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我们李家向来不搞邪门歪道,搞邪门歪道的,下场近在眼前。”
李老夫人涨红着脸,如果仅仅是这一句还没什么,接下来这老太太说的话让李崇光都紧捏一把汗。
“李家儿郎身强力壮,从来不靠吃什么丹药,炼仙丹?哼哼,说白了不就为了治痿症吗?雄风不振时服用丹药,只求片刻的振作……”
“娘!”李崇光听得冷汗直流,皇帝常年服用丹药众所周知,这番言论若是有心探究,李家这是大不敬啊!娘亲没有读过书,平时往来的多是三姑六婆,私下唠嗑粗鄙惯了,一时难登大雅之堂!
“默然,你祖母喝多了酒,快扶去后院休息。”
李崇光站起来,略带威胁地冲众人示意:“今日来府上做客的都是李家的朋友,在下记着各位的赏脸,某些酒后之言不得当真,若有人不安好心,出了府污蔑我李家,在下定会禀明陛下和相爷。”
说着,李崇光对着东边拱了拱手:“在下恩怨分明,对待朋友,好酒好肉。若有人想做李家的敌人,我们李家最不缺的就是刀枪。”
花厅里没人说话,有几声用力的咳嗽,李崇光背靠安相,打狗还得看主人,谁又闲的没事找事。
只不过李崇光这几句话着实不客气。
李老夫人竖起眉头,原本要发作,待听儿子话锋一转提及陛下,这才有些缓过味儿来,一边转着眼珠一边就着孙儿的搀扶不情愿地离开花厅。
九思一双澄澈的双眼凝滞地看向李老夫人,心中有些异样的想法。
皇帝十几年来没添子嗣,但是敬事房的记载没有停止,一些宫人陆续被宠幸,多年来却没有一个有孕的。
还有烧山观被烧死的少女们,到底服侍过谁呢?皇帝每个月都去,会不知晓二楼的秘密?
十几年来都不再有孩子?
没有哪位帝王不想多多开枝散叶吧?
什么原因呢?
李老夫人这番话倒是打开了九思的思路。皇帝想重振雄风开始吃丹药,但是吃了丹药戕害更甚,从此恶性循环了。
后宫再没有孩子出生……
满堂热闹的酒席顷刻间鸦雀无声,众人低头喝酒闷声吃菜。谁也不傻,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挺尴尬,万一说错了被记恨上,李大将军向来心眼小……
九思光寻思丹药的事,不知不觉抬手喝了两杯酒。武将府里的酒有些冲,很好,九思呼的站起来,说去更衣。
她这边刚走出花厅,后脚陈均绎便登门。
他娘亲是李家人,故去的李老太爷是他亲外祖父,李老夫人算李七娘名义上的母亲,她的寿宴,陈均绎按道理要来贺寿。但是前些年陈均绎公然跟李家决裂,好些年都没来,今日登门也是因为听到赐婚的传言,来找朝云公主的。
李府的院落没什么规划,像是一点点拼凑扩建而成,花园里居然还种菜,没什么可逛之处。俗啊!
九思更衣出来,沿着连廊往回走,在月亮门的转弯处看见等在那里的李硯,身型直顺的,像一把长刀插在地上。
李硯拱手行礼,张了张嘴:“殿下。”
干瘪的开场白后,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九思挥了挥手,身边的随行宫人退后三丈,垂首缄默。
李硯肃然的脸色柔和下来:“殿下不要在意我祖母和我爹的话,到了秋天,我爹领兵西北,几年才会回来。祖母深居内宅,见识有限。若殿下介意,日后大可以搬回朝云殿,我绝无二话。”
九思认真听着,这算表白吗?
她开始仔细打量李硯。
身量高大,肩宽腿长,英武挺拔,很有男子气概。再往上看,脸型消瘦,眉眼凌厉,整个人犹如一把开刃的长刀,有着刀削斧劈般的硬朗之色。
若是身披战甲,其英武之姿的气势定能威震四方。
“……我保证此生不纳妾,一世一双人。”
李硯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狭长的双眼透出拘谨,却始终注视着九思,缓慢又坚定道:“绝不会令殿下受委屈。”
他知晓自家情况,母亲即便生下他和哥哥,在后院依旧毫无地位。每日晨昏定省极其严苛,动辄罚跪抄文,祖母仿佛当媳妇是最低等的下人,即便她自己曾经也是媳妇。
李硯看不惯,年纪小又改变不了,前几年和哥哥商议,以父亲需要照料为托词,将母亲接去西北居住,母亲这才过上常人的日子。
眼下他回京娶媳妇儿,早就暗下决心:绝对不会让自己未来的妻子再忍受一遍母亲受过的苦。上一辈的家规他左右不了,那么,就从他的小家开始,改善一下李家大宅的风气吧。
只是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幸运,能娶到一见倾心之人。
回京当天遇见九思,在诡异的烧山观,月光之下,她的皎洁与清幽,是一种尘梦高悬洒落人间的美,无人能取代。即便她没有公主的身份,也丝毫不减气质的疏离和高贵。
是他梦寐以求,幻想喜欢的样子。
仿佛过去了很久,院子里只剩风声和心跳声,李硯腰杆僵硬,短短几息,思绪来回了无数周期。
公主的目光穿过他,不知道在想什么,她有没有在听自己说什么?
李硯注视她的眼睛,似受到蛊惑一般,大胆伸出手,想拨开她额前垂落的发丝。谁知刚上前一步,立刻被九思飘过来的目光定住。
李砚喉咙发紧,不敢有下一步动作。那双凤目仿佛有着神秘的魔力,令他马首是瞻。
两人离得近,九思没有躲,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意:“你喜欢本宫?”
“喜欢。”字出口的同时,李硯心跳越来越快。
九思看向前方某处,顿了顿,语调平和无波:“怎么算喜欢?只能喜欢一个人吗?”
李硯愣了一下,不确定垂下眼帘的九思是在问话?还是自言自语?
“当然渴望成为唯一,我想见到你,想靠近你,感觉自己在丧失理智,就是忍不住想对你好……”李硯忽然有一丝不安,掂量着自己的言词,然后小心翼翼寻找着她的回应。
“忍不住想对你好?”九思嘴角微微上挑,语调也开始上扬:“本宫明白了。”
她拖着长音,调转目光看向某处:“谢谢小将军这番话,本宫发现……本宫喜欢陈大人。”
李硯的心脏狠狠一抽,几乎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她说她喜欢谁?
陈均绎吗?
不是自己,是因为自己骗过她吗?害她深陷危险?是了,在石屋,是陈均绎救了她。
陈均绎!李硯听到这个名字内心五味杂陈,从血缘上,他们是表兄弟,可当年陈均绎在祠堂前痛骂李家长辈的场景历历在目,他觉得耻辱。陈均绎是李家所有人的公敌!
“陈大人的娘亲也是李家人?”九思转过脸不错眼地看着李硯,一眼瞧破他的心思。
李硯没有应声,感觉脸快烧起来了,只虚点了点头。
他小时候见过七姑姑,声若黄莺,勾魂夺魄,陈均绎的眉眼便随了七姑姑。后来,七姑姑成了李家的禁忌,母亲曾反复叮嘱过,万万不可在太婆和父亲面前提及七娘。
“你可知—”九思迎着他,身体微微前倾:“你爹为何要杀陈四同?”
李硯被气势所迫,后退一步:“没,我爹说他没杀陈四同!”
“那你想过没有,你爹为什么去找陈家二爷?”九思注视李硯,步步紧逼,她近一步,李砚便被逼得后退一步。
一个是镇守边关多年久不在京城的将军,一个是居京生活多年没有官职的商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有什么事情非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说还让李硯放哨?
李硯并不知道父亲要做什么,他只是本能习惯于服从。
细细想来,的确颇多疑点。按说,隔着陈均绎,父亲与陈家不可能走的近,父亲找上陈四同只可能为相爷铺路搭桥,一定是这样。
当时两人正在密谈,忽然被九思搅了局,父亲会不会担心泄密出手杀陈四同灭口?李硯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忽然想起七姑姑。
七姑姑嫁去了陈家!母亲说,七姑姑是大着肚子嫁去的陈家!
脑子里一下子涌进好多记忆,李硯慌忙移开视线,公主那双澄澈的眼睛总是让人难以自拔。
九思收回视线,神情放松而平和:“相爷不会放过本宫,本宫也不会再给别人害我的机会。不久的将来,要么本宫死,要么相爷死,总要死一个的。小将军好好想想,你准备站在哪一边。本宫说的是你,不是李家。”
李硯心底不敢去想的话,终于从九思嘴里说了出来,他脸色一下子变了,九思微微侧头,目光安然地看着李硯惨白的脸。
他眸光透明,年纪尚轻,在阴暗复杂的家族环境里单纯如白纸一张。能自我开悟,努力抽身,尚能保全。
倘若执迷不悟……杀了也不可惜。
九思不再看呆怔的李硯,撇下他,穿过月亮门径直走出一段路,在绿荫遮蔽处停了下来。
李老夫人涨红着脸,如果仅仅是这一句还没什么,接下来这老太太说的话让李崇光都紧捏一把汗。
“李家儿郎身强力壮,从来不靠吃什么丹药,炼仙丹?哼哼,说白了不就为了治痿症吗?雄风不振时服用丹药,只求片刻的振作……”
“娘!”李崇光听得冷汗直流,皇帝常年服用丹药众所周知,这番言论若是有心探究,李家这是大不敬啊!娘亲没有读过书,平时往来的多是三姑六婆,私下唠嗑粗鄙惯了,一时难登大雅之堂!
“默然,你祖母喝多了酒,快扶去后院休息。”
李崇光站起来,略带威胁地冲众人示意:“今日来府上做客的都是李家的朋友,在下记着各位的赏脸,某些酒后之言不得当真,若有人不安好心,出了府污蔑我李家,在下定会禀明陛下和相爷。”
说着,李崇光对着东边拱了拱手:“在下恩怨分明,对待朋友,好酒好肉。若有人想做李家的敌人,我们李家最不缺的就是刀枪。”
花厅里没人说话,有几声用力的咳嗽,李崇光背靠安相,打狗还得看主人,谁又闲的没事找事。
只不过李崇光这几句话着实不客气。
李老夫人竖起眉头,原本要发作,待听儿子话锋一转提及陛下,这才有些缓过味儿来,一边转着眼珠一边就着孙儿的搀扶不情愿地离开花厅。
九思一双澄澈的双眼凝滞地看向李老夫人,心中有些异样的想法。
皇帝十几年来没添子嗣,但是敬事房的记载没有停止,一些宫人陆续被宠幸,多年来却没有一个有孕的。
还有烧山观被烧死的少女们,到底服侍过谁呢?皇帝每个月都去,会不知晓二楼的秘密?
十几年来都不再有孩子?
没有哪位帝王不想多多开枝散叶吧?
什么原因呢?
李老夫人这番话倒是打开了九思的思路。皇帝想重振雄风开始吃丹药,但是吃了丹药戕害更甚,从此恶性循环了。
后宫再没有孩子出生……
满堂热闹的酒席顷刻间鸦雀无声,众人低头喝酒闷声吃菜。谁也不傻,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挺尴尬,万一说错了被记恨上,李大将军向来心眼小……
九思光寻思丹药的事,不知不觉抬手喝了两杯酒。武将府里的酒有些冲,很好,九思呼的站起来,说去更衣。
她这边刚走出花厅,后脚陈均绎便登门。
他娘亲是李家人,故去的李老太爷是他亲外祖父,李老夫人算李七娘名义上的母亲,她的寿宴,陈均绎按道理要来贺寿。但是前些年陈均绎公然跟李家决裂,好些年都没来,今日登门也是因为听到赐婚的传言,来找朝云公主的。
李府的院落没什么规划,像是一点点拼凑扩建而成,花园里居然还种菜,没什么可逛之处。俗啊!
九思更衣出来,沿着连廊往回走,在月亮门的转弯处看见等在那里的李硯,身型直顺的,像一把长刀插在地上。
李硯拱手行礼,张了张嘴:“殿下。”
干瘪的开场白后,他顿了顿,似乎有些难以启齿。九思挥了挥手,身边的随行宫人退后三丈,垂首缄默。
李硯肃然的脸色柔和下来:“殿下不要在意我祖母和我爹的话,到了秋天,我爹领兵西北,几年才会回来。祖母深居内宅,见识有限。若殿下介意,日后大可以搬回朝云殿,我绝无二话。”
九思认真听着,这算表白吗?
她开始仔细打量李硯。
身量高大,肩宽腿长,英武挺拔,很有男子气概。再往上看,脸型消瘦,眉眼凌厉,整个人犹如一把开刃的长刀,有着刀削斧劈般的硬朗之色。
若是身披战甲,其英武之姿的气势定能威震四方。
“……我保证此生不纳妾,一世一双人。”
李硯难得一口气说这么多话,狭长的双眼透出拘谨,却始终注视着九思,缓慢又坚定道:“绝不会令殿下受委屈。”
他知晓自家情况,母亲即便生下他和哥哥,在后院依旧毫无地位。每日晨昏定省极其严苛,动辄罚跪抄文,祖母仿佛当媳妇是最低等的下人,即便她自己曾经也是媳妇。
李硯看不惯,年纪小又改变不了,前几年和哥哥商议,以父亲需要照料为托词,将母亲接去西北居住,母亲这才过上常人的日子。
眼下他回京娶媳妇儿,早就暗下决心:绝对不会让自己未来的妻子再忍受一遍母亲受过的苦。上一辈的家规他左右不了,那么,就从他的小家开始,改善一下李家大宅的风气吧。
只是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幸运,能娶到一见倾心之人。
回京当天遇见九思,在诡异的烧山观,月光之下,她的皎洁与清幽,是一种尘梦高悬洒落人间的美,无人能取代。即便她没有公主的身份,也丝毫不减气质的疏离和高贵。
是他梦寐以求,幻想喜欢的样子。
仿佛过去了很久,院子里只剩风声和心跳声,李硯腰杆僵硬,短短几息,思绪来回了无数周期。
公主的目光穿过他,不知道在想什么,她有没有在听自己说什么?
李硯注视她的眼睛,似受到蛊惑一般,大胆伸出手,想拨开她额前垂落的发丝。谁知刚上前一步,立刻被九思飘过来的目光定住。
李砚喉咙发紧,不敢有下一步动作。那双凤目仿佛有着神秘的魔力,令他马首是瞻。
两人离得近,九思没有躲,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意:“你喜欢本宫?”
“喜欢。”字出口的同时,李硯心跳越来越快。
九思看向前方某处,顿了顿,语调平和无波:“怎么算喜欢?只能喜欢一个人吗?”
李硯愣了一下,不确定垂下眼帘的九思是在问话?还是自言自语?
“当然渴望成为唯一,我想见到你,想靠近你,感觉自己在丧失理智,就是忍不住想对你好……”李硯忽然有一丝不安,掂量着自己的言词,然后小心翼翼寻找着她的回应。
“忍不住想对你好?”九思嘴角微微上挑,语调也开始上扬:“本宫明白了。”
她拖着长音,调转目光看向某处:“谢谢小将军这番话,本宫发现……本宫喜欢陈大人。”
李硯的心脏狠狠一抽,几乎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她说她喜欢谁?
陈均绎吗?
不是自己,是因为自己骗过她吗?害她深陷危险?是了,在石屋,是陈均绎救了她。
陈均绎!李硯听到这个名字内心五味杂陈,从血缘上,他们是表兄弟,可当年陈均绎在祠堂前痛骂李家长辈的场景历历在目,他觉得耻辱。陈均绎是李家所有人的公敌!
“陈大人的娘亲也是李家人?”九思转过脸不错眼地看着李硯,一眼瞧破他的心思。
李硯没有应声,感觉脸快烧起来了,只虚点了点头。
他小时候见过七姑姑,声若黄莺,勾魂夺魄,陈均绎的眉眼便随了七姑姑。后来,七姑姑成了李家的禁忌,母亲曾反复叮嘱过,万万不可在太婆和父亲面前提及七娘。
“你可知—”九思迎着他,身体微微前倾:“你爹为何要杀陈四同?”
李硯被气势所迫,后退一步:“没,我爹说他没杀陈四同!”
“那你想过没有,你爹为什么去找陈家二爷?”九思注视李硯,步步紧逼,她近一步,李砚便被逼得后退一步。
一个是镇守边关多年久不在京城的将军,一个是居京生活多年没有官职的商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有什么事情非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悄悄说还让李硯放哨?
李硯并不知道父亲要做什么,他只是本能习惯于服从。
细细想来,的确颇多疑点。按说,隔着陈均绎,父亲与陈家不可能走的近,父亲找上陈四同只可能为相爷铺路搭桥,一定是这样。
当时两人正在密谈,忽然被九思搅了局,父亲会不会担心泄密出手杀陈四同灭口?李硯的手掌不自觉地握紧,忽然想起七姑姑。
七姑姑嫁去了陈家!母亲说,七姑姑是大着肚子嫁去的陈家!
脑子里一下子涌进好多记忆,李硯慌忙移开视线,公主那双澄澈的眼睛总是让人难以自拔。
九思收回视线,神情放松而平和:“相爷不会放过本宫,本宫也不会再给别人害我的机会。不久的将来,要么本宫死,要么相爷死,总要死一个的。小将军好好想想,你准备站在哪一边。本宫说的是你,不是李家。”
李硯心底不敢去想的话,终于从九思嘴里说了出来,他脸色一下子变了,九思微微侧头,目光安然地看着李硯惨白的脸。
他眸光透明,年纪尚轻,在阴暗复杂的家族环境里单纯如白纸一张。能自我开悟,努力抽身,尚能保全。
倘若执迷不悟……杀了也不可惜。
九思不再看呆怔的李硯,撇下他,穿过月亮门径直走出一段路,在绿荫遮蔽处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