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半个多小时以前,闻临给陈郁青发过一条消息,问她房子打扫好没有。
  那时候她没回,这会儿她才翻出聊天页面,发了三个字过去:“在路上。”
  他很快就回应过来:“吃饭了没有?”
  “没。”她发出消息后,想起自己白天那时荒诞的念头,还有方才停在街边的车,于是又输入,“在干嘛?”
  这时,男人的消息迟了些。汽车向前行驶了两站,手机才响了一声:“我在家吃饭,那你也早点吃。”
  陈郁青的本意也不是要查岗。
  昨天完成过户那会儿,她还打算与闻临完全切割开呢。
  只不过现在有些事,她要好好地想一想。
  她最多暂时改了主意,不愿意跟闻临闹得太僵,随便应付两句,想着或许后头用得着他。
  然而他这几个字却狠狠打了她的脸,陈郁青不由得心觉好笑。
  这男人,终究信不得的,谎话连篇,一次又一次地骗她。
  陈郁青突然就不想吃酸菜鱼了,她对韩丽说自己困,想早点回去睡觉。
  韩丽想着明天还要辛苦一天,东西搬过去,总要规整规整的,还有得忙,便没有多想。
  -
  闻临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那天之后,陈郁青就再不理他。
  但凡他的信息、电话一概不接,即便去她家里找她,她也绝对不给他好脸色看,甚至连门都不肯开。
  年前有一回,两人倒是在闻棠厂里碰过面。
  韩丽那个店已经歇业,如今她在闻棠厂里承包食堂。
  中午两百人的餐食,最难的就是备菜,最开始韩丽舍不得钱,不肯找人帮忙,弄得前两天都没能准点开饭。
  后面韩丽见实在忙不过来,才请了位五六十岁的阿姨帮忙择菜、洗菜。上午八点到下午一点,一百块钱一天。
  食堂运转逐渐走上正轨后,韩丽便先想着喊陈郁青过来吃顿饭。
  服装厂有外地的员工,放假早,腊月二十左右就会放假,到时候她也要回老家,再见面都得过了正月十五。
  韩丽便同闻棠商量,毕竟不是她的店,虽然菜是自己出钱,但肯定还是占了闻棠的便宜,再说这又是工厂,不打声招呼不太好。
  闻棠直说没事,晚点儿大家可以一起在食堂包间吃。
  韩丽以为闻棠口中的大家是指她们三。
  谁知,吃饭的时候,闻临竟开车过来了。
  这人一年到头都不会往厂里跑半步,不用说,这肯定是闻棠告诉他的。
  陈郁青也碰上了没生气,只是一直沉默着吃饭,连闻棠都不怎么搭理。
  闻棠见了自己阿弟这屡战屡败的挫折样,有些看不过去,私底下问闻临:“你做什么了?那天在餐馆吃完饭,你送郁青回去不还是好好的?”
  闻棠说话看似婉转,但是加上怀疑的眼神,就变了味。到底那天陈郁青喝得不少,就怕闻临当时趁人之危,做出什么不可饶恕的事。
  那可不就只是活该。
  闻临开始面无表情,听到后面直皱眉,回闻棠道:“我什么都没做。”
  闻临想不通,陈郁青那天还肯回他短信的,说变脸就变脸。
  要说他真做了什么,也就只有那么一件,不敢让陈郁青知道的。
  闻棠从闻临这儿打探不出什么,不忍心见他一直这样,便迂回着去问陈郁青的感情状况,可又不好明说自己是来替闻临问路。
  陈郁青直接道:“你别问了,反正我跟闻临没可能。”
  她表情决然,一副再不肯给闻临丁点机会的架势。
  闻棠心中一沉,觉得闻临的想法怕是要落空。
  可再一想,闻棠不免又隐隐替陈郁青高兴,她能走出来,没陷在这段感情中,倒也可以说是一桩大好事。
  闻棠觉得,陈郁青是她见过最有韧性的女人,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将自己的日子过好。
  闻棠厌恶、可怜、欣赏过她,到现在,却只剩下倾服。
  今年是个暖冬,南嘉的气温迟迟没降到零下,连续两周都是大晴天,正好适合灌香肠——就像大部分南嘉人会做的那样,当成年末的大事来办。
  陈郁青以前没自己单独尝试过,今年搬了新家,便想着自己也做一些,来得及的话,还可以送些给韩丽,让她带回老家。
  陈郁青原以为要去搜一些教程来跟着做,没想到真动手了竟异常顺利,连配方都铭记于心。
  一斤肉配10克盐,20克白糖,可酌情添几克白酒。
  正宗南嘉人对香肠的要求一定是咸甜的,老一辈传下的口味。
  以前那会儿,那个男人爱吃,陈星巧每年便会买了猪肉回来剁馅,再让她帮着一起灌。
  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还是没完全摆脱陈星巧。
  ——————————————————
  谢谢宝子们的支持,宝们方便的话帮忙投一下推荐票呀,爱你们~
  第75章 两个债主
  陈郁青是不怎么愿意想起陈星巧的,每次一想到那个女人,陈郁青的心情便有些糟糕。
  现在好了,又多了个闻临。
  陈郁青觉得自己上辈子肯定是欠了这两人的债。
  还好,债还完了,再往下就是自己的日子,只看她怎么过。
  陈郁青买房子之前,韩丽一直暗里忧心,怕她脑子发热,把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钱再交给陈星巧。
  陈郁青始终认为是韩丽想得太多,她恨不得那女的倒八辈子霉,怎么可能再去管那女的。
  说起来她这些日子都没关注过陈星巧的消息,也不知道她哪天能“死”,到时候她肯定不计前嫌,去坟头上柱香。
  网上已经几乎没了陈星巧的消息,曾经一百多万粉丝的红人博主,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
  最近的一条消息,还是某个八卦博主说,陈星巧因为账号封禁,与她背后的运营传播公司闹掰,如今正面临索赔纠纷。
  平台封禁账号,加上公司索赔压力,陈星巧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离“死”也不远了。
  陈郁青丢开手机,靠在床上盯着不远处柜子上的相框发愣。
  相框里是张单人合照,是她刚进公司时拍的工作照,用来制作工牌的。她那时觉得很有纪念意义,便自己印了张照片裱起来。
  她怔怔的,面露茫然的神色。隔了好一会儿,她突然下床,将相框反扣在桌上,没费什么力气,轻轻一按,背板就从卡扣处分离开来。
  一张泛黄的、明显影楼风格的双人合照立时飘落到桌上。
  是七八岁的陈郁青和年轻貌美的陈星巧。
  她低头看了片刻,伸出手去,三两下就将照片撕了,碎片扔进垃圾桶。
  从今往后,天下太平。
  每到腊月,南嘉市各个餐馆、工厂陆续歇业,定居南嘉的外地人回老家。
  韩丽买了回去的火车票,临走前她邀请陈郁青跟她一起回去过年,这话她不是头一回说,可陈郁青却一次都没有答应过。
  韩丽自己回去都是这家待几天,那家待几天,没个正经的住处,何况带上她这个拖油瓶。
  再有,不是陈郁青多虑,就韩丽老家的那些思想,两个在大城市工作的单身女性,还不知要传出多少闲言碎语,对韩丽更不好。
  还是大城市对女性要更宽容些,有时候适当的冷漠和距离也不是什么坏事。
  就像陈郁青搬来后,同层楼的两户邻居,见面了连招呼都没打过,更别说“关心”新邻居的家庭情况。大家都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
  陈郁青今年总算过了个富足年,年底双薪,到手还算可观。公司效益不错,每年都在春节前将工资及奖金发放。
  除夕一大早,她便高高兴兴地将对联贴上,又去菜市场买了不少菜回来,下午早早地就将年夜饭做好。
  然而陈郁青折腾大半天,做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到了该吃年夜饭的时候,却提不起一丁点食欲。
  不算从上午就没有停过的除夕祝福信息——这些能看出大部分都是群发的,除夕夜好像和平时也没什么区别。
  陈郁青吃了两口便没什么兴致,突然想起自己没有准备明早要煮的汤圆,便又说服自己出去。
  晚上八点多钟,小区周围的店铺基本都已经关门,只能去更远些的地方。这个时候还在外面晃悠的人,都是有故事的。
  陈郁青买到了汤圆,也不急着回去,在路边公交车站的站台坐了会儿。
  距农历新年还有一个多小时,陈郁青低头看眼手机,有一条新的祝福短信,陌生的号码,属地却是南嘉市。
  祝福很短,只有几个字:新年好,照顾好自己。
  其余便没了。
  陈郁青开始以为是工作上认识的同事或客户,换号码了也不一定,可是看这说话的语气也不太能确定。
  再有,就只能是那人,她已经把他的联系方式都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