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皇帝还有点落寞,觉得女儿不需要自己了,都要独自走了!
云岚无奈,她只是下地自己走走,怎么就被皇帝扣上这么大的帽子呢!
但是她坚持下地走了一会就累得不行,两条腿跟软面条一样,可能对这个小身板来说还是太难了。
于是她索性摆烂了,伸出小手就让皇帝继续抱着走。
反正自己长得很快,云岚再长大点,皇帝很快就要抱不动她了。
皇帝却觉得,女儿哪怕长到七八岁,甚至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依旧能单手抱起来。
“你这跟羽毛一样轻,对朕来说实在轻飘飘的,哪里就觉得重了?”
云岚压根不相信,歪着头道:“我,长大。”
她一直在长大,怎么可能轻,皇帝对重量是不是一点都不敏感?
云岚估算了一下,她如今胖乎乎的,少说有二十斤重。
皇帝确实一路走过来,单手抱着她,都不带换手的,难道真的不沉吗?
云岚回想了一下上辈子的自己,十八岁的她两只手提起二十斤大米,也就能一口气上两层楼,单手拿就勉强走几步而已。
见女儿不太相信的样子,皇帝索性抱着云岚去了练武场,示意李德全把他的大弓拿过来。
皇帝的大弓是一个膀大腰圆的侍卫拿过来的,云岚看了眼这弓足足有一人高。
她被皇帝放进苏麻喇姑的怀里,然后单手拿起大弓,放上箭羽,对着远处的靶子拉弓放手。
箭羽正中靶心,甚至穿过去一半,可见皇帝的力气有多大。
云岚不由瞪大眼,小手忍不住给皇帝鼓掌,实在太厉害了!
哪怕她没摸这个大弓,都知道有多么重了。
皇帝不但轻轻松松单手拿起来,还能痛快拉弓,丝毫没有任何负重的感觉。
见*女儿拍着小手,小脸上全是赞叹,皇帝笑吟吟给云岚介绍道:“朕的大弓是十一力,皇阿玛的弓约莫是七力。”
这会的长弓背面会涂上筋和胶,这两样涂得越多,弓的力数就越大,需要足够的臂力才能拉开。
所以会按照筋和胶加起来的重量,分为一到十八的力。
云岚抿着唇努力换算了一下,这时代的一斤是十六两,一力是九斤十四两,这样一力大概是后世的十一斤。
皇帝这个大弓是十一力,所以足足有一百二十斤吗?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这臂力,如斯恐怖!
皇帝说得兴起,还让人去库房里取出先帝的大弓。
这大弓是木制的,顶端用的是黑牛角。保存得极好,显然有人经常养护,云岚看见上面刻着“七力”两个字。
两张弓都差不多长,云岚用小手比划了一下,感觉这弓得有一米七差不多一米八了。
但凡个头矮一点的,都用不了这把大弓。
云岚看最近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的皇帝,难得开心了一点,她立刻化身为气氛组,小手一拍,小嘴还甜丝丝说道:“阿玛,厉害!”
皇帝听着就更高兴了,笑着说道:“等你大一些,朕就把小时候用的小弓送给你。”
云岚:她走着还没特别利索,皇帝就已经开始给自己安排以后的武艺学习工具了吗?
不过她想了想,射箭的姿势确实很帅,自己也很想学,于是点着小脑袋答应道:“阿玛,想要。”
“好,不愧是朕的女儿,以后这箭术说不定也跟朕一样厉害了。”皇帝说完,似是想了想,又小声问李德全。
“朕记得库房里的小弓,最小的是四力的?”
李德全也压低声音答道:“回皇上,确实最小的是四力。”
云岚囧了,她能听得见的好吗?
最小的弓居然是四力的,看来皇帝小时候的力气也很大,天生神力吗?
不过也是,要不是他从小力气非常大,如何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摔跤赢了身强力壮的鳌拜呢!
皇帝顿时发愁了,他刚金口玉言要给女儿送小弓,回头发现自己最小的弓有四力,估计云岚长大了都未必能拉得动。
他总不好食言,一时忍不住皱眉。
李德全立刻为皇帝分忧道:“皇上,可以先让内务府把小弓做好,放进库房里备着。”
等几年后,大格格要学箭术的时候,皇帝再从库房里取出小弓来,也就没有食言了。
云岚:她听见了喂!所以皇帝说的送她小时候的小弓,就变成送她跟皇帝小时候用的小弓放一起的新弓了吗?
皇帝犹豫了一下,觉得不太合适,却又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女儿如今还小,应该听不懂,他却也不好隐瞒。
“也罢,回头给大格格做新的小弓,把朕小时候用的护具送给她就好。”
这样一来,也不算是完全食言了,送的东西里头,确实有皇帝小时候用的东西。
只是并非弓箭,而是护具了。
云岚:也行吧!总不能让她一开始就用四力的弓,估计压根就拉不动,还怎么学箭术呢!
皇帝表现了一番,得到女儿的热烈回应和赞赏,于是心满意足又拉了好几次大弓。
不但费掉了好几个箭靶,甚至他顺道把经过的大雁也打了下来。
无辜路过的大雁:?
甚至大雁只伤了一边的翅膀,掉下来后还活着,蹦跶着要跑,被眼明手快的侍卫一把抓住。
云岚:皇帝这准头真是够惊人的!
皇帝嘚瑟了一番,只出了一点薄汗,就准备抱着女儿回去了。
他回到乾清宫刚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就听外头禀报,说是索额图连夜写了折子派人送过来。
皇帝还有些疑惑,打开折子一看,顿时挑眉。
云岚也好奇凑过来看了两眼,原来是罗刹国想派人来京城,不是使臣,而是一些年轻学生,想留在这里学习满蒙汉的语言。
真是奇了怪了,罗刹国是准备派人过来留学吗?
这事实在太突然了,皇帝也有些疑惑,翻开索额图底下另外一封密信一看,才知道罗刹国为何忽然派人来学习语言。
其实也是因为最近这边跟罗刹国的互市,由于货物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些就不去互市直接买,而是预先订货。
既是订货,那就要定契约,给预订金,然后等着多久后收到之类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罗刹国想找个翻译来拟定契约,发现国内根本找不到人。
他们想要翻译,就只能在这边找,又或者去寻别国的传教士帮忙。
不是自己人,用着总是不放心。
所以罗刹国的贵族想来想去,就跟沙皇商量派人来学习这边的语言,以后有了自己人当翻译,做交易就要安心得多了。
云岚看过后,才明白罗刹国为何忽然送人来留学,原来是担心在交易当中吃亏。
契约的文字是两国的语言,但是在前期沟通上也困难重重。
罗刹国没有翻译,总不能靠身体比划来沟通吧?
一些契约上的细致问题,总要仔细谈妥才行,这都需要翻译才能做到。
沙皇没有直接派人来,而是透露给索额图,再上折子探探皇帝的口风。
要是皇帝愿意,罗刹国那边估计立刻就派遣留学的队伍过来了。
索额图在后边还写了此事的看法,他觉得可行。让罗刹国的人学习他们这边的文字,以后在沟通上确实更方便。
另外就是,这边也能通过这些人,更了解罗刹国的情况。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云岚看出皇帝的意动,显然被索额图折子里的话打动了。
不过要怎么安置这些罗刹国人,却是个问题。
总不能随便让他们住在人来人往的驿站里头,不方便不说,毕竟有出差的官吏,送信的信使都会住进去。还人多嘴杂,容易泄露这边的消息。
加上罗刹国人跟这边的生活习惯不同,很容易闹出矛盾来。
皇帝命李德全送来京城的地图,在上面看了一圈,在京郊的一座空置的宅子上点了点。
这个地方离城门比较远,算是十分僻静。
宅子不算大,但是安置罗刹国的人就足够了。虽说荒废了一段时日,却并不久,派人去收拾一番就能住人了。
周围都是单独的府邸,有门房和护院在,这些罗刹国人也不能给周边添乱。
要是小门小户的,只怕拦不住这些人高马大又武力值爆棚的罗刹国人了。
确实是最适合的地方,皇帝就给索额图写信,同意了罗刹国派人来京城学习,但是第一批只给三个名额。
人太多了不好管,而且要给罗刹国人教导满蒙汉语,还得有适合的老师。
要怎么教会罗刹国人,还需要摸索,一开始太多人反而容易手忙脚乱的,索性人少点好操作。
皇帝把南怀仁叫来,让他挑选会罗刹国语,又会满蒙汉语的传教士给罗刹国人上课。
南怀仁恭敬问道:“皇上,是只教他们读写吗?”
云岚无奈,她只是下地自己走走,怎么就被皇帝扣上这么大的帽子呢!
但是她坚持下地走了一会就累得不行,两条腿跟软面条一样,可能对这个小身板来说还是太难了。
于是她索性摆烂了,伸出小手就让皇帝继续抱着走。
反正自己长得很快,云岚再长大点,皇帝很快就要抱不动她了。
皇帝却觉得,女儿哪怕长到七八岁,甚至十几岁的时候,自己依旧能单手抱起来。
“你这跟羽毛一样轻,对朕来说实在轻飘飘的,哪里就觉得重了?”
云岚压根不相信,歪着头道:“我,长大。”
她一直在长大,怎么可能轻,皇帝对重量是不是一点都不敏感?
云岚估算了一下,她如今胖乎乎的,少说有二十斤重。
皇帝确实一路走过来,单手抱着她,都不带换手的,难道真的不沉吗?
云岚回想了一下上辈子的自己,十八岁的她两只手提起二十斤大米,也就能一口气上两层楼,单手拿就勉强走几步而已。
见女儿不太相信的样子,皇帝索性抱着云岚去了练武场,示意李德全把他的大弓拿过来。
皇帝的大弓是一个膀大腰圆的侍卫拿过来的,云岚看了眼这弓足足有一人高。
她被皇帝放进苏麻喇姑的怀里,然后单手拿起大弓,放上箭羽,对着远处的靶子拉弓放手。
箭羽正中靶心,甚至穿过去一半,可见皇帝的力气有多大。
云岚不由瞪大眼,小手忍不住给皇帝鼓掌,实在太厉害了!
哪怕她没摸这个大弓,都知道有多么重了。
皇帝不但轻轻松松单手拿起来,还能痛快拉弓,丝毫没有任何负重的感觉。
见*女儿拍着小手,小脸上全是赞叹,皇帝笑吟吟给云岚介绍道:“朕的大弓是十一力,皇阿玛的弓约莫是七力。”
这会的长弓背面会涂上筋和胶,这两样涂得越多,弓的力数就越大,需要足够的臂力才能拉开。
所以会按照筋和胶加起来的重量,分为一到十八的力。
云岚抿着唇努力换算了一下,这时代的一斤是十六两,一力是九斤十四两,这样一力大概是后世的十一斤。
皇帝这个大弓是十一力,所以足足有一百二十斤吗?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这臂力,如斯恐怖!
皇帝说得兴起,还让人去库房里取出先帝的大弓。
这大弓是木制的,顶端用的是黑牛角。保存得极好,显然有人经常养护,云岚看见上面刻着“七力”两个字。
两张弓都差不多长,云岚用小手比划了一下,感觉这弓得有一米七差不多一米八了。
但凡个头矮一点的,都用不了这把大弓。
云岚看最近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的皇帝,难得开心了一点,她立刻化身为气氛组,小手一拍,小嘴还甜丝丝说道:“阿玛,厉害!”
皇帝听着就更高兴了,笑着说道:“等你大一些,朕就把小时候用的小弓送给你。”
云岚:她走着还没特别利索,皇帝就已经开始给自己安排以后的武艺学习工具了吗?
不过她想了想,射箭的姿势确实很帅,自己也很想学,于是点着小脑袋答应道:“阿玛,想要。”
“好,不愧是朕的女儿,以后这箭术说不定也跟朕一样厉害了。”皇帝说完,似是想了想,又小声问李德全。
“朕记得库房里的小弓,最小的是四力的?”
李德全也压低声音答道:“回皇上,确实最小的是四力。”
云岚囧了,她能听得见的好吗?
最小的弓居然是四力的,看来皇帝小时候的力气也很大,天生神力吗?
不过也是,要不是他从小力气非常大,如何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摔跤赢了身强力壮的鳌拜呢!
皇帝顿时发愁了,他刚金口玉言要给女儿送小弓,回头发现自己最小的弓有四力,估计云岚长大了都未必能拉得动。
他总不好食言,一时忍不住皱眉。
李德全立刻为皇帝分忧道:“皇上,可以先让内务府把小弓做好,放进库房里备着。”
等几年后,大格格要学箭术的时候,皇帝再从库房里取出小弓来,也就没有食言了。
云岚:她听见了喂!所以皇帝说的送她小时候的小弓,就变成送她跟皇帝小时候用的小弓放一起的新弓了吗?
皇帝犹豫了一下,觉得不太合适,却又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女儿如今还小,应该听不懂,他却也不好隐瞒。
“也罢,回头给大格格做新的小弓,把朕小时候用的护具送给她就好。”
这样一来,也不算是完全食言了,送的东西里头,确实有皇帝小时候用的东西。
只是并非弓箭,而是护具了。
云岚:也行吧!总不能让她一开始就用四力的弓,估计压根就拉不动,还怎么学箭术呢!
皇帝表现了一番,得到女儿的热烈回应和赞赏,于是心满意足又拉了好几次大弓。
不但费掉了好几个箭靶,甚至他顺道把经过的大雁也打了下来。
无辜路过的大雁:?
甚至大雁只伤了一边的翅膀,掉下来后还活着,蹦跶着要跑,被眼明手快的侍卫一把抓住。
云岚:皇帝这准头真是够惊人的!
皇帝嘚瑟了一番,只出了一点薄汗,就准备抱着女儿回去了。
他回到乾清宫刚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就听外头禀报,说是索额图连夜写了折子派人送过来。
皇帝还有些疑惑,打开折子一看,顿时挑眉。
云岚也好奇凑过来看了两眼,原来是罗刹国想派人来京城,不是使臣,而是一些年轻学生,想留在这里学习满蒙汉的语言。
真是奇了怪了,罗刹国是准备派人过来留学吗?
这事实在太突然了,皇帝也有些疑惑,翻开索额图底下另外一封密信一看,才知道罗刹国为何忽然派人来学习语言。
其实也是因为最近这边跟罗刹国的互市,由于货物的数量越来越多,有些就不去互市直接买,而是预先订货。
既是订货,那就要定契约,给预订金,然后等着多久后收到之类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罗刹国想找个翻译来拟定契约,发现国内根本找不到人。
他们想要翻译,就只能在这边找,又或者去寻别国的传教士帮忙。
不是自己人,用着总是不放心。
所以罗刹国的贵族想来想去,就跟沙皇商量派人来学习这边的语言,以后有了自己人当翻译,做交易就要安心得多了。
云岚看过后,才明白罗刹国为何忽然送人来留学,原来是担心在交易当中吃亏。
契约的文字是两国的语言,但是在前期沟通上也困难重重。
罗刹国没有翻译,总不能靠身体比划来沟通吧?
一些契约上的细致问题,总要仔细谈妥才行,这都需要翻译才能做到。
沙皇没有直接派人来,而是透露给索额图,再上折子探探皇帝的口风。
要是皇帝愿意,罗刹国那边估计立刻就派遣留学的队伍过来了。
索额图在后边还写了此事的看法,他觉得可行。让罗刹国的人学习他们这边的文字,以后在沟通上确实更方便。
另外就是,这边也能通过这些人,更了解罗刹国的情况。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云岚看出皇帝的意动,显然被索额图折子里的话打动了。
不过要怎么安置这些罗刹国人,却是个问题。
总不能随便让他们住在人来人往的驿站里头,不方便不说,毕竟有出差的官吏,送信的信使都会住进去。还人多嘴杂,容易泄露这边的消息。
加上罗刹国人跟这边的生活习惯不同,很容易闹出矛盾来。
皇帝命李德全送来京城的地图,在上面看了一圈,在京郊的一座空置的宅子上点了点。
这个地方离城门比较远,算是十分僻静。
宅子不算大,但是安置罗刹国的人就足够了。虽说荒废了一段时日,却并不久,派人去收拾一番就能住人了。
周围都是单独的府邸,有门房和护院在,这些罗刹国人也不能给周边添乱。
要是小门小户的,只怕拦不住这些人高马大又武力值爆棚的罗刹国人了。
确实是最适合的地方,皇帝就给索额图写信,同意了罗刹国派人来京城学习,但是第一批只给三个名额。
人太多了不好管,而且要给罗刹国人教导满蒙汉语,还得有适合的老师。
要怎么教会罗刹国人,还需要摸索,一开始太多人反而容易手忙脚乱的,索性人少点好操作。
皇帝把南怀仁叫来,让他挑选会罗刹国语,又会满蒙汉语的传教士给罗刹国人上课。
南怀仁恭敬问道:“皇上,是只教他们读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