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样哪怕失败了,后续收拾起来也不麻烦。
云岚:这才多久功夫,皇帝就已经想好了?
这舆图有真有假,才能迷惑住人。
但是要怎么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还得让熟悉舆图的人来编才行。
如今宫里最熟悉绘制舆图的人不是任何大臣小吏,而是传教士。
在前朝的时候,就有传教士坐船千里迢迢过来,一边行走在山河之间,一边记录地形,方便四处传教。
尤其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测量和绘制的方法,于是前朝的舆图沿用到如今,中途曾被传教士小幅度修订过几次。
这两年被皇帝重用的南怀仁,就熟悉测量和绘制,还曾亲自修订过前朝的舆图。
加上无法大规模派人去精细测量,舆图如今还比较粗糙,上面能改动的空间实在太多了。
皇帝想到就做,让门外的李德全去请南怀仁过来。
南怀仁得了皇帝恩典,就住在外宫,随时被皇帝召见。
大晚上召见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只是不曾如此着急过。
李德全立刻派小太监去跑腿请南怀仁过来,等在门外的于嬷嬷得知皇帝要跟南怀仁大晚上议事,于是准备接大格格回去后边休息。
只是于嬷嬷刚进去,就看到桌上被浸湿大片的宣纸,她诧异地看向云岚。
云岚感觉到于嬷嬷的目光逐渐停在自己的小屁股上,顿时恨不得立刻能开口给自己辩解:我不是,我没有,不要冤枉我!
只是碰撒了杯子里的温水,不是随地什么了!
云岚张了张口想辩解,转念想到自己还是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整个人都蔫了。
好在皇帝这时候开口道:“大格格刚才不小心碰翻了杯子,倒是叫朕灵光一动,棘手的问题倒是想出办法来了。”
李德全连忙笑着道:“奴才恭喜皇上,托大格格的福气,想必皇上很快就能得偿所愿。”
皇帝笑着颠了颠怀里的云岚道:“是啊,多得有大格格在。朕有预感,后边事情会十分顺利。”
他逗了一会女儿,就听说南怀仁赶过来了,这才依依不舍让于嬷嬷接过云岚。
云岚也有点舍不得走,想听听皇帝要怎么在舆图上作假。
只可惜于嬷嬷抱着她就往外走,压根没有在御书房多留一会儿的意思。
皇帝倒是想把女儿留下多陪自己一会,不过于嬷嬷一句话就说服他了。
于嬷嬷:孩子要多睡才能快高长大!
这话叫皇帝怎么接,当然让人赶紧送云岚回去好好睡觉了!
云岚只来得及匆匆看了南怀仁两眼,这位比利时人是典型的西方面孔,高鼻梁眼窝深,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下巴还有一大把的胡子。
这胡子乱糟糟的,头发是自然卷有点炸。估计南怀仁都准备休息了,突然被皇帝召唤,只好简单收拾一下就过来御书房,胡子看着是没来得及收拾了。
云岚在御书房的时候还精神奕奕的,被于嬷嬷抱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有点困,打了个哈欠。
忽然她感觉于嬷嬷悄悄摸了一下自己的小屁股。
云岚:敢情于嬷嬷刚才压根不相信皇帝的话,还以为皇帝帮着她遮掩吗?
幸好自己干净裤子证明了她的清白,不然绝对会成为黑历史!
宫里一点点事都能传开,云岚胆大包天在御书房留下一张湿地图的事,只怕好几年都要被人津津乐道!
要真是这样,云岚感觉自己还没长大,就要先社死了!
【作者有话说】
[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第11章
云岚回去后就呼呼大睡,第二天迷迷糊糊被抱去御书房的时候,眼睛还有点睁不开。
她却见皇帝精神奕奕的,刚下朝回来,身上的龙袍还没换,他就过来逗了逗篮子里的女儿。
看皇帝笑容满脸的样子,显然昨晚给舆图作假的事相当顺利。
果不其然,皇帝去后边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就有大臣过来议事。
云岚定睛一看,今儿来的大臣不多,只有三个。
一是熟悉的索额图和明珠,另外的则是她不大熟悉的陈廷敬。
显然皇帝最为倚重这三人,才会召他们几个过来御书房议事。
皇帝拿出一副舆图来,明珠曾任兵部尚书,对舆图颇为熟悉,一眼就察觉出这舆图的不同来。
明珠仔细一看后,拱手问道:“皇上,这舆图似是细细修过,可是南怀仁先生所改?”
这话叫皇帝颇为赞赏,他还没开口,明珠就已经察觉出舆图的不同,甚至猜出是南怀仁改的,于是点头道:“是,朕打算把这份舆图派人送去给平西王。”
在场的都是人精,陈廷敬立刻问道:“皇上是准备用舆图作为敲门砖,派人跟平西王私下见面来动手?微臣以为,这实在太冒险了一些。”
索额图在旁边说道:“皇上这虽说是险招,却是动手的好时机。错过这次,也不知道后边有没这样的机会。”
索额图的话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了,他也明白这招太险了,如果失败就等于是彻底暴露。
皇帝指着舆图说到:“朕打算借用耿精忠给平西王送靖南王去世消息的名义,再派人过去。”
陈廷敬摸着胡子点头道:“皇上,这借口十分合适,平西王一时半会应该察觉不出靖南王那边出了问题。”
他没说的是,哪怕这次刺杀平西王失败了,平西王只会怀疑耿精忠想要对他动手,不会想到身后站的竟然是耿昭忠,甚至是皇帝。
这样一来,皇帝就不会直接给了平西王把柄,让对方借此起兵。
云岚躺在篮子里听得津津有味,皇帝这一招完全是借刀杀人。
能成事自然好,不能成功的话也有人能背锅,皇帝在背后完美隐身。
皇帝还做了两手准备,要是刺客成功了,平西王死了,虽说群龙无首,但是手底下士兵人数不少,也得有人围剿才行,不能放任那些骁勇善战的士兵流窜各地作乱。
更不能给这些军队机会,拥护平西王的后人重新东山再起,那就后患无穷了。
吴三桂的儿子不少,但是大多年纪不大。最年长的是吴应熊,表面上是迎娶了建宁公主,成为额驸,留在了京城,实际上跟质子没什么两样了。
皇帝绝不能让吴应熊通风报信,一早已经派人把吴应熊和他的长子控制住。
次子吴应麒被吴三桂过继给早逝的兄长,却是骁勇善战,是平西王的左右手。
如果吴三桂被刺杀死了,那么吴应麒最有可能第一时间把平西王的势力带走,然后拥立新的平西王借机起事。
所以除了平西王,吴应麒也是个棘手的人物,得尽快除掉才行。
如果对平西王的刺杀失败,那么就要在平西王北上的必经之地做埋伏。
皇帝的意思是让康亲王杰书带兵南下,不管围剿还是埋伏,这位努尔哈赤的曾孙、代善的孙子都极为擅长带兵,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几个臣子都没有异议,毕竟朝中能带兵之人,还能得皇帝信任的将领并不多,的确没有比康亲王更适合的人了。
确定好人选,调兵遣将,还得化零为整,不让人察觉,给平西王提前通风报信,粮草更要妥当安排。
听着君臣几番讨论下,云岚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她看着舆图被皇帝安排的人八百里加急送走,作为户部尚书的陈廷敬去点拨粮饷,兵部尚书的明珠则是找借口在云省附近调兵。
剩下索额图带着皇帝的密信去康亲王府给杰书,毕竟这事不好声张,免得平西王那边提前得到消息,只能秘密进行了。
到时候康亲王会对外称病,闭门不见客,私下却是趁夜带着亲兵离开京城,匆匆南下。
皇帝一件件事安排妥当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准备休息一会,逗逗女儿。
李德全见了,示意一个年轻却是生面孔的宫女送来茶水,她微微弯腰把茶盏放在皇帝的右手边。
皇帝左手抱着女儿,于是云岚的小脸正对着靠近的宫女。
宫女按规矩不能上妆,不能戴首饰,还要穿着款式一样的宫装。
这宫女素面朝天,但是肌肤如雪,柳眉美目,恭谨弯腰的时候,上身微微前倾,宫装勒紧,隐隐约约能看见盈盈一握的纤细腰肢。
云岚眨眨眼:哦豁!
这宫女不管表情还是动作都十分规矩,但是弯腰却稍微深了一点点,不太明显。
要不是云岚被抱着,恰好正面对着这宫女,看见每一步的细微动作,估计都没能察觉到这宫女是故意为之。
宫里的规矩多,宫女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不能明显勾引皇帝。
不然都不用皇帝开口,太皇太后和后宫嫔妃就能把这不守规矩的宫女给撕了。
所以这宫女做得不动声色,身姿优美,只微微一顿就站直身退后一步。
皇帝压根没注意到送茶的宫女,还是因为怀里的女儿眼也不眨直勾勾看了好一会,他才扭头看了一眼问道:“这碧螺春泡得还不错,朕没见过你,刚进宫来的?”
云岚:这才多久功夫,皇帝就已经想好了?
这舆图有真有假,才能迷惑住人。
但是要怎么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还得让熟悉舆图的人来编才行。
如今宫里最熟悉绘制舆图的人不是任何大臣小吏,而是传教士。
在前朝的时候,就有传教士坐船千里迢迢过来,一边行走在山河之间,一边记录地形,方便四处传教。
尤其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测量和绘制的方法,于是前朝的舆图沿用到如今,中途曾被传教士小幅度修订过几次。
这两年被皇帝重用的南怀仁,就熟悉测量和绘制,还曾亲自修订过前朝的舆图。
加上无法大规模派人去精细测量,舆图如今还比较粗糙,上面能改动的空间实在太多了。
皇帝想到就做,让门外的李德全去请南怀仁过来。
南怀仁得了皇帝恩典,就住在外宫,随时被皇帝召见。
大晚上召见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只是不曾如此着急过。
李德全立刻派小太监去跑腿请南怀仁过来,等在门外的于嬷嬷得知皇帝要跟南怀仁大晚上议事,于是准备接大格格回去后边休息。
只是于嬷嬷刚进去,就看到桌上被浸湿大片的宣纸,她诧异地看向云岚。
云岚感觉到于嬷嬷的目光逐渐停在自己的小屁股上,顿时恨不得立刻能开口给自己辩解:我不是,我没有,不要冤枉我!
只是碰撒了杯子里的温水,不是随地什么了!
云岚张了张口想辩解,转念想到自己还是不会说话的小婴儿,整个人都蔫了。
好在皇帝这时候开口道:“大格格刚才不小心碰翻了杯子,倒是叫朕灵光一动,棘手的问题倒是想出办法来了。”
李德全连忙笑着道:“奴才恭喜皇上,托大格格的福气,想必皇上很快就能得偿所愿。”
皇帝笑着颠了颠怀里的云岚道:“是啊,多得有大格格在。朕有预感,后边事情会十分顺利。”
他逗了一会女儿,就听说南怀仁赶过来了,这才依依不舍让于嬷嬷接过云岚。
云岚也有点舍不得走,想听听皇帝要怎么在舆图上作假。
只可惜于嬷嬷抱着她就往外走,压根没有在御书房多留一会儿的意思。
皇帝倒是想把女儿留下多陪自己一会,不过于嬷嬷一句话就说服他了。
于嬷嬷:孩子要多睡才能快高长大!
这话叫皇帝怎么接,当然让人赶紧送云岚回去好好睡觉了!
云岚只来得及匆匆看了南怀仁两眼,这位比利时人是典型的西方面孔,高鼻梁眼窝深,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下巴还有一大把的胡子。
这胡子乱糟糟的,头发是自然卷有点炸。估计南怀仁都准备休息了,突然被皇帝召唤,只好简单收拾一下就过来御书房,胡子看着是没来得及收拾了。
云岚在御书房的时候还精神奕奕的,被于嬷嬷抱出来的时候就开始有点困,打了个哈欠。
忽然她感觉于嬷嬷悄悄摸了一下自己的小屁股。
云岚:敢情于嬷嬷刚才压根不相信皇帝的话,还以为皇帝帮着她遮掩吗?
幸好自己干净裤子证明了她的清白,不然绝对会成为黑历史!
宫里一点点事都能传开,云岚胆大包天在御书房留下一张湿地图的事,只怕好几年都要被人津津乐道!
要真是这样,云岚感觉自己还没长大,就要先社死了!
【作者有话说】
[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第11章
云岚回去后就呼呼大睡,第二天迷迷糊糊被抱去御书房的时候,眼睛还有点睁不开。
她却见皇帝精神奕奕的,刚下朝回来,身上的龙袍还没换,他就过来逗了逗篮子里的女儿。
看皇帝笑容满脸的样子,显然昨晚给舆图作假的事相当顺利。
果不其然,皇帝去后边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就有大臣过来议事。
云岚定睛一看,今儿来的大臣不多,只有三个。
一是熟悉的索额图和明珠,另外的则是她不大熟悉的陈廷敬。
显然皇帝最为倚重这三人,才会召他们几个过来御书房议事。
皇帝拿出一副舆图来,明珠曾任兵部尚书,对舆图颇为熟悉,一眼就察觉出这舆图的不同来。
明珠仔细一看后,拱手问道:“皇上,这舆图似是细细修过,可是南怀仁先生所改?”
这话叫皇帝颇为赞赏,他还没开口,明珠就已经察觉出舆图的不同,甚至猜出是南怀仁改的,于是点头道:“是,朕打算把这份舆图派人送去给平西王。”
在场的都是人精,陈廷敬立刻问道:“皇上是准备用舆图作为敲门砖,派人跟平西王私下见面来动手?微臣以为,这实在太冒险了一些。”
索额图在旁边说道:“皇上这虽说是险招,却是动手的好时机。错过这次,也不知道后边有没这样的机会。”
索额图的话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了,他也明白这招太险了,如果失败就等于是彻底暴露。
皇帝指着舆图说到:“朕打算借用耿精忠给平西王送靖南王去世消息的名义,再派人过去。”
陈廷敬摸着胡子点头道:“皇上,这借口十分合适,平西王一时半会应该察觉不出靖南王那边出了问题。”
他没说的是,哪怕这次刺杀平西王失败了,平西王只会怀疑耿精忠想要对他动手,不会想到身后站的竟然是耿昭忠,甚至是皇帝。
这样一来,皇帝就不会直接给了平西王把柄,让对方借此起兵。
云岚躺在篮子里听得津津有味,皇帝这一招完全是借刀杀人。
能成事自然好,不能成功的话也有人能背锅,皇帝在背后完美隐身。
皇帝还做了两手准备,要是刺客成功了,平西王死了,虽说群龙无首,但是手底下士兵人数不少,也得有人围剿才行,不能放任那些骁勇善战的士兵流窜各地作乱。
更不能给这些军队机会,拥护平西王的后人重新东山再起,那就后患无穷了。
吴三桂的儿子不少,但是大多年纪不大。最年长的是吴应熊,表面上是迎娶了建宁公主,成为额驸,留在了京城,实际上跟质子没什么两样了。
皇帝绝不能让吴应熊通风报信,一早已经派人把吴应熊和他的长子控制住。
次子吴应麒被吴三桂过继给早逝的兄长,却是骁勇善战,是平西王的左右手。
如果吴三桂被刺杀死了,那么吴应麒最有可能第一时间把平西王的势力带走,然后拥立新的平西王借机起事。
所以除了平西王,吴应麒也是个棘手的人物,得尽快除掉才行。
如果对平西王的刺杀失败,那么就要在平西王北上的必经之地做埋伏。
皇帝的意思是让康亲王杰书带兵南下,不管围剿还是埋伏,这位努尔哈赤的曾孙、代善的孙子都极为擅长带兵,是最为适合的人选。
几个臣子都没有异议,毕竟朝中能带兵之人,还能得皇帝信任的将领并不多,的确没有比康亲王更适合的人了。
确定好人选,调兵遣将,还得化零为整,不让人察觉,给平西王提前通风报信,粮草更要妥当安排。
听着君臣几番讨论下,云岚忍不住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她看着舆图被皇帝安排的人八百里加急送走,作为户部尚书的陈廷敬去点拨粮饷,兵部尚书的明珠则是找借口在云省附近调兵。
剩下索额图带着皇帝的密信去康亲王府给杰书,毕竟这事不好声张,免得平西王那边提前得到消息,只能秘密进行了。
到时候康亲王会对外称病,闭门不见客,私下却是趁夜带着亲兵离开京城,匆匆南下。
皇帝一件件事安排妥当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准备休息一会,逗逗女儿。
李德全见了,示意一个年轻却是生面孔的宫女送来茶水,她微微弯腰把茶盏放在皇帝的右手边。
皇帝左手抱着女儿,于是云岚的小脸正对着靠近的宫女。
宫女按规矩不能上妆,不能戴首饰,还要穿着款式一样的宫装。
这宫女素面朝天,但是肌肤如雪,柳眉美目,恭谨弯腰的时候,上身微微前倾,宫装勒紧,隐隐约约能看见盈盈一握的纤细腰肢。
云岚眨眨眼:哦豁!
这宫女不管表情还是动作都十分规矩,但是弯腰却稍微深了一点点,不太明显。
要不是云岚被抱着,恰好正面对着这宫女,看见每一步的细微动作,估计都没能察觉到这宫女是故意为之。
宫里的规矩多,宫女不能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不能明显勾引皇帝。
不然都不用皇帝开口,太皇太后和后宫嫔妃就能把这不守规矩的宫女给撕了。
所以这宫女做得不动声色,身姿优美,只微微一顿就站直身退后一步。
皇帝压根没注意到送茶的宫女,还是因为怀里的女儿眼也不眨直勾勾看了好一会,他才扭头看了一眼问道:“这碧螺春泡得还不错,朕没见过你,刚进宫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