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皇帝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大臣们没吃亏,下次还敢啊!
但是小太子看皇帝的意思,也没有特别生气,更没有当场发落那些大臣,还以为他不打算追究,谁知道这时候居然问了。
他有点不确定,皇帝究竟是想追究,还是不想追究呢?
小太子一张小脸皱成一团,看着就十分苦恼。
云岚连忙给弟弟解围道:“皇阿玛是打算让这些大臣先收拾商人,然后才动手吗?”
给大臣歇口气,在他们带着侥幸心理,以为皇帝不会追究的时候,皇帝这才发难。
皇帝为何要缓一缓才动手,云岚只想说:别问,问就是坏心眼。
如果一个人注定在二楼站不稳,很快就要掉下一楼,他们心里当然没多少失望,只有“终于来了”的感觉。
但是如今人在二楼没有掉下去的意思,甚至还出现楼梯能上三楼,他们在满心欢喜的时候掉下一楼,那落差就太大了。
这时候越是侥幸和高兴,掉下去就越郁闷。
小太子怯生生试探问道:“皇阿玛是打算让这些大臣降一级,以儆效尤吗?”
云岚看皇帝居然微微颔首,小太子这是猜对了?
只降一级,确实算得上是小惩罚了,大臣们受到的惊吓并不多?
这样一来,皇帝的坏心眼好像也不厉害了?
皇帝点头后却开口说道:“降一级,再罚钱。”
云岚:不是扣年俸,居然是直接罚钱吗?
如果自己的头顶上有灯泡的话,忽然就亮了: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小太子眼巴巴看过来道:“姐姐是知道皇阿玛准备罚钱的事吗?”
云岚慢吞吞说道:“我之前不知道,如今听皇阿玛说的话,是让大臣把商人的赔礼当罚钱吗?”
皇帝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说道:“果然你最懂朕,朕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云岚:皇帝就是等着商人找大臣赔罪,送一大堆东西,等大臣高兴的时候,皇帝把这钱都抢了吧?
这跟劫匪有什么两样,皇帝能光明正大抢是吧?
她光是想想,就知道大臣被抢劫后,刚到手的钱全没了的时候有多心痛!
尤其商人给大臣的赔礼肯定不会一样,皇帝让每个大臣赔的钱数目也不同。
云岚:皇帝是打算吓死几个大臣?
大臣想到自己收了多少商人的赔礼和供奉,回头皇帝一清二楚,列出罚款单子就跟这些数目对上了。
云岚暗自点头,觉得皇帝真的不是一般的坏心眼啊!
小太子也慢慢察觉到皇帝的意思,不由瞪大眼。
云岚都能猜到弟弟的心声:这都行?
不过还别说,皇帝这一招虽然损了一点,下手却没那么狠,就是敲打的力度有点厉害。
大臣就降了一级,赔一大笔钱,皇帝怎么看都在手下留情吧!
但是另外一方面,大臣这个赔偿数目又刚好对上,简直吓死人,绝对把他们敲打得服服帖帖的。
云岚觉得小太子如果识字的话,这会儿应该拿着笔,把皇帝这损招记下在小本上,以后兴许能用上。
小太子库库记下:他学会了!
云岚:她单纯可爱的太子弟弟跟着皇帝久了,会不会也学会皇帝的坏心眼了?
算了,反正小太子以后都要跟大臣斗智斗勇,提早多学一点招数也挺好的!
一大两小十分愉快聊天,就把大臣的惩罚定好了。
第二天皇帝宣布要惩罚大臣,降一级和罚钱。
大臣刚听的时候松口气,这罚得不重,于是高高兴兴谢恩。
等他们拿到账单,发现每个人的罚款数目居然是不一样的,甚至有零有整,顿时惊悚了!
大臣回去后一对账,得了,最近几年当商人靠山都白当了!
他们含泪把罚款交了,看着商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却不敢再收商人的赔礼了。
大臣只勒令商人好好办差,努力忽悠倭国人多卖点铜矿过来。
商人小心问:那私运铜矿的买卖还能做吗?皇帝没说禁止啊!
大臣也回过味来了:对啊,皇帝没禁止,只罚了他们!罚完是不是能继续做了?
他们找李德全来探口风,后者说得含糊,却跟大臣猜想的一样,皇帝没打算禁,但是得报备,不然对方一窝蜂过来,港口就要转不开了。
大臣喜不胜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商人,后者也高兴坏了:赔掉的钱终于能有机会填补回去了!
商人对倭国人可热情了,把倭国人都吓着了。
他们还瞒着皇帝扣下倭国船队的事,只说沉船了,没收到铜矿,对方只好再送一船来。
商人:撸起袖子使劲忽悠!
大臣:要糖来换是吧,行行行,他们先去请示皇帝。
皇帝:少换点!
云岚就看着他们君臣联手,把倭国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有皇帝允许,大臣弄到糖就更容易了。
然而皇帝却减少了糖的数量,让商人自己想办法。
商人能怎么办,只能拼命忽悠了。
他们对倭国人说,糖换多了,如今数量少了,价钱高了,兑换比例只能提高一点。
这些糖还是努力抢回来的,第一批倭国人拿到最多,后边的只能更少了!
倭国人信以为真,第一批拿到少一点点的糖,还是高高兴兴回去了。
第二批又少了一点,有点不高兴,还是回去了。
第三批更少了,更不高兴了,但是听说后边会更少,于是也走了。
第四批和第五批就更惨了,到手的越来越少,有点想闹。
然而商人什么都不行,嘴皮子最厉害,愣是又忽悠住了,只说他们尽量再搜集一点糖,这些已经是全部的了,后边的估计就没有了。
于是这两批倭国人也回去了,对比后边没有的,他们好歹还拿到一点,于是安安分分回去了。
围观了一场忽悠大戏的云岚:这都行?那么好忽悠的吗?
她忍不住好奇道:“皇阿玛,后边再来人,真的不给换糖了?”
是忽悠对方说后边没有了,还是真的没了?
皇帝笑眯眯道:“朕金口玉言,说少给糖,那就是真的少给。商人想去别处弄糖,也弄不到。”
他直接堵死了商人的路子,商人也不敢胡来,前边的给了,后边给少点,勉强撑着忽悠了几批人,确实都用完了。
云岚惊讶道:“后边没有糖了,商人要怎么让倭国人愿意继续换铜矿?”
商人手里头连糖都没有,总不能凭空忽悠吧!
皇帝语重心长对女儿说道:“虽说商人的地位不高,他们就需要更努力。你看着吧,他们能摆平的。”
云岚:皇帝这是打算后边什么都不给,让商人自由发挥了吗?这怎么发挥啊?
皇帝:朕相信商人能把这差事办好!
云岚:她高低要看看,商人们打算怎么无实物做买卖!
她后来得知商人还真的把事情摆平,将后边来的倭国人忽悠住了,一时沉默下来:是自己小看了这些商人!他们是真的敢!
第95章
第95章
于是就会出现这个大名今天打赢了隔壁的,侵占了一部分领土,甚至直接吃掉隔壁大名的领地。
但是可能没吃完,隔壁又打回来,把领地又拿回来了。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个领地的船队前后脚来做铜矿买卖,前边这个说刚占据了隔壁的领地。
但是他们出发晚,却走得快,隔壁领地的船队早就出发了还没到。
隔壁这铜矿也属于他们的,让商人把两份糖都给了,等后边隔壁领地的铜矿送来再算进去。
等隔壁领地过来的时候,商人就说之前的拿走他们的那一份糖了,说是占下了你们的领地什么的。
隔壁领地能怎么办,只好放下铜矿,然后空船飞快杀回去跟之前的抢糖了。
之前的大名其实就拿了一份糖,莫名其妙被对方打过来也火了:污蔑我们,兄弟们,杀回去,把隔壁领地再占了!
其实只给了一份糖的商人深藏功与名,云岚:原来还能这么玩吗?
还别说,这招确实有用。两边的领地信息不对等,又不是同时送铜矿过来。
尤其先来的确实占过隔壁的领地,两边算一家了,商人说给了也没错。
两边合并不就成一个领地,只给一份糖有什么不对?
商人只说给了前边,后边脑补成前边占了自己那一份,商人:倭国人误会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反正这些倭国大名经常打来打去,互相占据对方的领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以在里面大做文章!
被商人们这么一忽悠,大名们打了起来,不留神波及其他隔壁的,于是就变成大混战。
后边再过来的船队就少了,几乎没有了。
云岚还有点遗憾,不过想想之前倭国送来的铜矿足够多了,后边不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缺的。
但是小太子看皇帝的意思,也没有特别生气,更没有当场发落那些大臣,还以为他不打算追究,谁知道这时候居然问了。
他有点不确定,皇帝究竟是想追究,还是不想追究呢?
小太子一张小脸皱成一团,看着就十分苦恼。
云岚连忙给弟弟解围道:“皇阿玛是打算让这些大臣先收拾商人,然后才动手吗?”
给大臣歇口气,在他们带着侥幸心理,以为皇帝不会追究的时候,皇帝这才发难。
皇帝为何要缓一缓才动手,云岚只想说:别问,问就是坏心眼。
如果一个人注定在二楼站不稳,很快就要掉下一楼,他们心里当然没多少失望,只有“终于来了”的感觉。
但是如今人在二楼没有掉下去的意思,甚至还出现楼梯能上三楼,他们在满心欢喜的时候掉下一楼,那落差就太大了。
这时候越是侥幸和高兴,掉下去就越郁闷。
小太子怯生生试探问道:“皇阿玛是打算让这些大臣降一级,以儆效尤吗?”
云岚看皇帝居然微微颔首,小太子这是猜对了?
只降一级,确实算得上是小惩罚了,大臣们受到的惊吓并不多?
这样一来,皇帝的坏心眼好像也不厉害了?
皇帝点头后却开口说道:“降一级,再罚钱。”
云岚:不是扣年俸,居然是直接罚钱吗?
如果自己的头顶上有灯泡的话,忽然就亮了: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小太子眼巴巴看过来道:“姐姐是知道皇阿玛准备罚钱的事吗?”
云岚慢吞吞说道:“我之前不知道,如今听皇阿玛说的话,是让大臣把商人的赔礼当罚钱吗?”
皇帝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说道:“果然你最懂朕,朕确实是这么打算的。”
云岚:皇帝就是等着商人找大臣赔罪,送一大堆东西,等大臣高兴的时候,皇帝把这钱都抢了吧?
这跟劫匪有什么两样,皇帝能光明正大抢是吧?
她光是想想,就知道大臣被抢劫后,刚到手的钱全没了的时候有多心痛!
尤其商人给大臣的赔礼肯定不会一样,皇帝让每个大臣赔的钱数目也不同。
云岚:皇帝是打算吓死几个大臣?
大臣想到自己收了多少商人的赔礼和供奉,回头皇帝一清二楚,列出罚款单子就跟这些数目对上了。
云岚暗自点头,觉得皇帝真的不是一般的坏心眼啊!
小太子也慢慢察觉到皇帝的意思,不由瞪大眼。
云岚都能猜到弟弟的心声:这都行?
不过还别说,皇帝这一招虽然损了一点,下手却没那么狠,就是敲打的力度有点厉害。
大臣就降了一级,赔一大笔钱,皇帝怎么看都在手下留情吧!
但是另外一方面,大臣这个赔偿数目又刚好对上,简直吓死人,绝对把他们敲打得服服帖帖的。
云岚觉得小太子如果识字的话,这会儿应该拿着笔,把皇帝这损招记下在小本上,以后兴许能用上。
小太子库库记下:他学会了!
云岚:她单纯可爱的太子弟弟跟着皇帝久了,会不会也学会皇帝的坏心眼了?
算了,反正小太子以后都要跟大臣斗智斗勇,提早多学一点招数也挺好的!
一大两小十分愉快聊天,就把大臣的惩罚定好了。
第二天皇帝宣布要惩罚大臣,降一级和罚钱。
大臣刚听的时候松口气,这罚得不重,于是高高兴兴谢恩。
等他们拿到账单,发现每个人的罚款数目居然是不一样的,甚至有零有整,顿时惊悚了!
大臣回去后一对账,得了,最近几年当商人靠山都白当了!
他们含泪把罚款交了,看着商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却不敢再收商人的赔礼了。
大臣只勒令商人好好办差,努力忽悠倭国人多卖点铜矿过来。
商人小心问:那私运铜矿的买卖还能做吗?皇帝没说禁止啊!
大臣也回过味来了:对啊,皇帝没禁止,只罚了他们!罚完是不是能继续做了?
他们找李德全来探口风,后者说得含糊,却跟大臣猜想的一样,皇帝没打算禁,但是得报备,不然对方一窝蜂过来,港口就要转不开了。
大臣喜不胜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商人,后者也高兴坏了:赔掉的钱终于能有机会填补回去了!
商人对倭国人可热情了,把倭国人都吓着了。
他们还瞒着皇帝扣下倭国船队的事,只说沉船了,没收到铜矿,对方只好再送一船来。
商人:撸起袖子使劲忽悠!
大臣:要糖来换是吧,行行行,他们先去请示皇帝。
皇帝:少换点!
云岚就看着他们君臣联手,把倭国人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有皇帝允许,大臣弄到糖就更容易了。
然而皇帝却减少了糖的数量,让商人自己想办法。
商人能怎么办,只能拼命忽悠了。
他们对倭国人说,糖换多了,如今数量少了,价钱高了,兑换比例只能提高一点。
这些糖还是努力抢回来的,第一批倭国人拿到最多,后边的只能更少了!
倭国人信以为真,第一批拿到少一点点的糖,还是高高兴兴回去了。
第二批又少了一点,有点不高兴,还是回去了。
第三批更少了,更不高兴了,但是听说后边会更少,于是也走了。
第四批和第五批就更惨了,到手的越来越少,有点想闹。
然而商人什么都不行,嘴皮子最厉害,愣是又忽悠住了,只说他们尽量再搜集一点糖,这些已经是全部的了,后边的估计就没有了。
于是这两批倭国人也回去了,对比后边没有的,他们好歹还拿到一点,于是安安分分回去了。
围观了一场忽悠大戏的云岚:这都行?那么好忽悠的吗?
她忍不住好奇道:“皇阿玛,后边再来人,真的不给换糖了?”
是忽悠对方说后边没有了,还是真的没了?
皇帝笑眯眯道:“朕金口玉言,说少给糖,那就是真的少给。商人想去别处弄糖,也弄不到。”
他直接堵死了商人的路子,商人也不敢胡来,前边的给了,后边给少点,勉强撑着忽悠了几批人,确实都用完了。
云岚惊讶道:“后边没有糖了,商人要怎么让倭国人愿意继续换铜矿?”
商人手里头连糖都没有,总不能凭空忽悠吧!
皇帝语重心长对女儿说道:“虽说商人的地位不高,他们就需要更努力。你看着吧,他们能摆平的。”
云岚:皇帝这是打算后边什么都不给,让商人自由发挥了吗?这怎么发挥啊?
皇帝:朕相信商人能把这差事办好!
云岚:她高低要看看,商人们打算怎么无实物做买卖!
她后来得知商人还真的把事情摆平,将后边来的倭国人忽悠住了,一时沉默下来:是自己小看了这些商人!他们是真的敢!
第95章
第95章
于是就会出现这个大名今天打赢了隔壁的,侵占了一部分领土,甚至直接吃掉隔壁大名的领地。
但是可能没吃完,隔壁又打回来,把领地又拿回来了。
所以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个领地的船队前后脚来做铜矿买卖,前边这个说刚占据了隔壁的领地。
但是他们出发晚,却走得快,隔壁领地的船队早就出发了还没到。
隔壁这铜矿也属于他们的,让商人把两份糖都给了,等后边隔壁领地的铜矿送来再算进去。
等隔壁领地过来的时候,商人就说之前的拿走他们的那一份糖了,说是占下了你们的领地什么的。
隔壁领地能怎么办,只好放下铜矿,然后空船飞快杀回去跟之前的抢糖了。
之前的大名其实就拿了一份糖,莫名其妙被对方打过来也火了:污蔑我们,兄弟们,杀回去,把隔壁领地再占了!
其实只给了一份糖的商人深藏功与名,云岚:原来还能这么玩吗?
还别说,这招确实有用。两边的领地信息不对等,又不是同时送铜矿过来。
尤其先来的确实占过隔壁的领地,两边算一家了,商人说给了也没错。
两边合并不就成一个领地,只给一份糖有什么不对?
商人只说给了前边,后边脑补成前边占了自己那一份,商人:倭国人误会了,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反正这些倭国大名经常打来打去,互相占据对方的领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以在里面大做文章!
被商人们这么一忽悠,大名们打了起来,不留神波及其他隔壁的,于是就变成大混战。
后边再过来的船队就少了,几乎没有了。
云岚还有点遗憾,不过想想之前倭国送来的铜矿足够多了,后边不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