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宜尔格图早有心里准备,并不着急,人都走了,他就施施然回去府邸。
  就跟皇帝说的那样,这些货物只有这边才有,西洋人缺不了茶叶、丝绸和瓷器,别的地方都买不到。
  他们只能选择跟朝廷做买卖,不然就是再也不做这个买卖了。
  别人不清楚,宜尔格图却是知道,这买卖的利润究竟有多大。
  这边买的价钱,等海商运送到西洋,足足翻好几倍。
  要黑心一点的,还能翻十倍甚至几十倍!
  这么庞大的利润,西洋海商真的能彻底放弃吗?
  宜尔格图回府后,淡定召管家准备吃食。他没打算招待海商,只喝茶,早就饿了。
  谁知道宜尔格图只吃了一半,管家就来报,说是有西洋海商上门来商议,他听得不由挑眉,这也太快了!
  宜尔格图很快又来御书房跟皇帝禀报,云岚刚睡醒,还有点懵,躺在小床昏昏欲睡。
  她却听见宜尔格图激动说道:“皇上果真料事如神,那些西洋海商刚听说要给所有货款的时候,群情激昂,一个个都说不同意,最后不欢而散。”
  “然而微臣刚回府不久,就有西洋海商陆续登门来,说很愿意跟朝廷做这个买卖,甚至还带上了金子。”
  西洋海商过来,根本来不及换银票。金子是硬通货,哪怕没有当地的货币,带上这个最合适,哪里都能用这个做买卖。
  宜尔格图也没料到西洋海商表面各种不乐意,暗地里却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他想到几个西洋海商陆续登门,在前厅互相碰见的时候,彼此的脸色都有点尴尬,就有点想笑。
  但是在御前不好失礼,宜尔格图低着头努力维持表情,却被位置更低,在小床的云岚看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看得出宜尔格图多高兴了,憋笑得一张脸都有点扭曲起来。
  不过她想想也觉得挺爽的,这些西洋海商前脚还嚷嚷着不公平不乐意,后脚就跑去宜尔格图的府上要交钱,仿佛精分一样。
  还不止一个人,而是相当多。
  宜尔格图递上了折子,里面有西洋海商的名单,后边还跟着交的金子数量。
  他们听宜尔格图说,现有的货物不多,价高者得,于是一个个都疯了。
  手里头的金子不够,立刻让侍从去搬过来,差点把宜尔格图那府邸的门槛给踩烂了。
  宜尔格图还第一次知道,有人想做买卖,货物都没看见,竟然就开始拼命给自己塞金子,也是长见识了。
  他稳了稳心神继续解释道:“微臣说价高者得,这些西洋海商跟疯了一样拼命送金子来。微臣特地请户部尚书派人来称过,金子如数送进宫里来。”
  户部尚书早就跟皇帝提起此事,还要了一队御林军去宜尔格图的府上搬金子。
  他原本以为宜尔格图说金子比较多,也就那样了。
  毕竟见过金子最多的,估计就是户部尚书了。虽说不是他的,但是能在国库里天天见无数的金子!
  但是谨慎起见,户部尚书还是跟皇帝借了人马,把金子送进宫里安置。
  等到了宜尔格图的府上,看着两个房间塞得满满当当的金子,户部尚书当场险些被闪瞎眼,更是目瞪口呆。
  他是知道这些西洋海商手里有钱,却不清楚居然这么有钱!
  难怪朝廷要跟这些西洋人做买卖,确实人傻钱多啊,怎能错过这样的肥羊?
  户部尚书先在宜尔格图府上称过一次金子,送进宫里来后又重新称过一次。
  对比两次,就知道金子有没少了,也是再次确认才更稳妥一些。
  皇帝早就看过户部尚书递来的折子,宜尔格图要晚一些,更侧重的是西洋海商买的货物,又是谁买得更多等等。
  这些西洋海商买的最多的是茶叶,买的却都是正山小种。
  云岚抬头偷看了一会,忍不住翻身到小床边缘,最靠近皇帝的地方仔细看了看。
  海商怎么只买一种茶叶,难道他们不知道其它种类吗?
  皇帝看完后折子微微颔首道:“爱卿做得不错,之后这些货物如何交接,还得你来。”
  宜尔格图忙不迭应下,又表了一回忠心,这才高高兴兴去联系货源,回头给一部分西洋海商送去。
  正山小种大多在建府,那边茶山多,这个品种最是合适种下。
  而且长得快,出产的茶叶也多。
  当然最上等的茶叶是送到宫里来的,次一点的才会出一部分来卖给自己人,更次一等的才会拿去跟西洋海商做买卖。
  宜尔格图退下后,皇帝注意到挨着边缘想贴向自己的女儿,于是笑着把她抱到自己怀里,让云岚看得更清楚:“你也好奇西洋海商喜欢买什么吗?这正山小种是他们最喜欢的茶叶,买回去后说是会放牛奶一起喝。”
  传教士进宫后,也曾在皇帝面前这样喝。
  皇帝尝试了一下,味道也就那样了,牛奶的味道完全覆盖的茶叶的香气,这种喝法实在太暴殄天物了。
  要是上等的茶叶这么喝,完全是糟蹋了。
  不过皇帝也敏锐察觉得到,西洋人并不会品鉴茶叶,压根分不清上等和次等的茶叶。
  他们买最贵的茶叶,也不过是为了卖给那些喜欢彰显身份的贵族而已。
  索性宜尔格图把茶叶分了三个等级,但是最高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山小种的产量大,茶香适中,不会太淡太浓,跟牛奶混合后的味道最好,也就最适合卖给西洋人了。
  果不其然,西洋海商选择的都是正山小种这个茶叶。
  云岚注意到海商们还买了丝绸和瓷器,丝绸是按照匹来买的,一匹就要十金。
  瓷器就更贵了,巴掌大小的就要一百金,大的就要上千金了。
  但是漂流过海回到西洋,这些瓷器未必都能好好的,不知道要碎掉多少。
  碎掉的那些钱,海商肯定要补回来,完好的瓷器只会卖得更贵。
  反正不管多贵都有贵族愿意埋单,所以这些西洋海商倒是十分大方,每一个后边都跟着二三十件的瓷器。
  云岚粗略算了一下这些西洋海商买买买的数量:皇帝要发大财了吧!
  这还是第一批来的西洋海商,等消息传出去,闻风而来的海商只会更多。
  云岚:皇帝这是要一夜暴富了!
  户部尚书看到那么多金子,估计都要喜极而泣,后边就不会再跑来御书房跟皇帝哭穷了吧!
  但是第二天,云岚就见户部尚书雷打不动跑过来哭穷了。
  她仔细听了听,才得知金子前脚进国库,后脚就被皇帝划拉出去给靳辅建堤坝。
  云岚有点同情户部尚书了,他亲眼看见那么多金子进国库,转眼就要从自己手里又花出去了。
  没有就算了,最惨的是曾经有过。
  于是户部尚书的欢喜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又跑来御书房哭穷了。
  毕竟这还是花的第一笔钱,建第一座堤坝,后边至少还有好几座,户部尚书能不哭吗!
  皇帝安抚了这个老臣几句,得知西洋海商后边会源源不绝过来下订金,金子也会不断进国库,户部尚书这才稍微安心退下了。
  云岚伸出小手忍不住拍了拍皇帝的衣襟,他这个一国之君不穷,但国库是真的没钱啊!
  皇帝的私库里全是几代帝王的宝物,当然不缺钱,不过他也绝不会用自己的钱来补贴国库,因为根本补不完。
  各处的支出实在太多了,就跟深不见底的悬崖一样,砸多少钱丢进去甚至都听不见一点响。
  皇帝这时候敢拿出私库来补贴国库,多少钱都不够补。
  而且他只要起了头,后边就根本拒绝不了,户部尚书就能一天三顿跑到御书房来哭穷!
  到时候皇帝是给,还是不给呢?
  所以皇帝还是很聪明的,不管户部尚书怎么哭,完全不提私库,只想办法在别处挣钱了。
  这不西洋海商一个个送钱上门来了吗?还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后边还络绎不绝,根本不用担心国库只有支出没有收入了!
  为了尽快凑够茶叶,卖给更多的西洋海商,皇帝还增加了茶引。
  茶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贡茶,不用说,自然是最好的茶叶,只上贡给宫里。
  第二种是官茶,只专门跟西边少数民族交换来用,换的大多是马匹。
  第三种是商茶,也就是商人贩卖的茶叶,官府再收取税银。
  这时候的茶叶和盐一样,都需要有官府发的正式茶引和盐引才能贩卖。
  私自贩卖可是大罪,被发现后不止自己,一家子都得赔进去。
  官府发放的茶引是有限的,也是限制商人,不让他们大肆贩卖茶叶。
  如今朝廷跟西洋海商做买卖,朝廷起了头,不可能一个个去茶山谈,或者让人直接送过来。
  不说茶山那么多,不熟悉的话根本走不完。另外就是茶山上茶叶的成色不同,茶农炒制的手法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