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龚雪峰盯着预算表末尾的巨额数字,像一把钩子。他转动着茶杯,釉面冰裂纹在光影里忽明忽暗。端起呷一口,故作为难地说:“但我的团队……”
“龚院长若肯挂帅,您团队的人事架构由您全权拟定。”邹敏杰身体前倾,表示出万分诚意,“当然,人才引进补贴另算,每人安家费八十万起步。”
龚雪峰将杯中茶一
饮而尽,没接话。
邹敏杰想起林珠,料想这样的人才龚雪峰断然舍不得放走,这便正中他下怀。于是补上一句:“深创的‘鲲鹏人才计划’特批了副教授直升通道,您看中的苗子,我们定会重点栽培。”
“教授的直升通道,有没有什么说法?”龚雪峰抛出一句狠的。
“您带来的都是拔尖的人才,这样的学者,深创破格评正高的通道随时为她敞开。别说答辩资格,聘书都能直接走校长办公会特批。”邹敏杰的承诺掷地有声。
“邹校长这话说得太满了。”龚雪峰故意沉吟,“高校评职称,终究要走学术委员会流程。只是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年轻人都被陈旧的学术体系束缚了。”
“深创的学术委员会,三分之二是校外院士。”邹敏杰忽然压低声音,“而且您别忘了,您若出任副校长,便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事权与学术权双轨并行,可是不多见的。”
“邹校长啊,深创这股子打破陈规的闯劲,倒真像极了当年刚回国搞科研的我们。”龚雪峰长叹一声,“在北农,年轻人评职称像在爬满藤壶的老船上凿冰,论资排辈的规矩比《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条款还多。可您这儿不同——”他抬眼望向竹帘外跃动的光斑,那里正有只雏鸟跌跌撞撞地扑棱翅膀,“新学校就像新栽的葡萄藤,根须扎在没有板结的沙壤里,吸收的都是最鲜活的养分。”
施竞宇默默将凉透的茶渣倒掉,重新烫壶时听见龚雪峰续道:“深创肯让校外院士占大头,敢给年轻人‘破格直通车’,这才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忽然轻笑,“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倡‘兼容并包’,如今深创在南海之滨续写新篇,倒让我们这些在旧体系里打转的人,看到了学术生态该有的样子。”
施竞宇适时添茶,壶嘴轻掠龚雪峰的空杯,腕间沉香珠串与案上建盏轻触,发出一声清越“叮”鸣。他眼角余光瞥见龚雪峰握杯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颤,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便知火候已到。
第17章 ☆、017
施竞宇吩咐阿肯送邹敏杰回深圳,同龚雪峰直奔香港某知名葡萄酒酒廊聚餐。聚会由酒廊老板kevin组织。龚雪峰喊上季蓓蓓,施竞宇做主叫上林珠。
因有葡萄酒共同爱好,聚会开始大家相谈甚欢。
kevin很讲究,品鉴每瓶酒时都叫厨师搭配不同菜品。赤霞珠配美式烟熏牛胸肉,黑皮诺配蒜香黄油蜗牛,桑娇维塞配玛格丽塔披萨,佳美配法式冷盘……莅临嘉宾都对他的精心准备赞赏有加。
龚雪峰作为有学术权威的科学家备受关注,在几人吹捧下很快开始指点江山。
席间,一位红酒拍卖师和施竞宇谈到他即将进行的一场拍卖会,是某位收藏家的私人珍藏,称拍品里有许多珍稀藏酒,问施竞宇有无兴趣参加。喝到中间,那位叫matthew的拍卖师突然说起施竞宇的爸爸,问:“uncle最近怎么样?”施竞宇淡淡说:“挺好的,还在倒腾那些东西。”
或许是酒劲上来,matthew话题越说越开,讲起小时候在施竞宇家酒窖里和施竞宇两人撞翻酒架的事,说:“直接撞没了一辆跑车。”
季蓓蓓好奇:“你是香港人?真没看出来,你说话根本没口音!”
林珠也惊讶,因她在网上搜过施竞宇多次,一直以为他是深圳人。网上找不到施竞宇和香港的任何关联。虽说他说话不像季蓓蓓说的“几乎没口音”那般夸张,但也确实是大陆人口语水平。
施竞宇笑笑没说话,倒是matthew兴致勃勃解释:“他爷爷是‘赞海宁’(上海人),”他用一口浓重港普模仿上海话说法,称:“他家上世纪在上海经营航运、银行和珠宝业,后来迁居香港,曾人称‘浦东船王’呢!”刚说到这施竞宇便举起杯子要碰杯,委婉转移话题。
两位旧相识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事,季蓓蓓完全撇开在旁边意气风发开公开课的龚雪峰,与年少有为的优质青年们侃侃而谈。
她问matthew拍卖师平时都做什么工作,是否总经手一些传世宝贝?她又拿起手机打开之前收藏的网页,上面称有一颗叫“粉红之星”的钻石前段时间拍了五点几个亿港元。matthew说他知道,这颗宝石拍给了周大福,但可惜他不在苏富比工作,因苏富比今年以前都不太开设红酒拍卖专场。季蓓蓓又问他是否不太了解珠宝类拍品,matthew“哈哈”笑了声,说他挺了解,然后看了眼施竞宇说“我小时候在他家可见过很多世面哦!他妈妈可是……”,对话又被施竞宇打断。
林珠对他们说的话丝毫不感兴趣,无聊下打开手机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上世纪浦东船王”字眼。
在众多人名中,果真有位姓施的,叫施振邦。
她又把这名字输入搜索框,竟还有人物百科。点进去,一张黑白色人物肖像如同dna鉴定报告般立刻确认他和施竞宇的血脉关系。
立体度极高的眉骨,自然上扬的剑眉,英气十足。眼睛有东方丹凤眼的狭长和锐利,又融合西方双眼皮的深邃与神秘。外眼角微微上挑,显出些凌厉。
林珠抬起头看施竞宇,如同把照片里的眉眼复刻到脸上。那双眼睛动起来又和传统丹凤眼很不同。他内眼线条颇为柔和,眼下还有饱满的卧蚕,笑起来很有少年感,像把所有锐利都泡进温热的水里。
但又不完全是少年,因他笑意中总带着克制。他的眼角会轻微下压,睫毛低垂半遮着朦胧的眼眶。瞳孔仿佛聚焦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诉说着一种遥远和疏离。
kevin此时站起来隆重向大家介绍压轴的两瓶酒,一瓶是2001年份的干露魔爵红和被称为“智利酒王”的活灵魂。他把活灵魂的瓶子端起来介绍说这是今年詹姆斯萨克林评选出的“年度之酒”。
宾客都对这瓶新鲜出炉的“年度之酒”表示欣赏,只有林珠在简单评价几句后提问:“我们为何不尝尝中国的干红呢?”其余几人相视
一笑,kevin扬起一边嘴角,微微挑着眉梢说:“我们酒廊没有中国酒。”然后很礼貌地举起杯子示意大家干杯。林珠追问为何没有中国酒,kevin只是委婉道:“我不太觉得中国有什么值得收藏的酒。”
这几天才在学术会议上确定了中国葡萄酒的价值,现在突然被这样泼冷水,让林珠感觉是站在悬崖边踮脚眺望日出,日光正好,脚下的石头却突然松动。
她马上燃起斗志问:“那您试过吗?”
kevin简单回了句ofcourse,林珠追问:“如果中国没有好酒,那贺兰晴雪的加贝兰赤霞珠2009为何能斩获品醇客的大奖?”
kevin笑着回应:“难道就因培养出一个尖子生学校就成为名校吗?”他一边说,一边和邻座几人交换笑声,而龚雪峰、季蓓蓓和林珠三人实在笑不出来。
林珠气势汹汹:“我认为我们没人有资格评判中国的酒,除非谁真的尝过大部分中国的葡萄酒。而且,既然贺兰晴雪可以得奖,说明我们的土地有实力种出优秀的葡萄,我们也有能力酿出杰出的酒。”
“谁知道那瓶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啊?”一个声音突然冒出,瞬间激怒林珠:“同样是新世界葡萄酒,为何贺兰晴雪得了奖你就质疑它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而刚才那瓶活灵魂你就不质疑?”
那人被怼得哽住,于是没心没肺地哈哈一笑,举起杯子说那就祝中国的葡萄酒有天能出人头地。
林珠觉得他语气里充满戏谑,非常不服气。matthew赶紧圆场说不管是哪里的酒只要喝得开心就好啦,喝酒主要喝的是开心嘛。但林珠不罢休:“真正的品酒人,应当对各地的酒保持开放态度,尊重每一片土地的酿酒文化。”
原本和谐的气氛一下变得尴尬。
林珠继续强调中国葡萄酒不能发展的原因就是连中国人自己都瞧不起中国的酒。她说刚参观酒窖时她特意找了,竟没有一瓶来自中国的酒。接着又旁敲侧击说如果连世界红酒板块都凑不齐,那怎能算是最好的酒廊呢?还非要阴阳怪气地问一句:“那如果有外国人来这里喝酒说‘我想尝尝你们本地的风味’,难不成还要在酒大师现买?指望他的小时达?”
她随即转头看向施竞宇问:“宇总,香港的版块开了吗?一小时能送到吗?既然你做这生意,可要负责把国产酒发扬光大。毕竟国产酒对你来说,可是意义重大,不容侵犯的吧!”
matthew非常惊恐地看着林珠,旁边的施竞宇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把手中的酒杯放下,抬起头说句抱歉失陪一下。
“龚院长若肯挂帅,您团队的人事架构由您全权拟定。”邹敏杰身体前倾,表示出万分诚意,“当然,人才引进补贴另算,每人安家费八十万起步。”
龚雪峰将杯中茶一
饮而尽,没接话。
邹敏杰想起林珠,料想这样的人才龚雪峰断然舍不得放走,这便正中他下怀。于是补上一句:“深创的‘鲲鹏人才计划’特批了副教授直升通道,您看中的苗子,我们定会重点栽培。”
“教授的直升通道,有没有什么说法?”龚雪峰抛出一句狠的。
“您带来的都是拔尖的人才,这样的学者,深创破格评正高的通道随时为她敞开。别说答辩资格,聘书都能直接走校长办公会特批。”邹敏杰的承诺掷地有声。
“邹校长这话说得太满了。”龚雪峰故意沉吟,“高校评职称,终究要走学术委员会流程。只是现在大部分的学校,年轻人都被陈旧的学术体系束缚了。”
“深创的学术委员会,三分之二是校外院士。”邹敏杰忽然压低声音,“而且您别忘了,您若出任副校长,便是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事权与学术权双轨并行,可是不多见的。”
“邹校长啊,深创这股子打破陈规的闯劲,倒真像极了当年刚回国搞科研的我们。”龚雪峰长叹一声,“在北农,年轻人评职称像在爬满藤壶的老船上凿冰,论资排辈的规矩比《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条款还多。可您这儿不同——”他抬眼望向竹帘外跃动的光斑,那里正有只雏鸟跌跌撞撞地扑棱翅膀,“新学校就像新栽的葡萄藤,根须扎在没有板结的沙壤里,吸收的都是最鲜活的养分。”
施竞宇默默将凉透的茶渣倒掉,重新烫壶时听见龚雪峰续道:“深创肯让校外院士占大头,敢给年轻人‘破格直通车’,这才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忽然轻笑,“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倡‘兼容并包’,如今深创在南海之滨续写新篇,倒让我们这些在旧体系里打转的人,看到了学术生态该有的样子。”
施竞宇适时添茶,壶嘴轻掠龚雪峰的空杯,腕间沉香珠串与案上建盏轻触,发出一声清越“叮”鸣。他眼角余光瞥见龚雪峰握杯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颤,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便知火候已到。
第17章 ☆、017
施竞宇吩咐阿肯送邹敏杰回深圳,同龚雪峰直奔香港某知名葡萄酒酒廊聚餐。聚会由酒廊老板kevin组织。龚雪峰喊上季蓓蓓,施竞宇做主叫上林珠。
因有葡萄酒共同爱好,聚会开始大家相谈甚欢。
kevin很讲究,品鉴每瓶酒时都叫厨师搭配不同菜品。赤霞珠配美式烟熏牛胸肉,黑皮诺配蒜香黄油蜗牛,桑娇维塞配玛格丽塔披萨,佳美配法式冷盘……莅临嘉宾都对他的精心准备赞赏有加。
龚雪峰作为有学术权威的科学家备受关注,在几人吹捧下很快开始指点江山。
席间,一位红酒拍卖师和施竞宇谈到他即将进行的一场拍卖会,是某位收藏家的私人珍藏,称拍品里有许多珍稀藏酒,问施竞宇有无兴趣参加。喝到中间,那位叫matthew的拍卖师突然说起施竞宇的爸爸,问:“uncle最近怎么样?”施竞宇淡淡说:“挺好的,还在倒腾那些东西。”
或许是酒劲上来,matthew话题越说越开,讲起小时候在施竞宇家酒窖里和施竞宇两人撞翻酒架的事,说:“直接撞没了一辆跑车。”
季蓓蓓好奇:“你是香港人?真没看出来,你说话根本没口音!”
林珠也惊讶,因她在网上搜过施竞宇多次,一直以为他是深圳人。网上找不到施竞宇和香港的任何关联。虽说他说话不像季蓓蓓说的“几乎没口音”那般夸张,但也确实是大陆人口语水平。
施竞宇笑笑没说话,倒是matthew兴致勃勃解释:“他爷爷是‘赞海宁’(上海人),”他用一口浓重港普模仿上海话说法,称:“他家上世纪在上海经营航运、银行和珠宝业,后来迁居香港,曾人称‘浦东船王’呢!”刚说到这施竞宇便举起杯子要碰杯,委婉转移话题。
两位旧相识继续说些无关痛痒的事,季蓓蓓完全撇开在旁边意气风发开公开课的龚雪峰,与年少有为的优质青年们侃侃而谈。
她问matthew拍卖师平时都做什么工作,是否总经手一些传世宝贝?她又拿起手机打开之前收藏的网页,上面称有一颗叫“粉红之星”的钻石前段时间拍了五点几个亿港元。matthew说他知道,这颗宝石拍给了周大福,但可惜他不在苏富比工作,因苏富比今年以前都不太开设红酒拍卖专场。季蓓蓓又问他是否不太了解珠宝类拍品,matthew“哈哈”笑了声,说他挺了解,然后看了眼施竞宇说“我小时候在他家可见过很多世面哦!他妈妈可是……”,对话又被施竞宇打断。
林珠对他们说的话丝毫不感兴趣,无聊下打开手机上的搜索引擎,输入“上世纪浦东船王”字眼。
在众多人名中,果真有位姓施的,叫施振邦。
她又把这名字输入搜索框,竟还有人物百科。点进去,一张黑白色人物肖像如同dna鉴定报告般立刻确认他和施竞宇的血脉关系。
立体度极高的眉骨,自然上扬的剑眉,英气十足。眼睛有东方丹凤眼的狭长和锐利,又融合西方双眼皮的深邃与神秘。外眼角微微上挑,显出些凌厉。
林珠抬起头看施竞宇,如同把照片里的眉眼复刻到脸上。那双眼睛动起来又和传统丹凤眼很不同。他内眼线条颇为柔和,眼下还有饱满的卧蚕,笑起来很有少年感,像把所有锐利都泡进温热的水里。
但又不完全是少年,因他笑意中总带着克制。他的眼角会轻微下压,睫毛低垂半遮着朦胧的眼眶。瞳孔仿佛聚焦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诉说着一种遥远和疏离。
kevin此时站起来隆重向大家介绍压轴的两瓶酒,一瓶是2001年份的干露魔爵红和被称为“智利酒王”的活灵魂。他把活灵魂的瓶子端起来介绍说这是今年詹姆斯萨克林评选出的“年度之酒”。
宾客都对这瓶新鲜出炉的“年度之酒”表示欣赏,只有林珠在简单评价几句后提问:“我们为何不尝尝中国的干红呢?”其余几人相视
一笑,kevin扬起一边嘴角,微微挑着眉梢说:“我们酒廊没有中国酒。”然后很礼貌地举起杯子示意大家干杯。林珠追问为何没有中国酒,kevin只是委婉道:“我不太觉得中国有什么值得收藏的酒。”
这几天才在学术会议上确定了中国葡萄酒的价值,现在突然被这样泼冷水,让林珠感觉是站在悬崖边踮脚眺望日出,日光正好,脚下的石头却突然松动。
她马上燃起斗志问:“那您试过吗?”
kevin简单回了句ofcourse,林珠追问:“如果中国没有好酒,那贺兰晴雪的加贝兰赤霞珠2009为何能斩获品醇客的大奖?”
kevin笑着回应:“难道就因培养出一个尖子生学校就成为名校吗?”他一边说,一边和邻座几人交换笑声,而龚雪峰、季蓓蓓和林珠三人实在笑不出来。
林珠气势汹汹:“我认为我们没人有资格评判中国的酒,除非谁真的尝过大部分中国的葡萄酒。而且,既然贺兰晴雪可以得奖,说明我们的土地有实力种出优秀的葡萄,我们也有能力酿出杰出的酒。”
“谁知道那瓶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啊?”一个声音突然冒出,瞬间激怒林珠:“同样是新世界葡萄酒,为何贺兰晴雪得了奖你就质疑它瓶子里装的是什么,而刚才那瓶活灵魂你就不质疑?”
那人被怼得哽住,于是没心没肺地哈哈一笑,举起杯子说那就祝中国的葡萄酒有天能出人头地。
林珠觉得他语气里充满戏谑,非常不服气。matthew赶紧圆场说不管是哪里的酒只要喝得开心就好啦,喝酒主要喝的是开心嘛。但林珠不罢休:“真正的品酒人,应当对各地的酒保持开放态度,尊重每一片土地的酿酒文化。”
原本和谐的气氛一下变得尴尬。
林珠继续强调中国葡萄酒不能发展的原因就是连中国人自己都瞧不起中国的酒。她说刚参观酒窖时她特意找了,竟没有一瓶来自中国的酒。接着又旁敲侧击说如果连世界红酒板块都凑不齐,那怎能算是最好的酒廊呢?还非要阴阳怪气地问一句:“那如果有外国人来这里喝酒说‘我想尝尝你们本地的风味’,难不成还要在酒大师现买?指望他的小时达?”
她随即转头看向施竞宇问:“宇总,香港的版块开了吗?一小时能送到吗?既然你做这生意,可要负责把国产酒发扬光大。毕竟国产酒对你来说,可是意义重大,不容侵犯的吧!”
matthew非常惊恐地看着林珠,旁边的施竞宇一言不发,只是默默地把手中的酒杯放下,抬起头说句抱歉失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