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说康亲王是谨慎小心,不如说他是胆小如鼠,天天担心皇帝觉得他功高过主。在云省的时候,他不止一次上折子想换将帅,自己赶紧回京来,把虎符一交,然后落个轻松。
  还是皇帝一次次拒绝,康亲王只好老实呆在云省不敢擅自回来。
  索性这次要不是大格格的周岁宴,皇帝格外重视,康亲王也有借口说来观礼,皇帝才同意,不然他还回不来。
  福全远远见过那个叫戴梓的人,看着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只随口说道:“堂兄既然把人带回来,对方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常宁点点头,继续埋头吃了起来,不再多问了。反正不管什么人才,皇帝三哥看着能用就用,堂兄推荐的应该差不到哪里去。
  这边欢声笑语的,衬得后宫就要冷清得多了。
  纳喇氏看着榻上呼呼大睡的大阿哥,打发掉伺候的宫人,只留下郑嬷嬷小声说道:“等大阿哥周岁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那边办周岁宴。”
  郑嬷嬷嘴唇一动,想说按规矩,小阿哥都是在太和殿办的周岁宴,大阿哥应该不会例外。
  大格格这次破例在乾清宫办了,那是皇帝乐意,并不等于大阿哥也能一样。
  只是这话就在嘴边,郑嬷嬷却说不出口,就含糊应道:“主子,大阿哥还小,离着周岁还久。”
  纳喇氏勉强被安抚住了,又嘟囔道:“大阿哥和三格格的出生就是前后脚,只差了一天,皇上到时候不会为了省事,让两个孩子一起办周岁宴吧?”
  要真是这样,她就要闹了啊!
  跟老对手的孩子一起办周岁宴,规格还一样,这叫纳喇氏怎么能接受得了?
  纳喇氏的是小阿哥,马佳氏只是小格格,她凭什么呢!
  然而纳喇氏想到皇帝为大格格破例,也很担心皇帝并不介意小阿哥和小格格一起办周岁宴的事,不由开始发愁起来。
  郑嬷嬷赶紧安慰道:“主子想这个还是太早了一点,到时候皇上想必会有章程。”
  言下之意,皇帝要是决定好了,就没纳喇氏反对的余地了。
  纳喇氏心里也明白,她就是有点不高兴,于是嘴上抱怨两句而已:“听说太子殿下满月的时候,马佳氏送了一整套亲手做的衣服,她倒是谄媚得很。”
  这话吓得郑嬷嬷赶紧看着四周,见宫人确实离得很远,纳喇氏说话的声音也低,却还是心惊肉跳的:“主子,这话可不能说!”
  郑嬷嬷知道,皇后去世,留下二阿哥,皇帝忽然直接立二阿哥为太子。
  纳喇氏还以为大阿哥的机会来了,以后长大了好好表现,兴许还有机会。
  如今皇帝先立好太子,还有大阿哥什么事?
  于是纳喇氏有些郁闷,给小太子送的满月礼就敷衍了一些。
  郑嬷嬷曾劝过,让纳喇氏对小太子的满月礼物更上心一点。
  银手镯这个,大格格曾经给三格格送过的礼物。如今纳喇氏却把这个送给小太子,难道是把小太子和三格格放在同样的位子吗?
  可惜郑嬷嬷到底没能劝住,好在送礼的嫔妃多,她们也不是一个个娘家都好,大多不受宠,手里头没什么好东西,更没什么银钱,送的东西都比较一般。
  皇帝倒不至于计较,非得嫔妃们送贵重的,于是混在其中的纳喇氏也就顺利敷衍过去了。
  只是纳喇氏听说马佳氏送的满月礼极为用心,比对三格格还用心,她嘴上就忍不住讥讽两句。
  纳喇氏觉得马佳氏这是自己没儿子,想要巴结太子,进而讨好皇帝。
  尤其对比之下,小太子满月,满后宫都给他送礼物。
  但是大阿哥满月,却没人有什么表示,纳喇氏心里就更不痛快了。
  明明大阿哥是皇帝的长子,如今别说有人讨好他了,一个个简直对大阿哥视而不见,把纳喇氏那个气的。
  郑嬷嬷只能继续劝道:“主子,大格格给大阿哥特地送了礼物。”
  纳喇氏一听,皱眉道:“我原本也以为大格格对待大阿哥有所不同,后来她这不是几个弟弟妹妹都送礼物了?”
  不管是三格格,还是小太子,大格格简直是雨露均沾,谁都没忘记。
  回头四格格和五格格满月的时候,大格格估计也会派人送礼物。
  她这小小年纪的,怎的也知道一碗水端平了呢?
  纳喇氏心里就纳闷了,她远远见过恭亲王常宁,这位王爷实在年轻又直率,甚至有点傻乎乎的。
  大格格的生母之前是个不显眼的庶福晋,据说也不是特别受宠,娘家不怎么样。
  后来在宫宴上,纳喇氏悄悄打量过,感觉人也木讷不够聪明。
  怎么这两人生的女儿,就聪明得跟鬼灵精一样了?
  纳喇氏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看着呼呼大睡的大阿哥,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
  说不准等大阿哥长大点,他也更像皇帝,然后聪明伶俐会来事?
  纳喇氏到时候,也能享儿子的福了。
  思及此,她倒是气顺了一些。
  云岚并不知道纳喇氏正望子成龙,如果知道的话,估计只会觉得:想的很好,她以后还是别想了!
  周岁宴之后,云岚觉得自己是个大孩子了,于是每天自己吃饭,还试图自己换衣服。
  可惜她的小胳膊太短,换衣服还有点费劲,需要人帮忙才行。
  每天云岚还自己选衣服穿,避免继续当大桃子和小鸡,皇帝不由感慨他的快乐又少了一个!
  这会儿云岚吃完辅食和糊糊,就被皇帝抱着去御书房。
  今天要见康亲王举荐的戴梓,以及明珠举荐的梅文鼎。
  正好两人前后脚被推荐过来,皇帝索性一起见了。
  举荐他们的人,康亲王和明珠也跟着一起来了。
  新茶山前期的事,明珠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余下的只需要交给下属就行。
  加上他也不放心,打算陪着梅文鼎过来面圣。
  毕竟几个人的组合,康亲王是个胆小沉默的,每次正事简单交代完就无话可说了。
  戴梓也是个寡言之人,只有提到改良武器的时候,话才会多一些。
  梅文鼎更是个腼腆不爱说话的人,问什么就回答什么,一紧张还容易结巴。
  这让明珠担心得要命,觉得没他在旁边帮着说话,面见皇帝的时候,四个人当中三个都沉默,那就尴尬了。
  云岚在旁边听了一会,也是看出来了。
  戴梓和梅文鼎都是不擅言谈的理科生,戴梓擅长改良武器,梅文鼎则是喜爱算数和天文,在上面埋头钻研多年。
  皇帝问起改良武器的问题,戴梓回答的时候两眼放光,说话别提多流畅了。
  但是皇帝一问别的,戴梓就结结巴巴有点答不上来。
  梅文鼎也差不多,全靠明珠在旁边帮忙介绍一番。
  不过等皇帝和梅文鼎提起算数和天文学之事,梅文鼎的话就多了起来,两人相谈甚欢,就没明珠什么事了。
  明珠听着他们聊的话题跟天书一样,叫人听得云里雾里的,也根本接不上话。
  云岚眼看皇帝跟梅文鼎越聊越高兴,把其他人都晾在那里。
  康亲王低着头不知道在打瞌睡还是在听,戴梓倒是专心听着,时不时点头,似是在附和,又有所顿悟。
  毕竟改良武器当中有不少数据和角度的问题,跟算数有关系,戴梓都是自学,不如梅文鼎和皇帝学得那么好,听得就更认真了。
  明珠的话,云岚几乎都能看到他眼里的蚊香在转了。
  估计明珠以为这场见面需要他来当气氛组,才能继续下去。
  谁能想到,梅文鼎那么沉默的人,说起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专业,话比明珠还多还流畅呢?
  甚至皇帝也很喜欢梅文鼎这个人才,聊到最后才想起其他人,有些意犹未尽,于是他大手一挥,把人都留下来用饭。
  好在吃饭的时候,皇帝不至于还跟梅文鼎继续聊,云岚也不用听数学知识来下饭了。
  明珠也是松了一口气,他还是第一次被皇帝忽略到这个地步。
  他琢磨着要不要回去也跟梅文鼎学一学,不然以后跟皇帝在算数上都没有任何共同话题不说,自己连听都听不明白。
  康亲王就没明珠那么上进了,听不懂的东西他也不在意,只知道按照皇帝的吩咐去办差就是。
  云岚在旁边努力干饭,然后发现康亲王特别能吃!
  他一口气吃了三个大肘子,半盘酱鸭,半盘烧鸡,还有一大碗面。
  偏偏康亲王还吃得不紧不慢的,然后还有点斯文,但是一大堆食物全进他一个人的肚子里了!
  要不是云岚看着他吃完,都不会发现这位康亲王如此能吃!
  康亲王察觉到大格格的视线,还有点不好意思。
  皇帝见了,只笑着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你回府休息几天再回去也不迟。”
  听见这话,康亲王的面色就变了,苦哈哈道:“皇上,微臣可以留下来的,换人过去也行,云省那边已经安定多了。也多亏了戴梓改良了大炮,云省的内乱很快就解决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