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手里的笔随着混乱的思绪在纸上胡乱涂抹,等纪风回过神来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画出了一团密密麻麻的黑线,一个没有五官的小人被紧紧包裹其中,好像下一秒就要窒息。
纪风惊恐地将纸和笔扔出去。她已经很久没画过这样的画了。
她恐惧地看着那一团黑线,黑线似乎在她眼前动了起来,小人的手和脚拼命扭动着,想要挣脱线团。
黑色线团蠕动着,像一只硕大的蜘蛛,它一点点爬出白纸,爬到墙壁上。
灰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只蜘蛛,在接近透明的网上缓缓挪动。
纪风睁开眼,头很疼,浑身酸痛又僵硬。她发现眼前的天花板一片空白,只有一只蜘蛛在缓缓移动。房间的气味非常陌生。
我是谁?我在哪儿?
她试着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臂,感受到肉体的存在后,意识也慢慢回笼。
我叫纪风,是一个高三学生,2015年的元旦刚过。
几天前,爸爸妈妈带我出门旅游,说要给我放松心情。风景很好,我玩得很开心,然后、然后……然后发生了什么?这里好像不是我们住的宾馆啊。
纪风想要起身,手臂一用力,手腕却撞到了某个束缚物上,吓了她一跳。
她用力挣扎,才发现自己四肢竟然都被宽大的带子绑住了,整个人被四脚朝天捆在了床上!
怎么会这样?发生了什么!
救命!
救命!!
纪风发出惊恐的尖叫声。
作者的话
跄跄春河
作者
04-26
下章开始进入纪风在精神病院的回忆,祝大家周末快乐!这么肥的章节求点推荐票不过分吧~~
第5章 ☆、05蜘蛛
一个满目疲惫的中年女人坐在诊疗室,烫卷的短发被胡乱束在后脑,头顶几撮新生的白发也没有要掩藏的意思,任由它暴露在那里刺眼。
“杨医生,我家纪风从小就听话懂事,小学是大队长,初中是团支部书记,高中是英语课代表,品学兼优。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我一颗心全都
扑在她身上,怎么会搞成这样子……”
女人突然双手捂脸,无声痛哭起来。即便是如此崩溃的时刻,她的后背也挺得笔直。
在她对面,是精神科主任医师,杨舒珩。杨医生五十上下的年纪,简单的长直发,戴老式的椭圆形金属边框眼镜,乍一看像个书呆子,但只要与她对视,就一定会被她平静深沉的眼神震慑。
杨主任眼神扫向旁边的病患父亲,他从进门开始就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对于妻子的崩溃,他没有展现出任何感同身受,反而像在压抑着烦躁和嫌弃。从肢体语言上看,妻子身体是僵直的,丈夫则微微倾向远离妻子的那一边。
杨主任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并不急着下判断。从业二十年的经验让她始终保持着抽离和警惕。
等到林慧栀肩膀的耸动渐渐平息,杨主任才默默把餐巾纸朝她那里推了推,示意她该停下了。林慧栀抽了两张纸用力擦干眼泪,示意自己可以开始交流。
“林女士,你先平复下心情。我知道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家长心里一定不好受,但孩子来到这里,就是向好的第一步。我们刚才给纪风用了短效的镇定剂,她正在昏睡,我们也趁这个时间沟通一下。”
林慧栀点点头。
“我看你们是从江苏过来的?南京也有好医院,为什么会带孩子到浙江来看病?”
“我们、我们本来以为她就是心情不好,高三嘛,学习压力大,就想带她到这边来旅游,散散心,没想到她突然在宾馆里砸东西、打人,我们没办法,才把她送到这里来的。”
“打人,打你们吗?”
“嗯,朝我们摔东西,说她不想活了,我们去拦她,被她推到在地上……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大力气。”林慧栀揉了揉淤青的手臂。
“她现在属于发作的急性期,那么急性期过后,你们打算带她回家那边的精神病院吗?”
“不!”一直沉默的男人突然开口,“就让她在这边治吧,别折腾了,治好了再回家。”
“纪风爸爸,”杨医生淡淡开口,“虽然现在还没明确纪风的病症,但精神疾病不像是肿瘤、骨折,做个手术就好了。跟精神疾病的对抗是非常漫长的斗争,很多人一生都要带病生存,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女儿没救了?”纪平两手握拳,放到桌子上,十分紧张。
杨主任没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林慧栀:“她身体怎么样?你怀孕生产的过程一切正常吗?是足月生产的吗?”
“是足月,生下来有六斤四两,很健康。哦对了医生!我怀孕的时候在带班主任,压力特别大,会不会有影响?”
“这个一般没有关系。她有没有受过外伤、做过手术?”
“没有。”
“有没有酗酒、药物滥用史?”
“怎么可能!我女儿很乖的,从小就要强、自律,没有那些坏习惯。”
“你们两边的家族,有精神病史吗?近亲里有没有人得过精神病?”
两人短暂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那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出现异常的?”
林慧栀组织着语言:“我女儿小时候性格比较安静内向,她爸总希望她活泼外向一点。上初中之后,她突然就变活泼了,笑得比以前多,还经常主动找我们说话。上高中之后,话比以前少了,但我们觉得青春期嘛也正常。而且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年级前十,我们根本没想过她会生病。”
“有些病人因为意志力非常顽强,生病后也能一直保持和生病前一样的工作学习状态,甚至比以前更好,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杨主任顿了顿,“你刚才提到,纪风上初中之后变得更开朗了,具体是什么时间点还记得吗?有什么原因吗?”
“大概是初二吧,具体原因好像也没有,可能是跟同龄人玩得多了,性格就放开了。”
杨主任若有所思:“上高中之后话少了,你们问过她为什么吗?”
“问过,说是学习压力大,我们就没多想。”
“她割腕你们也没发现?”杨主任冷不丁问。
对于这个重大的疏忽,林慧栀表情明显窘迫:“就有一天,她突然弄了一个腕带套在手上,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是什么偶像的标志,激励自己好好努力的,我就没管她……”
“纪风爸爸,你呢?”
“啊?我什么?”纪平显然对于突然被点名这件事很不适应。
“你有没有察觉到纪风上高中之后情绪有异常?”
“我?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教育的事情都是她妈妈负责,这是我们说好的。”
杨主任不予评价。
“根据你们观察,纪风她会不会有时候情绪低落,但过段时间又特别兴奋?就是说情绪起伏比较大?”
“她在我们面前,一直就是那个样子,偶尔比较低落,大部分时候挺正常的,好像没有特别兴奋的状态。杨主任,您说我女儿到底是什么病啊?是不是抑郁症?”
“目前还说不准,要等她清醒之后,跟病人本人交流了才能下判断。”
纪平突然愤怒地一摆手:“什么抑郁症,我觉得都是无病呻吟,哪一代人不吃苦,现在的小孩子吃穿不愁,不就是念书吃点苦吗,这就受不了了?要我说,都是网络上这些人,鼓吹这些不健康的负面思想,怂恿小孩子无限放大自己那点痛苦。什么割腕,不都是网上学来的吗!杨主任,你也是从前那个年代过来的,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纪平激动地表达完,看向杨主任,眼神迫切地寻求肯定。
杨主任平静地与他眼神对视,几秒后,纪平尴尬地挪开了视线。
“纪风爸爸,我得纠正你的说法,精神疾病不是无病呻吟,它是大脑某个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你们既然把孩子送到这里,一定也是相信现代医学的。你们现在是纪风最重要的后盾,以后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种话。”
纪平是当惯了领导的人,多少年没被人这样驳斥过,脸色很难看,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杨主任正准备跟他们讲这里的住院收费标准,一个小护士突然敲开门。
“杨主任,隔离病房的病人醒了,现在情绪很激动!”
林慧栀和纪平猛然站起来,但林慧栀往外走了几步又顿住,像是不知道怎么面对。
“家长先不要进病房,我先去沟通一下。”杨主任撂下这句话,快步走向隔离病房。
“放开我!你们这是非法拘禁,我要报警!”纪风在床上惊恐愤怒地挣扎着,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见惯了大世面的护士长花花站在门口,她身形圆滚,两手叉腰,用掺杂着吴侬软语的不标准普通话念叨:
纪风惊恐地将纸和笔扔出去。她已经很久没画过这样的画了。
她恐惧地看着那一团黑线,黑线似乎在她眼前动了起来,小人的手和脚拼命扭动着,想要挣脱线团。
黑色线团蠕动着,像一只硕大的蜘蛛,它一点点爬出白纸,爬到墙壁上。
灰白的墙壁上挂着一只蜘蛛,在接近透明的网上缓缓挪动。
纪风睁开眼,头很疼,浑身酸痛又僵硬。她发现眼前的天花板一片空白,只有一只蜘蛛在缓缓移动。房间的气味非常陌生。
我是谁?我在哪儿?
她试着活动了一下僵硬的手臂,感受到肉体的存在后,意识也慢慢回笼。
我叫纪风,是一个高三学生,2015年的元旦刚过。
几天前,爸爸妈妈带我出门旅游,说要给我放松心情。风景很好,我玩得很开心,然后、然后……然后发生了什么?这里好像不是我们住的宾馆啊。
纪风想要起身,手臂一用力,手腕却撞到了某个束缚物上,吓了她一跳。
她用力挣扎,才发现自己四肢竟然都被宽大的带子绑住了,整个人被四脚朝天捆在了床上!
怎么会这样?发生了什么!
救命!
救命!!
纪风发出惊恐的尖叫声。
作者的话
跄跄春河
作者
04-26
下章开始进入纪风在精神病院的回忆,祝大家周末快乐!这么肥的章节求点推荐票不过分吧~~
第5章 ☆、05蜘蛛
一个满目疲惫的中年女人坐在诊疗室,烫卷的短发被胡乱束在后脑,头顶几撮新生的白发也没有要掩藏的意思,任由它暴露在那里刺眼。
“杨医生,我家纪风从小就听话懂事,小学是大队长,初中是团支部书记,高中是英语课代表,品学兼优。这么好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我一颗心全都
扑在她身上,怎么会搞成这样子……”
女人突然双手捂脸,无声痛哭起来。即便是如此崩溃的时刻,她的后背也挺得笔直。
在她对面,是精神科主任医师,杨舒珩。杨医生五十上下的年纪,简单的长直发,戴老式的椭圆形金属边框眼镜,乍一看像个书呆子,但只要与她对视,就一定会被她平静深沉的眼神震慑。
杨主任眼神扫向旁边的病患父亲,他从进门开始就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对于妻子的崩溃,他没有展现出任何感同身受,反而像在压抑着烦躁和嫌弃。从肢体语言上看,妻子身体是僵直的,丈夫则微微倾向远离妻子的那一边。
杨主任心里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但并不急着下判断。从业二十年的经验让她始终保持着抽离和警惕。
等到林慧栀肩膀的耸动渐渐平息,杨主任才默默把餐巾纸朝她那里推了推,示意她该停下了。林慧栀抽了两张纸用力擦干眼泪,示意自己可以开始交流。
“林女士,你先平复下心情。我知道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家长心里一定不好受,但孩子来到这里,就是向好的第一步。我们刚才给纪风用了短效的镇定剂,她正在昏睡,我们也趁这个时间沟通一下。”
林慧栀点点头。
“我看你们是从江苏过来的?南京也有好医院,为什么会带孩子到浙江来看病?”
“我们、我们本来以为她就是心情不好,高三嘛,学习压力大,就想带她到这边来旅游,散散心,没想到她突然在宾馆里砸东西、打人,我们没办法,才把她送到这里来的。”
“打人,打你们吗?”
“嗯,朝我们摔东西,说她不想活了,我们去拦她,被她推到在地上……也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大力气。”林慧栀揉了揉淤青的手臂。
“她现在属于发作的急性期,那么急性期过后,你们打算带她回家那边的精神病院吗?”
“不!”一直沉默的男人突然开口,“就让她在这边治吧,别折腾了,治好了再回家。”
“纪风爸爸,”杨医生淡淡开口,“虽然现在还没明确纪风的病症,但精神疾病不像是肿瘤、骨折,做个手术就好了。跟精神疾病的对抗是非常漫长的斗争,很多人一生都要带病生存,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你是说我女儿没救了?”纪平两手握拳,放到桌子上,十分紧张。
杨主任没回答这个问题,转而问林慧栀:“她身体怎么样?你怀孕生产的过程一切正常吗?是足月生产的吗?”
“是足月,生下来有六斤四两,很健康。哦对了医生!我怀孕的时候在带班主任,压力特别大,会不会有影响?”
“这个一般没有关系。她有没有受过外伤、做过手术?”
“没有。”
“有没有酗酒、药物滥用史?”
“怎么可能!我女儿很乖的,从小就要强、自律,没有那些坏习惯。”
“你们两边的家族,有精神病史吗?近亲里有没有人得过精神病?”
两人短暂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那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出现异常的?”
林慧栀组织着语言:“我女儿小时候性格比较安静内向,她爸总希望她活泼外向一点。上初中之后,她突然就变活泼了,笑得比以前多,还经常主动找我们说话。上高中之后,话比以前少了,但我们觉得青春期嘛也正常。而且她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年级前十,我们根本没想过她会生病。”
“有些病人因为意志力非常顽强,生病后也能一直保持和生病前一样的工作学习状态,甚至比以前更好,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杨主任顿了顿,“你刚才提到,纪风上初中之后变得更开朗了,具体是什么时间点还记得吗?有什么原因吗?”
“大概是初二吧,具体原因好像也没有,可能是跟同龄人玩得多了,性格就放开了。”
杨主任若有所思:“上高中之后话少了,你们问过她为什么吗?”
“问过,说是学习压力大,我们就没多想。”
“她割腕你们也没发现?”杨主任冷不丁问。
对于这个重大的疏忽,林慧栀表情明显窘迫:“就有一天,她突然弄了一个腕带套在手上,我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是什么偶像的标志,激励自己好好努力的,我就没管她……”
“纪风爸爸,你呢?”
“啊?我什么?”纪平显然对于突然被点名这件事很不适应。
“你有没有察觉到纪风上高中之后情绪有异常?”
“我?我平时工作比较忙,孩子教育的事情都是她妈妈负责,这是我们说好的。”
杨主任不予评价。
“根据你们观察,纪风她会不会有时候情绪低落,但过段时间又特别兴奋?就是说情绪起伏比较大?”
“她在我们面前,一直就是那个样子,偶尔比较低落,大部分时候挺正常的,好像没有特别兴奋的状态。杨主任,您说我女儿到底是什么病啊?是不是抑郁症?”
“目前还说不准,要等她清醒之后,跟病人本人交流了才能下判断。”
纪平突然愤怒地一摆手:“什么抑郁症,我觉得都是无病呻吟,哪一代人不吃苦,现在的小孩子吃穿不愁,不就是念书吃点苦吗,这就受不了了?要我说,都是网络上这些人,鼓吹这些不健康的负面思想,怂恿小孩子无限放大自己那点痛苦。什么割腕,不都是网上学来的吗!杨主任,你也是从前那个年代过来的,你说我讲的对不对?”
纪平激动地表达完,看向杨主任,眼神迫切地寻求肯定。
杨主任平静地与他眼神对视,几秒后,纪平尴尬地挪开了视线。
“纪风爸爸,我得纠正你的说法,精神疾病不是无病呻吟,它是大脑某个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你们既然把孩子送到这里,一定也是相信现代医学的。你们现在是纪风最重要的后盾,以后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这种话。”
纪平是当惯了领导的人,多少年没被人这样驳斥过,脸色很难看,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点了点头。
杨主任正准备跟他们讲这里的住院收费标准,一个小护士突然敲开门。
“杨主任,隔离病房的病人醒了,现在情绪很激动!”
林慧栀和纪平猛然站起来,但林慧栀往外走了几步又顿住,像是不知道怎么面对。
“家长先不要进病房,我先去沟通一下。”杨主任撂下这句话,快步走向隔离病房。
“放开我!你们这是非法拘禁,我要报警!”纪风在床上惊恐愤怒地挣扎着,四肢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见惯了大世面的护士长花花站在门口,她身形圆滚,两手叉腰,用掺杂着吴侬软语的不标准普通话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