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云岚才不管合不合理,她收到皇帝给的大笔金子,喜滋滋收进了自己在永寿宫的库房。
  她忽然想到自己如今修缮的长春宫和启祥宫,另外还有当库房的永寿宫,自己其实占了两个宫殿,而是三个啊!
  这是不是有点多了?是不是该把永寿宫的库房挪到长春宫或者启祥宫去?
  云岚去问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在意道:“如今后宫的人不多,也没住满,正好这几个宫殿都空着。永寿宫的库房都整理好了,东西多,搬过去实在麻烦。”
  这话叫云岚想了想,也觉得很对。当初永寿宫一个库房放不下,另外还新建了一个库房,还把宫里的房间填满了两个。
  如果要搬的话,这边不但要修缮,估计还得另外建新库房,确实没必要。
  库房的东西还又多又杂,光是搬过来就是一个大工程了。
  于是云岚麻溜就放弃了,想着以后把不太常用的东西一点点挪去宫外的公主府就好了。
  公主府的库房,比起宫里的要大得多,肯定能放得下!
  云岚还特地去永寿宫,高高兴兴看着金子入库房。
  御书房这边,皇帝就收到消息,佟家想送家里的孩子进尚书房学习,被佟皇贵妃婉拒了。
  另外佟皇贵妃身边的一个嬷嬷说是病了,被挪出宫去养病,正好她年纪大,养好身子骨后就留在佟家生活,不再进宫来了。
  这两件事仿佛没有联系,不过皇帝在宫里的眼线不少,自然知道那嬷嬷在佟皇贵妃面前说了什么。
  显然她没劝动佟皇贵妃,后者还把嬷嬷直接送出宫了。
  只是看在嬷嬷伺候她多年的份上,佟皇贵妃就把人送回佟家而已。
  皇帝心里想着这个表妹倒是心软,但是佟家人就未必了。
  要不是佟家在背后示意,这嬷嬷哪里有胆子跟佟皇贵妃提这件事?
  把嬷嬷送出宫,似是在保住她的性命。只是回到佟家后,嬷嬷不能随意出外而已。
  但是皇帝相信过一阵子,这嬷嬷就可能真的“病”死了。
  皇帝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点了点,佟家到底是他生母的家族,这家人是越发心大了,手都想伸到云岚身边。
  动他的女儿,这是皇帝最不能忍的。
  “佟家最近确实太闲了,该给他们一点事情忙碌才是。”
  皇帝想了想说道:“正好梅文鼎不是想在全国各地做测绘,需要人手,那就让佟家去。”
  李德全低下头问道:“皇上是打算让佟家统筹测绘舆图之事?”
  佟家人在京城坐着,把各路的数据收集统计起来,然后再送进宫里来给皇帝看吗?
  闻言,皇帝挑眉道:“他们只在京城怎么够,就该带着人四处走走才是。测绘舆图那么重要的事,他们不得亲自丈量一番,为朕分忧吗?”
  李德全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是把佟家人分散,又去各地跑着测绘。
  测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佟家人去了地方不用亲自丈量,也得四处跑,显然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了。
  但是舆图那么重要的差事,佟家人都不好拒绝了。
  毕竟舆图重新制好后,传到后世,那也是个荣耀的差事。
  虽然只有荣耀,没什么油水,还得四处跑,风吹雨淋还得晒着,佟家也只能捏着鼻子接下这个差事了。
  等云岚知道的时候,就听说佟家领了这差事,让年轻人去各地开始测绘之事。
  梅文鼎知道皇帝如此重视重新绘制舆图的事,十分感动,又想要亲自跟着过去。
  皇帝却拦下了,毕竟梅文鼎的年纪不小了,虽然看着硬朗,但是四处跑的话未必能吃得消。
  于是他笑着说道:“朕这不是让佟家人为爱卿分忧了,叫他们各处做测绘,到时候把数据送回来给爱卿。汇总的事,朕还是更想让爱卿亲自来做。”
  这表示皇帝信任梅文鼎,也觉得他才有这个能耐做汇总的工作。
  此话一出,梅文鼎感动得双眼发红,一个劲保证会好好办差,早日把新舆图做出来。
  皇帝见佟家把年轻人派出去了,老的还在京城,就交代道:“正好明珠那边修书还缺人,让佟家派人进宫,去翰林院帮把手吧。”
  “对了,明珠之前提议,翰林那些人修书修得废寝忘食的,恨不能夜里都留在翰林院继续修书。索性在翰林后边收拾几个房间,让他们住进去。”
  “另外让御膳房定时送膳食过去翰林院,内务府把被褥什么的都给他们准备一番。”
  云岚在旁边听着,察觉出一点来了。
  皇帝显示把佟家的年轻人派出去各地做测绘,如今又让上年纪的去翰林院。
  佟家又做了什么,叫皇帝不高兴了?
  虽说绘制新舆图和修书都是十分光荣的差事,却都是十分琐碎,又要费很长时间的工作了。
  而且这两差事听着不错,也就只有名声好听,再没别的。
  油水什么的,更不可能有了。
  可以说是一个又体面,又累得要死,但是能回家给子孙吹牛的好差事。
  像明珠这样的,他修书之后就能更进一步。
  但是佟家已经足够荣耀了,压根没有上去的空间,这差事对他们家来说真是食之无味。
  可是皇帝吩咐下来,他们又不能拒绝这鸡肋差事。
  云岚:有一种人手不够,是皇帝觉得明珠不够人用了。
  明珠压根不缺人手,翰林院愿意来修书的翰林简直太多了。
  一个个跟打鸡血一样,不眠不休地修书,人手是足足的。
  可是皇帝说人手不足,那明珠就只能认了。
  皇帝要送佟家人来修书,明珠除了领命还能怎么办。
  云岚眨眨眼,十分好奇道:“皇阿玛,佟家人进翰林院修书,明珠能使唤得动他们吗?”
  就明珠这样长袖善舞的人,肯定不愿意得罪佟家。
  但是皇帝又把佟家人送去翰林院修书,明珠要不让人干活,那又说不过去。
  所以明珠要怎么做,才能既不得罪佟家,又要让皇帝满意呢?
  皇帝笑着反问女儿道:“如果是你,会怎么安置佟家的人?”
  云岚想了想就说道:“皇阿玛,我估计会把他们安排在比较轻省的修书工作。这样他们既能干活,又不会空闲着,叫其他人不满,也不会叫皇阿玛知道后会不高兴,而且他们也不会太累。”
  如此一来,明珠两边都不得罪了。
  皇帝听后笑着摇头道:“你这回却是猜错了。”
  云岚一愣,更是好奇道:“皇阿玛,我这说的哪里不对了?”
  皇帝挑眉道:“你猜错了明珠的心思,他确实是个喜欢左右逢源,爱跟人打好关系,不轻易得罪人的性子。”
  毕竟明珠的出身不算高,他爬上来相当快,也是因为人会说话,也会来事,很得人喜欢。
  “他是喜欢左右逢源,不过也得看人了。”
  云岚皱眉想了想,不由看了皇帝一眼。
  她忽然有点明白皇帝的意思了,明珠的确不爱得罪人,但是在皇帝和佟家之间,他必然会选择皇帝。
  皇帝这意思是要给佟家人一个教训,那么明珠宁愿得罪佟家,也不会叫皇帝不满。
  云岚眨巴着眼,又觉得明珠应该看的出佟家的地位大不如前了,还得了皇帝的厌弃,以后不会再有翻身的机会。
  所以明珠哪怕得罪佟家也无所谓,毕竟还有皇帝在他背后撑腰呢!
  只要皇帝满意,明珠修书的差事结束后,很快就能高升,跟佟家压根不会继续打交道,也没多少打交道的机会了。
  云岚只能说,难怪皇帝会把佟家人交给明珠,直接送去翰林院修书了。
  换做是索额图的话,因为彼此都是大家族出身的人,肯定会留有余地,绝不会直接撕破脸的。
  皇帝看得出女儿是想明白了,又隐晦跟她透露道:“佟家还想送跟你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进尚书房,以后你如果遇到佟家这些年纪相当的孩子,他们心思不纯,你还是离远点为好。”
  云岚:破案了!她总算知道佟家最近为什么被皇帝讨厌,还把人送去干最苦最累的差事,原来是这样。
  佟家这是尝到了裙带关系的甜头,之前送女儿进宫,成为皇帝的生母。
  如今又送女儿进宫,成为了皇帝的皇贵妃。
  但是因为佟皇贵妃迟迟没有怀孕,于是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云岚身上。
  这次不送女儿,而是准备送儿子进宫,瞄准她额驸的位置。
  想想云岚如今不但有钱,又有铺面,还是各种稀有的买卖,以后这进项是源源不绝。
  她又得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喜欢,不止能进尚书房学习,还能从小就进出御书房,甚至能看随意皇帝的折子,跟皇帝商讨政事,还能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
  就连小太子都做不到的事,大格格在皇帝心里的地位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