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罗大丰闻言也轻轻地跟着笑了起来。
  锦兰扶额,随后立刻对着罗大丰正经道:“罗大哥好,我叫锦兰,以后我们就在一起共事了,多多照顾!”
  罗大丰哪里遇见过这样的场面,尤其对面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从前无论到何处做工,都是到地方既不用说话,也没有什么人和他说话,只要埋头苦干就够了。他腼腆地挠了挠头,“谢谢,谢谢。”
  “罗大哥既然来了,就拿这里当成第二个家来看,若是得闲,也可以帮我招待一下病人,让大家等待的时候不必太过焦急。”南钰冰介绍道,“这位是南飞年,昨天你才见过的,一会要做什么就问他。”
  南飞年疑惑地看了眼身旁的南钰冰,就听见主人低声对他说:“交给你安排了。”
  “我去给孩子们上课了,你们先聊着。”南钰冰说完去了后院。
  “好,好,谢谢南大夫。”罗大丰道。他拿着装有干粮和换洗衣物的包袱,不好意思地问南飞年,“头儿,我这东包袱该放在哪?”
  南飞年听见罗大丰的称呼,没忍住上扬了嘴角,纠正道:“叫我名字就行。”他指了指另一侧的柜子,“放那里。医馆事情不多,你来打扫前厅和院子。”
  罗大丰应了两声,放好了包袱,开始了他的新工作。
  南钰冰今日继续向下教了四句给孩子们,令他欣喜的是,孩子们不仅对前面学习的内容记住得更多了,主动提问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南钰冰身上顿时又充满了力量。面对孩子们的提问,他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讲给他们听。这种感觉就像在种一株花时,但凡小生命有一点点的新变化都会令人兴奋许久。
  孩子们离开后,医馆后厨飘出了丝丝食物的香气。
  南钰冰喜悦地帮飞年盛菜,果然他还是更加喜欢飞年的手艺,或许是爱屋及乌,他想就算是山珍海味放在他面前他依然会选择吃飞年做的菜。
  三人已围坐在桌边准备吃饭,却不见罗大丰身影,锦兰起身去寻,看见罗大哥正在前厅吃着自己带在包袱里面的干粮。
  锦兰拍了拍罗大丰,“罗大哥,你怎么在这吃?”
  罗大丰笑了笑,指了指手中的大饼,“我自己带了,吃这个就行。”
  “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吃?”锦兰问道。
  罗大丰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到别处做短工时,他向来如此,若是想要在东家吃饭,伙食费还要从工资里面扣掉。
  锦兰心思一转,对着后院喊道:“南大哥!罗大哥悄悄带了好吃的在这里吃,这饼看着就香死了,你让他给我们分点呗?”
  南钰冰这时也过来,看着锦兰对他使眼色,也明白了罗大丰或许是不想再多交“饭钱”,所以自带了吃食。
  “是啊,罗大哥给我们也分点吧,快来这边一起吃!”
  二人合力将罗大丰拉到了饭桌旁。南飞年已经为罗大丰盛好了一碗饭。
  罗大丰窘迫道:“只是普通的粗粮饼子。”
  “诶,大哥你不知道,我好久都没吃到这个了,想念已久啊。”锦兰真诚道。
  “我带的不多,大家尝尝。”罗大丰没有纠结,将剩下的两张饼各掰两半,分给了另外三个人。
  “罗大哥,以后中午安心和我们一起吃饭,不会算在工钱里面的。”南钰冰笑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小柱那孩子在这跟您学习,您也不要学费……”罗大丰道。
  “大哥不必在意,若是过意不去,给我带两个鸡蛋就当抵学费了。”南钰冰宽慰道。
  罗大丰点了点头,放下心来和其他人一起吃午饭。
  ——
  县尉府。
  楚泽铭作为副将随军到此已近半月,但既未得上头命令,又探查不出邻国动静,只好时时待命。然而县城住所不足,大军都驻扎在西门外,只有他们几个将领住在县尉府。
  他自上次从闲池阁回都城后,便被父亲安排到了北军,一个江湖人士摇身一变成了军中小将,他这才知道原来父亲的截月楼与朝廷有着紧密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在为太子效力。此次到南军历练,身心多磨,方知仕途不易,又随军到永县,一路上见黎民困苦,才知道截月楼之外的天下是什么样子。
  晋显自被南郡王送于邻国后,城中大军驻扎,他们时刻提防对方来犯,但僵持半月,竟然探查不出对方的一丝风声。又当议事之时,他也只是在下面闷声坐着,北军不熟西南气候,多有水土不服,这几日军士的呕吐症状愈加严重,医师也只是说是不服之症。这样耗下去,越久对他们越为不利。
  “报!”派出巡查的斥候从府外上堂,“报常将军,并未在城南林中发现异常!”
  上座的常茂亭无奈摆了摆手,“再探。”
  “是!”小兵却未离开。
  “还有何事?”常茂亭问。
  “回禀将军,我军将士昨日起有不少发热的状况。”小兵答。
  “怎么越来越严重了?再派人去找医师。”常茂亭道。
  “是。”小兵领命而去。
  “大将军,随军医师皆是北方人,不熟悉此地气候饮食,不如派人去请城中大夫前来看看。”楚泽铭提议。
  “我军医师皆是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大夫,岂是乡野村医能与之相比的,不过是水土不服,休养数日,熟悉吃食就好了。”常茂亭道。
  “……”楚泽铭还想辩驳一二,但终究是忍了下来。
  傍晚,夕阳被群山半遮,将山边镀上一种落寞的金色,仿佛是暑气的落幕,夕阳余热不再,任凭大地浮起的凉气凝结在细草与枝叶上。
  楚泽铭到西门外营地巡视,发现显露出症状的人数比前几日还要多上一倍,一帐之内竟然有半数兵士都有呕吐发热。此时已不似午间燥热,士兵们的症状也有所缓解,此时都恹恹地靠在帐外休息。
  他细细检查了粮帐和饮水,并没有发现异常,又问了医师,得到的依旧是水土不服之症的答案。但他仍有怀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楚泽铭在截月楼时,了解最多便是“消息”,这两年邻国的皇储之争愈发激烈,皇子们为了得到各方势力的支持,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无论是在贸易上还是军事上都争建奇功。
  贸易上常派人到鸿商国与商贩和官府结好,以求能将更多鸿启国不善生产的物资以低价收入,待上报了数目后,再高价卖出,既得了物资还能借此敛财。军事上更是多用阴谋诡道,几年来周边两国已有多座城被暗中易主。并非两国不想要回城池,只是碍于姻亲关系,暂时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罢了。
  楚泽铭探寻无果,只好回到了县尉府。
  第31章 中秋章
  连日来医馆如常, 南钰冰上午教书,下午偶尔出摊义诊,飞年总是跟在他身边,替他分担一些不需亲劳的活计。
  锦兰每日坐镇医馆, 也分担一些病人, 她开朗大方, 说话做事又痛快利索, 得到了邻里的喜爱。至于其余杂物,尽皆交给罗大丰,他做事稳而细致,人也憨厚,锦兰时常与他玩笑, 他也只是笑笑便罢了。
  南钰冰盘算着时日, 眼看就要到十月十五,准备买些食材做月饼。他烧饭技术不好,但由于喜欢吃月饼,前世曾专门学过,虽然做出的东西缺少卖相,但作为庆贺节日的解馋食物已经足够。
  不过在这里十月十五不叫“中秋节”,而是更加直白的“团圆节”,作为过年前最后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 在外的游子如果离家不远,都会从外地赶回,和家人共度此节, 过节时人们并不吃月饼,而是制作一种糯米团来庆祝。
  南钰冰为此专门空出一天的时间去购买食材,众多月饼口味中, 他最喜欢的五仁馅和黑芝麻馅。当然,他也只会做这两种。
  当飞年不解地看着南钰冰买了如此多的面粉和白糖时,还是没忍住问出了自己的好奇,“主人,为何买了如此多的面粉而不是糯米粉?”
  南钰冰神神秘秘地笑了,用手指轻轻戳了戳飞年的脸颊,“当然是做些不一样的美味了,你肯定没吃过!”
  南飞年点点头,有些期待主人口中的美食,但心下有些黯然。就算是团圆节最平常的糯米团,从前也甚少吃到,偶尔过节时,统领得了赏赐,才会好心地分给他们,飞年深刻记下了那种甜甜的味道。不过对于并无家人,且整日在刀尖舔血、连生死都不能自由掌握的影卫来讲,是否过团圆节并没什么所谓。
  南钰冰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哎呦,瞧我这脑袋,还有锦兰和罗大哥呢,也多买些糯米粉回去,两样都吃才对嘛!”都怪他只想着月饼,差点忽略了原本就在此生活着朋友们。
  “到时候你喜欢吃哪个就多吃哪个!”南钰冰问,“飞年,你会做糯米团吗?”
  “飞年不会。”南飞年摇摇头,脸上显露歉意。
  “没事,回去问问他俩,要是大家都不会……就找张大娘,她一定会做。”南钰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