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难得有把曹寅拖下水的机会,曹荃看来也很乐意当个帮凶。
就是他想得太简单了,把消息透露出去,曹寅没落个好,拖累了曹家,曹荃也得倒霉。
当然也不排除曹荃只要曹寅倒霉,他就不在乎自己以后如何。
虽说这个可能不高,却也不是没有。
云岚也跟着皇帝叹了一口气道:“兄弟之间再是不和,关起门来怎么闹都行,闹到外头去就太丢人了,还会被人耻笑。”
估计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嘲笑曹荃,能耐比不过庶出的兄弟,就想靠别人来借刀杀人。
也不想想曹寅真倒下了,轮得到曹荃来接手吗?
这位置多的是人削尖脑袋去抢,不说别人是不是有能力和财力,还有家里的关系,单凭曹荃这脑子,皇帝就不可能同意。
曹荃完全是给别人做嫁衣,估计还在家里偷着乐,以为自己能成功上位呢!
云岚心想两兄弟虽然是一起长大,可是脑子这个东西,并不一定都会有。
皇帝听见女儿叹气,好笑道:“你年纪小小的,跟着朕叹什么气?不过你说得对,兄弟在家里怎么闹就算了,传出去确实不怎么好听。”
“以后太子和几个兄弟闹起来,你就告诉朕,朕去教训他们,毕竟朕丢不起这个人!”
云岚听后,连忙说道:“皇阿玛,弟弟们都很好,不会像曹家两兄弟那样闹起来的。”
她也得盯着点儿,别是回头兄弟们真闹起来了,按照皇帝的习惯,肯定会第一个先抓住小太子打屁股的。
毕竟在皇帝看来,小太子的身份地位不一样,其他可以错,但是小太子就不能。
他一开始没有约束自身,再制止住兄弟们,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云岚都能猜出皇帝是怎么想的,为了护住小太子的屁股,以后她发现苗头,就得赶紧拦下才行,免得小太子的屁股遭殃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道:“皇阿玛,这么多的折子就压下来,不发下去,那些大臣不就每天一个劲送更多的折子来弹劾曹大人吗?”
皇帝都不管,随便这些大臣发挥,他们必然要来劲了,送来更多的弹劾折子,真的要把御书房淹了吧?
听见这话,皇帝示意李德全把折子都收起来,免得没地方落脚,一边又让人叫小太子过来。
云岚就知道,皇帝又要考验小太子了。
这个弟弟才几岁,皇帝这么快就开始教导,小太子能跟得上吗?
小太子很快就过来了,规规矩矩跟皇帝行礼,抬头的时候对着云岚眨眨眼,喊了一声“大姐姐”。
云岚想从椅子上跳下去,却被皇帝一手摁住了,皇帝只把曹寅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然后问小太子的意思,要怎么解决。
上回李光地的事情,皇帝也问过小太子,可惜小太子的回答并没能让皇帝满意。
后来云岚的答案被皇帝采用了,最后只让李光地稍微降职,并不多,小惩大诫,直接堵住了群臣的嘴,李光地以后再起复也不会太难。
小太子可能上次回答得不好,这次思索的时间就特别久才开口道:“皇阿玛,曹荃这样是背叛兄弟,还打算借刀杀人,就该惩罚才是,不过该交给曹家人来罚为好。”
云岚听后忍不住点了点头,觉得小太子考虑的很周到。
毕竟曹荃说到底是曹寅的兄弟,要是皇帝降罪的话,就要连累曹寅了,还不如交给曹寅来处罚。
可能不重,就是把曹荃关起来而已,也好过皇帝罚了之后,跟曹家的关系可能就有裂痕了。
哪怕皇帝不在意,曹寅还是会尴尬,以后办差可能就没有那么心无旁骛了。
小太子的余光见云岚点头了,心里终于有点底气,继续说道:“大臣们弹劾曹寅也没错,毕竟曹寅私下跟倭国联系,想要收买人探听冶炼的秘密。虽说是好心,但也该提前告知皇阿玛才是。”
“所以曹寅也该罚,只是他打探到冶炼的事也有功劳,可以互相抵消。皇阿玛不惩罚他,却也不给赏赐。”
小太子努力想了想,只能想到这么多了,有点忐忑看向皇帝。
皇帝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身边的云岚问道:“你觉得呢,太子说得如何?”
云岚连连点头道:“皇阿玛,太子弟弟说得挺好。曹荃这个做法,对内是兄弟阋墙,叫人不齿。对外的话,要这消息传到倭国那边,这铜矿买卖就不好做了。”
不说曹寅收买倭国人,就是探听铜矿冶炼技术的事,倭国人知道不炸毛才怪!
所以曹荃把消息透露出去的事,不止拖曹家的后退,还可能坏了这边跟倭国的铜矿买卖。
而且说到底,还是为了曹荃自己,不罚简直没天理了。
只是小太子想得很周全,皇帝要把曹荃杀了,曹寅的处境就尴尬起来。
曹家人如今会怪罪曹荃,回头曹荃真的死了,估计又会掉转头怪罪曹寅没向皇帝求情了。
人性就是这样,总是偏向弱者或者死了的人。曹荃没死,家族的人只会怪责曹荃。
但死了的曹荃就是弱势的一边了,他们又会觉得人死了什么都能原谅,反而想起曹荃的好来,那么活着的曹寅就得倒霉了。
曹荃交给曹寅,估计只会被圈起来生活,但是他不出去,就不能再拖后腿了。
家族的人对曹荃有意见,曹荃可能吃喝不愁,但家里人也不会让他好过就是了。
至于曹寅,确实有功,但是擅自做主也该罚,功过相抵消,别人也就挑不出错来。
不然他错了不罚,还奖励,以后其他人也有样学样擅自做主闹出什么事来怎么办?
云岚看着四周,抬头偷偷跟小太子眨眨眼。
小太子跟着眨眨眼,一时没明白自家姐姐的意思。
云岚只好再努力看周围,然后继续使劲眨眼。
小太子小脸逐渐茫然,云岚感觉眼睛眨得也快抽筋了。
皇帝余光瞥见后,又好笑又无奈道:“你怎么还给太子提示了?这可算是作弊了。”
云岚看小太子完全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只好直接说道:“太子弟弟,还少了这些上弹劾折子的大臣呢,要怎么处置的?”
她那么努力眨眼就是想提醒小太子,别忘了这些跟着一起捣乱的大臣们!
可惜小太子没能明白,云岚只好直接开口说出来了。
小太子这才恍然大悟,就说自家姐姐刚才怎么拼命眨眼睛,原来是想跟他提醒这个。
他顿时有点脸红,想了想才开口道:“皇阿玛,这些大臣有的是为国着想,有的是浑水摸鱼,敲打一下应该就好了,以后他们就会收敛一点。”
云岚等了一会,茫然看过去:没了?
小太子这次明白了,轻轻点头:他说完了。
云岚看了小太子一眼,索性还是转头对皇帝打补丁道:“皇阿玛,太子弟弟年纪小,还是太温柔了一点。”
皇帝挑眉道:“的确太心慈手软了一点,对待这些趁机浑水摸鱼的人,就该狠狠打一顿才行,他们不痛过,是不会知道收敛的。”
这事要轻飘飘过去,以后这些大臣还敢再来!
小太子听后,认真请教道:“皇阿玛,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大臣们知道痛,然后以后知道收敛的?”
皇帝看向身边的云岚,示意她来回答。
云岚:怎么又是让她来说?
她琢磨了一下,如果扣钱的话,这些大臣身居高位,压根就不缺钱,这个惩罚完全是不痛不痒的。
要让这些大臣们真正感到痛,那就要抓住痛脚才行。
这事云岚还真不是专业的,那是不是该找专业的人来办?
于是她开口答道:“皇阿玛,让这些大臣也亲自经历一番,他们就知道痛了。这事我不擅长,最擅长的人应该是御史们。”
皇帝这才微微一笑道:“不错,这是个好法子。御史们空闲久了,也该动一动的。”
小太子的小脸上有些茫然看向两人,似乎没有明白。
云岚就跟小太子解释道:“这些大臣浑水摸鱼来弹劾曹大人,让御史也弹劾他们就好了。至于弹劾什么,想来皇阿玛都会知道。”
这些大臣就经不住查,皇帝派人查一查,很容易就能找到痛脚。
哪怕他们本人没什么大毛病,家族里面的人也不是一个个都能约束好自己,总归一大锅粥里总有那么几颗老鼠屎。
平日还能死死捂住,被皇帝让御史掀开来,那确实既没面子,还得想尽办法找补,真是脸疼又头疼,总归是疼了,以后他们就知道收敛的。
小太子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皇阿玛果真厉害!”
云岚也跟着附和道:“皇阿玛最厉害了,以后御书房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折子送来的。”
皇帝被两个孩子夸得满脸笑容,摸了摸云岚的小脑袋道:“看你们两个小嘴甜的,先出去玩儿吧,朕让人叫御史过来。”
就是他想得太简单了,把消息透露出去,曹寅没落个好,拖累了曹家,曹荃也得倒霉。
当然也不排除曹荃只要曹寅倒霉,他就不在乎自己以后如何。
虽说这个可能不高,却也不是没有。
云岚也跟着皇帝叹了一口气道:“兄弟之间再是不和,关起门来怎么闹都行,闹到外头去就太丢人了,还会被人耻笑。”
估计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后嘲笑曹荃,能耐比不过庶出的兄弟,就想靠别人来借刀杀人。
也不想想曹寅真倒下了,轮得到曹荃来接手吗?
这位置多的是人削尖脑袋去抢,不说别人是不是有能力和财力,还有家里的关系,单凭曹荃这脑子,皇帝就不可能同意。
曹荃完全是给别人做嫁衣,估计还在家里偷着乐,以为自己能成功上位呢!
云岚心想两兄弟虽然是一起长大,可是脑子这个东西,并不一定都会有。
皇帝听见女儿叹气,好笑道:“你年纪小小的,跟着朕叹什么气?不过你说得对,兄弟在家里怎么闹就算了,传出去确实不怎么好听。”
“以后太子和几个兄弟闹起来,你就告诉朕,朕去教训他们,毕竟朕丢不起这个人!”
云岚听后,连忙说道:“皇阿玛,弟弟们都很好,不会像曹家两兄弟那样闹起来的。”
她也得盯着点儿,别是回头兄弟们真闹起来了,按照皇帝的习惯,肯定会第一个先抓住小太子打屁股的。
毕竟在皇帝看来,小太子的身份地位不一样,其他可以错,但是小太子就不能。
他一开始没有约束自身,再制止住兄弟们,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云岚都能猜出皇帝是怎么想的,为了护住小太子的屁股,以后她发现苗头,就得赶紧拦下才行,免得小太子的屁股遭殃了。
她赶紧转移话题道:“皇阿玛,这么多的折子就压下来,不发下去,那些大臣不就每天一个劲送更多的折子来弹劾曹大人吗?”
皇帝都不管,随便这些大臣发挥,他们必然要来劲了,送来更多的弹劾折子,真的要把御书房淹了吧?
听见这话,皇帝示意李德全把折子都收起来,免得没地方落脚,一边又让人叫小太子过来。
云岚就知道,皇帝又要考验小太子了。
这个弟弟才几岁,皇帝这么快就开始教导,小太子能跟得上吗?
小太子很快就过来了,规规矩矩跟皇帝行礼,抬头的时候对着云岚眨眨眼,喊了一声“大姐姐”。
云岚想从椅子上跳下去,却被皇帝一手摁住了,皇帝只把曹寅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然后问小太子的意思,要怎么解决。
上回李光地的事情,皇帝也问过小太子,可惜小太子的回答并没能让皇帝满意。
后来云岚的答案被皇帝采用了,最后只让李光地稍微降职,并不多,小惩大诫,直接堵住了群臣的嘴,李光地以后再起复也不会太难。
小太子可能上次回答得不好,这次思索的时间就特别久才开口道:“皇阿玛,曹荃这样是背叛兄弟,还打算借刀杀人,就该惩罚才是,不过该交给曹家人来罚为好。”
云岚听后忍不住点了点头,觉得小太子考虑的很周到。
毕竟曹荃说到底是曹寅的兄弟,要是皇帝降罪的话,就要连累曹寅了,还不如交给曹寅来处罚。
可能不重,就是把曹荃关起来而已,也好过皇帝罚了之后,跟曹家的关系可能就有裂痕了。
哪怕皇帝不在意,曹寅还是会尴尬,以后办差可能就没有那么心无旁骛了。
小太子的余光见云岚点头了,心里终于有点底气,继续说道:“大臣们弹劾曹寅也没错,毕竟曹寅私下跟倭国联系,想要收买人探听冶炼的秘密。虽说是好心,但也该提前告知皇阿玛才是。”
“所以曹寅也该罚,只是他打探到冶炼的事也有功劳,可以互相抵消。皇阿玛不惩罚他,却也不给赏赐。”
小太子努力想了想,只能想到这么多了,有点忐忑看向皇帝。
皇帝没直接回答,而是看向身边的云岚问道:“你觉得呢,太子说得如何?”
云岚连连点头道:“皇阿玛,太子弟弟说得挺好。曹荃这个做法,对内是兄弟阋墙,叫人不齿。对外的话,要这消息传到倭国那边,这铜矿买卖就不好做了。”
不说曹寅收买倭国人,就是探听铜矿冶炼技术的事,倭国人知道不炸毛才怪!
所以曹荃把消息透露出去的事,不止拖曹家的后退,还可能坏了这边跟倭国的铜矿买卖。
而且说到底,还是为了曹荃自己,不罚简直没天理了。
只是小太子想得很周全,皇帝要把曹荃杀了,曹寅的处境就尴尬起来。
曹家人如今会怪罪曹荃,回头曹荃真的死了,估计又会掉转头怪罪曹寅没向皇帝求情了。
人性就是这样,总是偏向弱者或者死了的人。曹荃没死,家族的人只会怪责曹荃。
但死了的曹荃就是弱势的一边了,他们又会觉得人死了什么都能原谅,反而想起曹荃的好来,那么活着的曹寅就得倒霉了。
曹荃交给曹寅,估计只会被圈起来生活,但是他不出去,就不能再拖后腿了。
家族的人对曹荃有意见,曹荃可能吃喝不愁,但家里人也不会让他好过就是了。
至于曹寅,确实有功,但是擅自做主也该罚,功过相抵消,别人也就挑不出错来。
不然他错了不罚,还奖励,以后其他人也有样学样擅自做主闹出什么事来怎么办?
云岚看着四周,抬头偷偷跟小太子眨眨眼。
小太子跟着眨眨眼,一时没明白自家姐姐的意思。
云岚只好再努力看周围,然后继续使劲眨眼。
小太子小脸逐渐茫然,云岚感觉眼睛眨得也快抽筋了。
皇帝余光瞥见后,又好笑又无奈道:“你怎么还给太子提示了?这可算是作弊了。”
云岚看小太子完全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只好直接说道:“太子弟弟,还少了这些上弹劾折子的大臣呢,要怎么处置的?”
她那么努力眨眼就是想提醒小太子,别忘了这些跟着一起捣乱的大臣们!
可惜小太子没能明白,云岚只好直接开口说出来了。
小太子这才恍然大悟,就说自家姐姐刚才怎么拼命眨眼睛,原来是想跟他提醒这个。
他顿时有点脸红,想了想才开口道:“皇阿玛,这些大臣有的是为国着想,有的是浑水摸鱼,敲打一下应该就好了,以后他们就会收敛一点。”
云岚等了一会,茫然看过去:没了?
小太子这次明白了,轻轻点头:他说完了。
云岚看了小太子一眼,索性还是转头对皇帝打补丁道:“皇阿玛,太子弟弟年纪小,还是太温柔了一点。”
皇帝挑眉道:“的确太心慈手软了一点,对待这些趁机浑水摸鱼的人,就该狠狠打一顿才行,他们不痛过,是不会知道收敛的。”
这事要轻飘飘过去,以后这些大臣还敢再来!
小太子听后,认真请教道:“皇阿玛,那要怎么做,才能让大臣们知道痛,然后以后知道收敛的?”
皇帝看向身边的云岚,示意她来回答。
云岚:怎么又是让她来说?
她琢磨了一下,如果扣钱的话,这些大臣身居高位,压根就不缺钱,这个惩罚完全是不痛不痒的。
要让这些大臣们真正感到痛,那就要抓住痛脚才行。
这事云岚还真不是专业的,那是不是该找专业的人来办?
于是她开口答道:“皇阿玛,让这些大臣也亲自经历一番,他们就知道痛了。这事我不擅长,最擅长的人应该是御史们。”
皇帝这才微微一笑道:“不错,这是个好法子。御史们空闲久了,也该动一动的。”
小太子的小脸上有些茫然看向两人,似乎没有明白。
云岚就跟小太子解释道:“这些大臣浑水摸鱼来弹劾曹大人,让御史也弹劾他们就好了。至于弹劾什么,想来皇阿玛都会知道。”
这些大臣就经不住查,皇帝派人查一查,很容易就能找到痛脚。
哪怕他们本人没什么大毛病,家族里面的人也不是一个个都能约束好自己,总归一大锅粥里总有那么几颗老鼠屎。
平日还能死死捂住,被皇帝让御史掀开来,那确实既没面子,还得想尽办法找补,真是脸疼又头疼,总归是疼了,以后他们就知道收敛的。
小太子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皇阿玛果真厉害!”
云岚也跟着附和道:“皇阿玛最厉害了,以后御书房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折子送来的。”
皇帝被两个孩子夸得满脸笑容,摸了摸云岚的小脑袋道:“看你们两个小嘴甜的,先出去玩儿吧,朕让人叫御史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