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帝把人叫进来,云岚看了一眼,顿时吓了一大跳。
短短几天没见,索额图憔悴消瘦了许多,脸颊都凹进去了。
云岚转念一想,难道赫舍里皇后去世,让索额图那么难过吗?
她歪着小脑袋有点不解,记得索额图只是赫舍里皇后的三叔,并不是亲爹啊,怎么还那么难过的?
索额图能不难过吗?
想着赫舍里皇后还年轻,跟皇帝的感情又好,后来还生下小阿哥,可惜没能立住。
如今又怀孕了,还再次生下小阿哥,她却因为难产去世了。
赫舍里家族难得出了个皇后,还是皇帝的第一个皇后,身份地位自然不同,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这么去了。
在大臣哭丧的时候,索额图哭得最卖力也最伤心了,所以也累得寝食难安,人就瘦得厉害。
他也没料到几天后,第一天上朝,皇帝就宣布把赫舍里皇后生下的小阿哥立为太子,简直是意外之喜!
只要小太子平安长大,赫舍里家族在他的带领下就能更上一层楼!
索额图心里高兴,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于是进来御书房后,先跟皇帝禀报了跟罗刹国的买卖依旧很顺利。
但是也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低头说道:“皇上,微臣发现罗刹国有些贵族私底下跟英吉利做买卖,把茶砖高价卖过去。”
之前英吉利国王派来使臣,被皇帝拒绝见面,然后他们就跟着法兰西的使臣后边偷偷进来了。
皇帝倒是没拦着,只是他见过法兰西国王派来的使臣后,却正巧碰到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
早朝都停了,皇帝自然不可能见英吉利使臣。
他们左等右等没等到皇帝召见,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又或者英吉利国王派来的使臣,可能早就预测到皇帝不会见他们,哪怕见了也不会改变主意,于是就打算从罗刹国这边入手。
其他西洋海商不是没试过接触,却都通通拒绝了英吉利。
毕竟要是答应了,皇帝一个不高兴,也不给他们做这个买卖怎么办?
索性罗刹国可不管这些,另外罗刹国还有港口,能够绕开大清这边给英吉利的海商送货,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英吉利习惯了喝茶,甚至因此上流社会有了喝下午茶的习惯。
突然有一天买不到茶叶了,叫他们怎么办,只好从别处买了。
英吉利给的价钱足够多,罗刹国一些贵族就忍不住答应下来。
索额图还以为皇帝一定会极力反对,然后让人把这几个罗刹国的贵族拉进黑名单,以后都不卖茶叶给他们了。
谁知道皇帝听后,只轻飘飘说道:“那就让他们卖,爱卿只当不知道就是了。”
听罢,索额图十分意外。
云岚却能猜出皇帝的想法,这边卖给罗刹国的茶砖价钱已经十分高了。
英吉利想要从罗刹国这边进货,就得用更高的价钱买才行,不然罗刹国怎么会答应他们?
这次把茶叶提高价钱,也是因为两边都需要,又恰好让两边制衡,才能成功。
要是禁止了罗刹国这边的贵族买茶叶,他们进货自然就要少多了。另外就是,索额图能查到的只有几个贵族,在皇帝看来,显然不止几个。
估计仔细一查,大部分罗刹国的贵族都可能参与其中,要是都禁止了,两边的天秤就会倾斜,失去了原本的制衡。
反正罗刹国转卖给英吉利,需要大量采买茶砖。除了他们自己用之外,才能匀出一部分来卖给英吉利。
到时候皇帝还是有赚头,罗刹国的贵族也赚到钱了,英吉利的贵族也重新买到茶叶,不用担心下午茶的时候没有茶叶能用了,实在是皆大欢喜。
要么能赚钱,要么能得到想要的,谁都不吃亏,这样的好事,皇帝为何要阻拦?
索额图转念一想也明白过来,禁也是禁不住的,不管怎么禁止,英吉利和罗刹国总有办法交易,他们也不能偷偷盯着罗刹国的港口不放吧?
与其这样费精力还没什么好处,不如直接当看不见,然后乐呵呵给罗刹国卖茶叶,换来更多的金银了。
索额图低头应下道:“皇上英明,微臣佩服。”
云岚:来了,这个嘴巴能说出花的人又来了!
估计他正琢磨一肚子想夸赞皇帝的话,正打算输出,皇帝却直接打断道:“茶砖的需求变多了,明珠那边抓到了偷茶叶树的贼人和后边指使的,如今又在各地多买了茶山,挖了野茶树。爱卿可以跟明珠一起琢磨一下,如何让茶砖出产更快更好。”
买茶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茶叶的数量却跟不上,这就相当不利了。
积压的茶叶单子只会越来越多,得想法子加快出货的效率,才能赚到更多的金银。
云岚心想,这对茶农来说,倒是个好消息。
毕竟国内的市场以前就这么大,加上禁海的缘故,根本不能做西洋人的买卖。
供大过求,那么茶农越是辛苦种茶树和采茶叶,却卖不出太高的价钱来,甚至还会被茶商压价,压得极低,几乎可以说是温饱都很难照顾得了。
如果遇上好天气的时候,茶树长得好,能采的茶叶多就算了。
遇上不好的年份,茶叶出产少,茶农卖出那么点价钱,就根本活不下去。
虽说物以稀为贵,茶叶的数量少了,价钱应该高一些才对。
但是大部分茶农采的并不是上等茶叶,而是很普通的茶叶,也就不可能卖上好价钱了。
如今多了海外市场,茶叶是供不应求。尤其西洋人不识货,更喜欢品级不高的茶叶。
这些茶叶的茶树不但好种,还是大部分茶农种的品种。
因为不够卖,茶商自然要提高价钱去收,茶农们因此受益,也能多挣一些。
加上灾民被安排过去,人手够了,茶农还能多种茶树,产出更多的茶叶,完全是良性循环了。
明珠估计瞅准时机,在抓偷茶树的小贼之余,也在周边各个城镇进山去寻野茶树。
一些野茶树无人伺候,自由生长,有些长得好,挖过来,就不用等了。
毕竟不同品种的茶叶,能采摘的年份是不一样的。
绿茶品种,比如龙井茶、碧螺春等茶树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种植后2到3年就可以采摘,红茶和黑茶等品种就需要更长的年份才行。
说是可以采摘,其实茶树是刚进入初采期。
虽说能摘,但是品质并没达到最好的时候,能采摘的茶叶数量也很少。
直到茶树进入成熟期,才是品质最好,产量也最高的时候。
绿茶的话三五年就能进入成熟期,红茶却需要七八年才能达到。
如果从茶树的种子开始,至少一两个月才能发芽,然后移栽到适合的土壤里头。茶树生长的速度非常慢,需要几年的时候才能采摘,得到回报。
索性明珠就直接找野茶树,年份哪怕短一点,起码不用从头开始等。
没有现成的茶山,明珠非常聪明,人为创造出茶山来。
有了茶山,把周边的茶农分一点过去,再让灾民去打下手。精心伺候一两年,就能产出茶叶了。
明珠先上了折子,一边派人做一边跟皇帝禀报进度,皇帝对他的想法很是满意。
茶叶不够,不能靠等,或者逼着原本的茶山突然长出更多茶叶来,而是建起更多的茶山来。
不然逼着原本的茶山增加产量,这跟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尤其茶树又不是人,完全看天气来长茶叶,逼就能多长了吗?
云岚感慨,要是明珠只靠动动嘴皮子,把任务分配下去,叫各地官员和茶农自个想办法。只要结果,不管做法的懒政,估计也不能坐到如今这个位子了。
她都能预想得到,如果明珠这么分派任务下去,底下人会怎么做。
一是逼着茶农不休息,在茶山上不停采摘出更多的茶叶来,没有那就用品质更差的茶叶来代替,凑够数就行了。
二是各地官员实在凑不出足够的茶叶数量,就只能在统计上做手脚,看起来够了,其实茶叶的斤数完全没到,过称的时候夹杂着别的东西,这就让茶叶的品质更差了去。
连云岚都能知道当地父母官要怎么含混过去,明珠这个在朝堂上能混上来的人,他就更清楚不过了。
明珠懒得一个个盯着各地这些父母官,直接跟皇帝建议,让茶叶的品质和数量跟这些官员的三年密考有关联。
如此一来,当地父母官就不敢胡来了。
对所谓的密考,云岚知道一点,其实就是皇帝让各地心腹和眼线给他上密折,禀报当地的消息和官员的情况。
因为皇帝比较随性,各地官员的性子也不一样。
有些可能更谨慎,皇帝不问,不是大问题他们大多不会主动说。
有些就要更主动一点,只要是感觉比较重要的消息,都会给皇帝上密折。
短短几天没见,索额图憔悴消瘦了许多,脸颊都凹进去了。
云岚转念一想,难道赫舍里皇后去世,让索额图那么难过吗?
她歪着小脑袋有点不解,记得索额图只是赫舍里皇后的三叔,并不是亲爹啊,怎么还那么难过的?
索额图能不难过吗?
想着赫舍里皇后还年轻,跟皇帝的感情又好,后来还生下小阿哥,可惜没能立住。
如今又怀孕了,还再次生下小阿哥,她却因为难产去世了。
赫舍里家族难得出了个皇后,还是皇帝的第一个皇后,身份地位自然不同,没想到年纪轻轻就这么去了。
在大臣哭丧的时候,索额图哭得最卖力也最伤心了,所以也累得寝食难安,人就瘦得厉害。
他也没料到几天后,第一天上朝,皇帝就宣布把赫舍里皇后生下的小阿哥立为太子,简直是意外之喜!
只要小太子平安长大,赫舍里家族在他的带领下就能更上一层楼!
索额图心里高兴,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于是进来御书房后,先跟皇帝禀报了跟罗刹国的买卖依旧很顺利。
但是也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低头说道:“皇上,微臣发现罗刹国有些贵族私底下跟英吉利做买卖,把茶砖高价卖过去。”
之前英吉利国王派来使臣,被皇帝拒绝见面,然后他们就跟着法兰西的使臣后边偷偷进来了。
皇帝倒是没拦着,只是他见过法兰西国王派来的使臣后,却正巧碰到赫舍里皇后难产去世。
早朝都停了,皇帝自然不可能见英吉利使臣。
他们左等右等没等到皇帝召见,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又或者英吉利国王派来的使臣,可能早就预测到皇帝不会见他们,哪怕见了也不会改变主意,于是就打算从罗刹国这边入手。
其他西洋海商不是没试过接触,却都通通拒绝了英吉利。
毕竟要是答应了,皇帝一个不高兴,也不给他们做这个买卖怎么办?
索性罗刹国可不管这些,另外罗刹国还有港口,能够绕开大清这边给英吉利的海商送货,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尤其是英吉利习惯了喝茶,甚至因此上流社会有了喝下午茶的习惯。
突然有一天买不到茶叶了,叫他们怎么办,只好从别处买了。
英吉利给的价钱足够多,罗刹国一些贵族就忍不住答应下来。
索额图还以为皇帝一定会极力反对,然后让人把这几个罗刹国的贵族拉进黑名单,以后都不卖茶叶给他们了。
谁知道皇帝听后,只轻飘飘说道:“那就让他们卖,爱卿只当不知道就是了。”
听罢,索额图十分意外。
云岚却能猜出皇帝的想法,这边卖给罗刹国的茶砖价钱已经十分高了。
英吉利想要从罗刹国这边进货,就得用更高的价钱买才行,不然罗刹国怎么会答应他们?
这次把茶叶提高价钱,也是因为两边都需要,又恰好让两边制衡,才能成功。
要是禁止了罗刹国这边的贵族买茶叶,他们进货自然就要少多了。另外就是,索额图能查到的只有几个贵族,在皇帝看来,显然不止几个。
估计仔细一查,大部分罗刹国的贵族都可能参与其中,要是都禁止了,两边的天秤就会倾斜,失去了原本的制衡。
反正罗刹国转卖给英吉利,需要大量采买茶砖。除了他们自己用之外,才能匀出一部分来卖给英吉利。
到时候皇帝还是有赚头,罗刹国的贵族也赚到钱了,英吉利的贵族也重新买到茶叶,不用担心下午茶的时候没有茶叶能用了,实在是皆大欢喜。
要么能赚钱,要么能得到想要的,谁都不吃亏,这样的好事,皇帝为何要阻拦?
索额图转念一想也明白过来,禁也是禁不住的,不管怎么禁止,英吉利和罗刹国总有办法交易,他们也不能偷偷盯着罗刹国的港口不放吧?
与其这样费精力还没什么好处,不如直接当看不见,然后乐呵呵给罗刹国卖茶叶,换来更多的金银了。
索额图低头应下道:“皇上英明,微臣佩服。”
云岚:来了,这个嘴巴能说出花的人又来了!
估计他正琢磨一肚子想夸赞皇帝的话,正打算输出,皇帝却直接打断道:“茶砖的需求变多了,明珠那边抓到了偷茶叶树的贼人和后边指使的,如今又在各地多买了茶山,挖了野茶树。爱卿可以跟明珠一起琢磨一下,如何让茶砖出产更快更好。”
买茶叶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是茶叶的数量却跟不上,这就相当不利了。
积压的茶叶单子只会越来越多,得想法子加快出货的效率,才能赚到更多的金银。
云岚心想,这对茶农来说,倒是个好消息。
毕竟国内的市场以前就这么大,加上禁海的缘故,根本不能做西洋人的买卖。
供大过求,那么茶农越是辛苦种茶树和采茶叶,却卖不出太高的价钱来,甚至还会被茶商压价,压得极低,几乎可以说是温饱都很难照顾得了。
如果遇上好天气的时候,茶树长得好,能采的茶叶多就算了。
遇上不好的年份,茶叶出产少,茶农卖出那么点价钱,就根本活不下去。
虽说物以稀为贵,茶叶的数量少了,价钱应该高一些才对。
但是大部分茶农采的并不是上等茶叶,而是很普通的茶叶,也就不可能卖上好价钱了。
如今多了海外市场,茶叶是供不应求。尤其西洋人不识货,更喜欢品级不高的茶叶。
这些茶叶的茶树不但好种,还是大部分茶农种的品种。
因为不够卖,茶商自然要提高价钱去收,茶农们因此受益,也能多挣一些。
加上灾民被安排过去,人手够了,茶农还能多种茶树,产出更多的茶叶,完全是良性循环了。
明珠估计瞅准时机,在抓偷茶树的小贼之余,也在周边各个城镇进山去寻野茶树。
一些野茶树无人伺候,自由生长,有些长得好,挖过来,就不用等了。
毕竟不同品种的茶叶,能采摘的年份是不一样的。
绿茶品种,比如龙井茶、碧螺春等茶树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种植后2到3年就可以采摘,红茶和黑茶等品种就需要更长的年份才行。
说是可以采摘,其实茶树是刚进入初采期。
虽说能摘,但是品质并没达到最好的时候,能采摘的茶叶数量也很少。
直到茶树进入成熟期,才是品质最好,产量也最高的时候。
绿茶的话三五年就能进入成熟期,红茶却需要七八年才能达到。
如果从茶树的种子开始,至少一两个月才能发芽,然后移栽到适合的土壤里头。茶树生长的速度非常慢,需要几年的时候才能采摘,得到回报。
索性明珠就直接找野茶树,年份哪怕短一点,起码不用从头开始等。
没有现成的茶山,明珠非常聪明,人为创造出茶山来。
有了茶山,把周边的茶农分一点过去,再让灾民去打下手。精心伺候一两年,就能产出茶叶了。
明珠先上了折子,一边派人做一边跟皇帝禀报进度,皇帝对他的想法很是满意。
茶叶不够,不能靠等,或者逼着原本的茶山突然长出更多茶叶来,而是建起更多的茶山来。
不然逼着原本的茶山增加产量,这跟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尤其茶树又不是人,完全看天气来长茶叶,逼就能多长了吗?
云岚感慨,要是明珠只靠动动嘴皮子,把任务分配下去,叫各地官员和茶农自个想办法。只要结果,不管做法的懒政,估计也不能坐到如今这个位子了。
她都能预想得到,如果明珠这么分派任务下去,底下人会怎么做。
一是逼着茶农不休息,在茶山上不停采摘出更多的茶叶来,没有那就用品质更差的茶叶来代替,凑够数就行了。
二是各地官员实在凑不出足够的茶叶数量,就只能在统计上做手脚,看起来够了,其实茶叶的斤数完全没到,过称的时候夹杂着别的东西,这就让茶叶的品质更差了去。
连云岚都能知道当地父母官要怎么含混过去,明珠这个在朝堂上能混上来的人,他就更清楚不过了。
明珠懒得一个个盯着各地这些父母官,直接跟皇帝建议,让茶叶的品质和数量跟这些官员的三年密考有关联。
如此一来,当地父母官就不敢胡来了。
对所谓的密考,云岚知道一点,其实就是皇帝让各地心腹和眼线给他上密折,禀报当地的消息和官员的情况。
因为皇帝比较随性,各地官员的性子也不一样。
有些可能更谨慎,皇帝不问,不是大问题他们大多不会主动说。
有些就要更主动一点,只要是感觉比较重要的消息,都会给皇帝上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