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云岚又见皇帝拿着毛笔想了想,还继续添上课程。
比如测绘和舆图,这学的应该就是地理。不止要对舆图上各省市要心中有数,还得知道如何测绘地图,以后才不会看着舆图就两眼一黑。
比如又有一门科学,添上的是关于物理、化学的小知识,包括光影、机械等等,甚至还有矿产的提炼技术和玻璃制造。
这学的够杂了,云岚却看皇帝并没有停笔,写了农学和医学。
云岚:皇帝真是鸡娃最高境界,完全是往死里鸡!
这么多课程,小阿哥才几岁,能消化得了吗?
而且一天就这么多个时辰,从还没天亮学到傍晚天黑,很可能都学不完吧!
皇帝似乎也有点苦恼,想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挤在一天的时间里头。
云岚忍不住问道:“皇阿玛打算让两个弟弟一天学这么多吗?在我看来,可能有点难了。”
听见这话,皇帝轻轻点头道:“有些课可以隔天学,就能岔开了,彼此也不耽误,还能多一天慢慢消化。”
云岚就问道:“皇阿玛,这个农学我还能知道,是要带着弟弟们去种地吗?”
毕竟之前皇帝去畅春园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圈了一小块田地,教导两人如何翻土和播种。
皇帝点头道:“不错,虽说粮食不是让他们每天都要种,却得知道是怎么来的。朕可不想听到小阿哥会说出,这粮食不是地里长的,而是从御膳房来的混账话。”
“粮食能在哪里种,哪里能种一年熟,还是一年两熟的,都该清楚才是。如此,也要认识舆图,知道各地都在哪里,别闹出笑话来了。”
这样农学和地理就结合起来了,测算又跟算学结合一起,就可以把两两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隔一天上课。
云岚又问道:“皇阿玛,这个医学呢?难不成弟弟们要学如何把脉,如何写药方,用药什么的?”
皇帝听着就笑了:“倒不至于,不过他们得学一下,什么药材好,什么药材是有毒的,什么药材不能混在一起用。至于药方也要稍微能看懂,不至于御医糊弄的药方没看明白,得入口的东西,稀里糊涂喝下就不行了。”
“还要学会认药材,看看本草纲目,常用的都记住。以后要是出外打猎,遇上什么事,也能立刻在周围找到适合的药材来用。”
“尤其如果领兵打仗,粮草是够,药材却未必,可能要从周围调度,甚至是就地寻找。要是一窍不通,那就麻烦了。”
云岚不由吃惊,皇帝想得那么遥远吗?
还是说,他如今就已经盘算着,以后准备打哪里,还让小阿哥长大后领兵了?
皇帝说道:“清楚这些也不是坏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身边人送来的吃食,要是会辨认这些,闻一闻,看一看就能察觉得到。”
与其把小命交给别人,让身边人来辨认,还不如自己来更妥当一些。
皇帝从不会把所有事都交给旁人,总要事事躬亲也是这个缘故。
云岚连连点头,感觉皇帝真是未雨绸缪,想得极为周到:“皇阿玛如此安排,弟弟们一定会长大成才的。”
皇帝笑笑道:“他们用心学,自然能成才,就不会辜负朕的用心了。医学方面,朕打算让太医院的院首去尚书房上课。”
“测算和舆图,就让梅文鼎来,他对这个极为擅长,在国子监还教出不少学生来。”
“赏画就让冷枚来,他不但擅长国画,还擅长西画,才能两相结合起来。”
至于音乐,皇帝打算轮流叫几个西洋传教士来,展示不同的西方乐器。比如小提琴、钢琴和大提琴等等。
升平署那边也会出几个擅长乐器的人来演奏一番,比如古琴、二胡、排箫和笛子等等。
孩子们可以不用都会所有的乐器,却要认得出来,还要擅长其中一样才好。
皇帝把课程都确定下来后,又扭头问道:“虽说你已经启蒙,又学会了蒙语和汉文,其他这些课程看着不错,你有兴趣跟着学一学吗?”
云岚微微瞪大眼:什么,原来皇帝鸡娃的计划里面还有她的吗?
见女儿犹豫的样子,皇帝就耐心说道:“朕打算把蒙语和汉文安排在最前面,这些课你已经会了,就没必要再重复学一遍。所以你也不必跟着太子和大阿哥一样的时辰起来,约莫巳时的时候到尚书房来就可以了。”
云岚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巳时的话大概是早上九点了。
她确实可以美美睡一觉,起来洗漱后慢悠悠吃个早饭,然后再去尚书房都可以,压根就不需要早起。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小太子和大阿哥是得早上卯时之前就要到尚书房了,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
先是学蒙语,然后学汉文,还要背书。
先生会先检查他们前一天学的背的,然后再继续说今天的课,一直上到辰时。
这个时候皇帝下朝来了,会去尚书房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况,甚至偶尔会抽查一番。
云岚这个时候去尚书房,就会上皇帝另外添加的算学和测绘,还要了解一下舆图。
一直学到午时,他们就可以用午饭了。
用过饭休息一会,又开始上医药和美术,或者是音乐和科学。
上一个时辰后,就要开始体育课,也就是骑射课了。
云岚想着尚书房的课表真是满满当当的,十分充实,想到之前她在南三所旁听了一会李光地的课,讲得特别有趣。
与其每天无所事事,她还不如去听课了。
皇帝对女儿的要求没有儿子那么高,她只要去上课就行,功课做不做都可以。
云岚:还有只听课,不用做功课的这种好事?
她对李光地的课感兴趣,皇帝就又修改了课程表,把蒙语和陈廷敬的汉文课往前挪,李光地挪到后边。
不过这样一来,云岚就需要提前半个时辰去尚书房了。
云岚:也就是从上午九点到,变成八点到,完全没问题!
第101章
第101章
平日小太子大清早去尚书房上课,下课后还得回去写大字和写功课,压根没有时间跑来乾清宫找云岚玩儿。
如今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在尚书房见到云岚,于是特别高兴。
云岚捏了捏小太子的脸颊笑着问道:“太子弟弟这么高兴吗?”
小太子连连点头道:“对啊,以后就能每天见到姐姐了,还能跟姐姐一起上课!”
大阿哥点头附和道:“尚书房只有我和太子在,弟弟都太小了,还没到进尚书房的时候,除了太子就没能说话的人了。如今多了姐姐,就能说说话了!”
云岚没好气道:“认真上课,还说什么话呢!也就午饭的时候,能在一块说几句。”
大阿哥笑眯眯道:“这样也挺好的,不然午饭的时候我和太子也没什么话能说。太子一开口就问功课,可讨厌了!”
云岚笑了起来:“太子弟弟这不是关心你吗?担心你的功课没做完!”
大阿哥都想翻白眼了,小太子哪里是关心他,也就是找不到话题,只能聊功课了。
但是大阿哥最讨厌聊这个,上课要聊,下课还要聊,实在太过分了啊!
如今多了云岚,他总算不用跟小太子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了,别提多高兴。
大阿哥唯一不满的是,怎么云岚上课的时间能推迟那么多!
比他们两个晚一个半时辰,能多睡好一会儿,把大阿哥羡慕坏了!
小太子听大阿哥一说,好笑道:“这不是姐姐厉害,已经学会蒙语了。要是大哥也学会了,蒙语的课自然就能免了。”
大阿哥听得恼羞成怒了:“还说我,太子不也还没学会,要一起上蒙语的课吗?”
小太子哼哼道:“我学得比大哥快多了,过阵子就能学会的。”
云岚看这两兄弟快要吵起来了,赶紧打圆场道:“好了,我特地等你们下课的时候来,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可不是看你们吵架的!”
小太子这才扭过脸来问道:“姐姐除了告诉咱们这个好消息,是不是还想问要准备点什么?”
云岚笑笑道:“还是太子弟弟聪明,我就是这个意思。除了笔袋的文房四宝之外,我想着是不是要准备骑装,下午的时候上骑射课的时候用,弓箭也需要准备吗?”
小太子听后答道:“姐姐是要准备几件骑装换着穿,弓箭倒是不用,武师傅这边都会准备好。”
大阿哥又凑过来补充道:“马匹也会准备好,姐姐过来骑射课第一天,估计就是去挑马了。骑装可以让人慢慢做,挑马估计就要好几天。”
云岚诧异道:“马匹那么难挑吗?”
小太子摇头道:“不是难,就是要寻一匹适合的骏马不容易。也得看姐姐喜欢什么样的,我喜欢温顺一点的马匹,大哥喜欢跑得快的。跟马匹合拍,彼此都喜欢,才能跑得好。”
比如测绘和舆图,这学的应该就是地理。不止要对舆图上各省市要心中有数,还得知道如何测绘地图,以后才不会看着舆图就两眼一黑。
比如又有一门科学,添上的是关于物理、化学的小知识,包括光影、机械等等,甚至还有矿产的提炼技术和玻璃制造。
这学的够杂了,云岚却看皇帝并没有停笔,写了农学和医学。
云岚:皇帝真是鸡娃最高境界,完全是往死里鸡!
这么多课程,小阿哥才几岁,能消化得了吗?
而且一天就这么多个时辰,从还没天亮学到傍晚天黑,很可能都学不完吧!
皇帝似乎也有点苦恼,想让孩子学的东西太多,不知道该挤在一天的时间里头。
云岚忍不住问道:“皇阿玛打算让两个弟弟一天学这么多吗?在我看来,可能有点难了。”
听见这话,皇帝轻轻点头道:“有些课可以隔天学,就能岔开了,彼此也不耽误,还能多一天慢慢消化。”
云岚就问道:“皇阿玛,这个农学我还能知道,是要带着弟弟们去种地吗?”
毕竟之前皇帝去畅春园的时候,就带着弟弟圈了一小块田地,教导两人如何翻土和播种。
皇帝点头道:“不错,虽说粮食不是让他们每天都要种,却得知道是怎么来的。朕可不想听到小阿哥会说出,这粮食不是地里长的,而是从御膳房来的混账话。”
“粮食能在哪里种,哪里能种一年熟,还是一年两熟的,都该清楚才是。如此,也要认识舆图,知道各地都在哪里,别闹出笑话来了。”
这样农学和地理就结合起来了,测算又跟算学结合一起,就可以把两两的课程安排在同一天,隔一天上课。
云岚又问道:“皇阿玛,这个医学呢?难不成弟弟们要学如何把脉,如何写药方,用药什么的?”
皇帝听着就笑了:“倒不至于,不过他们得学一下,什么药材好,什么药材是有毒的,什么药材不能混在一起用。至于药方也要稍微能看懂,不至于御医糊弄的药方没看明白,得入口的东西,稀里糊涂喝下就不行了。”
“还要学会认药材,看看本草纲目,常用的都记住。以后要是出外打猎,遇上什么事,也能立刻在周围找到适合的药材来用。”
“尤其如果领兵打仗,粮草是够,药材却未必,可能要从周围调度,甚至是就地寻找。要是一窍不通,那就麻烦了。”
云岚不由吃惊,皇帝想得那么遥远吗?
还是说,他如今就已经盘算着,以后准备打哪里,还让小阿哥长大后领兵了?
皇帝说道:“清楚这些也不是坏事,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身边人送来的吃食,要是会辨认这些,闻一闻,看一看就能察觉得到。”
与其把小命交给别人,让身边人来辨认,还不如自己来更妥当一些。
皇帝从不会把所有事都交给旁人,总要事事躬亲也是这个缘故。
云岚连连点头,感觉皇帝真是未雨绸缪,想得极为周到:“皇阿玛如此安排,弟弟们一定会长大成才的。”
皇帝笑笑道:“他们用心学,自然能成才,就不会辜负朕的用心了。医学方面,朕打算让太医院的院首去尚书房上课。”
“测算和舆图,就让梅文鼎来,他对这个极为擅长,在国子监还教出不少学生来。”
“赏画就让冷枚来,他不但擅长国画,还擅长西画,才能两相结合起来。”
至于音乐,皇帝打算轮流叫几个西洋传教士来,展示不同的西方乐器。比如小提琴、钢琴和大提琴等等。
升平署那边也会出几个擅长乐器的人来演奏一番,比如古琴、二胡、排箫和笛子等等。
孩子们可以不用都会所有的乐器,却要认得出来,还要擅长其中一样才好。
皇帝把课程都确定下来后,又扭头问道:“虽说你已经启蒙,又学会了蒙语和汉文,其他这些课程看着不错,你有兴趣跟着学一学吗?”
云岚微微瞪大眼:什么,原来皇帝鸡娃的计划里面还有她的吗?
见女儿犹豫的样子,皇帝就耐心说道:“朕打算把蒙语和汉文安排在最前面,这些课你已经会了,就没必要再重复学一遍。所以你也不必跟着太子和大阿哥一样的时辰起来,约莫巳时的时候到尚书房来就可以了。”
云岚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巳时的话大概是早上九点了。
她确实可以美美睡一觉,起来洗漱后慢悠悠吃个早饭,然后再去尚书房都可以,压根就不需要早起。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小太子和大阿哥是得早上卯时之前就要到尚书房了,卯时也就是早上五点。
先是学蒙语,然后学汉文,还要背书。
先生会先检查他们前一天学的背的,然后再继续说今天的课,一直上到辰时。
这个时候皇帝下朝来了,会去尚书房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况,甚至偶尔会抽查一番。
云岚这个时候去尚书房,就会上皇帝另外添加的算学和测绘,还要了解一下舆图。
一直学到午时,他们就可以用午饭了。
用过饭休息一会,又开始上医药和美术,或者是音乐和科学。
上一个时辰后,就要开始体育课,也就是骑射课了。
云岚想着尚书房的课表真是满满当当的,十分充实,想到之前她在南三所旁听了一会李光地的课,讲得特别有趣。
与其每天无所事事,她还不如去听课了。
皇帝对女儿的要求没有儿子那么高,她只要去上课就行,功课做不做都可以。
云岚:还有只听课,不用做功课的这种好事?
她对李光地的课感兴趣,皇帝就又修改了课程表,把蒙语和陈廷敬的汉文课往前挪,李光地挪到后边。
不过这样一来,云岚就需要提前半个时辰去尚书房了。
云岚:也就是从上午九点到,变成八点到,完全没问题!
第101章
第101章
平日小太子大清早去尚书房上课,下课后还得回去写大字和写功课,压根没有时间跑来乾清宫找云岚玩儿。
如今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在尚书房见到云岚,于是特别高兴。
云岚捏了捏小太子的脸颊笑着问道:“太子弟弟这么高兴吗?”
小太子连连点头道:“对啊,以后就能每天见到姐姐了,还能跟姐姐一起上课!”
大阿哥点头附和道:“尚书房只有我和太子在,弟弟都太小了,还没到进尚书房的时候,除了太子就没能说话的人了。如今多了姐姐,就能说说话了!”
云岚没好气道:“认真上课,还说什么话呢!也就午饭的时候,能在一块说几句。”
大阿哥笑眯眯道:“这样也挺好的,不然午饭的时候我和太子也没什么话能说。太子一开口就问功课,可讨厌了!”
云岚笑了起来:“太子弟弟这不是关心你吗?担心你的功课没做完!”
大阿哥都想翻白眼了,小太子哪里是关心他,也就是找不到话题,只能聊功课了。
但是大阿哥最讨厌聊这个,上课要聊,下课还要聊,实在太过分了啊!
如今多了云岚,他总算不用跟小太子两个人大眼瞪小眼了,别提多高兴。
大阿哥唯一不满的是,怎么云岚上课的时间能推迟那么多!
比他们两个晚一个半时辰,能多睡好一会儿,把大阿哥羡慕坏了!
小太子听大阿哥一说,好笑道:“这不是姐姐厉害,已经学会蒙语了。要是大哥也学会了,蒙语的课自然就能免了。”
大阿哥听得恼羞成怒了:“还说我,太子不也还没学会,要一起上蒙语的课吗?”
小太子哼哼道:“我学得比大哥快多了,过阵子就能学会的。”
云岚看这两兄弟快要吵起来了,赶紧打圆场道:“好了,我特地等你们下课的时候来,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可不是看你们吵架的!”
小太子这才扭过脸来问道:“姐姐除了告诉咱们这个好消息,是不是还想问要准备点什么?”
云岚笑笑道:“还是太子弟弟聪明,我就是这个意思。除了笔袋的文房四宝之外,我想着是不是要准备骑装,下午的时候上骑射课的时候用,弓箭也需要准备吗?”
小太子听后答道:“姐姐是要准备几件骑装换着穿,弓箭倒是不用,武师傅这边都会准备好。”
大阿哥又凑过来补充道:“马匹也会准备好,姐姐过来骑射课第一天,估计就是去挑马了。骑装可以让人慢慢做,挑马估计就要好几天。”
云岚诧异道:“马匹那么难挑吗?”
小太子摇头道:“不是难,就是要寻一匹适合的骏马不容易。也得看姐姐喜欢什么样的,我喜欢温顺一点的马匹,大哥喜欢跑得快的。跟马匹合拍,彼此都喜欢,才能跑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