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不管如何,人都进慎刑司了,就没有再出来的机会,德嫔再生气,慢慢气也就消了。
  如今最重要的,是她得说服家族的人,为自己筹谋。
  今儿德嫔特意请人来送图样,自己的庶妹带着一个嬷嬷过来。
  嬷嬷手里捧着锦盒,里头是一叠图样。
  德嫔打开锦盒,把图样拿出来摆满一桌子,随意挑了两张交给身边的宫女,拿去隔间让其他宫女做出来。
  如今做针线的宫女从四个变成了两个,另外两个就回到她身边来伺候。
  一人拿着图样离开后,德嫔又找了个借口,打发另外一个宫女去拿点心。
  因着还有德嫔的妹妹在,宫女没多想,以为两姐妹要叙旧,就去御膳房拿点心了。
  宫女想象中的姐妹叙旧并没有出现,德嫔的妹妹在人走后,就起身去门口望风了。
  德嫔今天主要想见的,反而是那个老嬷嬷。
  老嬷嬷是乌雅氏在后宫里呆得最久,在家族里的身份也颇高,知道的事情多,也是能做主的人,还能自由出入后宫。
  “娘娘特地让人叫奴婢过来,可是有什么吩咐?”
  哪怕是同个家族的人,德嫔如今的身份已经不同了,老嬷嬷低着头,神色恭谨。
  德嫔见了十分满意,她小时候被老嬷嬷教育长大,老嬷嬷颇为严厉。
  如今她的身份不同,老嬷嬷对待自己也截然不一样,还会低头,满脸恭敬之色。
  德嫔稳了稳心神才低声说道:“嬷嬷知道我又有身孕了,四阿哥的时候我还不能亲自抚养他,相熟的御医婉转提过,我这一胎还是小阿哥。”
  老嬷嬷听得眼神一动,显然也有点激动。
  毕竟她原先没想到,德嫔能走到如今这个地位。
  原先德嫔在乾清宫伺候,已经是家族里难得一见的了。
  可惜她没能守住,被打发去针线房,老嬷嬷当时不是不失望。
  哪里想到峰回路转,最后她还是成为德贵人,如今还被晋封为德嫔,在家族里是头一份的事。
  老嬷嬷今天来,也是德嫔不管什么吩咐,家族都会努力帮忙。
  如今她听见德嫔的话,连忙表忠心道:“娘娘只管吩咐就是了,可是身子不适,家族里正好有手艺不错的宫女,能给娘娘按一按。”
  怀孕后身子重,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老嬷嬷琢磨着家族里有几个手艺不错的,但是德嫔身边伺候的人已经满了,再送人过来的话,还得找个借口打发那么一两个才行。
  还是德嫔觉得伺候的人不够精心,想要换上自己人?
  德嫔却摇头,凑到老嬷嬷耳边低语了两句。
  老嬷嬷听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她结结巴巴道:“娘娘,这可使不得!”
  她还以为德嫔想要什么,心里连家族里的钱财和药材都琢磨了一遍,哪里想到德嫔竟然想要这个!
  德嫔这是疯了吗?如果东窗事发,整个家族都要跟着她陪葬!
  老嬷嬷再次摇头道:“娘娘,家族里没有这样的密药,也不可能有。奴婢斗胆,还请娘娘放下这样的念头。”
  要不是德嫔的身份不一样,已经是主子,老嬷嬷高低得抓着她的肩膀拼命摇晃:醒醒,别发疯,好好的安稳顺利生下孩子不行吗?
  第122章
  第122章
  怎么老嬷嬷这不行那不行的,要成大事,必然要冒险,这嬷嬷如何这般胆小了?
  德嫔耐着性子劝说道:“我要是好,族里不也跟着好吗?我听额娘说过,曾有这么个东西,嬷嬷可不能继续瞒着我了。”
  老嬷嬷心里都要抓狂了,德嫔的生母都给她胡说八道什么啊!
  说真的,这东西以前确实有,不过早就收拾掉了。
  这么个麻烦的东西继续留在手里,出什么事就不好说了。
  还是老嬷嬷做主处理掉的,族里年纪大的人都知道,只小一点的可能曾经听说,却不大清楚。
  这人怎么还跟德嫔提起过,甚至说得煞有其事?
  老嬷嬷一口咬定没有,摇头道:“娘娘恕罪,这东西早就没了,不过族里的人很多并不知情。”
  “如今娘娘已经很好了,乌雅氏一族都倍感荣幸。要是没别的事,奴婢就先退下了。”
  她实在劝不动德嫔,想着是不是回去让两个信得过的年轻族人过来盯着德嫔,免得德嫔闹出什么事来。
  德嫔却不放弃,继续说道:“嬷嬷别着急,咱们难得见一面不容易。嬷嬷该知道,四阿哥如今并没有记在皇贵妃的名下,还是在我名下的。”
  这事老嬷嬷当然知道,内务府再清楚不过了。
  她见德嫔摸着自己的肚子又说道:“我这肚子里也是个小阿哥,以后阿哥们长大后,出宫建府,高低是个贝勒爷,还可能是郡王和亲王。”
  “如果小阿哥不受宠,他很可能一辈子都是个贝勒。但是受宠的话,铁帽子亲王都不在话下。”
  老嬷嬷总算听懂德嫔的意思,德嫔是觉得自己两个儿子,四阿哥就那么聪慧了,她肚子里的小阿哥也该如此。
  要是小阿哥得了皇帝的宠爱,确实有可能成为亲王,甚至是铁帽子亲王。
  到时候,她这个生母就能母凭子贵了,德嫔的身份不同了,乌雅氏一族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德嫔继续循循诱导:“乌雅氏一族成为包衣多年,难道就不想改变吗?多年来只出了一个我,不想要抬旗?不想有人入朝为官?”
  多少包衣要么是家中父兄出息,能力出众,被皇帝重用。
  要么就是家中女儿厉害,得了皇帝的宠爱,步步高升后,家里兄弟也能跟着抬旗,入朝为官。
  乌雅氏一族没有太出息的男丁,族人庞大,却一直不温不火,就等着一个出头的机会。
  如今难得出了德嫔一个,却不够受宠,德嫔想拼一拼,家族不该帮把手吗?
  怎么族里还推三推四,生怕惹麻烦,想要成事怎能这般畏畏缩缩的呢?
  德嫔不相信面前这个一直镇定从容的老嬷嬷,听过后会完全不动心。
  身份变得不同,然后得到权力的滋味,光是尝了一点甜,就很难抵御得了。
  德嫔相信她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乌雅氏一族在内务府也变得不一样,族人肯定比以往过得更好。
  她如果不能更进一步,只停留在这里,族人们也就是原地踏步了。
  谁不想往上走,得到更多,他们真的能够满足吗?
  老嬷嬷缓缓闭上眼,心想德嫔这张嘴倒是会说,她这把年纪,都差点被德嫔给说服了。
  正如德嫔猜测的那样,她的身份地位上来了,变得不同,乌雅氏一族在内务府的处境确实有了变化,变得更好了。
  以前办事,可能需要各处打点说好话,如今完全不用,多的是愿意主动来帮忙的,比起以往是事半功倍。
  办事变得顺利了,做什么都要轻松得多,族人不是不知道这都是德嫔带来的好处。
  但是德嫔这个想法实在太异想天开了,老嬷嬷定了定神,依旧摇头道:“娘娘,那密药确实没有了。”
  德嫔皱了皱眉头,她看得出老嬷嬷在动摇,这一会儿语气都变得不同了。
  但是德嫔更能看得到,这老嬷嬷说的是实话,并不是敷衍推脱。
  这就让德嫔更不高兴了,密药竟然没了,那她的计划要怎么办?
  老嬷嬷反过来苦劝她道:“娘娘好好生下小阿哥,身份自然不同,还能继续往上走。”
  如今后宫有孕的嫔妃多,但是生下小阿哥的却不多。
  像生下三阿哥的荣妃,生下大阿哥的惠妃,生下五阿哥的宜妃,再就是生下四阿哥的德嫔。
  惠妃和荣妃不用说,是宫里的老人了,生下不止一个孩子,却只留下了一个,着实不容易。
  看在她们在后宫多年,又痛失过孩子,皇帝对两人都颇为怜惜。
  皇帝一看就是重情义之人,所以两人最近几年不怎么受宠了,晋封的时候,依旧抬了两人到妃位。
  至于宜妃,那自然是因为受宠的缘故,加上又把五阿哥给皇太后抱养。
  皇帝为了补偿她,自然也封妃了。
  宣妃的话不用说,虽然暂时没生下孩子,却是出自科尔沁的大家族。
  这么盘算下来,生下两个小阿哥的德嫔,只要肚子里的小阿哥平安长大,那她就有功,晋封为妃位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德嫔实在没必要冒险,要是一个不留神让小阿哥出了什么差池,比起利益,皇帝的愤怒更可怕了。
  天子一怒,血流成河,德嫔倒霉就算了,乌雅氏一族都要跟着陪葬。
  德嫔被老嬷嬷劝得不耐烦,只敷衍应了两声,就打发她走了。
  老嬷嬷满脸担心,带上小乌雅氏离开,一路上忧心忡忡。
  这小乌雅氏隐约听到了一点,低声建议道:“嬷嬷,不如我去陪着姐姐,好叫她平安生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