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虽说当地的堤坝会有人帮着监督,有任何意外的情况都会立刻写信来问靳辅。
靳辅也会跟陈潢分开来,在各处堤坝打转,找出问题来再尽快解决。
虽说他们两个累了一点,不过进度非常喜人,几座减水坝建起来,有效让河道两岸泛滥的情况大大减少。
云岚心想其实靳辅不需要那么着急,同时建造几座堤坝的。
估计他是知道,减水坝建好的越快,两岸百姓就能尽早的不再受灾,更能安居立业。
当然在其中,靳辅也做了很多改革。
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员,比如监督河夫的人。没了监督的人,河夫的管理就成了问题。
靳辅直接跟皇帝写折子申请,把河夫的身份变成士兵,那样就能拿到士兵的补助,还要令行禁止,不然就按照军法处置。
这样一来,河夫的福利好了,不用每天被人打骂驱赶来做工,还能拿到月钱,身份上也有了转变。
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犯错后,会有更加严厉的惩罚,算得上是祸福相依了。
甚至靳辅还把河工分开,安排他们分批划地分守,按时考核。考核好的,就能在年底拿到一笔丰厚的赏金。
考核不好的,那赏金是没有了。
不过只要河工不犯错,他们就能长久做下去,生活也比以前好得多,自然大多都乐意好好干活,都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被人盯着了。
但是总有心思不好的人就想闹腾,想得到更多的福利,又减少惩罚。
被靳辅直接把闹事的人挑出来送去当地官府,以后再不录用,连带家族里的人也是如此。
这样之后,河工里再没闹事之人,工程也相当顺利。
云岚心里感慨靳辅的胆子还挺大的,如果没有皇帝支持,估计他这大胆的举措不知道要被多少朝臣炮轰了。
她看出皇帝对靳辅最近治河的成效颇为满意,他勉励了两人一番,给了金银和布料当赏赐之外,还特地叫李德全准备了两盒珍珠粉送给靳辅和陈潢。
两个皮肤黝黑的大臣拿着珍珠粉都有点不知所措,估计他们这辈子就没用过这东西。
皇帝好笑,指着珍珠粉的盒子说道:“朕出来的时候没带,这是从皇玛嬷那边要来的。你们每晚临睡之前用珍珠粉敷脸,要是太干不好敷上去,就借一点你们夫人擦脸的软膏。”
靳辅的脸又黑又红,看得出有点尴尬,还是拱手跟皇帝谢恩,这才带着珍珠粉下去了。
云岚:皇帝虽说是好心,想让两人用珍珠粉敷面,这黑黝黝的脸慢慢就能变白回去了。
只是这调侃的语气,让两个大臣刚才有点落荒而逃了,不能不怀疑皇帝是故意的!
皇帝见过靳辅和陈潢之后,也没有急着继续出发,而是让人在附近找了个落脚的地方。
云岚终于能脚踏实地了,下船后踩在地上,她有一种踩着棉花的感觉。
可能太久没在地面上走动,她反而有点不习惯了。
走了好一会,云岚才算是没了那种踩棉花的感觉。
皇帝估计也有这种感觉,索性没急着上马车,而是带着她、小太子和大阿哥慢慢往外走。
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其他嫔妃,就被皇帝安排人上马车先去落脚的地方休息了。
云岚回过头来,见车窗边上的惠嫔和德贵人看向这边依依不舍的目光。
惠嫔看的估计是大阿哥,德贵人看的显然是皇帝了。
两人都想跟着留下,可惜皇帝直接让马车先走了,她们就只能一直看着这边,直到看不见为止。
船队靠岸的地方是个小码头,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
云岚就以为这里是个小地方,码头才不大,人也不会多,一路走过去估计很清净。
可惜她想错了,从小码头一路走出去一段路确实清净,也没什么人,但是走远一点,还没到就能听见人声鼎沸。
云岚注意到周围好些人守在码头走出来的路上,估计是拦着不让人靠近码头的。
难怪清净了,不让人进来,能不清净吗?
但是出去后,却是一个热闹的市集,越往前越是热闹,摆摊的小贩就越多。
他们满脸笑容,热情招呼来往的路人。
皇帝一行人不但穿着极好,光是衣料就不一般,加上身上气势不同,身边的侍从和侍卫也有好几个,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
经过的人就忍不住绕开他们,免得冲撞了贵人。
于是云岚发现他们一路走,不用侍卫开路,前边的人群都自动分开,让出路来。
云岚:怎么她有种自己是恶霸的感觉呢!
她原本以为皇帝不爱热闹,会让侍卫清场。
谁知道皇帝走得慢悠悠的,四处张望,一点都没有让侍卫驱赶经过的路人和小贩的意思,反而兴致勃勃看着四周贩卖的东西。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是左右看,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他们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市集,看着新奇的东西想过去问,却又有点迟疑。
皇帝就没有两个孩子的纠结了,看到什么就上前问一问。
他虽然衣着光鲜,语气却不错,身边还牵着云岚这么小的小姑娘,小贩原本浑身紧张也稍微放松了一点。
能对女儿这般疼爱的人,大多都不会是什么坏脾气的,要容易相处一些了。
小贩听皇帝问得仔细,似乎只是对东西感兴趣,对方也带着一点拘谨,认认真真回答起来。
云岚看着小摊上卖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她的手巴掌大,一束束放好的,也有种在盆里的。
花看着鲜艳,皇帝可能没见过,于是过来问一问,还问起这些花丛哪里来,好不好种之类的。
小贩还挺实诚的,小声说道:“小的不好瞒着老爷,这些花就是山上的野花。长得好,也容易长,每年都长得漫山遍野的。颜色好看,也好养得很。随意放在哪里,浇点水就能开花。”
小贩虽然面色黝黑,应该是晒得多了有点显老,实际上年纪应该不是特别大。
他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担心这位富贵的老爷觉得自己在糊弄人,去山上摘了野花来卖,又低声解释道:“这花用来装点家里就挺好看的,上山的小路又窄又陡峭不好走,很少人能上山摘花,小的卖得并不贵。”
小贩起身拨弄后边的花,泡在花瓶里头,看着要更新鲜一点。
云岚注意到小贩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腿脚不大好,山上摘花来卖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而且卖的价钱确实不贵,几文钱一束花,这么多也就够勉强够几天吃饭了。
云岚想着要不要都买下来,反正新住处也能装点一下,这些看着确实是普通的野花。
她忽然看见中间夹杂着一串浅色的花朵,小小的就跟铃铛一样,不由探头一看。
小贩见云岚感兴趣,连忙拨开其他野花,把里头的一支浅色花朵递了过来:“小小姐要是喜欢,小的可以明天上山摘这个花下来。”
云岚伸手,皇帝却比她更快接过这支花,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着道:“你的眼力劲不错,这么多花里居然找到这个了。”
她听着一头雾水,一时不知道这花有什么不一样,就听皇帝压低声音对小贩说道:“如果我没认错,这应该是黄精开的花。你想一下从哪里摘的花,赶紧回去找一找,估计还在土里。”
小贩摘花,当然不能涸泽而渔,大部分都只减了开花的一截,其他都还留在土里,等待下次开花的时候还能继续摘了。
他今天摘花回来的时候,也没留意中间居然夹杂了别的花朵,被皇帝一提醒,整个人又是诧异又是惊喜。
云岚想着小贩的运气确实不错,如果真能找到黄精的话,就算这黄精的年份不长,如今的黄精却不多见,作为药材都能卖上一笔不小的价钱了。
当然,这对小贩来说是不多见,卖上一点价钱,对皇帝来说却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东西。
他能认出来,就足见看得多了,压根不在意。
小贩也是知道的,连连低声道谢,花也不卖了,收起来就打算回家,然后上山去找黄精。
他走得匆忙,也忘了黄精的那支花还在皇帝手里,不过小贩也不会在意就是了。
小太子和大阿哥在几步开外正看一个老爷爷在画糖画,手腕一动,画了几下,一头咆哮的大老虎就画好了。
两人看得目不转睛,跟围绕在老爷爷周围的孩童差不多,都觉得有趣又惊奇,看得都要走不动了。
云岚见了,就仰头说道:“阿玛,咱们买几个糖画回去吧?”
皇帝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自是有李德全过去帮小太子和大阿哥掏钱,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糖画,又拿了一个糖画回来。
这个糖画却是一个胖乎乎的女娃娃,云岚接过来的时候看了两眼,心想这不会就是老爷爷眼里的她吧?
靳辅也会跟陈潢分开来,在各处堤坝打转,找出问题来再尽快解决。
虽说他们两个累了一点,不过进度非常喜人,几座减水坝建起来,有效让河道两岸泛滥的情况大大减少。
云岚心想其实靳辅不需要那么着急,同时建造几座堤坝的。
估计他是知道,减水坝建好的越快,两岸百姓就能尽早的不再受灾,更能安居立业。
当然在其中,靳辅也做了很多改革。
他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人员,比如监督河夫的人。没了监督的人,河夫的管理就成了问题。
靳辅直接跟皇帝写折子申请,把河夫的身份变成士兵,那样就能拿到士兵的补助,还要令行禁止,不然就按照军法处置。
这样一来,河夫的福利好了,不用每天被人打骂驱赶来做工,还能拿到月钱,身份上也有了转变。
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犯错后,会有更加严厉的惩罚,算得上是祸福相依了。
甚至靳辅还把河工分开,安排他们分批划地分守,按时考核。考核好的,就能在年底拿到一笔丰厚的赏金。
考核不好的,那赏金是没有了。
不过只要河工不犯错,他们就能长久做下去,生活也比以前好得多,自然大多都乐意好好干活,都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被人盯着了。
但是总有心思不好的人就想闹腾,想得到更多的福利,又减少惩罚。
被靳辅直接把闹事的人挑出来送去当地官府,以后再不录用,连带家族里的人也是如此。
这样之后,河工里再没闹事之人,工程也相当顺利。
云岚心里感慨靳辅的胆子还挺大的,如果没有皇帝支持,估计他这大胆的举措不知道要被多少朝臣炮轰了。
她看出皇帝对靳辅最近治河的成效颇为满意,他勉励了两人一番,给了金银和布料当赏赐之外,还特地叫李德全准备了两盒珍珠粉送给靳辅和陈潢。
两个皮肤黝黑的大臣拿着珍珠粉都有点不知所措,估计他们这辈子就没用过这东西。
皇帝好笑,指着珍珠粉的盒子说道:“朕出来的时候没带,这是从皇玛嬷那边要来的。你们每晚临睡之前用珍珠粉敷脸,要是太干不好敷上去,就借一点你们夫人擦脸的软膏。”
靳辅的脸又黑又红,看得出有点尴尬,还是拱手跟皇帝谢恩,这才带着珍珠粉下去了。
云岚:皇帝虽说是好心,想让两人用珍珠粉敷面,这黑黝黝的脸慢慢就能变白回去了。
只是这调侃的语气,让两个大臣刚才有点落荒而逃了,不能不怀疑皇帝是故意的!
皇帝见过靳辅和陈潢之后,也没有急着继续出发,而是让人在附近找了个落脚的地方。
云岚终于能脚踏实地了,下船后踩在地上,她有一种踩着棉花的感觉。
可能太久没在地面上走动,她反而有点不习惯了。
走了好一会,云岚才算是没了那种踩棉花的感觉。
皇帝估计也有这种感觉,索性没急着上马车,而是带着她、小太子和大阿哥慢慢往外走。
至于太皇太后、皇太后和其他嫔妃,就被皇帝安排人上马车先去落脚的地方休息了。
云岚回过头来,见车窗边上的惠嫔和德贵人看向这边依依不舍的目光。
惠嫔看的估计是大阿哥,德贵人看的显然是皇帝了。
两人都想跟着留下,可惜皇帝直接让马车先走了,她们就只能一直看着这边,直到看不见为止。
船队靠岸的地方是个小码头,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
云岚就以为这里是个小地方,码头才不大,人也不会多,一路走过去估计很清净。
可惜她想错了,从小码头一路走出去一段路确实清净,也没什么人,但是走远一点,还没到就能听见人声鼎沸。
云岚注意到周围好些人守在码头走出来的路上,估计是拦着不让人靠近码头的。
难怪清净了,不让人进来,能不清净吗?
但是出去后,却是一个热闹的市集,越往前越是热闹,摆摊的小贩就越多。
他们满脸笑容,热情招呼来往的路人。
皇帝一行人不但穿着极好,光是衣料就不一般,加上身上气势不同,身边的侍从和侍卫也有好几个,把他们团团围在中间。
经过的人就忍不住绕开他们,免得冲撞了贵人。
于是云岚发现他们一路走,不用侍卫开路,前边的人群都自动分开,让出路来。
云岚:怎么她有种自己是恶霸的感觉呢!
她原本以为皇帝不爱热闹,会让侍卫清场。
谁知道皇帝走得慢悠悠的,四处张望,一点都没有让侍卫驱赶经过的路人和小贩的意思,反而兴致勃勃看着四周贩卖的东西。
小太子和大阿哥也是左右看,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
他们第一次来这么远的地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市集,看着新奇的东西想过去问,却又有点迟疑。
皇帝就没有两个孩子的纠结了,看到什么就上前问一问。
他虽然衣着光鲜,语气却不错,身边还牵着云岚这么小的小姑娘,小贩原本浑身紧张也稍微放松了一点。
能对女儿这般疼爱的人,大多都不会是什么坏脾气的,要容易相处一些了。
小贩听皇帝问得仔细,似乎只是对东西感兴趣,对方也带着一点拘谨,认认真真回答起来。
云岚看着小摊上卖的是五颜六色的花朵,有她的手巴掌大,一束束放好的,也有种在盆里的。
花看着鲜艳,皇帝可能没见过,于是过来问一问,还问起这些花丛哪里来,好不好种之类的。
小贩还挺实诚的,小声说道:“小的不好瞒着老爷,这些花就是山上的野花。长得好,也容易长,每年都长得漫山遍野的。颜色好看,也好养得很。随意放在哪里,浇点水就能开花。”
小贩虽然面色黝黑,应该是晒得多了有点显老,实际上年纪应该不是特别大。
他说完还有点不好意思,担心这位富贵的老爷觉得自己在糊弄人,去山上摘了野花来卖,又低声解释道:“这花用来装点家里就挺好看的,上山的小路又窄又陡峭不好走,很少人能上山摘花,小的卖得并不贵。”
小贩起身拨弄后边的花,泡在花瓶里头,看着要更新鲜一点。
云岚注意到小贩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腿脚不大好,山上摘花来卖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而且卖的价钱确实不贵,几文钱一束花,这么多也就够勉强够几天吃饭了。
云岚想着要不要都买下来,反正新住处也能装点一下,这些看着确实是普通的野花。
她忽然看见中间夹杂着一串浅色的花朵,小小的就跟铃铛一样,不由探头一看。
小贩见云岚感兴趣,连忙拨开其他野花,把里头的一支浅色花朵递了过来:“小小姐要是喜欢,小的可以明天上山摘这个花下来。”
云岚伸手,皇帝却比她更快接过这支花,拿在手里看了看,笑着道:“你的眼力劲不错,这么多花里居然找到这个了。”
她听着一头雾水,一时不知道这花有什么不一样,就听皇帝压低声音对小贩说道:“如果我没认错,这应该是黄精开的花。你想一下从哪里摘的花,赶紧回去找一找,估计还在土里。”
小贩摘花,当然不能涸泽而渔,大部分都只减了开花的一截,其他都还留在土里,等待下次开花的时候还能继续摘了。
他今天摘花回来的时候,也没留意中间居然夹杂了别的花朵,被皇帝一提醒,整个人又是诧异又是惊喜。
云岚想着小贩的运气确实不错,如果真能找到黄精的话,就算这黄精的年份不长,如今的黄精却不多见,作为药材都能卖上一笔不小的价钱了。
当然,这对小贩来说是不多见,卖上一点价钱,对皇帝来说却不是什么特别厉害的东西。
他能认出来,就足见看得多了,压根不在意。
小贩也是知道的,连连低声道谢,花也不卖了,收起来就打算回家,然后上山去找黄精。
他走得匆忙,也忘了黄精的那支花还在皇帝手里,不过小贩也不会在意就是了。
小太子和大阿哥在几步开外正看一个老爷爷在画糖画,手腕一动,画了几下,一头咆哮的大老虎就画好了。
两人看得目不转睛,跟围绕在老爷爷周围的孩童差不多,都觉得有趣又惊奇,看得都要走不动了。
云岚见了,就仰头说道:“阿玛,咱们买几个糖画回去吧?”
皇帝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自是有李德全过去帮小太子和大阿哥掏钱,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糖画,又拿了一个糖画回来。
这个糖画却是一个胖乎乎的女娃娃,云岚接过来的时候看了两眼,心想这不会就是老爷爷眼里的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