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孩子回道:“我们没力气,吃了饭也干不了活,所以我们不吃。”
  祝颂道:“为什么?”
  孩子稚生稚气的回道:“吃了叔叔们就没得吃了,他们没力气就不能建房子,我们就要被雨淋死了。”
  易康宁赶紧说道:“大人,你别听小孩子胡说,我们饭可是管够的,他们自己不去打,我们也不清楚啊,总不能要我们挨个挨个的送吧。”
  原本没有反应的众人一听到他的话顿时群情激愤,“明明就是没有那么多,怎么叫我们自己不去打?”
  “是你们自己说的饭就那么多,先到先得,让我们自己看着办。”
  “大人,吃的我们不问,但是请大人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躲雨吧,泡了太久的雨,我们的身体都开始溃烂了。”
  “求大人放我们进城吧。”
  “求大人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一人提万人呼应,易康宁赶紧解释:“大人,绝对没有这种事情,我们的饭肯定是管够的,是她们乱说,污蔑官府。”
  “我们才没有乱说”“就是,就是不够吃”“我们一天三顿都是轮流去吃的,根本没有管够过。”
  易康宁怒了,与灾民们对骂了起来,“胡言乱语,你们有证据证明我们的饭不管够吗,现在是放饭的时间,但你们一个个的不去排队,躲在这儿偷懒,这能怪我吗?”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就在祝颂要出言制止的时候,一道格格不入的声音响了起来。
  “我能证明。”
  众人看了过去,只见雨幕中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男人,旁边的人替他撑着伞,随着伞往上移,露出一张灰白的半面。
  半张脸已经足够祝颂认出他来了,他不是去苏州养病了吗,怎么会在这儿?祝颂心里很惊讶,但面上一点都不显,只是平静的问道:“你有什么证据?”
  那人回道:“我就是证据。”
  要是换做常人说这话易康宁肯定是要反驳的,但是现在他的注意力全在祝颂身上,他发现祝颂一直盯着那个男人看,似乎对他很不一般。易康宁这才定睛看了过去,顿时惊为天人,虽然只有半张脸露在外面,却足够惊艳了,难怪能让祝颂移不开眼。
  第19章
  祝颂不想在听易康宁狡辩,直接吩咐,“让厨房抓紧做饭,要是我在听到一个人说没吃到饭,易大人的乌纱帽也可以准备换个颜色了。”
  易康宁应道:“是,我马上叫人去办。”
  祝颂转身走了,易康宁朝手下人使了个眼色后连忙跟了上去,待他上前来祝颂又问道:“难民处建在什么地方?”
  易康宁回道:“就在那边。”
  “过去看看。”
  祝颂快步过去,只看见一处宽阔的平地上有上百个人正在施工,细细看去,只有十几个衙门的差役,其他的都是灾民。
  易康宁道:“衙门人手不够,时间又紧,灾民们便自发的过来帮忙了。”
  祝颂看着大框架都还没有搭起来的难民处,不由得皱眉。他抬脚往那边走,突然一个横梁断裂,一个灾民从三米高的地方直直的摔下来,刚好撞在石头上当时就不动了,鲜血被雨水冲刷得到处都是。
  祝颂拧着眉快步走了过去,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倒是没见害怕的神色,只是小心翼翼的去看易康宁的脸色。
  祝颂走到那人面前蹲下伸出手探了他的鼻息,已经没气了。
  祝颂站起来抬头看向断裂的横梁,只见断裂处已经被虫蛀空了,还有蛾子从里面飞出来,祝颂的脸色越发的沉了。
  易康宁见祝颂脸色不好,连忙说道:“下雨天,发生这种事情也没有办法避免。”
  祝颂握紧了拳头,没有理会易康宁,只是跟在场的人说道:“暂时别干了。”
  一听说不干了,衙役们倒是没说什么,灾民们先不干了,“怎么能不干呢?不干大家一直淋着都会死的。”“大人,我们不怕死,你就让我们干吧。”
  灾民们说着说着就跪了下去,雨打在他们身上混着他的血泪往下淌,在泥黄的洪水中静谧的飘荡翻滚。
  祝颂心里沉甸甸的,他说:“今天我会打开城门让你们进城,但是条件是你们要听从指挥。”
  一听会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灾民们连忙应声,“我们一定听从大人的指挥,大人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再生父母。”“再生父母。”
  易康宁一听祝颂要开城门立马就要劝,“大人,灾民众多,打开城门又让他们去哪避雨呢?”
  祝颂没有理他,与灾民们说道:“你们现在就可以回去告知所有人,准备好进城躲雨。”
  灾民们一听磕了几个头后赶紧飞奔着去传播这个喜讯了。
  祝颂也没有闲着,立马回到巡抚衙门,让易康宁将城中商铺以及周边所有能避雨的地方全部找出来,并让段征鸿去说服商铺老板让他们为灾民提供避难处。
  段征鸿面露难色,“这他们恐怕不会答应。”
  祝颂道:“若是他们答应了,我就直接安排人去了,还要你去出面吗?”
  段征鸿道:“说倒是能说,但我不保证他们能答应。”
  祝颂厉声道:“这也干不成,那也干不成,段大人这总督我看也不用干了。”
  段征鸿一听这话就不满意了,一甩袖子怒道:“虽然祝大人是京官,但官也不过四品,按官制,本官还在祝大人之上。”
  祝颂丝毫不慌,冷冷的说道:“段大人官品在我之上,但不知是不是在圣上之上?”
  段征鸿皱眉,语气越发冷冽,“祝大人好大的威风,竟然自比圣上。”
  祝颂向上拱手而道:“段大人慎言,本官出京时赐予我尚方宝剑,让我便宜行事。别说罢官,就是杀了你,我这个小小四品官也没人敢拦。”
  一听尚方宝剑都来了,段征鸿就不敢了,拱手道:“既有尚方宝剑,自然听从祝大人差遣。”
  祝颂也是能屈能伸,“辛苦段大人了。”
  段征鸿见他态度这么好,心里到底还是爽快些,“不敢。”说罢就转身走了出去。
  留下易康宁局促不安,请示道:“那祝大人,我该干点什么呢?”
  祝颂看着他笑道:“易大人用处大着呢。”
  易康宁看着他笑也跟着笑,“请祝大人明示。”
  祝颂道:“劳烦易大人根据城中商铺大小,理个所能容纳的人数出来。”
  易康宁面色为难,本想说城中商铺众多,衙门登记也只算第一层大小,这要理出来还得去现场一个一个的看,但想起刚才段征鸿都没在他手里讨到好,也不敢说了,应了一声就要走。
  祝颂喊住了他,“易大人,时间紧迫,晚上之前一定给我。”
  易康宁拒绝的话已经到嘴边了,但转了一圈,到底还是咽下去了。
  “是。”
  事情都安排下去了,祝颂这才与祝凌野祝凌望说道:“凌野去调查之前难民处被水冲垮的事情,凌望去查账本。”
  祝凌野知道祝颂怀疑易康宁和段征鸿有问题,“知道他们有问题还让他们干事,这是打算让他们将功补过?”
  祝颂回道:“这是物尽其用。别贫了,干活去。”
  “是。”
  两人各自忙去了,祝颂走出房门站在檐下,看着遮天的白色的雨幕,不由得想起了城外所见,温奉玄不是去苏州了吗,怎么会在这儿?
  但祝颂没有打算深想,这不是他现在该关心的事。
  祝颂找到了张挽平,历来处理天灾都会带上钦天监的人,预测天气,祝颂来找他也是为了这事。
  张挽平打着伞在台上望天,祝颂走过去喊了声,“张大人。”
  张挽平收回视线朝他看来,微微一笑,“贤侄客气。”
  之前孟晓荷让祝颂去见的张家小姐就是张挽平的女儿张绮云,不过祝颂因为太忙一直没去,顾怀予被他连累得也很忙,就也没去。
  祝家与张家私交平平,也就最近几年,张绮云京城第一美女的名声打出来了,孟晓荷才跟张家走得近了些。
  祝颂问道:“不知这雨还要下多久?”
  张挽平拿着伞往后倾泻,抬头望向天,雨雾打在他的脸上,有些忧郁的深沉。祝颂顺着他的视线往上看去,天空灰蒙蒙一片,浓重的灰色中夹杂着墨色的乌云翻滚,压抑感十足,豆大的雨水打在油纸伞上,噼里啪啦的响。
  过了好一会儿张挽平才说道:“雨大无雷,不见天光,乃阴雨连绵的天象,未现消止之像。”说完后张挽平才收回视线看向祝颂,语带担忧的提醒,“贤侄还需做好长远的准备。”
  祝颂点了头,又与张挽平闲聊了起来,“我刚才去城外看了,灾民遍地,连个避雨的地方都没有,不少人都生病了。”
  张挽平跟着祝颂轻微的叹了口气,“贤侄既来了,我也放心了。”
  祝颂一听这话就知道宋顺然对于赈灾之事毫不上心,“在京中时从没听说宋大人的身体抱恙过,这一来冀州就病倒了,真是让人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