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刘子晔只看了一遍,并没再做任何操作,就收起了面板。
  从这一个月以来,她观察到的系统陆续解锁的物品项目来看,虽然这个系统在布置了成为千古一帝的任务之后,没有提供过任何行动上的具体任务指南,或者是分解的任务项。
  但实际上,系统已经通过这些解锁的奖励物品项目中,给她指出了明确的下一步任务行动的方向。
  只要初步通过了几天之后的那场大雪灾情,她新获取到的积分就能支撑她活过这个冬。
  春临大地之时,她就该扛起锄头去种地了。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
  如果在七八天之前,西关郡虞城、青城以及各地的百姓一见面,打招呼时几乎人人都市这句话。
  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如鹅毛飘洒一般连续不停撒了三日三夜之后,不安与惊惶越来越多的挂在所有人脸上。
  当人们艰难相见之时,甚至不敢将话题往天气上面引。
  雪神降罚,白龙翻身。
  这个冬天,怕是要有无数的人,要被白龙带走。
  第四日,大雪依旧未停,气温却一日冷过一日。
  扶余长青裹着厚厚的棉衣棉服,用手中的铁锹作为支撑,一步一顿的踩着冻雪走上青城街头。
  视野之内,俱是白茫茫又灰暗的色彩。
  青城上下,墙头地面上的积雪足有五六尺厚,从青城那摇摇欲坠的城门楼看过去,城外的那片平地,已然是千里缟素。
  究竟何处是平地,何处是田野,何处是道路,谁还能分的清?
  她知道,这还只是开始,西关的冬天可是足足有漫长的三月之期。
  “族长!”
  与她家宅院相邻的族人,也有顶着风雪出户的人,此时正在十数丈外的地方叫她。
  风大雪大,扶余长青看过去,隐约看到他又大张着嘴巴,朝着自己喊话,然而她根本无法分辨的清。
  那人也知道这样说话是不行的,放弃了徒劳的叫喊。
  他看了看自己与扶余长青之间相隔的这段距离,干脆扔下了手中的铁锹,一骨碌躺在了地上,朝着扶余长青的方向,一尺一尺的滚了过来。
  用尽了力气,终于到了扶余长青身前,扶余谷站了起来,顾不上拍打身上头上沾染的雪沫,就急急道:“族长,这雪太不寻常!怕是要出大事!”
  他拿着手中的铁锹往雪地里面用力一铲,铁锹的整个铁头全部没入了雪中。
  然而,无论是扶余长青还是他,都清晰的听到了“当——”的一声。
  那是铁锹头触碰到了坚硬物体后所发出的声音。
  “这雪层的底下,已经全部冻硬了!”扶余谷道。
  扶余长青当然明白,从大雪降落的第一日开始,她就同往年一般,在青城上下的族人之中,组织起来了例行铲雪。
  然而,随后几天的事实告诉他们,即使全族与全城的百姓全都被动员了起来,片刻不停的服从族长的指挥,铲自己家的雪,铲青城主要道路上的积雪。
  可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在他们铲过的地方,就再次积蓄了足以淹没脚踝的一层新雪。
  更不要提,当人们睡了一夜,打开宅院房门,看到一夜之间又堆积了尺余深的积雪之后,已然只剩下疲乏与绝望。
  所以,直到今天,青城扶余氏今年的除雪活动,都没能走出每一户的宅院几步远。
  城内的道路,根本没有一条能得到及时的清理,早已如扶余谷此时所展示的这般,底层全都冻硬了。
  扶余长青道:“除雪不能停。一会儿想办法对各家各户说,从今天开始,按户出人,无论男女,十二岁以上的全部日夜轮班,编队分片除雪。”
  “行!”
  扶余谷道,眼下也只能这样。大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只依靠白天的除雪,已然完全不行了,日夜轮班势在必行。
  只是,这效果可也同样是难以预料了……
  “轰隆隆——”
  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巨响,扶余长青与扶余谷皆是一惊,朝着声音的来处望去。
  “什么声音?”
  “又出什么事了!?”
  还有不少其他正在户外全力铲雪的青城百姓,也听到了这一震耳的声音,俱都停了手中铲雪的铁锹,惊惶的寻找声音来处。
  很快,所有人都发现了。
  在原本是青城的北城门矗立着的位置上,此时成了一片空白。木质梁架与黄土草泥混合搭建的城门口,在连日的大雪积压之下,终于承受不住摧残,门楼倒塌、木梁折断,倒在了白茫茫的雪地里。
  如今,光秃秃的青城北城门,再无任何遮挡。
  人们毫不意外的,看到更远的更无尽的,天空和大地早已失却了界限的灰白。
  “天爷啊!”
  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
  而这人正是当初被西关小侯爷带着几百兵士,第一个闯进家门的那一户。
  他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自己家还稳稳当当的房子,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忍不住油然而生。
  此时,他们家的两个孩子,却浑然意识不到大人们所深深忧虑的大雪,正聚在一起,在院中玩雪。
  玩的正是,从房顶两侧的两道竹筒当中,徐徐滑落下来的雪流。
  当初,那个煞神侯爷来他们家强拆房顶的时候,他带来的人曾经说过,这东西叫什么“竹筒导雪轨”。
  想起这些,他的视线又忍不住打量了一番,被煞神西关小侯爷改建以后的,双侧倾斜屋顶。只要一进入室内,就能看到泥瓦覆盖下的,坚固结实的威型木质房梁支撑架。
  若不是有了这些,难不成他家原来那草泥屋顶还能有青城的城门楼牢固?
  这城门楼子好歹还有木梁呢!
  只不过木梁的结构同他们家这威型木梁完全不同,甚至也没有那一道道真材实料的加固铁质铆钉啊!
  男人简直不敢想象,假如……
  假如没有那个煞神侯爷的这一番胡闹,自家的房子怕是早一两天就惨过城门楼了!
  哪里还会有哼哧哼哧除雪的自己,以及抓着雪流玩耍的娃儿们。
  扶余长青与扶余谷,又或者更多的人,此时的想法几乎同出一辙。
  大家不由自主的看了看身后自家的宅院,由衷的庆幸着,在这样大雪成灾的气候里,他们仍然还能拥有一个安然无恙的家。
  仍然还能在疲劳至极之时,回到自家的小屋,锁上房门,点上一炉灶火,暖身子的同时,烧上一锅的热饭与热汤……
  哦对了,灶火和热饭。
  这大雪下成这个样子,他们的灶火和热饭,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啊。
  男人面上再次挂上了忧虑,留给他们庆幸生存下来的时间不多。他喘了口气,往握着铁锹的手掌上“呸呸”吐了两口唾沫,再次卖力的挥动起来。
  扶余长青没有说话,扶余谷同为扶余氏主要的话事人之一,当然知道他们族长的想法。
  叹了一声道:“族长,不管西关小侯爷当时多么仗势欺人,单看这结果,倒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扶余长青慢了半拍道:“你说的不错。”
  “不过,眼下咱们还没到可以感慨的时候,先去按我说的,分头通知各户,日夜轮班除雪。”
  “成!”
  扶余谷应了一声,就再次滚一段走一段的走了。
  扶余长青也用铁锹杵着雪地,到了自己宅院门口,她喊了声:“庆儿!”
  七岁的侄子扶余庆正在宅院当中,手中也执了一把短一些的铁锹,正呼嘿呼嘿的扬出雪花,听到扶余长青的声音,这才停了下来问:“怎么了姑姑?”
  “走,带上你的铁锹头,姑姑带你去给族人们除雪。”扶余长青道。
  扶余庆对姑姑叫他去做族中之事,已经习惯,当即欢快的应了句:“来了!”
  他顺着院中唯一一条尚且能够行人的小道,拐到主屋旁的货仓,打开货仓间的木门,准备去换一把更大一号的铁锹来。
  一直注视着他的扶余长青,此时也将视线顺着开启的木门看进了货仓内。
  货仓的角落里,堆着几个黄褐色的编织麻袋。
  这是前些时日,西关侯府的教席先生杜晖与苻明义来青城之时,在自己严词拒绝了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组织工匠,生产乱七八糟货物的要求后,强行要她留下的的几麻袋东西。
  这里面的东西,是几袋子尚未如何加工过的粗盐颗粒。
  那个侯府教席杜晖当时怎么说的呢?
  他说:“如遇除不动的冻雪,将这些粗盐粒撒入冻雪层,半个时辰后,再试一试。”
  扶余长青侧了侧首,将视线从这几个麻袋上移开。
  须臾,又再次转了回去。
  最终,她将手中的铁锹放在一旁,隔墙叫了一句临户的族人。
  片刻后,扶余长青家与临户相隔的院墙的积雪开始簌簌抖动,雪花轰隆隆坠落在院墙跟脚,与地面上的积雪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