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云朝朝:“这你就不懂了吧,最开始的清风观,本来就是一个人可以顶一个队伍的,我们这就叫做不忘初心。”
-
虽然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清风观变得清净不少。但不忘初心的云观主,行情倒是一如既往地很好。
她甚至还意外地收到了a市当地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邀约,说想要她去聊一聊年轻人创业。
云朝朝第一反应是:“这节目干嘛找我?我这也不算什么正经创业项目啊,我觉得他们应该去找温煦……”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忍不住自我辩驳道:“……不对,比起温煦,确实更应该找我,毕竟想学温煦创业,还得去重新投个好胎,但想学我创业,只需要欠一屁股债就可以了。”
一旁的清风观众人:“……”欠债就可以创业成功?我读书少观主你可不要骗我。
虽然对于上电视上节目很是心动,但云朝朝最终还是婉拒了节目组的这个提议。
只能说节目组来得不是时候,这要放在早几年,云朝朝肯定也就去了,毕竟那时候清风观要什么没什么,云朝朝就算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也会想办法去节目上露个脸给清风观增加一点知名度。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清风观名利双收,云朝朝觉得这时候再去上节目,说不定还会给网友们增加话柄。所以有这个时间,她更愿意留在清风观里,跟长空道长一起捣鼓些好吃的。
天冷的时候,人就想吃一口热乎的,这时候,各种各样的铁锅炖就派上用场了。
云朝朝从未觉得有比清风观更适合做铁锅炖的地方。
像铁锅炖这样的美食,就应该人越多吃起来才越显得热闹有食欲。
每一次长空道长用大铁锅炖东西,无论锅里炖的鸡鸭鹅还是鱼,反正那香味真的是香飘十里。
温煦为追云朝朝,天气越冷往清风观跑得越勤,也正是因为跑得勤,所以每次长空道长用大铁锅炖肉,他都能一饱口福。
来得次数太多,连云朝朝自己都忍不住怀疑,温煦到底是为了追自己,还是为了一饱自己的口腹之欲。
温煦:“当然是为了追你,吃饭那不过是顺便的事情。不过你别说,我以前一直觉得大锅饭不好吃,只有精致小炒才是灵魂。但现在吃多了长空道长做的菜,我觉得铁锅炖才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云朝朝补充说明:“是长空道长做的铁锅炖。”
温煦:“你说长空道长这手艺,应该很适合去办席吧?”
长空道长很给面子:“没问题,等你结婚,我可以给你办个大席。”
温煦咬着鸡腿跟他开玩笑:“然后又含泪赚我10万块?”
长空道长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云朝朝已经抢答:“开玩笑,你小温总结婚这么大的喜事,只含泪赚十万块哪够啊,至少后面还得再加个零。”
温煦:“……”
温煦:“你是不是忘了我只打算跟谁结婚?”
云朝朝:“……”
对不起,一听到赚钱太兴奋了,忘了温煦目前的追求对象是她自己。
-
这年冬天发生的喜事还挺多,除了温煦搬了新家之外,林爷爷和林半夏在老家的新房也竣工了。
新房竣工的第一年,两个人肯定是要回去好好热闹热闹,庆祝庆祝的。所以云朝朝很是豪爽地给爷孙俩都放了一个超长的年假。
当然了,之所以她能这么豪爽地给林爷爷放假,是因为农业基地那边,如今已经有一个林爷爷亲自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林爷爷之前就有意无意地跟跟云朝朝提过几次,也私下考察了大半年的时间,反正各方面都还算满意。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时间交给他历练历练。
在识人用人这个方面,云朝朝对林爷爷还是挺有信心的。毕竟老爷子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这一点他还是心里很有数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林爷爷带着林半夏回去过年之前,到底还是让云朝朝又往农业基地那边派了两个道长过去。
主要是为了万一有突发情况,有个跟云朝朝熟悉的人,也好亲自向云朝朝汇报情况。
林爷爷对于回乡过年充满期待,但林半夏倒是更不舍清风观,尤其是舍不得秋庭道长和一叶子道长她们。
不得不说,林半夏在道医馆这段时间,跟一叶子道长也算是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
一想到至少有一个多月会见不到一叶子道长,林半夏现在就已经开始想她了。
一叶子道长不是那种黏黏糊糊的性格,虽然心里也略微有点儿分离的不舍,但她依然觉得:“至于吗?不就分开一个多月?再说了,万一你以后嫁人了,我们只会分开的时间更长。”
林半夏:“谁说我要嫁人?我已经决定了,要终身投入我热爱的医疗事业,说不定会终生不嫁。”
一叶子道长:“你嫁人了也不耽误你投身医疗事业,而且说不定这个人还会给你助力呢!比如你想给人针灸的时候,就不需要等天亮了,半夜就可以把他从床上薅起来给他扎针。”
林半夏眼前一亮:“……也对啊!”
一旁的林爷爷都快激动哭了:“一叶子道长您可真是仙人转世,我劝了半夏这么多年,都没劝动她松口答应结婚嫁人,您今天这么随便说说,居然就给劝动了,您真是功德无量啊!”
云朝朝:“……”你们倒是愿意了,你们问过未来林妹夫愿不愿意呢?
第138章
之前过年的时候,云朝朝都是留在道观跟清风观的道长们一起过年的。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今年过年之前,云朝朝抽空回了一趟好几年没回去的老家。
她老家离a市其实也不算远,只不过老家家里已经没什么亲戚了。
毕竟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各自离婚,也早就去了不同的城市组建了新的家庭,平日几乎很少主动跟云朝朝联系,云朝朝也从不会主动去联系他们。幸好云朝朝跟父母自小也不生活在一起,所以她跟父母之间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否则当初她大学毕业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不会放着亲生父母不去投奔而是跑去投奔阿婆那样的远房亲戚。
至于从小带大云朝朝的外婆,也早就在她上大学之前就已经离世。
所以云朝朝说是说回老家看看,但其实也真的就是回去看看。
云朝朝回去之后,只去外婆的坟前祭拜了一下,然后就返回了清风观。
来回一趟连带着路上的时间也才用了半天的时间,以至于长空道长和静听看到她突然回来都惊呆了。
长空道长:“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怎么不多待几天再回来?我还以为你这次打算回老家去过年了呢!”
云朝朝放下行李,淡淡道:“家里又没什么人,再说回去也没什么事情,所以随便待一待就过来了。我离开这半天,清风观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静听:“就半天,能发生什么特别的。不过我今天帮你收了个快递,好大一个,我跟长空师兄都好奇半天了,你快去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云朝朝还真不记得自己最近有没有买过什么快递。不过也说不好,毕竟她最近偶尔会上网给新房添置一些东西,然后有时候会寄到新房那边去,有时候就会寄到清风观来。说不定她自己买了什么,但自己给忘了。
快递被静听提前送到了云朝朝的房间。
云朝朝过去看了一眼,发现静听还真没说谎,确实好大一个。
她绕着快递转了一圈,就看到静听拿着拆快递的剪刀跟了进来。
“快拆开看看。”
静听把剪刀递给云朝朝,比云朝朝这个当事人都兴奋。
云朝朝本来想看一眼寄件人的信息,这会儿被静听三催四催的,也顾*不上了,便索性直接拆开了。
结果没想到里面居然是各种各样的手工编织的冬季取暖装备。有毛茸茸的毛线帽、有毛衣、有围巾、手套,甚至还有手工编织的鞋子……
云朝朝看着这爆出来的满地的过冬装备,整个人都有点儿恍惚。
然后就听到身边的静听说道:“好像是从温煦老家寄过来的啊,是不是小温总给你准备的新年礼物?”
云朝朝从恍惚中回过神来,顺着静听的提醒看了一下包装袋上的地址,发现还真是从温煦老家寄过来的。
不过一想到温煦本人这会儿可能都还在a市工厂里没回去呢,云朝朝就觉得,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温煦的手笔,而是另有其人。
果然后来她拍照发给温煦一看,温煦很快就说清楚了这些东西的来历:“是我妈给你寄的,之前还问我a市冷不冷,我还以为她是要给你买一些过冬装备,结果闹了半天,居然是自己给你织?要知道我长这么大,都没穿过她亲手织的毛衣呢!”
别说温煦,其实云朝朝也很多年没穿过别人亲手织的东西了。
-
虽然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清风观变得清净不少。但不忘初心的云观主,行情倒是一如既往地很好。
她甚至还意外地收到了a市当地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邀约,说想要她去聊一聊年轻人创业。
云朝朝第一反应是:“这节目干嘛找我?我这也不算什么正经创业项目啊,我觉得他们应该去找温煦……”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忍不住自我辩驳道:“……不对,比起温煦,确实更应该找我,毕竟想学温煦创业,还得去重新投个好胎,但想学我创业,只需要欠一屁股债就可以了。”
一旁的清风观众人:“……”欠债就可以创业成功?我读书少观主你可不要骗我。
虽然对于上电视上节目很是心动,但云朝朝最终还是婉拒了节目组的这个提议。
只能说节目组来得不是时候,这要放在早几年,云朝朝肯定也就去了,毕竟那时候清风观要什么没什么,云朝朝就算为了尽快还清债务,也会想办法去节目上露个脸给清风观增加一点知名度。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清风观名利双收,云朝朝觉得这时候再去上节目,说不定还会给网友们增加话柄。所以有这个时间,她更愿意留在清风观里,跟长空道长一起捣鼓些好吃的。
天冷的时候,人就想吃一口热乎的,这时候,各种各样的铁锅炖就派上用场了。
云朝朝从未觉得有比清风观更适合做铁锅炖的地方。
像铁锅炖这样的美食,就应该人越多吃起来才越显得热闹有食欲。
每一次长空道长用大铁锅炖东西,无论锅里炖的鸡鸭鹅还是鱼,反正那香味真的是香飘十里。
温煦为追云朝朝,天气越冷往清风观跑得越勤,也正是因为跑得勤,所以每次长空道长用大铁锅炖肉,他都能一饱口福。
来得次数太多,连云朝朝自己都忍不住怀疑,温煦到底是为了追自己,还是为了一饱自己的口腹之欲。
温煦:“当然是为了追你,吃饭那不过是顺便的事情。不过你别说,我以前一直觉得大锅饭不好吃,只有精致小炒才是灵魂。但现在吃多了长空道长做的菜,我觉得铁锅炖才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云朝朝补充说明:“是长空道长做的铁锅炖。”
温煦:“你说长空道长这手艺,应该很适合去办席吧?”
长空道长很给面子:“没问题,等你结婚,我可以给你办个大席。”
温煦咬着鸡腿跟他开玩笑:“然后又含泪赚我10万块?”
长空道长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云朝朝已经抢答:“开玩笑,你小温总结婚这么大的喜事,只含泪赚十万块哪够啊,至少后面还得再加个零。”
温煦:“……”
温煦:“你是不是忘了我只打算跟谁结婚?”
云朝朝:“……”
对不起,一听到赚钱太兴奋了,忘了温煦目前的追求对象是她自己。
-
这年冬天发生的喜事还挺多,除了温煦搬了新家之外,林爷爷和林半夏在老家的新房也竣工了。
新房竣工的第一年,两个人肯定是要回去好好热闹热闹,庆祝庆祝的。所以云朝朝很是豪爽地给爷孙俩都放了一个超长的年假。
当然了,之所以她能这么豪爽地给林爷爷放假,是因为农业基地那边,如今已经有一个林爷爷亲自培养出来的接班人。
林爷爷之前就有意无意地跟跟云朝朝提过几次,也私下考察了大半年的时间,反正各方面都还算满意。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时间交给他历练历练。
在识人用人这个方面,云朝朝对林爷爷还是挺有信心的。毕竟老爷子活了这么多年,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这一点他还是心里很有数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林爷爷带着林半夏回去过年之前,到底还是让云朝朝又往农业基地那边派了两个道长过去。
主要是为了万一有突发情况,有个跟云朝朝熟悉的人,也好亲自向云朝朝汇报情况。
林爷爷对于回乡过年充满期待,但林半夏倒是更不舍清风观,尤其是舍不得秋庭道长和一叶子道长她们。
不得不说,林半夏在道医馆这段时间,跟一叶子道长也算是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
一想到至少有一个多月会见不到一叶子道长,林半夏现在就已经开始想她了。
一叶子道长不是那种黏黏糊糊的性格,虽然心里也略微有点儿分离的不舍,但她依然觉得:“至于吗?不就分开一个多月?再说了,万一你以后嫁人了,我们只会分开的时间更长。”
林半夏:“谁说我要嫁人?我已经决定了,要终身投入我热爱的医疗事业,说不定会终生不嫁。”
一叶子道长:“你嫁人了也不耽误你投身医疗事业,而且说不定这个人还会给你助力呢!比如你想给人针灸的时候,就不需要等天亮了,半夜就可以把他从床上薅起来给他扎针。”
林半夏眼前一亮:“……也对啊!”
一旁的林爷爷都快激动哭了:“一叶子道长您可真是仙人转世,我劝了半夏这么多年,都没劝动她松口答应结婚嫁人,您今天这么随便说说,居然就给劝动了,您真是功德无量啊!”
云朝朝:“……”你们倒是愿意了,你们问过未来林妹夫愿不愿意呢?
第138章
之前过年的时候,云朝朝都是留在道观跟清风观的道长们一起过年的。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今年过年之前,云朝朝抽空回了一趟好几年没回去的老家。
她老家离a市其实也不算远,只不过老家家里已经没什么亲戚了。
毕竟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各自离婚,也早就去了不同的城市组建了新的家庭,平日几乎很少主动跟云朝朝联系,云朝朝也从不会主动去联系他们。幸好云朝朝跟父母自小也不生活在一起,所以她跟父母之间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否则当初她大学毕业几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不会放着亲生父母不去投奔而是跑去投奔阿婆那样的远房亲戚。
至于从小带大云朝朝的外婆,也早就在她上大学之前就已经离世。
所以云朝朝说是说回老家看看,但其实也真的就是回去看看。
云朝朝回去之后,只去外婆的坟前祭拜了一下,然后就返回了清风观。
来回一趟连带着路上的时间也才用了半天的时间,以至于长空道长和静听看到她突然回来都惊呆了。
长空道长:“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怎么不多待几天再回来?我还以为你这次打算回老家去过年了呢!”
云朝朝放下行李,淡淡道:“家里又没什么人,再说回去也没什么事情,所以随便待一待就过来了。我离开这半天,清风观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吧?”
静听:“就半天,能发生什么特别的。不过我今天帮你收了个快递,好大一个,我跟长空师兄都好奇半天了,你快去拆开看看,到底是什么。”
云朝朝还真不记得自己最近有没有买过什么快递。不过也说不好,毕竟她最近偶尔会上网给新房添置一些东西,然后有时候会寄到新房那边去,有时候就会寄到清风观来。说不定她自己买了什么,但自己给忘了。
快递被静听提前送到了云朝朝的房间。
云朝朝过去看了一眼,发现静听还真没说谎,确实好大一个。
她绕着快递转了一圈,就看到静听拿着拆快递的剪刀跟了进来。
“快拆开看看。”
静听把剪刀递给云朝朝,比云朝朝这个当事人都兴奋。
云朝朝本来想看一眼寄件人的信息,这会儿被静听三催四催的,也顾*不上了,便索性直接拆开了。
结果没想到里面居然是各种各样的手工编织的冬季取暖装备。有毛茸茸的毛线帽、有毛衣、有围巾、手套,甚至还有手工编织的鞋子……
云朝朝看着这爆出来的满地的过冬装备,整个人都有点儿恍惚。
然后就听到身边的静听说道:“好像是从温煦老家寄过来的啊,是不是小温总给你准备的新年礼物?”
云朝朝从恍惚中回过神来,顺着静听的提醒看了一下包装袋上的地址,发现还真是从温煦老家寄过来的。
不过一想到温煦本人这会儿可能都还在a市工厂里没回去呢,云朝朝就觉得,这些东西可能不是温煦的手笔,而是另有其人。
果然后来她拍照发给温煦一看,温煦很快就说清楚了这些东西的来历:“是我妈给你寄的,之前还问我a市冷不冷,我还以为她是要给你买一些过冬装备,结果闹了半天,居然是自己给你织?要知道我长这么大,都没穿过她亲手织的毛衣呢!”
别说温煦,其实云朝朝也很多年没穿过别人亲手织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