俞宏卿便脚步匆匆地赶出去,剩余裴瓒一人停驻在门前。
他扶着门框,心事重重地张望夜幕。
心里总有股声音在告诉他,衙役捕快派不上什么用场。
要想找到陈遇晚,估计还得他亲自出马。
可是他能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会武功,也没什么旁的本事,到时候恐怕还得陈遇晚分心救他……
视线忽然落到地面的堪舆图上——
这张图本就绘制得不对,而且里面重要的内容早已被陈遇晚写下,诓诈过县令之后,最大的用处恐怕也就是再去诈一遍总督杨驰。
且不说能不能派上用场,对付杨驰,裴瓒心里早已清楚不能用相同的办法。
眼下这张图是没什么用处了。
只是,他看着上方密密麻麻的暗器,不由自主地拿出了藏在袖子里的两枚飞镖。
脑海中浮现沈濯的身影,和对方复杂隐忍的神情。
但凡裴瓒闭上眼,想到的就是昨夜沈濯满是苦楚的眼神。
他的心里一时烦乱,早已经说定了要恨沈濯,甚至刻意摸着耳垂提醒自己,但想起那滩血迹,他就没了底气。
不是再度让心软占据上风,而是纯粹的没有精力去恨。
思绪被乱七八糟的事情冲刷,他有些精疲力尽,此刻也只想把沈濯当做随便的陌路人,此生再无交集。
可惜事情不会像他想的这般顺遂。
他闭着眼,唇峰上那道细微的划痕几乎感觉不到,渗出的几滴血珠也融进了他的唇色,眼下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这些飞镖依旧有可能来自幽明府。
就是不知道目的是不是要杀他。
裴瓒捂着胸口,紧闭的眉眼间多了份浓烈的愁苦。
是有那么一瞬间,他在诧异——沈濯居然会生出杀他的心思?
而他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也实实在在地生出了几分茫然和痛苦。
现在想想,沈濯如果真的想派人杀他,早在前往县衙的半路,或是晨时缉拿县令时就可以杀了他,完全不必等到审问时,为了掩埋真相才杀人灭口。
那时擦过唇边的飞镖,极有可能是提醒,或者替他挡住来自旁处的银针……
就连早晨,能引得飞镖主人出手,估计也是类似的原因。
可沈濯为什么不现身呢?
是不想见他,还是觉得无法面对。
裴瓒摇摇头,把所有自作多情的想法逐出脑袋。
他只琢磨着,如果说在场的飞镖的确来自幽明府,那便不管沈濯是想杀他,还是想借机提醒他,现如今裴瓒都应该为了陈遇晚去见一见了。
想通这些,裴瓒重新摸了摸怀里的供词。
确保这至关重要的东西始终都在,才转身关上了房门。
至于屋里的县令,这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算有人再折回来杀他,也都无所谓了。
裴瓒快步走在石子路上,准备去找鄂鸿,每迈一步,心脏便不安地跳动着。
不知不觉,月光黯淡了。
耳边穿过几缕寒风,倏忽之间,有些许冷意落在脸颊,未等反应过来,便融成了细密的水珠。
他抬手擦过水痕,恍然抬眸,才发现漫天落着细雪。
点点片片,如同浮在空中的微尘。
片刻之前还是皎皎月色,不知怎的,走了这段路,就变得晦暗。
“大人?”几米开外,鄂鸿挑着灯出现,“原以为大人还未审完,正想去给大人换药呢。”
裴瓒垂眸看了看腕上,原本的药粉几乎看不见了,伤口也未曾疼过,他随意垂下去,将骇人的烧伤隐在袖子里,开门见山地问道:“沈濯在哪?”
鄂鸿先是一愣,随后狡辩着:“大人怎么还不肯信我,都说了我是逃出来的。”
裴瓒翻出飞镖,隔着些距离向鄂鸿晃了晃。
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容不得鄂鸿继续装傻充愣。
“陈遇晚,想来先生也知道他的身份,我就不跟先生多说废话了。”
权势滔天,染指赈灾银逼死百姓。
目光凝聚在舆图的“寒州”二字上,在这片地界上,能做到这事得人不多。
先前裴瓒心里已经有了几个答案,只是还没有现如今这么笃定。
经过县令的几句话,他已经确定,能在军中安插内鬼,还能在寒州内只手遮天,肆意操纵赈灾银去向的只有那一个。
“寒州兵马总督,杨驰。”
虽然裴瓒并不清楚如此多的赈灾银被用去何处,也没搞清楚跟内鬼一事有何关系,可瞧着县令脸上的震撼,他认定自己猜对了。
“县令大人啊,我说得可对?”
遭他如此质问,县令突然没了心气,颓败地耷拉着脑袋,宛如丧家之犬。
几度要提起一口气回怼裴瓒,却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
最后也不过垂头丧气地问了句:“你就算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你也不过是一介小小御史,七品而已。”
“是,就算我知道了,也做不了什么,哪怕是担着巡按之名,我也杀不了他。”裴瓒回归到座位上,畅快地松了口气,提笔草草写下几个字之后,才说道,“可你知道我身边那位是谁吗?”
“护卫而已。”
“护卫?”裴瓒轻笑,“他,是平襄王府世子,陈遇晚。”
对北境宣战一事,想来寒州上下官员都已知晓,那圣旨上也明明白白地写着,平襄王领兵挂帅,一干人等听候派遣。
县令的主子再怎么权势滔天,在内鬼一事的结局上,也要由平襄王府说了算。
第67章 纠缠
结束了。
道出陈遇晚的名讳, 足以震慑这些虾兵蟹将。
裴瓒看着几步之外,神情恍惚的县令,未曾停留一刻, 匆匆抬笔将所有无可抵赖的事实一一录下。
受人指示,迫害百姓。
心怀不轨,是为奸贼。
他随意抬手,薄薄的几张纸写满了县令的罪行。
随手一扬,那几张纸看似轻飘飘地从案桌落下, 落在县令眼里却犹如泰山一般压得人喘不过气。
虽然笔迹难免潦草, 但“杨驰”二字被刻意书写得公正。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来去因果中最重要的人是谁。
是谁在背后挑弄这一切,又是谁作恶多端, 非杀不可。
县令紧紧盯着那两个字, 心里茫然, 恍然意识到,故国故土不过是存在于臆想,和谎言之中虚无缥缈的幻影。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回去的可能。
身怀异族血脉的寒州人, 承沐大周的滋养,却心怀异国。
明明是被抛弃在此的血脉,还期待着将这片土地奉回北境, 为此,不惜残害知根知底的“同族”。
如今落得如此下场, 可笑, 但实在不可怜。
签字画押,一切尘埃落定。
“我是北境人啊……”
“将他带出去。”裴瓒不管他在说什么,接过俞宏卿递回的带有画押的状纸, 用一句话决定了县令的下场。
带出去,交由百姓处置,是杀是罚,他一概不问。
俞宏卿犹豫:“大人,是否还要押他回京。”
“不必。”不用琢磨,裴瓒也明白了俞宏卿这句话的意思,抬眸扫了他一眼,声音略微放冷,“小小县令,七品而已。”
县令所说的话,被裴瓒原原本本地还了回去。
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七品官,本就可以直接杀了的。留其喘息半日,仔细地审一审,是为了找出背后之人。
现如今事情已经明晰,在背后操控赈灾银去向,安插内鬼,祸乱百姓的人,是寒州兵马总督杨驰,而不是那无足轻重的县令。
在裴瓒眼里,只有这手握兵权势力滔天的杨驰,才配被押解回京都,受到皇帝的问责。
他收好供词,往门口的方向挪了几步,记挂着先前院里的骚乱,站在门框边提心吊胆地向外张望几眼。
夜色如墨,仅一道凄清月色洒落。
能看得清院里大多数陈设,却瞧不见什么人,同时,院里恢复了静谧,除了偶尔的风声之外,也听不到什么声音。
不知道陈遇晚现在怎么样了……
裴瓒心想,陈遇晚武功不低,可跟那些来路不明的人缠斗,也未必能占尽上风。
特别是现在这种不清不楚的情况,他方才就应该把人拉住,不许陈遇晚离开。
也没想到,陈遇晚竟那么急,都不等他把人审完。
此刻与那帮人一起没了踪影,寻也寻不到,好不容易解决完县令这个麻烦,又要为他心急。
“大人,不如去找些衙役捕快去寻?”俞宏卿在旁边提醒着。
裴瓒闻言,先是回身扫了县令一眼,而后眉头紧皱:“这帮人来路不明,他们能行吗?”
“就算帮衬不了多少,能寻到些踪迹也是好的。”
“好,那便劳烦大家了。”
裴瓒说完,俞宏卿便脚步匆匆地赶出去,剩余裴瓒一人停驻在门前。
他扶着门框,心事重重地张望夜幕。
心里总有股声音在告诉他,衙役捕快派不上什么用场。
要想找到陈遇晚,估计还得他亲自出马。
可是他能又有什么用处呢?
不会武功,也没什么旁的本事,到时候恐怕还得陈遇晚分心救他……
视线忽然落到地面的堪舆图上——
这张图本就绘制得不对,而且里面重要的内容早已被陈遇晚写下,诓诈过县令之后,最大的用处恐怕也就是再去诈一遍总督杨驰。
且不说能不能派上用场,对付杨驰,裴瓒心里早已清楚不能用相同的办法。
眼下这张图是没什么用处了。
只是,他看着上方密密麻麻的暗器,不由自主地拿出了藏在袖子里的两枚飞镖。
脑海中浮现沈濯的身影,和对方复杂隐忍的神情。
但凡裴瓒闭上眼,想到的就是昨夜沈濯满是苦楚的眼神。
他的心里一时烦乱,早已经说定了要恨沈濯,甚至刻意摸着耳垂提醒自己,但想起那滩血迹,他就没了底气。
不是再度让心软占据上风,而是纯粹的没有精力去恨。
思绪被乱七八糟的事情冲刷,他有些精疲力尽,此刻也只想把沈濯当做随便的陌路人,此生再无交集。
可惜事情不会像他想的这般顺遂。
他闭着眼,唇峰上那道细微的划痕几乎感觉不到,渗出的几滴血珠也融进了他的唇色,眼下心平气和地想一想,这些飞镖依旧有可能来自幽明府。
就是不知道目的是不是要杀他。
裴瓒捂着胸口,紧闭的眉眼间多了份浓烈的愁苦。
是有那么一瞬间,他在诧异——沈濯居然会生出杀他的心思?
而他自己,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也实实在在地生出了几分茫然和痛苦。
现在想想,沈濯如果真的想派人杀他,早在前往县衙的半路,或是晨时缉拿县令时就可以杀了他,完全不必等到审问时,为了掩埋真相才杀人灭口。
那时擦过唇边的飞镖,极有可能是提醒,或者替他挡住来自旁处的银针……
就连早晨,能引得飞镖主人出手,估计也是类似的原因。
可沈濯为什么不现身呢?
是不想见他,还是觉得无法面对。
裴瓒摇摇头,把所有自作多情的想法逐出脑袋。
他只琢磨着,如果说在场的飞镖的确来自幽明府,那便不管沈濯是想杀他,还是想借机提醒他,现如今裴瓒都应该为了陈遇晚去见一见了。
想通这些,裴瓒重新摸了摸怀里的供词。
确保这至关重要的东西始终都在,才转身关上了房门。
至于屋里的县令,这人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算有人再折回来杀他,也都无所谓了。
裴瓒快步走在石子路上,准备去找鄂鸿,每迈一步,心脏便不安地跳动着。
不知不觉,月光黯淡了。
耳边穿过几缕寒风,倏忽之间,有些许冷意落在脸颊,未等反应过来,便融成了细密的水珠。
他抬手擦过水痕,恍然抬眸,才发现漫天落着细雪。
点点片片,如同浮在空中的微尘。
片刻之前还是皎皎月色,不知怎的,走了这段路,就变得晦暗。
“大人?”几米开外,鄂鸿挑着灯出现,“原以为大人还未审完,正想去给大人换药呢。”
裴瓒垂眸看了看腕上,原本的药粉几乎看不见了,伤口也未曾疼过,他随意垂下去,将骇人的烧伤隐在袖子里,开门见山地问道:“沈濯在哪?”
鄂鸿先是一愣,随后狡辩着:“大人怎么还不肯信我,都说了我是逃出来的。”
裴瓒翻出飞镖,隔着些距离向鄂鸿晃了晃。
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容不得鄂鸿继续装傻充愣。
“陈遇晚,想来先生也知道他的身份,我就不跟先生多说废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