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包括茶叶、丝绸、糖、瓷器、葡萄酒、瓷器拼图和扇子等等,明珠的态度非常强势,倭国使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时没能招架住。
尤其倭国如今对糖的需求非常庞大,一旦这边真的停下这个贸易,那倭国的损失就大了!
原本倭国是想要敲诈一笔,借着这个理由让大清降低关税和货物的价钱,要是能增加糖的进口数量那就更好了。
谁知道使臣一个都没能实现,还被明珠一口咬定倭国在大清设下了奸细探听各种秘密,要把所有倭国人赶出去,也不让他们的商人过来做买卖。
这一杆子打下去,完全一刀切,把倭国使臣都整懵了。
使臣担心他真点头了,回去就要被幕府的人逼着切腹或者砍头,吓得连忙否认设下奸细之事,只说有人给倭国透露这个消息。
究竟是谁,使臣起初支支吾吾的,不肯透露。还说要是说出对方是什么人,以后谁还愿意卖消息给倭国呢!
明珠听后直接掉头就走,压根就不愿意继续谈,吓得使臣把他拽着,只能偷偷摸摸告诉明珠,究竟是谁给倭国透露的消息。
就是没料到,这个人也姓曹,不知道跟曹家有没关系。
倭国人根本分不清这边的势力,不清楚究竟是谁,只得到这个确切的消息就跑过来想占便宜而已。
这下子便宜没占上,还把透露消息的人出卖了,以后只怕要断了这边的消息来源,倭国也是头疼。
但是他们更担心这边断了糖的贸易,甚至连铜矿也不愿意要了。
这边看来是已经改进了冶炼技术,不需要再买倭国提炼的铜矿了。
倭国的铜矿非常多,是最大的收益来源。尤其大清买的多,也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之一。
如今价钱没有提高,对方可能不再做这个贸易,使臣连忙许了不少好处,希望明珠回来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让这个买卖能够继续下去。
明珠犹豫了一天,第二天在使臣的再三催促下,这才勉强答应下来,然后就进宫禀报了。
云岚:明珠这分明是诈了倭国使臣,皇帝可没说过要停下其他贸易。
但是不得不说,明珠这诈得漂亮,相当有水平,把倭国的使臣吓得一惊一乍的,什么条件都答应下来,也不再追究所谓偷冶炼技术的事了。
皇帝看完后也颇为满意,笑着道:“果然让爱卿去跟倭国使臣谈是对的,谈的不错。”
如果换成索额图过去,得知这边已经有了新的矿洞和冶炼技术,只怕会直接断了跟倭国的买卖。
明珠就很聪明,摸清楚皇帝的心思,暂时还不想断了这倭国的铜矿来源。
新矿洞挖开,还需要时间,这些铜矿能暂时保证各地冶炼的工坊有足够的材料了。
明珠拱手道:“皇上谬赞了,这是微臣应该做的。倭国的使臣很好说话,等微臣回复后,就会送国书过来,把定下的条件都写在上面,延续两国的友谊。”
云岚:什么延续两国的友谊,是延续两国的买卖吧?
倭国这次想来占便宜,什么都没占着,估计反而要亏了。
果不其然,等明珠回复使臣后,对方屁颠屁颠亲自送国书进宫来。
云岚悄悄看了一眼使臣送来的国书,上面果然写下两国的贸易继续,还愿意降低一点关税,又增加铜矿的数量。
使臣看着笑眯眯的,满脸喜色,仿佛觉得双方签了国书后,贸易就能继续,倭国就能继续占便宜,买下大量的糖和其他货物。
云岚:这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乐呵呵帮着别人数钱吧!
皇帝坐的太高,使臣又不敢抬头看,也就不知道皇帝身边还有云岚,正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使臣,然后目送使臣离开。
云岚忍不住扭头问道:“皇阿玛,倭国人那么好忽悠的吗?”
她就差直接问,倭国人都那么笨的吗?
皇帝好笑道:“这事其实很简单,使臣不敢坏了贸易,到时候上头的怒火只会落在他身上。反正他们的态度就是,能占便宜就占,占不了也不能吃亏。”
如今原本可能要搅黄掉的贸易,竟然在使臣手里救活了,他能不高兴吗?
回去他禀报一下,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云岚眨眨眼,这就是所谓的夸大事实,好放大自己身上的功劳了?
不过也是,使臣为了不受到处罚,回去后肯定会把这事说得特别严重,然后他又如何多番努力才挽救到这个结果等等。
到时候使臣就不用受罚,还得了功劳,确实美滋滋的。
云岚是想错了,她感觉使臣傻乎乎的,其实人家聪明着呢!
尤其之前两边贸易就是口头上的,还是从其中一个大名的领地进行,什么时候这边不乐意,买卖就会随意结束了。
如今有了国书,虽说依旧还是从那个大名的领地港口进行贸易,却跟之前随时断掉不一样。
要是这边忽然断了买卖,倭国也有理由让他们恢复了。
云岚想了想,果然能当使臣的就不会是傻子,虽说在她看来,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估计是倭国的传统技艺,使臣只要能应付上头就好,把功劳通通放在自己身上捞好处,其他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铜矿买卖的事就此解决,皇帝的心情不错,重赏了明珠,明珠连忙跪下谢恩。
这次皇帝没有让明珠继续升职,毕竟之前升职也没多久,只赏了一些玉器和瓷器摆件,另外还有白葡萄酒。
这酒如今除了皇帝,谁手里都没有,算是对明珠相当大的恩赐了。
当然如今白葡萄酒的产量虽然没有上来很多,但是只有皇帝一个人喝,于是库存是多多的有,只给明珠送一瓶白葡萄酒,云岚还觉得皇帝有那么一点点吝啬了。
不过明珠压根就不在意的样子,还满脸受宠若惊。
云岚想想也是,只有皇帝有,别人都没有的东西,明珠是难得的独一份,他自然高兴坏了。
要不是葡萄酒有保质期,不能久放,不然会坏掉,估计明珠都想把这瓶白葡萄酒供起来。
以后家里来客人了,就让人来看看这瓶酒,笑着说是皇帝赏的,只皇帝有的白葡萄酒,不知道要羡慕多少人。
云岚后来听说明珠每天喝一小口,非常珍惜,喝完的葡萄酒那个瓶子也没扔,而是真的供起来了。
皇帝得知后还挺高兴的,觉得明珠很喜欢这份赏赐。
云岚:她忽然跟索额图有共鸣了,明珠是真的太会了!总有种他好像每走一步,都是深思熟虑一样,实在心机得很!
在皇帝忙碌铜矿这件事,跟倭国人掰头的时候,后宫那两位也没有消停下来。
德贵人每天一大早来报道,给皇帝泡茶。
在皇帝特别忙碌的时候,她还一天三顿准时来报道,务必让皇帝在需要的时候都喝上可口的热茶了。
至于佟贵妃,也每天让人送汤来。
因为知道云岚也在,还会扔御厨另外做适合孩子吃的小甜汤。
知道皇帝担心云岚会牙疼的问题,佟贵妃还特意交代御厨少放一点糖,实在太贴心了。
这每天送来给皇帝汤水,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大前天送的老鸭汤,前天送的鲥鱼汤,昨天送的人参鸡汤,今天送的萝卜羊肉汤。
云岚都怀疑佟贵妃这么下去,御厨手里的汤水单子都快被消耗完了。
哪天用完了,御厨就要抓头的。
这两人跟卯着劲一样,你来我往,没有直接交手,却是无声的较量。
僖嫔这两天也加入了进来,开始给皇帝送一点亲手做的小东西,比如荷包、腰带和汗巾等等,上边绣着素净的花纹。
皇帝都笑着收下了,喝着德贵人泡的热茶,吃着佟贵妃送来的汤水,谁都没落下。
惠嫔每天只盯着大阿哥的吃穿,并没有加入进来。
荣嫔原本想送点女红,谁知道被僖嫔抢先了,她只好给皇帝织帽子和袜子。
云岚看见后,还感觉荣嫔这手也挺巧的。
帽子和袜子都织得密不透风,冬天穿戴都特别暖和了,还相当实用。
皇帝是个实用主义,看来后宫嫔妃都看出来了,于是一个个送来的东西都挺实在的,不是拿到手就只能放起来或者压箱底的玩意儿。
云岚还想着宜嫔会给皇帝送什么,但是左等右等,却没等到她送东西。
她还有点好奇,找苏麻喇姑问了,宜嫔白天都在做什么。
苏麻喇姑打听后,云岚才知道宜嫔白天去花园赏花。
甚至宜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西洋画纸和颜料,试着画画消磨时间。
云岚:宜嫔还挺会自得其乐的,是不是玩得把皇帝都给忘了呢?
不过宜嫔白天自己玩得痛快,没来打扰皇帝,夜里皇帝却隔三差五会过去找她。
可能宜嫔太会自得其乐,看起来没有多少野心,让皇帝感觉相处起来也自在吧!
尤其倭国如今对糖的需求非常庞大,一旦这边真的停下这个贸易,那倭国的损失就大了!
原本倭国是想要敲诈一笔,借着这个理由让大清降低关税和货物的价钱,要是能增加糖的进口数量那就更好了。
谁知道使臣一个都没能实现,还被明珠一口咬定倭国在大清设下了奸细探听各种秘密,要把所有倭国人赶出去,也不让他们的商人过来做买卖。
这一杆子打下去,完全一刀切,把倭国使臣都整懵了。
使臣担心他真点头了,回去就要被幕府的人逼着切腹或者砍头,吓得连忙否认设下奸细之事,只说有人给倭国透露这个消息。
究竟是谁,使臣起初支支吾吾的,不肯透露。还说要是说出对方是什么人,以后谁还愿意卖消息给倭国呢!
明珠听后直接掉头就走,压根就不愿意继续谈,吓得使臣把他拽着,只能偷偷摸摸告诉明珠,究竟是谁给倭国透露的消息。
就是没料到,这个人也姓曹,不知道跟曹家有没关系。
倭国人根本分不清这边的势力,不清楚究竟是谁,只得到这个确切的消息就跑过来想占便宜而已。
这下子便宜没占上,还把透露消息的人出卖了,以后只怕要断了这边的消息来源,倭国也是头疼。
但是他们更担心这边断了糖的贸易,甚至连铜矿也不愿意要了。
这边看来是已经改进了冶炼技术,不需要再买倭国提炼的铜矿了。
倭国的铜矿非常多,是最大的收益来源。尤其大清买的多,也是他们最大的客户之一。
如今价钱没有提高,对方可能不再做这个贸易,使臣连忙许了不少好处,希望明珠回来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让这个买卖能够继续下去。
明珠犹豫了一天,第二天在使臣的再三催促下,这才勉强答应下来,然后就进宫禀报了。
云岚:明珠这分明是诈了倭国使臣,皇帝可没说过要停下其他贸易。
但是不得不说,明珠这诈得漂亮,相当有水平,把倭国的使臣吓得一惊一乍的,什么条件都答应下来,也不再追究所谓偷冶炼技术的事了。
皇帝看完后也颇为满意,笑着道:“果然让爱卿去跟倭国使臣谈是对的,谈的不错。”
如果换成索额图过去,得知这边已经有了新的矿洞和冶炼技术,只怕会直接断了跟倭国的买卖。
明珠就很聪明,摸清楚皇帝的心思,暂时还不想断了这倭国的铜矿来源。
新矿洞挖开,还需要时间,这些铜矿能暂时保证各地冶炼的工坊有足够的材料了。
明珠拱手道:“皇上谬赞了,这是微臣应该做的。倭国的使臣很好说话,等微臣回复后,就会送国书过来,把定下的条件都写在上面,延续两国的友谊。”
云岚:什么延续两国的友谊,是延续两国的买卖吧?
倭国这次想来占便宜,什么都没占着,估计反而要亏了。
果不其然,等明珠回复使臣后,对方屁颠屁颠亲自送国书进宫来。
云岚悄悄看了一眼使臣送来的国书,上面果然写下两国的贸易继续,还愿意降低一点关税,又增加铜矿的数量。
使臣看着笑眯眯的,满脸喜色,仿佛觉得双方签了国书后,贸易就能继续,倭国就能继续占便宜,买下大量的糖和其他货物。
云岚:这是典型的被人卖了,还乐呵呵帮着别人数钱吧!
皇帝坐的太高,使臣又不敢抬头看,也就不知道皇帝身边还有云岚,正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使臣,然后目送使臣离开。
云岚忍不住扭头问道:“皇阿玛,倭国人那么好忽悠的吗?”
她就差直接问,倭国人都那么笨的吗?
皇帝好笑道:“这事其实很简单,使臣不敢坏了贸易,到时候上头的怒火只会落在他身上。反正他们的态度就是,能占便宜就占,占不了也不能吃亏。”
如今原本可能要搅黄掉的贸易,竟然在使臣手里救活了,他能不高兴吗?
回去他禀报一下,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云岚眨眨眼,这就是所谓的夸大事实,好放大自己身上的功劳了?
不过也是,使臣为了不受到处罚,回去后肯定会把这事说得特别严重,然后他又如何多番努力才挽救到这个结果等等。
到时候使臣就不用受罚,还得了功劳,确实美滋滋的。
云岚是想错了,她感觉使臣傻乎乎的,其实人家聪明着呢!
尤其之前两边贸易就是口头上的,还是从其中一个大名的领地进行,什么时候这边不乐意,买卖就会随意结束了。
如今有了国书,虽说依旧还是从那个大名的领地港口进行贸易,却跟之前随时断掉不一样。
要是这边忽然断了买卖,倭国也有理由让他们恢复了。
云岚想了想,果然能当使臣的就不会是傻子,虽说在她看来,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估计是倭国的传统技艺,使臣只要能应付上头就好,把功劳通通放在自己身上捞好处,其他事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铜矿买卖的事就此解决,皇帝的心情不错,重赏了明珠,明珠连忙跪下谢恩。
这次皇帝没有让明珠继续升职,毕竟之前升职也没多久,只赏了一些玉器和瓷器摆件,另外还有白葡萄酒。
这酒如今除了皇帝,谁手里都没有,算是对明珠相当大的恩赐了。
当然如今白葡萄酒的产量虽然没有上来很多,但是只有皇帝一个人喝,于是库存是多多的有,只给明珠送一瓶白葡萄酒,云岚还觉得皇帝有那么一点点吝啬了。
不过明珠压根就不在意的样子,还满脸受宠若惊。
云岚想想也是,只有皇帝有,别人都没有的东西,明珠是难得的独一份,他自然高兴坏了。
要不是葡萄酒有保质期,不能久放,不然会坏掉,估计明珠都想把这瓶白葡萄酒供起来。
以后家里来客人了,就让人来看看这瓶酒,笑着说是皇帝赏的,只皇帝有的白葡萄酒,不知道要羡慕多少人。
云岚后来听说明珠每天喝一小口,非常珍惜,喝完的葡萄酒那个瓶子也没扔,而是真的供起来了。
皇帝得知后还挺高兴的,觉得明珠很喜欢这份赏赐。
云岚:她忽然跟索额图有共鸣了,明珠是真的太会了!总有种他好像每走一步,都是深思熟虑一样,实在心机得很!
在皇帝忙碌铜矿这件事,跟倭国人掰头的时候,后宫那两位也没有消停下来。
德贵人每天一大早来报道,给皇帝泡茶。
在皇帝特别忙碌的时候,她还一天三顿准时来报道,务必让皇帝在需要的时候都喝上可口的热茶了。
至于佟贵妃,也每天让人送汤来。
因为知道云岚也在,还会扔御厨另外做适合孩子吃的小甜汤。
知道皇帝担心云岚会牙疼的问题,佟贵妃还特意交代御厨少放一点糖,实在太贴心了。
这每天送来给皇帝汤水,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大前天送的老鸭汤,前天送的鲥鱼汤,昨天送的人参鸡汤,今天送的萝卜羊肉汤。
云岚都怀疑佟贵妃这么下去,御厨手里的汤水单子都快被消耗完了。
哪天用完了,御厨就要抓头的。
这两人跟卯着劲一样,你来我往,没有直接交手,却是无声的较量。
僖嫔这两天也加入了进来,开始给皇帝送一点亲手做的小东西,比如荷包、腰带和汗巾等等,上边绣着素净的花纹。
皇帝都笑着收下了,喝着德贵人泡的热茶,吃着佟贵妃送来的汤水,谁都没落下。
惠嫔每天只盯着大阿哥的吃穿,并没有加入进来。
荣嫔原本想送点女红,谁知道被僖嫔抢先了,她只好给皇帝织帽子和袜子。
云岚看见后,还感觉荣嫔这手也挺巧的。
帽子和袜子都织得密不透风,冬天穿戴都特别暖和了,还相当实用。
皇帝是个实用主义,看来后宫嫔妃都看出来了,于是一个个送来的东西都挺实在的,不是拿到手就只能放起来或者压箱底的玩意儿。
云岚还想着宜嫔会给皇帝送什么,但是左等右等,却没等到她送东西。
她还有点好奇,找苏麻喇姑问了,宜嫔白天都在做什么。
苏麻喇姑打听后,云岚才知道宜嫔白天去花园赏花。
甚至宜嫔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西洋画纸和颜料,试着画画消磨时间。
云岚:宜嫔还挺会自得其乐的,是不是玩得把皇帝都给忘了呢?
不过宜嫔白天自己玩得痛快,没来打扰皇帝,夜里皇帝却隔三差五会过去找她。
可能宜嫔太会自得其乐,看起来没有多少野心,让皇帝感觉相处起来也自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