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苏麻喇姑笑着解释道:“这件事宁嬷嬷自个解决不了,闹到皇上面前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云岚挑眉,所以让她来解决才是最优解对吗?
她心里不大高兴,却又觉得宁嬷嬷这样是为小太子着想,一颗心是向着小太子的。
如果换了别的嬷嬷,就未必对小太子那么上心。
云岚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觉得事情她解决不了,那就去找皇帝好了。
皇帝正在看折子,见女儿来了,就笑着看云岚吭哧吭哧爬上椅子。
她如今长大点儿了,不需要梯子,也能爬上椅子坐好,并不需要皇帝抱上椅子了。
皇帝笑着问道:“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刚才你不是还陪着太子说话吗?”
云岚点点头,就把小太子的事情说了,还把她怎么解决的也仔细告诉皇帝。
皇帝认真听完后,点头赞许道:“你做得很好,只是太子不算小了,你其实可以直接告诉他真相,让他自己来判断。”
云岚看了他一眼,皇帝对待小太子的态度似乎格外严格和冷漠。
皇帝察觉到女儿眼神,笑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朕对太子太严厉了,应该宽容一点?”
云岚犹豫着要不要点头,皇帝又解释道:“太子以后会遇到更多这样的事,一开始没让他明白,他往后很难都规避掉,总不能每次都让你来帮忙吧?”
她感觉皇帝最后还咽下了一句话,小太子要是什么事都让云岚来解决,那要他这个太子来何用?
不过皇帝说的也有道理,明知道前路有个坑,不告诉小太子该怎么绕道走,云岚只帮着把坑给填了,让小太子直接过去。
下次小太子独自遇到坑的时候,也就不会绕道走了,只站在坑前等着人来解决,确实对他的成长来说不太友好。
云岚只能嘟嘟囔囔说道:“太子弟弟还小呢,我就帮一次忙,也没什么。太子弟弟那么聪明,下回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皇帝摸着她的小脑袋道:“朕知道你跟太子一起长大,两姐弟关系好。不过太子走的路跟你不同,以后只会越来越艰难,还只能一个人走下去。”
“朕不是不让你帮太子,而是在太子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你有主意可以帮把手,却不能一开始没让太子做任何努力就帮忙,那会把太子养废的。”
云岚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说出了自己纠结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宁嬷嬷的问题。
皇帝皱眉道:“你考虑得好,直接换掉宁嬷嬷不太妥当,换个人也未必能比宁嬷嬷做得更好。”
云岚看着皇帝,忽然眨眨眼道:“皇阿玛,那是不是能多送一个嬷嬷去东宫照顾太子弟弟?”
听见这话,皇帝看着女儿就笑了:“不错,这是个好主意。”
宁嬷嬷一个人管着东宫,那就是一人独大,又从小照顾太子,跟太子的感情深厚。
以后太子做什么,可能都会对宁嬷嬷有所顾虑。
宁嬷嬷的态度,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小太子。
但是如果多一个嬷嬷在,那东宫就不是宁嬷嬷一个人说了算,对方也能规劝和约束住宁嬷嬷。
两人分庭抗礼,小太子耳边就能多个声音,而不是只听见宁嬷嬷说的。
皇帝笑眯眯,眼神赞赏地看向女儿。
女儿跟着他一起长大,耳濡目染,如今都会用制衡了。
她十分聪慧,却还是年纪小,手段稚嫩了一点。
皇帝给东宫添了一个嬷嬷,还是在慈宁宫伺候的秦嬷嬷。
虽说不是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身边伺候,也在慈宁宫很长一段时间了,人品和能力都不错,还胜在比较年轻。
不然年纪太大的,去东宫没几年,只怕就要小太子开始给对方养老了,实在用处不大。
皇帝不止添了一个嬷嬷,另外还给小太子添置了一个叫薛南的大太监,专门负责东宫的事务,可以说是东宫的管事了。
毕竟嬷嬷们不好出宫,大太监有腰牌在,等到允许就能出去,以后替小太子办事也方便得多。
如此一来,就不是两个嬷嬷之间制衡,而是三人互相制衡了。
云岚:三个人,所以三角形的关系最稳定是吧?
这个叫薛南的太监也在乾清宫伺候,云岚曾见过他好几回,因为他是李德全的徒弟。
薛南长得清秀,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相当会来事,一张嘴十分会说漂亮话,还说得特别真诚,叫人听着就特别舒服。
他只会说好话,当然不会被李德全看中。
另外就是薛南的记性极好,虽然他不识字,但是听过一两次就都能记住,办事就十分稳妥。
乾清宫里有能耐的人太多,能出头必然不是一般人了。
云岚还是很欣慰的,毕竟皇帝听取了她的意见,怜惜了小太子,没真的把宁嬷嬷直接换掉,而是变成三足鼎立。
东宫多添了人,云岚也留意了一下,隔几天后找小太子一起吃点心和甜水,然后聊一聊。
小太子对于东宫多了一个嬷嬷和一个大太监的事相当接受良好,他起初还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这样的话,很多琐事就不必宁嬷嬷一个人去处理了。
对外有薛南,对内有秦嬷嬷和宁嬷嬷,小太子感觉如今的生活比之前还要好得多。
毕竟宁嬷嬷就一个人,既要处理东宫的琐碎事,又要亲自照顾小太子,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来用。
当然了,也不是东宫没别的人能用,而是宁嬷嬷习惯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说得难听点,就是宁嬷嬷对东宫其他人谁都不放心,习惯掌控东宫所有的事,到头来把自己累得半死,很多事也处理得不够好。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宁嬷嬷又不是三头六臂,一天的时间再是怎么努力腾出来,总有不够时间处理的地方。
如今多了两个人,很多事就分出去了。
他们几个还分了工,薛南会陪着小太子去学武,然后跟内务府对接,属于东宫的份例安排妥当。
秦嬷嬷更偏向负责小太子的吃食和衣物,小厨房也是她管着的。
小太子平日吃什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偏爱吃什么口味,秦嬷嬷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小太子每天吃的就更精致了,还变着花样来做。
除了御膳房,还有小厨房帮着开小灶,原本因为学武消瘦了一点的小太子,这阵子脸颊长了点肉,云岚捏着手感更好了。
衣着方面,秦嬷嬷也是跟针线房对接。衣物和配饰等等都由她来把关,按照太子的规格做的样式和花纹之外,能选择的就更多了。
比如腰带就一口气做了十几条,鞋子也是。
毕竟小太子学武之后,就更费鞋了,要穿得舒适,才不会磨着脚。
至于宁嬷嬷,还跟以前那样贴身照顾小太子,还管着小太子的钱匣子和私库的钥匙。
当然这私库的钥匙,除了宁嬷嬷手里的一把之外,薛南也有一把。
私库上有两把锁头,两人要一起去开,才能把私库打开。
这样一来,单独谁去开私库是开不了的,总会有另外一个人知情。
三人这样分配工作,云岚有点意外,想了想又在情理之中。
她原本还担心这三个人谁都不服谁,暗地里较劲,那小太子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有所提高,反而会变得闹心。
好在皇帝挑人的时候估计也是考虑过此事的,选的人就十分合适。
秦嬷嬷虽说出自慈宁宫,却不是两位太后贴身伺候的嬷嬷,地位没那么高。
相比之下,薛南在乾清宫的地位就要高一些,还有李德全这个师傅当靠山。
如此一来,薛南往前站是应该的,秦嬷嬷就会往后退了。
宁嬷嬷虽然是赫舍里皇后身边伺候的,身份也高,却是高不过薛南和秦嬷嬷,只能安分下来。
但是小太子的钱袋和私库钥匙都有宁嬷嬷的一份,又暗中抬高了一点她在东宫的地位。
云岚:皇帝这一手制衡玩得炉火纯青,她是真的学不来!
好在小太子的事就这么完美解决了,而且他在东宫的生活变得更精致更好,云岚还是很高兴的!
德贵人不但没成事,还被皇帝派人去呵斥一通,让她安分一些。
她后边就安安静静在殿内养胎,似乎是认命了,再也没其他什么曲线救国的招数了。
德贵人这边安静下来,荣嫔那边就开始有动静了。
之前荣嫔有喜后十分高兴,不过害喜厉害,还把三格格送去慈宁宫。
三格格去慈宁宫后,有云岚在,又有皇太后,以及后来去的四格格和五格格两个妹妹,每天都过得很高兴。
云岚一时都忘记了荣嫔这个正怀孕的人,冷不丁听说她发动了,还愣了一下。
算算日子,荣嫔也差不多是时候发动了。
担心吓着三格格,她老早就被嬷嬷抱去慈宁宫等着,有皇太后陪着她。
云岚挑眉,所以让她来解决才是最优解对吗?
她心里不大高兴,却又觉得宁嬷嬷这样是为小太子着想,一颗心是向着小太子的。
如果换了别的嬷嬷,就未必对小太子那么上心。
云岚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觉得事情她解决不了,那就去找皇帝好了。
皇帝正在看折子,见女儿来了,就笑着看云岚吭哧吭哧爬上椅子。
她如今长大点儿了,不需要梯子,也能爬上椅子坐好,并不需要皇帝抱上椅子了。
皇帝笑着问道:“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刚才你不是还陪着太子说话吗?”
云岚点点头,就把小太子的事情说了,还把她怎么解决的也仔细告诉皇帝。
皇帝认真听完后,点头赞许道:“你做得很好,只是太子不算小了,你其实可以直接告诉他真相,让他自己来判断。”
云岚看了他一眼,皇帝对待小太子的态度似乎格外严格和冷漠。
皇帝察觉到女儿眼神,笑笑道:“你是不是觉得朕对太子太严厉了,应该宽容一点?”
云岚犹豫着要不要点头,皇帝又解释道:“太子以后会遇到更多这样的事,一开始没让他明白,他往后很难都规避掉,总不能每次都让你来帮忙吧?”
她感觉皇帝最后还咽下了一句话,小太子要是什么事都让云岚来解决,那要他这个太子来何用?
不过皇帝说的也有道理,明知道前路有个坑,不告诉小太子该怎么绕道走,云岚只帮着把坑给填了,让小太子直接过去。
下次小太子独自遇到坑的时候,也就不会绕道走了,只站在坑前等着人来解决,确实对他的成长来说不太友好。
云岚只能嘟嘟囔囔说道:“太子弟弟还小呢,我就帮一次忙,也没什么。太子弟弟那么聪明,下回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皇帝摸着她的小脑袋道:“朕知道你跟太子一起长大,两姐弟关系好。不过太子走的路跟你不同,以后只会越来越艰难,还只能一个人走下去。”
“朕不是不让你帮太子,而是在太子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你有主意可以帮把手,却不能一开始没让太子做任何努力就帮忙,那会把太子养废的。”
云岚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又说出了自己纠结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宁嬷嬷的问题。
皇帝皱眉道:“你考虑得好,直接换掉宁嬷嬷不太妥当,换个人也未必能比宁嬷嬷做得更好。”
云岚看着皇帝,忽然眨眨眼道:“皇阿玛,那是不是能多送一个嬷嬷去东宫照顾太子弟弟?”
听见这话,皇帝看着女儿就笑了:“不错,这是个好主意。”
宁嬷嬷一个人管着东宫,那就是一人独大,又从小照顾太子,跟太子的感情深厚。
以后太子做什么,可能都会对宁嬷嬷有所顾虑。
宁嬷嬷的态度,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小太子。
但是如果多一个嬷嬷在,那东宫就不是宁嬷嬷一个人说了算,对方也能规劝和约束住宁嬷嬷。
两人分庭抗礼,小太子耳边就能多个声音,而不是只听见宁嬷嬷说的。
皇帝笑眯眯,眼神赞赏地看向女儿。
女儿跟着他一起长大,耳濡目染,如今都会用制衡了。
她十分聪慧,却还是年纪小,手段稚嫩了一点。
皇帝给东宫添了一个嬷嬷,还是在慈宁宫伺候的秦嬷嬷。
虽说不是在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身边伺候,也在慈宁宫很长一段时间了,人品和能力都不错,还胜在比较年轻。
不然年纪太大的,去东宫没几年,只怕就要小太子开始给对方养老了,实在用处不大。
皇帝不止添了一个嬷嬷,另外还给小太子添置了一个叫薛南的大太监,专门负责东宫的事务,可以说是东宫的管事了。
毕竟嬷嬷们不好出宫,大太监有腰牌在,等到允许就能出去,以后替小太子办事也方便得多。
如此一来,就不是两个嬷嬷之间制衡,而是三人互相制衡了。
云岚:三个人,所以三角形的关系最稳定是吧?
这个叫薛南的太监也在乾清宫伺候,云岚曾见过他好几回,因为他是李德全的徒弟。
薛南长得清秀,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相当会来事,一张嘴十分会说漂亮话,还说得特别真诚,叫人听着就特别舒服。
他只会说好话,当然不会被李德全看中。
另外就是薛南的记性极好,虽然他不识字,但是听过一两次就都能记住,办事就十分稳妥。
乾清宫里有能耐的人太多,能出头必然不是一般人了。
云岚还是很欣慰的,毕竟皇帝听取了她的意见,怜惜了小太子,没真的把宁嬷嬷直接换掉,而是变成三足鼎立。
东宫多添了人,云岚也留意了一下,隔几天后找小太子一起吃点心和甜水,然后聊一聊。
小太子对于东宫多了一个嬷嬷和一个大太监的事相当接受良好,他起初还有点不适应,后来发现这样的话,很多琐事就不必宁嬷嬷一个人去处理了。
对外有薛南,对内有秦嬷嬷和宁嬷嬷,小太子感觉如今的生活比之前还要好得多。
毕竟宁嬷嬷就一个人,既要处理东宫的琐碎事,又要亲自照顾小太子,恨不得把自己劈成两半来用。
当然了,也不是东宫没别的人能用,而是宁嬷嬷习惯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说得难听点,就是宁嬷嬷对东宫其他人谁都不放心,习惯掌控东宫所有的事,到头来把自己累得半死,很多事也处理得不够好。
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宁嬷嬷又不是三头六臂,一天的时间再是怎么努力腾出来,总有不够时间处理的地方。
如今多了两个人,很多事就分出去了。
他们几个还分了工,薛南会陪着小太子去学武,然后跟内务府对接,属于东宫的份例安排妥当。
秦嬷嬷更偏向负责小太子的吃食和衣物,小厨房也是她管着的。
小太子平日吃什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偏爱吃什么口味,秦嬷嬷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小太子每天吃的就更精致了,还变着花样来做。
除了御膳房,还有小厨房帮着开小灶,原本因为学武消瘦了一点的小太子,这阵子脸颊长了点肉,云岚捏着手感更好了。
衣着方面,秦嬷嬷也是跟针线房对接。衣物和配饰等等都由她来把关,按照太子的规格做的样式和花纹之外,能选择的就更多了。
比如腰带就一口气做了十几条,鞋子也是。
毕竟小太子学武之后,就更费鞋了,要穿得舒适,才不会磨着脚。
至于宁嬷嬷,还跟以前那样贴身照顾小太子,还管着小太子的钱匣子和私库的钥匙。
当然这私库的钥匙,除了宁嬷嬷手里的一把之外,薛南也有一把。
私库上有两把锁头,两人要一起去开,才能把私库打开。
这样一来,单独谁去开私库是开不了的,总会有另外一个人知情。
三人这样分配工作,云岚有点意外,想了想又在情理之中。
她原本还担心这三个人谁都不服谁,暗地里较劲,那小太子的生活水平就不会有所提高,反而会变得闹心。
好在皇帝挑人的时候估计也是考虑过此事的,选的人就十分合适。
秦嬷嬷虽说出自慈宁宫,却不是两位太后贴身伺候的嬷嬷,地位没那么高。
相比之下,薛南在乾清宫的地位就要高一些,还有李德全这个师傅当靠山。
如此一来,薛南往前站是应该的,秦嬷嬷就会往后退了。
宁嬷嬷虽然是赫舍里皇后身边伺候的,身份也高,却是高不过薛南和秦嬷嬷,只能安分下来。
但是小太子的钱袋和私库钥匙都有宁嬷嬷的一份,又暗中抬高了一点她在东宫的地位。
云岚:皇帝这一手制衡玩得炉火纯青,她是真的学不来!
好在小太子的事就这么完美解决了,而且他在东宫的生活变得更精致更好,云岚还是很高兴的!
德贵人不但没成事,还被皇帝派人去呵斥一通,让她安分一些。
她后边就安安静静在殿内养胎,似乎是认命了,再也没其他什么曲线救国的招数了。
德贵人这边安静下来,荣嫔那边就开始有动静了。
之前荣嫔有喜后十分高兴,不过害喜厉害,还把三格格送去慈宁宫。
三格格去慈宁宫后,有云岚在,又有皇太后,以及后来去的四格格和五格格两个妹妹,每天都过得很高兴。
云岚一时都忘记了荣嫔这个正怀孕的人,冷不丁听说她发动了,还愣了一下。
算算日子,荣嫔也差不多是时候发动了。
担心吓着三格格,她老早就被嬷嬷抱去慈宁宫等着,有皇太后陪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