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以后去围猎的时候,骏马也会跟着你们一起去。越是聪明的骏马,才能听懂指令,在最短的时间配合骑手。”
  皇帝又笑吟吟看过来:“那匹马回头朕要去看看,怎的这般有眼光就选中了你。”
  云岚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又提到:“梅先生留下了功课,说是要测绘一个房间,我打算做一做,测一下寝室。”
  皇帝点点头道:“可以,这功课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只管告诉朕,尚书房的先生也不会为难你的。”
  知道皇帝早就跟先生们透过口风了,云岚会去听课,但是未必需要做功课。
  先生们对大格格的要求也不多,只要她安静乖巧听课就行了,做不做功课倒是无妨。
  吃过饭,云岚就拿着测量工具去寝室测面积了。
  只测量房间的面积,用的是木尺和卷尺。
  木尺还能拉伸,缩短后只有小臂长,拉伸后足足一米。
  有宫人帮忙托着另一头,就能量出房间的长宽来了。
  至于高度,测起来有点难,不过宫殿的挑高都是固定的。
  云岚问过工匠后记下数字,稍微算一算,很快就写完这份功课了。
  另一头皇帝叫来武师傅,问了今天的骑射课。得知女儿第一天就选了三力半的弓,他还挺高兴的。
  只是皇帝又叮嘱武师傅,不要让女儿上课太累了。
  武师傅低头行礼,忙不迭应下。
  尚书房其他先生也一个个来尚书房跟皇帝禀报,先是小太子和大阿哥在课上的表现如何,专不专心,昨天的功课写得如何。
  昨天学的知识是不是记住了,今天问的时候能不能回答出来。
  之后皇帝又问了女儿第一天在尚书房的表现,先生们一个个都赞不绝口。
  小阿哥们不能随便夸,那容易让他们骄傲,又会让皇帝不喜。
  但是大格格就不一样了,聪慧好学,上课一点就通,技艺超群,是先生们最喜欢的学生了,还能随便夸。
  果不其然,皇帝听后嘴角一直带着笑,显然见众人对云岚的夸赞,他心里十分高兴。
  他再次叮嘱先生们,对云岚要格外照顾和宽容一些。
  先生们自然应下,就听皇帝又说道:“尚书房的学生还是太少了一点,朕打算让满蒙勋贵家中适龄的孩子一起进学。”
  听见这话,先生们就明白,皇帝这是打算给小太子和大阿哥选伴读了?
  第102章
  第102章
  毕竟蒙古勋贵的孩子骑射一流,但是读书一般,进宫来当伴读就太吃力了一点。
  皇帝一向不会勉强这些蒙古勋贵,毕竟很多蒙古贵族也就识字,四书五经是一窍不通。
  但是之前满蒙通婚之后,有公主嫁过去,带去了这边不少好东西。
  比如种植技术、织造技术、种子和书籍等等,蒙古贵族这才开始读书识字。
  只是比起学习汉文化的满足,蒙古贵族还是基础薄弱,根基薄一点。
  不过蒙古勋贵也知道这一点,有些直接把适龄孩子送到京城来读书。
  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孩子倒是比自己强上不少。
  这些未雨绸缪的蒙古勋贵,这个时候就高兴坏了,他们的孩子必然能够入选。
  那些只觉得读书没什么大用,又不需要科考,加上这些勋贵的孩子以后也能继承爵位,骑射不能差,但是会识字就足够了。
  如今他们就开始痛心疾首,之前想岔了,没把孩子早早送来京城读书,这会儿就落后了!
  一时之间不少蒙古勋贵都意动了,到处探听消息,想知道皇帝这个命令的意思。
  毕竟蒙古勋贵的孩子大多会跟宫里的公主成婚,皇帝这么早让蒙古的贵族孩子进宫来读书,难不成这个时候就开始给公主们挑选额驸了吗?
  等公主长大后,现成的额驸人选可能让皇帝不满意,他索性亲自培养?
  这会不会太早了一点,还是说这是给大格格选的?
  毕竟如今谁不知道,大格格是皇帝的心尖宠,都快宠上天了。
  这位格格却不骄不躁,又聪明伶俐,给皇帝解决了不少问题,听闻一直在御书房陪伴皇帝,如今又进了尚书房跟着小太子和大阿哥一起读书。
  尚书房的先生们对大格格也是赞不绝口,上课认真专心不说,还记忆超群,学得极快,叫小太子和大阿哥都比之前要勤奋了起来。
  要是能跟这位大格格联姻的话,只怕额驸的家族在皇帝心里面的地位也能往上抬。
  蒙古勋贵闻风而动,从家族里拼命扒拉适合的孩子,年纪不能太小,长得要端正,人也得聪明。
  要是长得不好看,人还不聪明,进宫去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那还得了?
  不说蒙古这边,京城的勋贵和大臣也不甘示弱,就差上折子跟皇帝疯狂推荐:皇上,看看我家孙儿啊,额驸的人选也不用限制得那么死!
  云岚这边安安静静的,没谁敢打扰她。
  这天午休的时候,大阿哥频频偷看她,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
  云岚无奈问道:“弟弟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说的。”
  小太子瞥了大阿哥一眼说道:“姐姐,大哥估计不好开口。最近皇阿玛下命让满蒙勋贵送适龄的孩子进尚书房来,估计问到惠嫔娘娘这边来了。”
  惠嫔哪里知道这些,就只好私下派人问了问大阿哥。
  云岚疑惑道:“皇阿玛估计给弟弟们挑伴读,按照规矩送人进宫来不就好了,怎么还要打听到惠嫔娘娘那边去的?”
  小太子哼哼道:“还不是皇阿玛让蒙古那边也派人来,就叫人浮想联翩。”
  他也看了云岚一眼,后者一愣,忽然就明白了:皇帝不会是准备给她挑额驸,这么离谱的吗?
  她才几岁大,皇帝就开始准备起来了?
  人家是童养媳,云岚这边是童养婿对吧?
  也难怪会打听到惠嫔这边来,估计后宫的嫔妃都被人打听了,比如荣嫔和宜嫔等等都有。
  要不是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的年纪都太小了,根本说不出所以然来,不然恐怕这些嫔妃都想跟儿子问一问的。
  云岚一脸无语,小太子知道她是猜出来了,嘟囔道:“皇阿玛这也太早了一点,不过也好,从小开始相看,以后就不容易长歪了。”
  这话叫云岚好笑道:“太子弟弟也才丁点大,怎的语气老气横秋的?再说了,如今提这个还是太早了一点,皇阿玛未必有这个意思,是其他人误会了。”
  小太子却摇头道:“皇阿玛应该是这个意思,从小看到大,知根知底的,也能放心一些。”
  大阿哥在旁边居然附和,点头道:“就是,姐姐那么聪明,那些蒙古贵族听闻就骑射厉害点,从小开始学,但是读书方面就一塌糊涂。”
  “以后真成亲了,话不投机,那就太无聊了。再说了,他们高大强壮,脑瓜子却不灵光,哪里能配得上姐姐?”
  大阿哥摇头晃脑道:“依我说,不管满蒙勋贵,祖辈多厉害,他们要是太笨,那就配不上姐姐了。”
  小太子听后看了他一眼,大阿哥这话是说自己吗?
  大阿哥敏锐察觉到小太子的眼神,顿时炸毛了:“太子看我做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
  小太子说道:“大哥说得对,读书不如姐姐的话,确实没资格跟姐姐在一起。再就是那些人要是读书不如咱们,也是不行的。”
  大阿哥这才被顺了毛,哼哼唧唧点头道:“对啊,要是连我都不如,那他们还不如回去算了。皇阿玛哪怕把人送到尚书房来读书,他们也未必能跟得上,更别说是坚持住了。”
  “想想估计他们来一阵子,就得哭着走,没几个能留下来的。”
  云岚听得好笑道:“弟弟之前上课还打瞌睡,坚持不住的样子,这会儿倒好意思说别人了?”
  大阿哥闹了个大红脸道:“姐姐,那是以前,如今的我不一样了,都好好听课没瞌睡了。”
  就怪之前翰林院的人上课实在太高深,说得又沉闷,大阿哥很努力听了,最后还是扛不住眼皮太沉,就瞌睡过去了。
  如今换了李光地和陈廷敬,两人说课都特别有趣,大阿哥可就不困了。
  哪怕是学满语,大长老说得也挺有意思的,大阿哥听故事也不瞌睡的。
  云岚点头道:“弟弟最近确实上课认真多了,皇阿玛也是知道的。”
  大阿哥满脸笑容道:“等那些人进尚书房来,我怎么也得当个表率,不能比他们还差才行。”
  小太子不得不提醒他道:“大哥,蒙古那边的读书可能不太行,但是有些早早就来京城了,学得还不错。另外京城勋贵的孩子从小家里就请了先生来读书,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大阿哥想压过所有进来尚书房的勋贵子孙,估计没那么容易。
  大阿哥被小太子拆台,又要炸毛了。
  云岚只好赶紧顺毛道:“好了,估计他们也没那么快进尚书房来,不必太着急。咱们赶紧吃完,也该去继续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