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夜里的“生命大和谐”倒是一如既往得人心。
第二天起床上班,陈郁青费了好大劲儿,才勉强用遮瑕膏把自己的黑眼圈遮住。
她浑身骨头疼,虽说是件体力活,但考验的也不只是男人。到后头,闹得有些过了。
可怨不得人,谁让她自己也乐此不疲,不能把错全推到闻临身上。
临出门前,陈郁青仔细把文件袋里准备递签的材料又检查了遍,闻临已经换好鞋在玄关处等她。
她们公司就在离闻临家两三公里远的科技园区,闻临学校还在人民西路那儿,正好从附近经过。闻临特意早了二十分钟出门,顺路送陈郁青过去。
入职四年,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她就没有哪天晚于八点四十到公司。同事们背后议论她,说她装模做样,到处拍领导马屁,她从没放在心上过。
等进去办公大楼,陈
郁青背着个连logo都没有的大黑包,脚踩高跟鞋走到电梯间。
不远处,已经有人站着等电梯。
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到上班高峰,整个电梯间都看不到几个人。她的脚步声太明显,没等她开口,那人已经转过头来,主动同她打招呼:“陈工,早。”
“杨工早。”陈郁青笑了笑。
简单寒暄后,便没有人再开口,两人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尤其最近,设计部经理要调至总公司任职,位置空缺出来。两人作为设计一组、二组组长,明里暗里都是竞争关系。没必要硬套近乎。
说起来,四年前陈郁青进公司的时候,还是杨帆带的她,算她半个师傅。
公司主要从事园林景观业务,规模不小,总公司在花城,不过南嘉分公司占了全司近百分之三十的业绩。
陈郁青的简历在一众求职者中实在不那么拿得出手——高中肆业,没接受过正儿八经的高等教育,只有各种不入流培训机构的结业证书。
她来应聘景观设计师,像她的这种简历能没在第一轮被扔进垃圾桶简直是奇迹。
可令人吃惊且好奇的是,陈郁青有实地工作的经验,那么多名校大学毕业的设计师,有几个敢在简历中写自己会铺设排水管、砌筑围墙?
杨帆与设计部门经理共同面试,两人都觉得陈郁青综合能力不差,就是学历太低了些,连公司帮忙扫地的阿姨都是高中毕业。本来没拿定主意,最后却是分公司总经理拍板。
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陈郁青的长相,过于出挑了些。虽然说起来令人不耻,但这是没法反驳的事实。
他们这一行,总免不了跟客户打交道。陈郁青得总经理青睐,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是武器,是利刃,同时却也是刺向她的尖刀,有些捷径并不那么好走。偶尔总经理跟客户谈事情,会刻意带上她去饭局。
仅这么一条,就足以抹去她在工作上做出的所有努力。
亏得陈郁青心理素质强大,从来只把旁人的风言风语当个屁,做事依旧我行我素,谁都影响不到她。
两人一前一后进电梯,陈郁青刷卡按下23层,便往边上站,互不搭理。
轿厢内安静了约莫十秒钟,杨帆忽然问她:“你那个英国签证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陈郁青回他。
英国庄园改造项目,客户是定居海外的华人,特意找国内设计公司来做。项目由总部那边的同事敲定,四千万的合同,设计团队八人。依照公司提成比例,主案设计师最多,但其他设计师至少也能分得十几万。
南嘉分公司要推一个设计师,最后上头选了陈郁青,杨帆自然有意见——论资历和学历,他哪点比不上陈郁青?
不过这事还是出了岔子。
陈郁青的材料交到代办中介手上,就等英国那边出具商务邀请函。谁知道中介直言她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过签——消费几乎与收入齐平,银行流水不正常、单身、无固定资产,就差在她脑门上直接写上“高风险移民倾向人群”。
公司里是没有任何秘密的,等着看陈郁青笑话的不在少数。
但是她扭头就扔了个重磅炸弹,她领了结婚证的。男方在南嘉市有房有车,还有固定工作和资产。
——————————
宝子们投个“推荐票”再走呀~
第7章 意外
只不过在这之前,很多人都默认她跟总经理有不可言说的暧昧关系。
陈郁青对这些传言很清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对谭桥的的确确是抱着几分欣赏的:他身上那股不恤人言,说破了天也只管做自己事的劲儿,跟她做派倒有几分相似。
都太野了,做事完全没有板眼。
毕竟他人眼中的谭桥可是胆大包天,敢去撬总经理墙脚。
不像闻临,他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是众人眼中的优等生,到现在稳稳当当,这么些年还没离开过“象牙塔”。他的求学到工作经历就能看出来,简直规矩过了头。
闻临这样的人,实在很难想象他会做出“闪婚”的举动。
当然,别人更想不到陈郁青会疯到这种地步。
同事们还在忍不住替陈郁青那位刚结婚就被戴上“绿帽子”的老公可惜,没人往其他地方深思,殊不知她为过签能干这么一票大的。
周一上午只有开不完的会。
先是总经理给各部门几个领导沟通近期公司运营情况,再就是设计部门单独的晨会。
设计部经理老李年后就要调至花城,如今属于站好最后一班岗,连对大家说话态度都温柔几分。
老李在公司呆了二十几年,南嘉分公司成立初期他便加入,是元老级员工,再过个五六年就到退休年纪。
这次老李被调走,其实是明升暗贬,把他调离核心业务岗位,又给他在总部安排个不痛不痒的职位,也算保全了他的面子。
只是他家人朋友都在南嘉,却要到一千多公里外的花城工作。
不管他平日里对大家如何苛刻,但真说起来,大家都是打工人而已,没仇,更不是敌对关系,想想难免让人唏嘘。
部门会议结束,陈郁青单独给设计二组的同事下达工作内容。
南嘉这边分公司规模不小,仅设计部就有四十几名员工,二组算上陈郁青共二十三个同事。
小组人员说多不多,但也不少,放到其他地方足以撑起两三个公司的业务,没点水平还真不能服众。主创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植物设计,同事们可以分工细致,当组长却不能半吊子。
不止是要懂而已,陈郁青工作时是几乎不近人情的。
她的身上总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割裂感。
仿佛依着她的长相,她就该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穿梭于各大商场和美容院,她肯低头笑笑便有人愿意为这份美丽买单。
可偏偏,她这样的年纪,双手比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要粗糙,力气也大。有次她跟施工部门的师傅一起去现场,两米多的石英石,五六十公
斤重,她愣是毫不费力自己扛起来,把大家都惊住了。
听陈郁青自己说,她以前在工地跟着人家干小工,专门搬钢筋、水泥,大家只觉不可思议,当作玩笑话,揶揄两句就过去。
“小谭,还有徐工,你们准备一下,中午吃饭抓点紧,吃完饭我们去新家湖别墅区。”陈郁青说。
谭桥忍不住抬眼看向陈郁青,她却已经让散会,连个眼神都没单独给他,自顾自回到工位上去了,好像只把他当作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伙伴。
忙完这些,陈郁青抽空把自己的资料交给行政部的同事。
中午是公司统一提供的配送餐,公司福利在整个行业中算得上不错,餐补、交通补样样不落,假期基本跟着国家法定走。不过工作强度也大,加班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跟客户约好下午一点半碰面,这时候正好是他们的午休时间段,但是一切以客户的要求为准。中午十二点下班,吃完饭就得出发。
陈郁青从工位的柜子里取出双平底鞋换上,她让谭桥他们在一楼附近等着,她去停车场开车。
车是公司的,她还是进公司后,因为工作需要才去考的驾照。
陈郁青将车开出,同事徐振文拉开前车门坐了进来。陈郁青笑笑,透过后视镜看到后座的谭桥,不免松了口气。
新家湖别墅区在鼓楼那一带,南嘉市南面,属于老城区的范围。以前陈郁青在那边上过几年学,都说她的口音一听就是老城南的。
陈郁青车技还行,就是路况不太好。老城区不少道路的机动车道数量少,堵车是常有的事,一旦前方发生剐蹭事故更是耽误行程。
从中山路拐过去,短短两三公里的路程愣是开了近二十分钟,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十分钟。
这对他们服务行业来说是大忌,尤其这些舍得花大价钱改造庭院的主家,基本都对时间观念更敏感。
夜里的“生命大和谐”倒是一如既往得人心。
第二天起床上班,陈郁青费了好大劲儿,才勉强用遮瑕膏把自己的黑眼圈遮住。
她浑身骨头疼,虽说是件体力活,但考验的也不只是男人。到后头,闹得有些过了。
可怨不得人,谁让她自己也乐此不疲,不能把错全推到闻临身上。
临出门前,陈郁青仔细把文件袋里准备递签的材料又检查了遍,闻临已经换好鞋在玄关处等她。
她们公司就在离闻临家两三公里远的科技园区,闻临学校还在人民西路那儿,正好从附近经过。闻临特意早了二十分钟出门,顺路送陈郁青过去。
入职四年,公司规定九点上班,她就没有哪天晚于八点四十到公司。同事们背后议论她,说她装模做样,到处拍领导马屁,她从没放在心上过。
等进去办公大楼,陈
郁青背着个连logo都没有的大黑包,脚踩高跟鞋走到电梯间。
不远处,已经有人站着等电梯。
这个时间点,还没有到上班高峰,整个电梯间都看不到几个人。她的脚步声太明显,没等她开口,那人已经转过头来,主动同她打招呼:“陈工,早。”
“杨工早。”陈郁青笑了笑。
简单寒暄后,便没有人再开口,两人关系并不怎么融洽。
尤其最近,设计部经理要调至总公司任职,位置空缺出来。两人作为设计一组、二组组长,明里暗里都是竞争关系。没必要硬套近乎。
说起来,四年前陈郁青进公司的时候,还是杨帆带的她,算她半个师傅。
公司主要从事园林景观业务,规模不小,总公司在花城,不过南嘉分公司占了全司近百分之三十的业绩。
陈郁青的简历在一众求职者中实在不那么拿得出手——高中肆业,没接受过正儿八经的高等教育,只有各种不入流培训机构的结业证书。
她来应聘景观设计师,像她的这种简历能没在第一轮被扔进垃圾桶简直是奇迹。
可令人吃惊且好奇的是,陈郁青有实地工作的经验,那么多名校大学毕业的设计师,有几个敢在简历中写自己会铺设排水管、砌筑围墙?
杨帆与设计部门经理共同面试,两人都觉得陈郁青综合能力不差,就是学历太低了些,连公司帮忙扫地的阿姨都是高中毕业。本来没拿定主意,最后却是分公司总经理拍板。
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陈郁青的长相,过于出挑了些。虽然说起来令人不耻,但这是没法反驳的事实。
他们这一行,总免不了跟客户打交道。陈郁青得总经理青睐,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是武器,是利刃,同时却也是刺向她的尖刀,有些捷径并不那么好走。偶尔总经理跟客户谈事情,会刻意带上她去饭局。
仅这么一条,就足以抹去她在工作上做出的所有努力。
亏得陈郁青心理素质强大,从来只把旁人的风言风语当个屁,做事依旧我行我素,谁都影响不到她。
两人一前一后进电梯,陈郁青刷卡按下23层,便往边上站,互不搭理。
轿厢内安静了约莫十秒钟,杨帆忽然问她:“你那个英国签证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
“差不多了。”陈郁青回他。
英国庄园改造项目,客户是定居海外的华人,特意找国内设计公司来做。项目由总部那边的同事敲定,四千万的合同,设计团队八人。依照公司提成比例,主案设计师最多,但其他设计师至少也能分得十几万。
南嘉分公司要推一个设计师,最后上头选了陈郁青,杨帆自然有意见——论资历和学历,他哪点比不上陈郁青?
不过这事还是出了岔子。
陈郁青的材料交到代办中介手上,就等英国那边出具商务邀请函。谁知道中介直言她的资质根本不可能过签——消费几乎与收入齐平,银行流水不正常、单身、无固定资产,就差在她脑门上直接写上“高风险移民倾向人群”。
公司里是没有任何秘密的,等着看陈郁青笑话的不在少数。
但是她扭头就扔了个重磅炸弹,她领了结婚证的。男方在南嘉市有房有车,还有固定工作和资产。
——————————
宝子们投个“推荐票”再走呀~
第7章 意外
只不过在这之前,很多人都默认她跟总经理有不可言说的暧昧关系。
陈郁青对这些传言很清楚,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对谭桥的的确确是抱着几分欣赏的:他身上那股不恤人言,说破了天也只管做自己事的劲儿,跟她做派倒有几分相似。
都太野了,做事完全没有板眼。
毕竟他人眼中的谭桥可是胆大包天,敢去撬总经理墙脚。
不像闻临,他从中学时代开始就是众人眼中的优等生,到现在稳稳当当,这么些年还没离开过“象牙塔”。他的求学到工作经历就能看出来,简直规矩过了头。
闻临这样的人,实在很难想象他会做出“闪婚”的举动。
当然,别人更想不到陈郁青会疯到这种地步。
同事们还在忍不住替陈郁青那位刚结婚就被戴上“绿帽子”的老公可惜,没人往其他地方深思,殊不知她为过签能干这么一票大的。
周一上午只有开不完的会。
先是总经理给各部门几个领导沟通近期公司运营情况,再就是设计部门单独的晨会。
设计部经理老李年后就要调至花城,如今属于站好最后一班岗,连对大家说话态度都温柔几分。
老李在公司呆了二十几年,南嘉分公司成立初期他便加入,是元老级员工,再过个五六年就到退休年纪。
这次老李被调走,其实是明升暗贬,把他调离核心业务岗位,又给他在总部安排个不痛不痒的职位,也算保全了他的面子。
只是他家人朋友都在南嘉,却要到一千多公里外的花城工作。
不管他平日里对大家如何苛刻,但真说起来,大家都是打工人而已,没仇,更不是敌对关系,想想难免让人唏嘘。
部门会议结束,陈郁青单独给设计二组的同事下达工作内容。
南嘉这边分公司规模不小,仅设计部就有四十几名员工,二组算上陈郁青共二十三个同事。
小组人员说多不多,但也不少,放到其他地方足以撑起两三个公司的业务,没点水平还真不能服众。主创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植物设计,同事们可以分工细致,当组长却不能半吊子。
不止是要懂而已,陈郁青工作时是几乎不近人情的。
她的身上总有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割裂感。
仿佛依着她的长相,她就该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穿梭于各大商场和美容院,她肯低头笑笑便有人愿意为这份美丽买单。
可偏偏,她这样的年纪,双手比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要粗糙,力气也大。有次她跟施工部门的师傅一起去现场,两米多的石英石,五六十公
斤重,她愣是毫不费力自己扛起来,把大家都惊住了。
听陈郁青自己说,她以前在工地跟着人家干小工,专门搬钢筋、水泥,大家只觉不可思议,当作玩笑话,揶揄两句就过去。
“小谭,还有徐工,你们准备一下,中午吃饭抓点紧,吃完饭我们去新家湖别墅区。”陈郁青说。
谭桥忍不住抬眼看向陈郁青,她却已经让散会,连个眼神都没单独给他,自顾自回到工位上去了,好像只把他当作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伙伴。
忙完这些,陈郁青抽空把自己的资料交给行政部的同事。
中午是公司统一提供的配送餐,公司福利在整个行业中算得上不错,餐补、交通补样样不落,假期基本跟着国家法定走。不过工作强度也大,加班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跟客户约好下午一点半碰面,这时候正好是他们的午休时间段,但是一切以客户的要求为准。中午十二点下班,吃完饭就得出发。
陈郁青从工位的柜子里取出双平底鞋换上,她让谭桥他们在一楼附近等着,她去停车场开车。
车是公司的,她还是进公司后,因为工作需要才去考的驾照。
陈郁青将车开出,同事徐振文拉开前车门坐了进来。陈郁青笑笑,透过后视镜看到后座的谭桥,不免松了口气。
新家湖别墅区在鼓楼那一带,南嘉市南面,属于老城区的范围。以前陈郁青在那边上过几年学,都说她的口音一听就是老城南的。
陈郁青车技还行,就是路况不太好。老城区不少道路的机动车道数量少,堵车是常有的事,一旦前方发生剐蹭事故更是耽误行程。
从中山路拐过去,短短两三公里的路程愣是开了近二十分钟,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十分钟。
这对他们服务行业来说是大忌,尤其这些舍得花大价钱改造庭院的主家,基本都对时间观念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