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她跟闻临的关系,说起来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十年前,两人还在上高中那会儿偷偷谈过恋爱。
她“主动”追的他,后来又把他甩了。
上个月他们才重新联系,领证也就是上周的事。
至于发展成现在这样,她暂且不提,他“见色起意”肯定是其中缘由——她对自己的容貌还算自信。
说他还惦记着当初,跟玩过家家似的感情,谁信呢?
陈郁青垂了垂眼,盯着闻临右臂外侧不甚明显的伤疤,神色落寞地说:“你晓得,我当年那是没办法,学都上不了。”
“我知道的。”闻临想伸手抱她,可碍于这会儿还在车上,到底留了几分理智,只能作罢。
她斟酌着闻临的情绪,又下了一剂猛药,道:“这些年,我过得也不好,自己一个人,连个家都没有的,要不是你,到现在我的户口也只能在社区挂着。”
说完陈郁青朝闻临笑笑,颇有些强颜欢笑的意思。
她这话可完全都是事实,外人听着心酸可怜,不过陈郁青自己倒没什么感觉。她要是有那精力去怨天尤人,还不如琢磨如何活得滋润些。
“对不起。”绿灯亮了,闻临重新启动车,话已跟着说出了口。
“跟你有什么关系啊。”陈郁青不懂,诧异地瞅他眼,“算了,不提这个,晚上我们吃什么?”
论起来,该道歉的人是她才对。
闻临提议晚上去附近的商场吃云南菜。
“我昨晚看你家冰箱里有年糕,不如去买点小青菜,煮点年糕汤吃。”陈郁青摇头。
闻临说“好”。
他家房子在南嘉城西科技园那一带,离陈郁青的公司不远。不过那边房价高、物价也贵。
陈郁青在超市挑了一小把青菜,八块七毛钱,她看着咋舌,刚拿到自助收银台结账,刚才不见人影的闻临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
他跟做贼似的,伸出右手,把花花绿绿的盒子摆到台面上,抢着结账:“我来。”
陈郁青低头瞟了眼,立马退后两步,给他腾出位置。
她可不愿意为他的“快乐”付费。
买完菜回到家,陈郁青换好拖鞋,闻临已进了厨房,把青菜放进水池准备清洗。
她凑过去,歪着头搂住他的腰:“老公,不如先试试你买的那个好不好用?”
他看着精瘦,倒是能摸出腹肌来,微微凸起,不那么夸张。
陈郁青伸手在他腰间捏了两下。
闻临咳了声,咽咽口水,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还算循规蹈矩,只是近来总觉得自己脑子不太清醒。或者他应该向学校请几天假,免得在课上误人子弟。
他身子颤了下,已经打开的水龙头又被他关上:“还没吃晚饭——”
可是她身上的淡淡香气总似有若无地勾着他。
闻临转过身,低头摸摸陈郁青的背,手背在她光滑的腰间蹭了蹭,最后没忍住,将她发绳解开了。
“陈郁青。”他俯下身在她耳畔低语,连名带姓地喊她的名字。
她不甘示弱地踮脚回应。
两人到底没能吃成青菜年糕汤。
卧室里开着冷气,两人却还是出了一身的汗。陈郁青合着眼蜷缩在床角,半张脸埋在枕头里,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闻临怕她受凉感冒,小心翼翼地拨开她颊边发丝,
温声问:“要不要去冲个澡?”
陈郁青张开胳膊,露出脖颈间暧昧的痕迹,眼睛都没睁开,嘴里嘟囔着饿又让他抱。
闻临深吸口气,觉得她饿个一两顿、自己偶尔当个禽兽也没什么关系。
原本的冲澡又迟了许久。
闻临将陈郁青抱回房,她昏昏沉沉的,几乎一沾到床铺就睡着。闻临眸色深沉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帮她掖掖被子,贴着她很快也睡过去。
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班,然而长期养成的习惯,闻临还是六点半准时醒来。
陈郁青不在身边,他隐约听到客厅里传来女人的声音。
他下床打开卧室的门,见陈郁青背倚着墙正在通话,她浑身上下只套了件他的深色衬衫,最上面两颗扣子还松着。
见到他,女人明显慌乱了瞬,匆匆对那端的人说了句“已经齐了,明天交过去”,便挂断电话。
闻临笑了笑,看向她:“谁呢?”
“同事找我。”陈郁青回他。
她工作上的事,闻临不懂也插不上嘴,便换了个话题道:“早上吃青菜年糕行不行?”
陈郁青想起昨晚,冲他翻了个白眼。
闻临讪笑声,低头又瞥见她葱嫩的脚趾,他忍不住去摸鼻尖,疑心自己鼻血流出来了,还好没有。
不过陈郁青明显有心事,早饭吃得心不在焉。
闻临沉默地打量她好一会儿,眯眼问她:“怎么了?年糕你都没动几块?”
陈郁青抬头看他,搁下筷子夸张地揉了揉太阳穴,叹气道:“领导、客户一个比一个难伺候,钱难赚,烦呢。还是你轻松,你那个什么专业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
闻临困惑了一瞬,他不记得有跟她说过自己任教的专业。
“都一样的。”不过他到底没放在心上,又说,“我这两天找个搬家公司,你看什么时候有空把东西搬过来。”
陈郁青愣住,平心而论,她还没能适应自己已婚的身份,她觉得闻临大概也差不多,不然他到现在也没说带她见见家人。
“过段时间吧,我那个房子,房租已经交到了年底,房东又不让提前退租,我慢慢搬就行。”她说。
第3章 瞒着我结婚
吃过早餐,闻临主动收拾好餐具,两人就各忙各的。
陈郁青活到现在就没过一天正常家庭的生活,只觉现在这种情况,两人呆在同一个屋檐下,实在别扭得很。
闻临去了书房,她盘腿坐在客厅沙发上,查看工作群里的消息——今天有同事在公司加班,她要负责审核小组的设计稿,还要提早安排去客户家中进行现场勘测的事。
手机却不断有其他消息弹出来,跟轰炸机似的。
陈郁青简单瞄了几眼,扶着额头直呼晦气,坐不住了。
她起身去衣帽间的角落里翻出两件她的衣服换上,然后去敲书房的门:“我回宁江路那边取点东西。”
临近学期末,闻临正在准备学生的期末测验卷,听到动静转过身来。
陈郁青站在门口迟疑了会儿才进去。
看得出来,二十八岁的闻临生活中恐怕也是个极其无趣的人,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生活极其单调,周末也几乎呆在家里不出门。
她其实已经不太记得十八岁的闻临是什么样子,他们本该没什么交集。
等她说完,闻临轻轻“哦”了一声,问:“要不要我开车送你?”
“不用了。”陈郁青娇笑道,“今天玄武隧道肯定堵得很,还不如我坐地铁方便。”
“好。外面太阳大,回头你不方便的话就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闻临也不勉强。
“行的。”陈郁青双手环住他,俯身贴在他肩头,“那午饭我就不陪你吃了啊。”
闻临倾身朝她看,反握住她的手,同样笑着应了声“好”。
等陈郁青离去,闻临这才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她走开两步又停住,扭头盯着男人的背影瞧了几秒钟。
讲老实话,她有些看不懂闻临。
照理说在婚姻市场上,他的条件并不差,他愿意迅速与她进入婚姻,不管是“色迷心窍”还是其他原因,总该对她是有几分真感情在的。
但陈郁青完全感觉不到。
不是闻临对她不好。
相反的,他对她太好了,看着完全没有底线和分寸,几乎到了予求予取的地步。
他知冷又知热,作为一个新婚的丈夫,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陈郁青并不觉得这是件多幸福的事。无论男女,主动把自己摆在低位,刻意去维持一段完全不对等的关系,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她是骗子,而她不认为闻临是傻子。
陈郁青有些后悔了,或者她不该选择闻临的。这个男人,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容易掌控。
好在,她也没有打算跟他长久保持这段关系。
陈郁青出门后没多久,闻临接到个电话:“阿姐。”
他姐姐闻棠打来的,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事,“老头那个别墅的院子要重新翻整,听说设计公司是你给他介绍的?”
闻临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想了会儿才回她:“上次回去随口提了一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闻棠在那头冷哼了声道:“我看他就是闲的,就那么点地方,好端端的折腾个什么劲?要不是你姐夫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这事。”
姐弟俩跟父亲闻步荣都不太亲近,说了两句便罢。
闻棠话锋一转,又讲起别的:“——人家姑娘在政府单位,去年刚硕士毕业,比你小两岁。她爸是我们公司的合作商,家里情况我清楚,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人我倒是没见过,但这也不急,得你们聊得来,频道互相对上了才算。”
她“主动”追的他,后来又把他甩了。
上个月他们才重新联系,领证也就是上周的事。
至于发展成现在这样,她暂且不提,他“见色起意”肯定是其中缘由——她对自己的容貌还算自信。
说他还惦记着当初,跟玩过家家似的感情,谁信呢?
陈郁青垂了垂眼,盯着闻临右臂外侧不甚明显的伤疤,神色落寞地说:“你晓得,我当年那是没办法,学都上不了。”
“我知道的。”闻临想伸手抱她,可碍于这会儿还在车上,到底留了几分理智,只能作罢。
她斟酌着闻临的情绪,又下了一剂猛药,道:“这些年,我过得也不好,自己一个人,连个家都没有的,要不是你,到现在我的户口也只能在社区挂着。”
说完陈郁青朝闻临笑笑,颇有些强颜欢笑的意思。
她这话可完全都是事实,外人听着心酸可怜,不过陈郁青自己倒没什么感觉。她要是有那精力去怨天尤人,还不如琢磨如何活得滋润些。
“对不起。”绿灯亮了,闻临重新启动车,话已跟着说出了口。
“跟你有什么关系啊。”陈郁青不懂,诧异地瞅他眼,“算了,不提这个,晚上我们吃什么?”
论起来,该道歉的人是她才对。
闻临提议晚上去附近的商场吃云南菜。
“我昨晚看你家冰箱里有年糕,不如去买点小青菜,煮点年糕汤吃。”陈郁青摇头。
闻临说“好”。
他家房子在南嘉城西科技园那一带,离陈郁青的公司不远。不过那边房价高、物价也贵。
陈郁青在超市挑了一小把青菜,八块七毛钱,她看着咋舌,刚拿到自助收银台结账,刚才不见人影的闻临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
他跟做贼似的,伸出右手,把花花绿绿的盒子摆到台面上,抢着结账:“我来。”
陈郁青低头瞟了眼,立马退后两步,给他腾出位置。
她可不愿意为他的“快乐”付费。
买完菜回到家,陈郁青换好拖鞋,闻临已进了厨房,把青菜放进水池准备清洗。
她凑过去,歪着头搂住他的腰:“老公,不如先试试你买的那个好不好用?”
他看着精瘦,倒是能摸出腹肌来,微微凸起,不那么夸张。
陈郁青伸手在他腰间捏了两下。
闻临咳了声,咽咽口水,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还算循规蹈矩,只是近来总觉得自己脑子不太清醒。或者他应该向学校请几天假,免得在课上误人子弟。
他身子颤了下,已经打开的水龙头又被他关上:“还没吃晚饭——”
可是她身上的淡淡香气总似有若无地勾着他。
闻临转过身,低头摸摸陈郁青的背,手背在她光滑的腰间蹭了蹭,最后没忍住,将她发绳解开了。
“陈郁青。”他俯下身在她耳畔低语,连名带姓地喊她的名字。
她不甘示弱地踮脚回应。
两人到底没能吃成青菜年糕汤。
卧室里开着冷气,两人却还是出了一身的汗。陈郁青合着眼蜷缩在床角,半张脸埋在枕头里,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闻临怕她受凉感冒,小心翼翼地拨开她颊边发丝,
温声问:“要不要去冲个澡?”
陈郁青张开胳膊,露出脖颈间暧昧的痕迹,眼睛都没睁开,嘴里嘟囔着饿又让他抱。
闻临深吸口气,觉得她饿个一两顿、自己偶尔当个禽兽也没什么关系。
原本的冲澡又迟了许久。
闻临将陈郁青抱回房,她昏昏沉沉的,几乎一沾到床铺就睡着。闻临眸色深沉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帮她掖掖被子,贴着她很快也睡过去。
第二天是周末,不用上班,然而长期养成的习惯,闻临还是六点半准时醒来。
陈郁青不在身边,他隐约听到客厅里传来女人的声音。
他下床打开卧室的门,见陈郁青背倚着墙正在通话,她浑身上下只套了件他的深色衬衫,最上面两颗扣子还松着。
见到他,女人明显慌乱了瞬,匆匆对那端的人说了句“已经齐了,明天交过去”,便挂断电话。
闻临笑了笑,看向她:“谁呢?”
“同事找我。”陈郁青回他。
她工作上的事,闻临不懂也插不上嘴,便换了个话题道:“早上吃青菜年糕行不行?”
陈郁青想起昨晚,冲他翻了个白眼。
闻临讪笑声,低头又瞥见她葱嫩的脚趾,他忍不住去摸鼻尖,疑心自己鼻血流出来了,还好没有。
不过陈郁青明显有心事,早饭吃得心不在焉。
闻临沉默地打量她好一会儿,眯眼问她:“怎么了?年糕你都没动几块?”
陈郁青抬头看他,搁下筷子夸张地揉了揉太阳穴,叹气道:“领导、客户一个比一个难伺候,钱难赚,烦呢。还是你轻松,你那个什么专业来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要把学生教好就行了。”
闻临困惑了一瞬,他不记得有跟她说过自己任教的专业。
“都一样的。”不过他到底没放在心上,又说,“我这两天找个搬家公司,你看什么时候有空把东西搬过来。”
陈郁青愣住,平心而论,她还没能适应自己已婚的身份,她觉得闻临大概也差不多,不然他到现在也没说带她见见家人。
“过段时间吧,我那个房子,房租已经交到了年底,房东又不让提前退租,我慢慢搬就行。”她说。
第3章 瞒着我结婚
吃过早餐,闻临主动收拾好餐具,两人就各忙各的。
陈郁青活到现在就没过一天正常家庭的生活,只觉现在这种情况,两人呆在同一个屋檐下,实在别扭得很。
闻临去了书房,她盘腿坐在客厅沙发上,查看工作群里的消息——今天有同事在公司加班,她要负责审核小组的设计稿,还要提早安排去客户家中进行现场勘测的事。
手机却不断有其他消息弹出来,跟轰炸机似的。
陈郁青简单瞄了几眼,扶着额头直呼晦气,坐不住了。
她起身去衣帽间的角落里翻出两件她的衣服换上,然后去敲书房的门:“我回宁江路那边取点东西。”
临近学期末,闻临正在准备学生的期末测验卷,听到动静转过身来。
陈郁青站在门口迟疑了会儿才进去。
看得出来,二十八岁的闻临生活中恐怕也是个极其无趣的人,没什么特别的喜好,生活极其单调,周末也几乎呆在家里不出门。
她其实已经不太记得十八岁的闻临是什么样子,他们本该没什么交集。
等她说完,闻临轻轻“哦”了一声,问:“要不要我开车送你?”
“不用了。”陈郁青娇笑道,“今天玄武隧道肯定堵得很,还不如我坐地铁方便。”
“好。外面太阳大,回头你不方便的话就给我打电话,我去接你。”闻临也不勉强。
“行的。”陈郁青双手环住他,俯身贴在他肩头,“那午饭我就不陪你吃了啊。”
闻临倾身朝她看,反握住她的手,同样笑着应了声“好”。
等陈郁青离去,闻临这才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她走开两步又停住,扭头盯着男人的背影瞧了几秒钟。
讲老实话,她有些看不懂闻临。
照理说在婚姻市场上,他的条件并不差,他愿意迅速与她进入婚姻,不管是“色迷心窍”还是其他原因,总该对她是有几分真感情在的。
但陈郁青完全感觉不到。
不是闻临对她不好。
相反的,他对她太好了,看着完全没有底线和分寸,几乎到了予求予取的地步。
他知冷又知热,作为一个新婚的丈夫,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陈郁青并不觉得这是件多幸福的事。无论男女,主动把自己摆在低位,刻意去维持一段完全不对等的关系,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她是骗子,而她不认为闻临是傻子。
陈郁青有些后悔了,或者她不该选择闻临的。这个男人,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容易掌控。
好在,她也没有打算跟他长久保持这段关系。
陈郁青出门后没多久,闻临接到个电话:“阿姐。”
他姐姐闻棠打来的,倒也没什么重要的事,“老头那个别墅的院子要重新翻整,听说设计公司是你给他介绍的?”
闻临刚开始还没反应过来,想了会儿才回她:“上次回去随口提了一句,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
闻棠在那头冷哼了声道:“我看他就是闲的,就那么点地方,好端端的折腾个什么劲?要不是你姐夫告诉我,我还不知道这事。”
姐弟俩跟父亲闻步荣都不太亲近,说了两句便罢。
闻棠话锋一转,又讲起别的:“——人家姑娘在政府单位,去年刚硕士毕业,比你小两岁。她爸是我们公司的合作商,家里情况我清楚,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关系。人我倒是没见过,但这也不急,得你们聊得来,频道互相对上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