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他一脸骄傲,要不是云岚是穿来的,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然都要怀疑她就是皇帝的亲生孩子了。
  不过皇帝对她,比他的亲生孩子还好的。
  提起云岚,孙氏和皇帝之间就顺势聊起了孩子经。
  孙氏提起孙辈们一些趣事,以及曹寅小时候的事情来,皇帝也说了说云岚年纪不大又有多聪明。
  皇帝留孙氏用饭,两人相谈甚欢。
  云岚被皇帝夸了又夸,小脸恨不能埋在饭碗里不抬起来,就不会叫人看见她尴尬又通红的小脸了。
  皇帝一夸起云岚,那就是完全停不下来。其他人都纷纷附和,云岚尴尬得脚趾都快能抠出个大坑来。
  她还以为孙氏带曹荃的孩子来,一是跟皇帝求情,把曹荃放出来。
  二是进行孩子外交,让孙辈跟皇帝的下一代也拉近关系,就跟皇帝和曹寅一样。
  这样一来,孙辈作为阿哥和格格的玩伴长大后,也可能被安排不错的差事,曹家就能一直延续如今的辉煌。
  孙氏这么想也无可厚非,她年纪大了,因为是皇帝奶娘的关系,加上皇帝很小的时候因为天花的缘故挪出宫去。
  当时就是孙氏日夜照顾他,身边又没有亲人在,所以皇帝对这个奶娘十分亲近又敬重。
  等皇帝登基后,也对孙氏相当厚待了,更是叫曹家因此更上一层楼。
  都说富不过三代,孙氏不在后,只剩下曹寅跟皇帝还有连接。
  再过几十年,曹寅和皇帝不在了,新帝和曹家如果毫无关系,那曹家就会随着皇帝的离开止步于此。
  哪怕皇帝都想要皇朝能一直千秋万代下去,孙氏想曹家子孙能世代一直处在荣华富贵当中,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出乎云岚的意料之外,孙氏并没有让孩子跟阿哥或者云岚接触,也没说要留下几个孙子孙女跟他们玩儿。
  用过饭后,孙氏就识趣带着孙辈们要告退离开了。
  曹寅送孙氏回去,也跟着走了。
  转眼间,人都走光了,云岚才回过神来:难道她想错了,孙氏其实没这个意思?
  她一脸疑惑地问道:“皇阿玛,孙嬷嬷带曹家的孩子来,我还以为她想让这些孩子跟咱们一起玩儿。”
  然而孙氏带着孩子们来了,又匆匆离开,除了在皇帝面前介绍两句之外,之后都没怎么在皇帝面前特地提起,更被提是想让孙辈留下陪着阿哥和格格们玩儿的话了。
  真的一个字没提过,那她就是带孙辈过来给皇帝磕头的吗?
  皇帝见女儿迷茫的样子,不由好笑道:“奶娘一个字没说,但是朕明白她的意思,根本不需要说出口。”
  这话让云岚更不解了,就听皇帝说道:“这也算是奶娘跟朕的默契,她是有这个意思,所以带孩子们来给朕过目。最后要不要让孩子再过来,那就看朕的决定了。”
  “当然,奶娘也想跟其他人表明朕的意思。曹荃犯错了,但是朕没打算罪及他人,曹家不会受到影响,也帮朕安定了江南其他大家族的心。”
  云岚眨眨眼,曹家对皇帝来说,就像是放在江南的锚点。
  这锚点压制住江南其他大家族,让江南相对平稳起来。
  如果曹家这个锚点出现问题,其他大家族只怕想要虎视眈眈,打算取而代之。
  但是谁来取代,那他们就要打架后才知道了,要打多少架谁都不清楚,这样江南就要出乱子了。
  如今让所有人明白,江南的锚点没有问题,自然而然其他人就会安分起来。
  云岚:看来做皇帝的奶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够聪明都不行!
  皇帝又说道:“奶娘只说带孩子来给朕请安,没说别的,也是拦下其他人有样学样。”
  要是孙氏直接开口,皇帝答应下来,江南其他大家族必然会学曹家,把适龄的孩子送到皇帝跟前来,想给阿哥和格格们作伴。
  皇帝决定后才发话,那就不一样了,是他看中了这几个孩子让他们当玩伴,并不是孙氏主动提出来的。
  他又看向云岚问道:“你要是想要两个小姑娘一起在江南结伴玩儿,那朕就让他们几个过来。”
  云岚听后不由好奇道:“皇阿玛不打算给太子弟弟和大阿哥找个玩伴吗?”
  皇帝笑着摇头道:“大阿哥一个不留神没看紧就要翻天了,他还要什么玩伴,一起翻天吗?太子也是大孩子了,玩伴也不是很需要。”
  云岚一头问号,她才是最年长的那个,怎么反而有玩伴了?
  皇帝这双标,也双得太厉害了!
  她回想了一下曹家的那两个小姑娘,实在太小了。
  说是玩伴,云岚的心里年龄大多了,感觉她们在一起也玩不到一起。
  于是云岚摇头道:“皇阿玛,我也不需要玩伴,如今这样就行。”
  皇帝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回头就让李德全跟曹寅说一声,玩伴的事就这么算了。
  他心想:女儿不用玩伴,果然有自己陪着就够了!
  皇帝的心情不错,消息传到曹家那边,曹家其他人就十分失望了。
  孙氏的表情就很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皇帝的想法。
  曹寅告知消息后就离开了,曹家其他人倒是提出建议,要不要把曹寅的儿子送去皇帝那边见一见,说不准皇帝就看上了呢!。
  还有提议把曹家其他孩子送过去,皇帝不喜欢曹荃的几个孩子,那别的孩子也有机会!
  孙氏没好气道:“送什么送,当皇上那边是谁都会见的吗?皇上的意思很明确,大格格拒绝玩伴,大阿哥和太子殿下都不需要玩伴了。”
  曹家其他人心里其实也明白,太子和大阿哥的身份不一般,尤其是太子,给他们当玩伴的孩子得多出色才行,不是随便几个孩子都能上的。
  更别提太子和大阿哥已经早早开始读书了,还学武,比其他孩子优秀太多了。
  曹家的孩子也很聪明,大多已经开始识字,但是却没能到读书的地步。
  说起来曹家也只有曹寅最为聪慧,从小就过目不忘,有神童的称号,其他孩子就差多了。
  皇帝和曹寅的关系亲近,也是因为曹寅足够聪明,不然皇帝未必能看上他,还关系一直这般好。
  曹家出挑的孩子实在选不出来,但受皇帝宠爱的大格格是个年岁不大的小姑娘。
  其他格格都没跟着皇帝南巡,唯独她一个小姑娘肯定会寂寞,送去几个年纪相当的小丫头,大格格怎么也不乐意一起玩儿呢?
  兴许是曹荃的那两个女儿不够好看也不会说话,多送几个伶俐点的丫头不就好了?
  孙氏听得嗤笑道:“我是亲眼见过大格格的,她年纪虽小,却十分聪慧,家里那些小丫头最多是懂事乖巧一点,谁识字了?谁会读书了?谁学会蒙语了?”
  但凡曹家真有这么厉害的小丫头,送去大格格身边,两人也算是能作伴。
  不然送个大字不识的小丫头过去做什么,看着大格格怎么学习吗?
  孙氏还是知道分寸,也是要脸的。
  如果大格格只想让人陪着玩儿,那随便一个懂事乖巧的同龄小姑娘确实足够了。
  但是孙氏看见云岚就坐在皇帝身边,皇帝的桌上有折子,他也不在意云岚会看,一副自然熟悉的模样,这位大格格肯定不止一次在皇帝处理政事的时候陪在身边了。
  云岚见孙氏带着几个孩子过来,眼里有惊讶,也有了然,分明一眼就知道孙氏的意思。
  这年岁如此聪慧的小姑娘,哪里是只会玩儿的呢?
  更别提云岚不止陪着皇帝处理政事,又跟着太皇太后学习,身边甚至跟着太皇太后的心腹苏麻喇姑。
  孙氏在去拜访的时候,心里对大格格的传言有几分半信半疑,以为有人夸大其词。
  等她亲眼见过云岚后,就明白曹家这些小丫头压根不可能跟大格格玩到一起。
  所以当时孙氏一个字都没开口,免得自取其辱了。
  果不其然,皇帝当时没发话,很可能回头问过大格格,得知她不愿意,这才派人给曹寅递话,再告知自己。
  皇帝没有当场拒绝,算是很给孙氏面子了。
  孙氏看着曹家人吵成一锅粥,还不死心,想着小阿哥身边不能送人,大格格这边怎么都要争取一下,只觉得心里疲倦得很。
  曹玺去世后,曹寅接班,曹家跟皇帝的关系依旧能延续下去。
  但是曹寅子嗣艰难,长子从小就体弱,病恹恹的,次子出生没几年就夭折了。
  曹寅的妻子还去世了,几年后另娶的继妻却迟迟没能怀上。
  所以孙氏很担心后继无人,才会厚着脸皮带孩子上门拜见皇帝,可惜没能如愿了。
  如今她能做的,就是让大格格对曹家留下不错的印象。
  没过多久,云岚就收到孙氏送的礼物,是一整套的玉器首饰。
  从镯子、耳环、戒指到簪子,不止一对,一口气送来好几个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