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她现在每天都跟另外那个女同学一起研究中药圃里的中草药。之前林爷爷逼着林半夏在菜市场摆摊卖中草药的时候,林半夏对这些中草药兴致缺缺,那时候她满脑子都想着要把中医针灸技术发扬光大,但这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天天自己种植中草药的缘故,她渐渐地就对这些中草药产生了兴趣。而且医药本身不分家,学针灸跟学药理本身就不是互相冲突的关系。
再加上跟小姚一起来清风观实习的同学里,还有一个是专门学中草药研究的,林半夏跟她一起,还真能学到不少自己之前没了解过的中草药知识。
林半夏跟这位同学每天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虽然目前为止林半夏还没有研究出把中医针灸发扬光大的方法,但倒是让她研究出了不少把清风观这些中药草发扬光大的方法。
比如她跟那个专门学中草药研究的同学商量了一下,然后两个人一起利用这位同学的校内网账号,在她们学校论坛里开了一篇中草药观察贴,里面每一天都在详细记录这些中草药的生长情况,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语言非常的诙谐幽默,结果这篇帖子不仅在她们学校论坛上火了一把,后来甚至还被她们学校的官微给转载了。
云朝朝的辅导员后来也看到了这篇帖子,看完之后辅导员甚至还特意给云朝朝打了个电话,说别的专业不好说,但至少农学院那边,以后估计很有意向跟清风观长期合作。
毕竟站在学校的角度上,云朝朝的清风观对农学院的工作那是相当支持啊,虽然来的只是几个大三学生,但人家云观主又给地又给中药园和茶园的,这样给力的甲方,作为学校领导真的是巴不得多来几个。
云朝朝接到辅导员电话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林半夏在论坛上发宣传贴的事情,所以挂断电话之后,她忍不住去夸了夸林半夏:“不错不错,主观能动性很强,我就喜欢你们这种没有领导卷你们,但你们能自己卷自己的员工。看来今年清风观的优秀员工非你莫属了。”
林半夏:“……清风观什么时候还有优秀员工评比了?”
云朝朝:“从今天开始有的。”
林半夏:“……”
林半夏不止让小姑娘在学校论坛上发帖,而且她自己还重新申请了一个账号,记录她目前在清风观的种地生活,账号名字就叫做:我有一块地。
现如今很多城市里的人都向往逃离城市,在农村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种对土地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感觉是很多人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不止像小姚这样的农业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上班族也有。不过大部分的上班族也就想想,毕竟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所以这时候“云种地”就很能吸引大家的视线了。
跟静听负责的清风观日常那个视频账号不同,林半夏做的这个账号,内容更丰富,是既有视频也有图文的模式。
视频第一集的素材就是小姚那天种花种的全过程。不止云朝朝,连小姚自己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
除了视频之外,林半夏还拍了各种各样美好的照片。
她会拍摄清晨果园里的第一缕晨光,也会拍树叶上的第一颗露珠,会拍地上的落叶,也会拍果树上的一只小爬虫……
云朝朝看过静听的骂人直播和清心道长的鬼故事直播之后,再看林半夏的这些梦幻田园画面,只觉得心灵都受到了净化和洗涤。
就感觉生活都变得特别特别的美好。
连静听看了都忍不住感慨:“林半夏,你现在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林半夏不以为然:“什么叫变了一个人,我不是一直都这样么?”
静听认真道:“你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你以前可真不这样。你以前是个爷们,现在看上去真是娘们唧唧的。”
林半夏:“……谁娘们唧唧的,我本来就是个女的。”
静听:“说实话你之前拿针扎我的时候,我是真没太看出来。”
一旁的小姚听着林半夏和静听两个人斗嘴,羡慕得很:“你们感情真好。”
林半夏和静听异口同声道:“谁跟他感情好啦?”
小姚不怕死地继续说道:“不仅感情好,还特别有默契。”
云朝朝:“……”什么cp都磕,只会让你营养更均衡。
-
林半夏在这边宣传清风观的田园生活宣传得起劲,那边的林爷爷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来茶园玩的人好像一夕之间变多了。
以前他刚种这些茶树的时候,在茶园里从早忙碌到晚上可能都碰不到一个人,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有三五成群的人自驾来他的茶园这边拍照,哦,还有不少人主动来找林爷爷拍照,甚至有人管这叫打卡。
林爷爷这辈子没被这么多人要求合照过,骤然之间就感觉到了明星的压力。
一开始林爷爷还以为是那个新来的大学生在网上替茶园做了宣传,毕竟当初跟小姚一块来的三个大学生里,那个茶园专业的大学生是跟林爷爷一起负责茶园的。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成天捧着个手机,肯定更懂怎么宣传。
但林爷爷私下问了一下,发现并不是。
后来云朝朝帮忙在清风观初级股东的群里问了一嘴,才知道是徐富贵当初拍的茶园的宣传照片,又又又上报纸了。
这次上的是当地的民生新闻,虽然只是一张照片和寥寥数语的介绍,但徐富贵给林老爷子立了一个“人老心不老,返乡创业造福一方百姓”的高级人设。
当然人设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徐富贵把茶园拍得特别的清新唯美,就连林爷爷在茶园里擦汗的画面都显得特别的有氛围感,于是很多热爱拍照的当地人在看到照片下面的地址后,就纷纷找了过来。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林爷爷对此是非常不习惯的。他一辈子也没这么高调过,所以一看到镜头他就下意识地想躲。
结果没想到虽然躲过了市民们的镜头,却迎来了媒体的镜头。
原来民生新闻的记者在看到林爷爷这么大年纪还返乡种田的照片之后,就萌生了要亲自采访林爷爷的念头。尤其是从徐富贵那儿听说林爷爷不仅种植了茶园,而且还承包了村子里的闲置土地种小麦和水稻之后,记者觉得这个新闻更有深挖的必要。
甚至记者连主题都想好了。
类似于“为什么8旬老头田间地头忙不停,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之类的。
结果没想到记者的电话打过来,第一时间就遭受到了拒绝。
林老爷子:“采访?不行,我没上过学,不会说话。”
记者:“没关系的,您随便说,放心大胆的说,反正到时候我们的编辑会给您说的话修改润色的。”
林老爷子:“那也不行,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再说了,我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值得你们采访的?”
记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农业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现如今愿意待在农村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愿意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希望通过您的事迹去感染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回归农村,回归农业,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林爷爷听得似懂非懂,但“年轻人”三个字他是听进去了的:“谁说年轻人少的,你去清风观看看,里面全是些年轻人。”
记者:“……清风观?您指的是清风公园里面的那个清风观吗?”
林爷爷推锅推得超快:“对对对,清风观,你去找他们观主,说起来我也只是个打工的,这些田啊地啊,包括茶园啊,都是清风观观主的产业。要说年轻人回归农村创业,那你应该去采访她呀,她不仅回归农村创业,她还回归道观创业呢!”
记者:“……”农村创业?道观创业?如果这老爷子说的是真的,那这个观主跨界跨得很彻底啊!
第42章
清风观之前也接受过一次媒体采访,当时也是徐富贵牵线搭的桥。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起来,徐富贵还真是人如其名,是清风观的贵人。
不过那一次来采访的是美食频道的编辑,当时采访的对象是长空道长,介绍的重点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长空道长做的各式美食展开,不像这一次的记者,是打算围绕着云朝朝这个人来采访。
若换到以前,哪怕是回到大学期间,云朝朝估计都不好意思接受采访。
但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当了观主脸皮变厚了的缘故,云朝朝面对记者的采访邀约,竟然还挺期待。
负责采访云朝朝的记者崔记也很期待,因为他采访过那么多人,还真是第一次采访一个道观的观主,而且还是这么年轻的一个观主。
因为采访要提前确定采访提纲,所以崔记这天只是跟云朝朝简单预约了一下采访的时间,并没有当天直接进行采访。
这也就给了云朝朝充分的准备时间。
云朝朝想,难得有一次采访,到时候肯定要把清风观这群人都给带上。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团魂。
再加上跟小姚一起来清风观实习的同学里,还有一个是专门学中草药研究的,林半夏跟她一起,还真能学到不少自己之前没了解过的中草药知识。
林半夏跟这位同学每天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虽然目前为止林半夏还没有研究出把中医针灸发扬光大的方法,但倒是让她研究出了不少把清风观这些中药草发扬光大的方法。
比如她跟那个专门学中草药研究的同学商量了一下,然后两个人一起利用这位同学的校内网账号,在她们学校论坛里开了一篇中草药观察贴,里面每一天都在详细记录这些中草药的生长情况,不仅图文并茂,而且语言非常的诙谐幽默,结果这篇帖子不仅在她们学校论坛上火了一把,后来甚至还被她们学校的官微给转载了。
云朝朝的辅导员后来也看到了这篇帖子,看完之后辅导员甚至还特意给云朝朝打了个电话,说别的专业不好说,但至少农学院那边,以后估计很有意向跟清风观长期合作。
毕竟站在学校的角度上,云朝朝的清风观对农学院的工作那是相当支持啊,虽然来的只是几个大三学生,但人家云观主又给地又给中药园和茶园的,这样给力的甲方,作为学校领导真的是巴不得多来几个。
云朝朝接到辅导员电话之前,甚至都不知道林半夏在论坛上发宣传贴的事情,所以挂断电话之后,她忍不住去夸了夸林半夏:“不错不错,主观能动性很强,我就喜欢你们这种没有领导卷你们,但你们能自己卷自己的员工。看来今年清风观的优秀员工非你莫属了。”
林半夏:“……清风观什么时候还有优秀员工评比了?”
云朝朝:“从今天开始有的。”
林半夏:“……”
林半夏不止让小姑娘在学校论坛上发帖,而且她自己还重新申请了一个账号,记录她目前在清风观的种地生活,账号名字就叫做:我有一块地。
现如今很多城市里的人都向往逃离城市,在农村里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种对土地的渴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感觉是很多人刻在基因里的东西,不止像小姚这样的农业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上班族也有。不过大部分的上班族也就想想,毕竟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所以这时候“云种地”就很能吸引大家的视线了。
跟静听负责的清风观日常那个视频账号不同,林半夏做的这个账号,内容更丰富,是既有视频也有图文的模式。
视频第一集的素材就是小姚那天种花种的全过程。不止云朝朝,连小姚自己都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拍下来的。
除了视频之外,林半夏还拍了各种各样美好的照片。
她会拍摄清晨果园里的第一缕晨光,也会拍树叶上的第一颗露珠,会拍地上的落叶,也会拍果树上的一只小爬虫……
云朝朝看过静听的骂人直播和清心道长的鬼故事直播之后,再看林半夏的这些梦幻田园画面,只觉得心灵都受到了净化和洗涤。
就感觉生活都变得特别特别的美好。
连静听看了都忍不住感慨:“林半夏,你现在简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林半夏不以为然:“什么叫变了一个人,我不是一直都这样么?”
静听认真道:“你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你以前可真不这样。你以前是个爷们,现在看上去真是娘们唧唧的。”
林半夏:“……谁娘们唧唧的,我本来就是个女的。”
静听:“说实话你之前拿针扎我的时候,我是真没太看出来。”
一旁的小姚听着林半夏和静听两个人斗嘴,羡慕得很:“你们感情真好。”
林半夏和静听异口同声道:“谁跟他感情好啦?”
小姚不怕死地继续说道:“不仅感情好,还特别有默契。”
云朝朝:“……”什么cp都磕,只会让你营养更均衡。
-
林半夏在这边宣传清风观的田园生活宣传得起劲,那边的林爷爷也发现了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来茶园玩的人好像一夕之间变多了。
以前他刚种这些茶树的时候,在茶园里从早忙碌到晚上可能都碰不到一个人,但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有三五成群的人自驾来他的茶园这边拍照,哦,还有不少人主动来找林爷爷拍照,甚至有人管这叫打卡。
林爷爷这辈子没被这么多人要求合照过,骤然之间就感觉到了明星的压力。
一开始林爷爷还以为是那个新来的大学生在网上替茶园做了宣传,毕竟当初跟小姚一块来的三个大学生里,那个茶园专业的大学生是跟林爷爷一起负责茶园的。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成天捧着个手机,肯定更懂怎么宣传。
但林爷爷私下问了一下,发现并不是。
后来云朝朝帮忙在清风观初级股东的群里问了一嘴,才知道是徐富贵当初拍的茶园的宣传照片,又又又上报纸了。
这次上的是当地的民生新闻,虽然只是一张照片和寥寥数语的介绍,但徐富贵给林老爷子立了一个“人老心不老,返乡创业造福一方百姓”的高级人设。
当然人设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徐富贵把茶园拍得特别的清新唯美,就连林爷爷在茶园里擦汗的画面都显得特别的有氛围感,于是很多热爱拍照的当地人在看到照片下面的地址后,就纷纷找了过来。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林爷爷对此是非常不习惯的。他一辈子也没这么高调过,所以一看到镜头他就下意识地想躲。
结果没想到虽然躲过了市民们的镜头,却迎来了媒体的镜头。
原来民生新闻的记者在看到林爷爷这么大年纪还返乡种田的照片之后,就萌生了要亲自采访林爷爷的念头。尤其是从徐富贵那儿听说林爷爷不仅种植了茶园,而且还承包了村子里的闲置土地种小麦和水稻之后,记者觉得这个新闻更有深挖的必要。
甚至记者连主题都想好了。
类似于“为什么8旬老头田间地头忙不停,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之类的。
结果没想到记者的电话打过来,第一时间就遭受到了拒绝。
林老爷子:“采访?不行,我没上过学,不会说话。”
记者:“没关系的,您随便说,放心大胆的说,反正到时候我们的编辑会给您说的话修改润色的。”
林老爷子:“那也不行,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再说了,我一个糟老头子,有什么值得你们采访的?”
记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农业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现如今愿意待在农村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愿意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希望通过您的事迹去感染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回归农村,回归农业,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林爷爷听得似懂非懂,但“年轻人”三个字他是听进去了的:“谁说年轻人少的,你去清风观看看,里面全是些年轻人。”
记者:“……清风观?您指的是清风公园里面的那个清风观吗?”
林爷爷推锅推得超快:“对对对,清风观,你去找他们观主,说起来我也只是个打工的,这些田啊地啊,包括茶园啊,都是清风观观主的产业。要说年轻人回归农村创业,那你应该去采访她呀,她不仅回归农村创业,她还回归道观创业呢!”
记者:“……”农村创业?道观创业?如果这老爷子说的是真的,那这个观主跨界跨得很彻底啊!
第42章
清风观之前也接受过一次媒体采访,当时也是徐富贵牵线搭的桥。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起来,徐富贵还真是人如其名,是清风观的贵人。
不过那一次来采访的是美食频道的编辑,当时采访的对象是长空道长,介绍的重点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长空道长做的各式美食展开,不像这一次的记者,是打算围绕着云朝朝这个人来采访。
若换到以前,哪怕是回到大学期间,云朝朝估计都不好意思接受采访。
但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当了观主脸皮变厚了的缘故,云朝朝面对记者的采访邀约,竟然还挺期待。
负责采访云朝朝的记者崔记也很期待,因为他采访过那么多人,还真是第一次采访一个道观的观主,而且还是这么年轻的一个观主。
因为采访要提前确定采访提纲,所以崔记这天只是跟云朝朝简单预约了一下采访的时间,并没有当天直接进行采访。
这也就给了云朝朝充分的准备时间。
云朝朝想,难得有一次采访,到时候肯定要把清风观这群人都给带上。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团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