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甚至耿昭忠还拿出一份折子,希望李光地能帮忙送到皇帝手里。
李光地满脸惊诧,才知道耿昭忠早就隐隐察觉到大哥耿精忠私下跟平西王有所来往,还似是有反意。
可惜耿昭忠没有办法避开耿精忠的耳目,把折子送达天听,好叫皇帝知道,他跟大哥耿精忠并不一样,毫无反意。
耿昭忠甚至很害怕叫皇帝误会,然后被大哥连累。
正好他跟李光地偶遇,试探着能不能从李光地这边入手。
但是耿昭忠十分谨慎,反复试探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如今见李光地的探子被耿精忠的人追杀。
耿昭忠终于能确定,李光地就是皇帝派来建府的人,也就能放心让他帮忙把折子转交了。
李光地没想到事情竟然这般峰回路转,立刻派人加急把耿昭忠的折子送回京。
皇帝打开折子,发现耿昭忠不但愿意把自己的妻儿送到京城来表忠心,还把这些年耿精忠的培养私兵和铸造武器的几个地方都写上。
只要皇帝派人围了这几个地方,确认里面是耿精忠私豢的士兵和大量武器,就能废掉耿精忠,不让他继承靖南王的爵位,甚至借此撤藩。
但是皇帝主动出手,可能逼得耿精忠直接就反了。
于是皇帝当机立断,这次他不能亲自出手,甚至他的人也不能动,而是打算交给耿昭忠来动手。
耿昭忠不是想表忠心吗?那就让皇帝亲眼看看,他到底能有多忠心了。
云岚:论腹黑,果然谁都不能比得过皇帝,这一招真够损的!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跟皇帝就没什么关系,而是耿昭忠这个弟弟忠心为国,大义灭亲,阻止大哥耿精忠继续犯错。
甚至皇帝让人写的回信里也直言,哪怕耿昭忠大义灭亲成功了,皇帝有意撤藩,不可能让耿昭忠继承爵位。
靖南王名下的士兵数目也要撤掉大半,余下属于耿昭忠的一小部分,才得以赦免,却需要并入正黄旗下的汉军旗。
皇帝是正黄旗,等于是让耿昭忠带兵并入他的旗下,还是里头地位最低的汉军旗。
这也是皇帝对耿昭忠的试探,看他是不是真心想追随,接受如此算是苛刻的条件。
但是另外一方面,皇帝也表露出一个意思来。耿昭忠只要成功大义灭亲,不说他自己,连带家人都会纳入到皇帝的势力之下。
换言之,耿昭忠这一支和跟随他的亲兵都能保住性命。
第9章
没有意外,耿昭忠毫不犹豫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把回信和家人一并送到京城来。
一来表示他投诚的诚意,二来他的家人在京城,他们在天子脚下也能更安全。
有皇帝护着,耿精忠再厉害,手脚也伸不到京城来。
皇帝很满意耿昭忠的识趣,甚至他不是一个人行动,而是劝说了三弟耿聚忠一起行事。
不用说,耿聚忠的家人也一并跟着到京城来了。
皇帝抱着云岚在御花园里随意散步,李德全和苏麻喇姑等人跟在几步开外。
他一边给云岚随手指了指旁边盛开的是什么花,一边嘴角含笑小声道:“耿昭忠比朕想象中更聪明。”
皇帝的声音很低,似是自言自语,却叫云岚听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当然明白皇帝为何这么说,因为如果耿昭忠不接受并入汉军旗这个条件,那么皇帝很可能就会舍弃他,直接换人,换成耿聚忠。
反正在李光地送来的密信当中,提到不管是耿昭忠还是耿聚忠都跟耿精忠的关系不怎么好。
次子和三子的关系却相当不错,要是耿昭忠单独行事,那么等他成功后,没参与的耿聚忠就很可能被归入耿精忠那边,最后被连累得没什么好下场。
甚至耿聚忠可能被耿精忠威胁或者利诱,加入到耿精忠那边,坏了耿昭忠的大事。
前边显得耿昭忠无情无义,连从小一起长大又关系不错的兄弟都能随意舍弃掉,皇帝自然更难相信他所谓的忠心。
后边就显得耿昭忠太蠢,没有事先拉拢住耿聚忠这个弟弟,反而给敌人添了助力。
如今倒好,耿昭忠提前拉拢住弟弟一起行事,绝了弟弟投靠耿精忠的可能。
既聪慧又有情有义,还让事情进行得更加顺利,甚至把自己和弟弟的家人一并打包送到京城里来,直接把弟弟绑在自己这条船上,没了反悔的机会,他这简直是滴水不漏。
就连云岚听后都对耿昭忠颇为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决定,还义无反顾把家人送进京来。
看得出耿昭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了,毫不犹豫就绝了自己的后路。
不知道耿昭忠究竟是能走一步看十步,还是凭直觉行事。
不管哪一种,对皇帝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
如果耿昭忠能成功,那么皇帝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把靖南王一脉废掉,撤藩的事就更顺利了。
平南王已经退了,那么三藩就剩下一个平西王吴三桂,相对容易得多了。
云岚想着皇帝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年轻的脸上沉静矜持,丝毫没有显露出太多惊喜,还以为他早就预料到耿昭忠的选择才如此镇定。
如今看来,皇帝就是收敛了自己的喜怒,没叫御书房一起议事的大臣看出来,维护住他属于帝王的威严。
换言之,皇帝这包袱还挺重的,心里再高兴也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抱着女儿去御花园散步的时候稍微表现出一点。
对着一个还吃奶的孩子,皇帝就没多少包袱了。
御花园空荡荡的,伺候的人又在后边几步开外,皇帝就能尽情表露出自己的欢喜来。
云岚的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衣襟,她这个年轻的皇阿玛也挺不容易的。
皇帝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微笑着小声说道:“你听见这个好消息,也跟朕一样高兴是吗?靖南王收拾掉了,要摆平掉平西王也不远了。”
闻言,云岚总感觉皇帝后边憋了个大的后招,只是暂时没透露出来。
这叫她心里痒痒的,真想知道皇帝又琢磨出什么损招来对付平西王了。
比起想退休的平南王,以及病重的靖南王,还身强力健的平西王可没那么容易对付。
跟在后头的李德全见皇帝低声跟怀里的大格格说话,下意识低头往后又退了两步。
苏麻喇姑跟着李德全也退了一些,看着御花园不免有点担心。
上回大格格因为闻着皇帝衣服上残留的一点熏香就打喷嚏,御花园如今盛开的花朵不少,香味会不会熏着大格格?
李德全一眼就看出苏麻喇姑的担心,压低声音道:“姑姑放心,皇上早就命人收拾过御花园,香味浓郁的花儿都被挪走了,换了香味极淡,甚至没什么香味的花儿。”
听见这话,苏麻喇姑总算是放心了,又感慨皇帝的体贴:“原来如此,倒是我过于操心了。”
李德全听着却笑道:“姑姑这些日子尽心尽力照顾大格格,多操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这话妥帖极了,还缓和了苏麻喇姑的尴尬,她只能心下感慨李德全不愧是皇帝身边伺候多年的人,果然是人精,实在太会说话了。
皇帝抱着女儿在御花园偷着乐终于结束了,因为云岚已经在他怀里呼呼大睡。
苏麻喇姑接过大格格,用准备好的襁褓裹着,免得她睡着后吹着风会着凉。
云岚睡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回到了寝殿,一点都不意外了。
奶娘第一时间察觉到她醒了,赶紧抱起云岚来喂。
等云岚吃过后,一边被轻轻拍着打奶嗝,一边又到了选衣服换上的时候。
孩子这小身板长得快,第一箱子的小衣服果然还没都穿一遍就已经有点短了。
第二箱子的衣服,颜色果然跟苏麻喇姑说的那样,都换上更鲜艳的。
于嬷嬷瞧着不错,毕竟大格格小脸雪白,长得又好看,穿上颜色鲜艳的小衣服只感觉是锦上添花,显得更漂亮了。
云岚看得眼花缭乱,只庆幸里面没有死亡芭比粉,其它穿什么都行,于是跟往常一样随便看着一件。
皇帝这时候过来了,见几个宫女正拿着小衣服给云岚挑选。
他上前看了看后,似乎不大满意这些小衣服的布料,于是就吩咐李德全说道:“朕记得私库里还有两匹雪缎,等会就送过来给大格格做衣服。”
苏麻喇姑知道这雪缎非常薄又透气,夏天穿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天儿开始热了,孩子的体温要高一些,最为怕热,大格格换上雪缎做的衣服正合适。
就是这雪缎因为布料太薄,所以极为难做,一年也就做不出十匹来。
皇帝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每人分别送了两匹,手里头就只剩下这两匹了,却是一点都不打算给自己留,准备一股脑都送给大格格做衣服。
苏麻喇姑嘴唇动了动,到底没有拦着。
云岚不清楚这雪缎有多难得,只想着皇帝送的,那必然都是好东西!
李光地满脸惊诧,才知道耿昭忠早就隐隐察觉到大哥耿精忠私下跟平西王有所来往,还似是有反意。
可惜耿昭忠没有办法避开耿精忠的耳目,把折子送达天听,好叫皇帝知道,他跟大哥耿精忠并不一样,毫无反意。
耿昭忠甚至很害怕叫皇帝误会,然后被大哥连累。
正好他跟李光地偶遇,试探着能不能从李光地这边入手。
但是耿昭忠十分谨慎,反复试探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如今见李光地的探子被耿精忠的人追杀。
耿昭忠终于能确定,李光地就是皇帝派来建府的人,也就能放心让他帮忙把折子转交了。
李光地没想到事情竟然这般峰回路转,立刻派人加急把耿昭忠的折子送回京。
皇帝打开折子,发现耿昭忠不但愿意把自己的妻儿送到京城来表忠心,还把这些年耿精忠的培养私兵和铸造武器的几个地方都写上。
只要皇帝派人围了这几个地方,确认里面是耿精忠私豢的士兵和大量武器,就能废掉耿精忠,不让他继承靖南王的爵位,甚至借此撤藩。
但是皇帝主动出手,可能逼得耿精忠直接就反了。
于是皇帝当机立断,这次他不能亲自出手,甚至他的人也不能动,而是打算交给耿昭忠来动手。
耿昭忠不是想表忠心吗?那就让皇帝亲眼看看,他到底能有多忠心了。
云岚:论腹黑,果然谁都不能比得过皇帝,这一招真够损的!
不过这样一来,事情跟皇帝就没什么关系,而是耿昭忠这个弟弟忠心为国,大义灭亲,阻止大哥耿精忠继续犯错。
甚至皇帝让人写的回信里也直言,哪怕耿昭忠大义灭亲成功了,皇帝有意撤藩,不可能让耿昭忠继承爵位。
靖南王名下的士兵数目也要撤掉大半,余下属于耿昭忠的一小部分,才得以赦免,却需要并入正黄旗下的汉军旗。
皇帝是正黄旗,等于是让耿昭忠带兵并入他的旗下,还是里头地位最低的汉军旗。
这也是皇帝对耿昭忠的试探,看他是不是真心想追随,接受如此算是苛刻的条件。
但是另外一方面,皇帝也表露出一个意思来。耿昭忠只要成功大义灭亲,不说他自己,连带家人都会纳入到皇帝的势力之下。
换言之,耿昭忠这一支和跟随他的亲兵都能保住性命。
第9章
没有意外,耿昭忠毫不犹豫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把回信和家人一并送到京城来。
一来表示他投诚的诚意,二来他的家人在京城,他们在天子脚下也能更安全。
有皇帝护着,耿精忠再厉害,手脚也伸不到京城来。
皇帝很满意耿昭忠的识趣,甚至他不是一个人行动,而是劝说了三弟耿聚忠一起行事。
不用说,耿聚忠的家人也一并跟着到京城来了。
皇帝抱着云岚在御花园里随意散步,李德全和苏麻喇姑等人跟在几步开外。
他一边给云岚随手指了指旁边盛开的是什么花,一边嘴角含笑小声道:“耿昭忠比朕想象中更聪明。”
皇帝的声音很低,似是自言自语,却叫云岚听了个一清二楚。
云岚当然明白皇帝为何这么说,因为如果耿昭忠不接受并入汉军旗这个条件,那么皇帝很可能就会舍弃他,直接换人,换成耿聚忠。
反正在李光地送来的密信当中,提到不管是耿昭忠还是耿聚忠都跟耿精忠的关系不怎么好。
次子和三子的关系却相当不错,要是耿昭忠单独行事,那么等他成功后,没参与的耿聚忠就很可能被归入耿精忠那边,最后被连累得没什么好下场。
甚至耿聚忠可能被耿精忠威胁或者利诱,加入到耿精忠那边,坏了耿昭忠的大事。
前边显得耿昭忠无情无义,连从小一起长大又关系不错的兄弟都能随意舍弃掉,皇帝自然更难相信他所谓的忠心。
后边就显得耿昭忠太蠢,没有事先拉拢住耿聚忠这个弟弟,反而给敌人添了助力。
如今倒好,耿昭忠提前拉拢住弟弟一起行事,绝了弟弟投靠耿精忠的可能。
既聪慧又有情有义,还让事情进行得更加顺利,甚至把自己和弟弟的家人一并打包送到京城里来,直接把弟弟绑在自己这条船上,没了反悔的机会,他这简直是滴水不漏。
就连云岚听后都对耿昭忠颇为佩服,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决定,还义无反顾把家人送进京来。
看得出耿昭忠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人了,毫不犹豫就绝了自己的后路。
不知道耿昭忠究竟是能走一步看十步,还是凭直觉行事。
不管哪一种,对皇帝来说都是极好的消息。
如果耿昭忠能成功,那么皇帝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把靖南王一脉废掉,撤藩的事就更顺利了。
平南王已经退了,那么三藩就剩下一个平西王吴三桂,相对容易得多了。
云岚想着皇帝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年轻的脸上沉静矜持,丝毫没有显露出太多惊喜,还以为他早就预料到耿昭忠的选择才如此镇定。
如今看来,皇帝就是收敛了自己的喜怒,没叫御书房一起议事的大臣看出来,维护住他属于帝王的威严。
换言之,皇帝这包袱还挺重的,心里再高兴也不能表露出来,只能抱着女儿去御花园散步的时候稍微表现出一点。
对着一个还吃奶的孩子,皇帝就没多少包袱了。
御花园空荡荡的,伺候的人又在后边几步开外,皇帝就能尽情表露出自己的欢喜来。
云岚的小手拍了拍皇帝的衣襟,她这个年轻的皇阿玛也挺不容易的。
皇帝轻轻握住女儿的小手,微笑着小声说道:“你听见这个好消息,也跟朕一样高兴是吗?靖南王收拾掉了,要摆平掉平西王也不远了。”
闻言,云岚总感觉皇帝后边憋了个大的后招,只是暂时没透露出来。
这叫她心里痒痒的,真想知道皇帝又琢磨出什么损招来对付平西王了。
比起想退休的平南王,以及病重的靖南王,还身强力健的平西王可没那么容易对付。
跟在后头的李德全见皇帝低声跟怀里的大格格说话,下意识低头往后又退了两步。
苏麻喇姑跟着李德全也退了一些,看着御花园不免有点担心。
上回大格格因为闻着皇帝衣服上残留的一点熏香就打喷嚏,御花园如今盛开的花朵不少,香味会不会熏着大格格?
李德全一眼就看出苏麻喇姑的担心,压低声音道:“姑姑放心,皇上早就命人收拾过御花园,香味浓郁的花儿都被挪走了,换了香味极淡,甚至没什么香味的花儿。”
听见这话,苏麻喇姑总算是放心了,又感慨皇帝的体贴:“原来如此,倒是我过于操心了。”
李德全听着却笑道:“姑姑这些日子尽心尽力照顾大格格,多操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这话妥帖极了,还缓和了苏麻喇姑的尴尬,她只能心下感慨李德全不愧是皇帝身边伺候多年的人,果然是人精,实在太会说话了。
皇帝抱着女儿在御花园偷着乐终于结束了,因为云岚已经在他怀里呼呼大睡。
苏麻喇姑接过大格格,用准备好的襁褓裹着,免得她睡着后吹着风会着凉。
云岚睡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回到了寝殿,一点都不意外了。
奶娘第一时间察觉到她醒了,赶紧抱起云岚来喂。
等云岚吃过后,一边被轻轻拍着打奶嗝,一边又到了选衣服换上的时候。
孩子这小身板长得快,第一箱子的小衣服果然还没都穿一遍就已经有点短了。
第二箱子的衣服,颜色果然跟苏麻喇姑说的那样,都换上更鲜艳的。
于嬷嬷瞧着不错,毕竟大格格小脸雪白,长得又好看,穿上颜色鲜艳的小衣服只感觉是锦上添花,显得更漂亮了。
云岚看得眼花缭乱,只庆幸里面没有死亡芭比粉,其它穿什么都行,于是跟往常一样随便看着一件。
皇帝这时候过来了,见几个宫女正拿着小衣服给云岚挑选。
他上前看了看后,似乎不大满意这些小衣服的布料,于是就吩咐李德全说道:“朕记得私库里还有两匹雪缎,等会就送过来给大格格做衣服。”
苏麻喇姑知道这雪缎非常薄又透气,夏天穿是再适合不过了。
这天儿开始热了,孩子的体温要高一些,最为怕热,大格格换上雪缎做的衣服正合适。
就是这雪缎因为布料太薄,所以极为难做,一年也就做不出十匹来。
皇帝给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每人分别送了两匹,手里头就只剩下这两匹了,却是一点都不打算给自己留,准备一股脑都送给大格格做衣服。
苏麻喇姑嘴唇动了动,到底没有拦着。
云岚不清楚这雪缎有多难得,只想着皇帝送的,那必然都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