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啪”地一声脆响,惊得拉车的骏马扬蹄嘶鸣。
裴靖逸抬手掀开车帘,高大的身影挟着凛冽寒意闯入车厢。
顾怀玉闻声未抬眼,只淡淡道:“换人驾车。”
车外立即传来恭敬应答:“是,相爷。”
车内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整个车厢烘得暖意融融。
与车外的冰冷寒气形成鲜明对比。
顾怀玉斜倚在软榻,身上仍然披着那件玄色黑豹大氅,领口一圈乌黑油亮的豹毛衬得他面容愈发清瘦干净。
裴靖逸高大的身躯在车厢内不得不微微弓着背,他干脆一膝跪地,沉沉跪在软榻前。
“相爷今日是故意的吧?”
顾怀玉心知肚明他问的是什么,但却偏偏不给他一个痛快,缓缓地抬眸,“故意什么?”
裴靖逸猛地躬身逼近,那双如狼般锐利的眸子死死盯着他,“故意无视我,故意打压我,故意让我觉得——”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在相爷心里,我裴度连条狗都不如。”
顾怀玉心里暗笑,却连半点情绪都不施舍,“无视你?本相为何要看你?”
裴靖逸暗暗咬紧牙关,突然一把扣住软榻扶手,将他困在方寸之间,“就凭我裴度十六岁就能平定吴山,就凭我二十岁统领镇北先锋营。”
“相爷记得所有人的战功,却偏偏不提我的,还说你不是故意的?”
顾怀玉心里早已乐开花,面上却皱起眉头,露出困惑的神情,“裴将军究竟是何意?”
裴靖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呼吸骤然粗重起来,单刀直入地问:“相爷当初“收服”我时,就从未想过我也能在战场上为你效力?”
顾怀玉忽然笑了。
不是讥讽的冷笑,也不是轻蔑的嗤笑,而是一种被戳破心思后、发自内心的愉悦。
那笑意从他眼底漾开,在烛光下美得惊心动魄。
他捏住裴靖逸的下巴,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裴将军可知为何本相记得所有人,却独独不记得你?”
“因为本相——”
一字一顿。
“看、不、起、你。”
裴靖逸捏着扶手的手指猛地扣紧,只听“咔擦”一声响,那木制扶手竟被他硬生生地捏断。
他脸色阴沉至极,牙关咬得咯咯作响,却硬生生将暴怒压成一声低喘。
顾怀玉却似欣赏困兽般,拇指慢条斯理地摩挲他紧绷的下颌线,“说什么为国效力……你裴度要的,不过是本相多看你一眼。”
“跪也不甘,站也不愿,做条狗还觉得委屈——”
他说着轻轻笑出声来,指尖轻轻点在裴靖逸紧绷的嘴唇,“就凭你这副德性,配让本相高看?”
裴靖逸死死盯着近在咫尺的容颜,眸色沉得像要滴出血来。
他这人从不在意旁人如何看待,旁人说他狂妄也好,骂他莽夫也罢,从来都如清风过耳,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
可不知为何,唯独顾怀玉。
偏偏是这一句话,让他胸口闷得发疼,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味?
顾怀玉忽然松手,漫不经心地用帕子擦着手指,“在本相这儿,好狗来了有骨头,恶犬来了……”
“本相会打断他的脊梁。”
他话音一顿,指尖轻轻一挑,那方丝帕便飘落在裴靖逸脸上,“裴将军若想入本相的眼,就得先学会摇尾巴。”
裴靖逸一把攥住帕子,鼻尖萦绕着熟悉的幽香。
他眼神一暗,二话不说扯开衣领,将帕子仔细塞进贴身的暗袋,“相爷,这算不算在摇尾巴?”
顾怀玉先是一怔,忽然放声大笑,眼角那颗浅褐的痣跟着颤动起来。
“摇得好,”他一边拍着手,一边半倚着车窗打量裴靖逸,“有点狗样儿了。”
裴靖逸盯着笑如春山倾倒的美人,眼神发幽,舌尖不由舔过燥热的嘴唇。
就在这时,马车缓缓停下。
外头有人恭敬通禀:“相爷,到了。”
裴靖逸翻身跃下车,利落地单膝跪地。
顾怀玉掀帘下车,锦靴刚抬起,就被一只温热的大手稳稳托住。
裴靖逸的掌心几乎能完全包裹住他的足底,指腹不着痕迹地在靴底摩挲了一下,才缓缓将那只脚引到自己后背上,“相爷踩稳了。”
顾怀玉锦靴落地时溅起细碎的雪沫,他扫一眼仍跪在地上的将军,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头顶,“裴将军的尾巴摇的真好。”
裴靖逸仰起头,故意用发顶蹭了蹭顾怀玉的掌心,像极了讨赏的猛犬,“我的这条尾巴,就是为相爷生的。”
他还真有条尾巴,每回洗兵器、进澡棚,总有人在背后起哄“狼牙槊”来了。
这个诨名可不是白叫的,只是这条尾巴若真在相爷面前晃起来,怕是会把这金尊玉贵的宰执大人吓得当场变了脸色。
顾怀玉轻笑几声,踏雪入了相府里。
他才转过影壁,就见柳二郎焦急地候在檐下,一见他就快步迎上来,“相爷,大理寺来人了!”
“哦?”顾怀玉脚步未停,大氅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聂晋?”
柳二郎表情顿时变得古怪,压低声音道:“晌午就到了。聂大人带着一众衙役,连茶厅都不肯进,茶不喝、凳不坐,全杵在院子里,眼看都冻了仨时辰了。”
“哦?”顾怀玉挑眉。
“院里雪厚得没扫干净,衙役们个个缩着脖子跺脚取暖,就他一个人,站得跟杆旗似的,一身官袍上都落了霜,要不是相爷回来得巧,我都担心他要在院子里给冻成一尊碑。”
顾怀玉脚步终于一顿,饶有兴趣问:“连本相的一杯热茶都不肯接?”
柳二郎苦笑:“哪儿呢,他连廊檐都不肯靠,跟怕沾上咱们屋檐的气儿似的,倒像是来抓人的,不是来做客的。”
顾怀玉听罢继续向前走,吩咐道:“让人带他进来。”
柳二郎顿了顿,迟疑道:“可他是来找梅公子的。”
顾怀玉淡道:“那就只带他一个人来。”
雪落无声,聂晋站在相府院中,官袍上已积了厚厚一层霜花。
自那日与梅公子在赈灾现场一别,已过去整整半月。
这半个月里,大理寺日日不得安宁。
自他接手赈灾之事起,便知那桩烂摊子绝非轻易可理。
冒领赈衣的、贩卖棉衣的、抢夺发放册的,各色人等前仆后继,一日几十人被缉入牢中,京兆府的狱卒都快连夜加班,大理寺三处牢房也几近爆满。
这在他意料之中。
他本就知道,所谓“为官清直、执法如山”不过是文人笔下的理想。
真刀真枪地入了人间疾苦,才知何为山高水深。
最初他仍按惯例,按法条,按程序。
可几日之后,他就发现这场赈灾远比他想的复杂得多。
表面上是灾民蜂拥,实则鱼龙混杂,行伍之中早混进了整支组织缜密的盗卖团伙——假名册、假户籍、连衣着寒酸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
他亲眼看到一批崭新的棉衣刚发下去,转头就出现在西市黑巷的地摊上,搭着铁锅、炭火,论斤售卖。
原以为这是偶发之事,查下去才知,几乎每个发放点都有类似的“掮客”与“线人”,专收成色较好的棉衣,再高价倒手。
他终于明白,那位“梅公子”当初为何要让发下去的每一件棉衣都破旧显眼,带着异味,不是为羞辱灾民,而是为了封死黑市的链条。
他照着那人当初的做法改了赈灾流程,却终究来晚了一步。
几处赈点被强行整顿之后,登记流程变繁琐,昨夜雪后,便有几位真灾民因身份迟迟未能核实,倒在了发放点门前。
今日前来,不为查案,不为兴师问罪。
他是来请罪的。
聂晋跟在柳二郎身后踏入内室,扑面而来的暖香让他呼吸一滞。
他始终垂着眼,视线只及地面三寸,在迈入门槛的瞬间,毫不犹豫地撩袍跪地:“下官大理寺卿聂晋,参见宰执大人。”
锦缎摩擦的细微声响传来,上方传来一道慵懒悦耳的嗓音:“聂大人起来罢。”
这声音——
聂晋心头一震,却仍保持着跪姿未动。
琼林宴上谢少陵那首《咏梅》突然在脑海中回响,他彼时便有猜测,谢少陵的“梅”便是他曾见过的梅公子。
何况梅公子谈起裴靖逸时熟稔的语气,与如今裴将军与宰执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种种蛛丝马迹,他早该想到的。
可为何迟迟不敢确认?
聂晋的视线落在眼前那片绣着暗纹的衣角上。
或许是因为那日梅公子抬眼看他时,那双含笑的眸子太过摄人心魄。
那样惊世的美貌,怎会是权倾朝野的顾相?
顾怀玉见他跪着不动,也便由着他跪,只懒懒散散地道:“聂大人,为何不敢抬头看本相?”
裴靖逸抬手掀开车帘,高大的身影挟着凛冽寒意闯入车厢。
顾怀玉闻声未抬眼,只淡淡道:“换人驾车。”
车外立即传来恭敬应答:“是,相爷。”
车内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将整个车厢烘得暖意融融。
与车外的冰冷寒气形成鲜明对比。
顾怀玉斜倚在软榻,身上仍然披着那件玄色黑豹大氅,领口一圈乌黑油亮的豹毛衬得他面容愈发清瘦干净。
裴靖逸高大的身躯在车厢内不得不微微弓着背,他干脆一膝跪地,沉沉跪在软榻前。
“相爷今日是故意的吧?”
顾怀玉心知肚明他问的是什么,但却偏偏不给他一个痛快,缓缓地抬眸,“故意什么?”
裴靖逸猛地躬身逼近,那双如狼般锐利的眸子死死盯着他,“故意无视我,故意打压我,故意让我觉得——”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在相爷心里,我裴度连条狗都不如。”
顾怀玉心里暗笑,却连半点情绪都不施舍,“无视你?本相为何要看你?”
裴靖逸暗暗咬紧牙关,突然一把扣住软榻扶手,将他困在方寸之间,“就凭我裴度十六岁就能平定吴山,就凭我二十岁统领镇北先锋营。”
“相爷记得所有人的战功,却偏偏不提我的,还说你不是故意的?”
顾怀玉心里早已乐开花,面上却皱起眉头,露出困惑的神情,“裴将军究竟是何意?”
裴靖逸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呼吸骤然粗重起来,单刀直入地问:“相爷当初“收服”我时,就从未想过我也能在战场上为你效力?”
顾怀玉忽然笑了。
不是讥讽的冷笑,也不是轻蔑的嗤笑,而是一种被戳破心思后、发自内心的愉悦。
那笑意从他眼底漾开,在烛光下美得惊心动魄。
他捏住裴靖逸的下巴,力道不轻不重,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威压:“裴将军可知为何本相记得所有人,却独独不记得你?”
“因为本相——”
一字一顿。
“看、不、起、你。”
裴靖逸捏着扶手的手指猛地扣紧,只听“咔擦”一声响,那木制扶手竟被他硬生生地捏断。
他脸色阴沉至极,牙关咬得咯咯作响,却硬生生将暴怒压成一声低喘。
顾怀玉却似欣赏困兽般,拇指慢条斯理地摩挲他紧绷的下颌线,“说什么为国效力……你裴度要的,不过是本相多看你一眼。”
“跪也不甘,站也不愿,做条狗还觉得委屈——”
他说着轻轻笑出声来,指尖轻轻点在裴靖逸紧绷的嘴唇,“就凭你这副德性,配让本相高看?”
裴靖逸死死盯着近在咫尺的容颜,眸色沉得像要滴出血来。
他这人从不在意旁人如何看待,旁人说他狂妄也好,骂他莽夫也罢,从来都如清风过耳,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
可不知为何,唯独顾怀玉。
偏偏是这一句话,让他胸口闷得发疼,连呼吸都带着铁锈味?
顾怀玉忽然松手,漫不经心地用帕子擦着手指,“在本相这儿,好狗来了有骨头,恶犬来了……”
“本相会打断他的脊梁。”
他话音一顿,指尖轻轻一挑,那方丝帕便飘落在裴靖逸脸上,“裴将军若想入本相的眼,就得先学会摇尾巴。”
裴靖逸一把攥住帕子,鼻尖萦绕着熟悉的幽香。
他眼神一暗,二话不说扯开衣领,将帕子仔细塞进贴身的暗袋,“相爷,这算不算在摇尾巴?”
顾怀玉先是一怔,忽然放声大笑,眼角那颗浅褐的痣跟着颤动起来。
“摇得好,”他一边拍着手,一边半倚着车窗打量裴靖逸,“有点狗样儿了。”
裴靖逸盯着笑如春山倾倒的美人,眼神发幽,舌尖不由舔过燥热的嘴唇。
就在这时,马车缓缓停下。
外头有人恭敬通禀:“相爷,到了。”
裴靖逸翻身跃下车,利落地单膝跪地。
顾怀玉掀帘下车,锦靴刚抬起,就被一只温热的大手稳稳托住。
裴靖逸的掌心几乎能完全包裹住他的足底,指腹不着痕迹地在靴底摩挲了一下,才缓缓将那只脚引到自己后背上,“相爷踩稳了。”
顾怀玉锦靴落地时溅起细碎的雪沫,他扫一眼仍跪在地上的将军,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头顶,“裴将军的尾巴摇的真好。”
裴靖逸仰起头,故意用发顶蹭了蹭顾怀玉的掌心,像极了讨赏的猛犬,“我的这条尾巴,就是为相爷生的。”
他还真有条尾巴,每回洗兵器、进澡棚,总有人在背后起哄“狼牙槊”来了。
这个诨名可不是白叫的,只是这条尾巴若真在相爷面前晃起来,怕是会把这金尊玉贵的宰执大人吓得当场变了脸色。
顾怀玉轻笑几声,踏雪入了相府里。
他才转过影壁,就见柳二郎焦急地候在檐下,一见他就快步迎上来,“相爷,大理寺来人了!”
“哦?”顾怀玉脚步未停,大氅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聂晋?”
柳二郎表情顿时变得古怪,压低声音道:“晌午就到了。聂大人带着一众衙役,连茶厅都不肯进,茶不喝、凳不坐,全杵在院子里,眼看都冻了仨时辰了。”
“哦?”顾怀玉挑眉。
“院里雪厚得没扫干净,衙役们个个缩着脖子跺脚取暖,就他一个人,站得跟杆旗似的,一身官袍上都落了霜,要不是相爷回来得巧,我都担心他要在院子里给冻成一尊碑。”
顾怀玉脚步终于一顿,饶有兴趣问:“连本相的一杯热茶都不肯接?”
柳二郎苦笑:“哪儿呢,他连廊檐都不肯靠,跟怕沾上咱们屋檐的气儿似的,倒像是来抓人的,不是来做客的。”
顾怀玉听罢继续向前走,吩咐道:“让人带他进来。”
柳二郎顿了顿,迟疑道:“可他是来找梅公子的。”
顾怀玉淡道:“那就只带他一个人来。”
雪落无声,聂晋站在相府院中,官袍上已积了厚厚一层霜花。
自那日与梅公子在赈灾现场一别,已过去整整半月。
这半个月里,大理寺日日不得安宁。
自他接手赈灾之事起,便知那桩烂摊子绝非轻易可理。
冒领赈衣的、贩卖棉衣的、抢夺发放册的,各色人等前仆后继,一日几十人被缉入牢中,京兆府的狱卒都快连夜加班,大理寺三处牢房也几近爆满。
这在他意料之中。
他本就知道,所谓“为官清直、执法如山”不过是文人笔下的理想。
真刀真枪地入了人间疾苦,才知何为山高水深。
最初他仍按惯例,按法条,按程序。
可几日之后,他就发现这场赈灾远比他想的复杂得多。
表面上是灾民蜂拥,实则鱼龙混杂,行伍之中早混进了整支组织缜密的盗卖团伙——假名册、假户籍、连衣着寒酸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
他亲眼看到一批崭新的棉衣刚发下去,转头就出现在西市黑巷的地摊上,搭着铁锅、炭火,论斤售卖。
原以为这是偶发之事,查下去才知,几乎每个发放点都有类似的“掮客”与“线人”,专收成色较好的棉衣,再高价倒手。
他终于明白,那位“梅公子”当初为何要让发下去的每一件棉衣都破旧显眼,带着异味,不是为羞辱灾民,而是为了封死黑市的链条。
他照着那人当初的做法改了赈灾流程,却终究来晚了一步。
几处赈点被强行整顿之后,登记流程变繁琐,昨夜雪后,便有几位真灾民因身份迟迟未能核实,倒在了发放点门前。
今日前来,不为查案,不为兴师问罪。
他是来请罪的。
聂晋跟在柳二郎身后踏入内室,扑面而来的暖香让他呼吸一滞。
他始终垂着眼,视线只及地面三寸,在迈入门槛的瞬间,毫不犹豫地撩袍跪地:“下官大理寺卿聂晋,参见宰执大人。”
锦缎摩擦的细微声响传来,上方传来一道慵懒悦耳的嗓音:“聂大人起来罢。”
这声音——
聂晋心头一震,却仍保持着跪姿未动。
琼林宴上谢少陵那首《咏梅》突然在脑海中回响,他彼时便有猜测,谢少陵的“梅”便是他曾见过的梅公子。
何况梅公子谈起裴靖逸时熟稔的语气,与如今裴将军与宰执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种种蛛丝马迹,他早该想到的。
可为何迟迟不敢确认?
聂晋的视线落在眼前那片绣着暗纹的衣角上。
或许是因为那日梅公子抬眼看他时,那双含笑的眸子太过摄人心魄。
那样惊世的美貌,怎会是权倾朝野的顾相?
顾怀玉见他跪着不动,也便由着他跪,只懒懒散散地道:“聂大人,为何不敢抬头看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