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210节
  “姑娘,别看电视了,家里来客人了,出来叫人。”老徐往屋里喊了一句。
  “来啦。”
  屋里的女孩应了一声,走了出来,看向崔小理和耀哥,琢磨了一下,喊道:“哥哥、叔叔。”
  很明显,哥哥是喊崔小理的,叔叔是喊耀哥的。
  崔小理和耀哥两人也笑着回应,老徐突然说道:“诶不对,老弟你今年几岁?”
  “我21。”
  “那我姑娘比你大,你应该叫姐才对。”
  “…”
  老徐的姑娘也是错愕的看了崔小理一眼,尴尬的笑了笑。
  “徐姐。”崔小理老老实实的喊道。
  老徐又不满意了,说:“什么徐姐,多生分,我姑娘叫徐若凡,你叫若凡姐,要不然直接就叫若凡也行。”
  “若凡姐。”
  “唉。”徐若凡应了一声,又问向老徐:“爸,我该怎么叫这位弟弟。”
  这时,崔小理主动介绍道:“我叫崔小理,你叫我小理就行。”
  “等等,你们这都什么辈分啊。”
  第222章 煤球炉子
  给几人倒茶的徐嫂听不下去了,出声打断。
  老徐一愣,随后反应了过来:“对啊,这什么辈分。”
  这事儿闹得,没法论了都。
  还是崔小理改了口,和老徐叫徐叔,和他媳妇叫阿姨,和徐若凡叫若凡姐。
  老徐又问道:“那我怎么叫你。”
  耀哥接过话茬:“叫小理呗,要不然和我一样,叫崔老板。”
  “那我还是叫小理吧,顺口一点,哈哈哈。”
  在老徐和阿姨的盛情邀请下,崔小理和耀哥没有办法,只能留下来吃晚饭了。
  阿姨带着徐若凡去做饭,老徐则负责杀他钓的鲈鱼。
  崔小理和耀哥也不想在这儿空等着吃饭,便一块上去帮忙。
  老徐说道:“你们坐着喝茶去,哪能让你们动手啊。”
  “没事儿,闲着也是闲着。”
  三人一块动手,刮鳞、剖腹、去鳃去内脏,很快,就将三条鲈鱼给整理了出来。
  耀哥提着垃圾去倒,老徐拿鱼进去厨房做菜。
  崔小理没了事干,就见徐若凡在捣鼓一个煤球炉子。
  他便连忙走了过去,问道:“若凡姐,这是要提哪去啊,我来帮你提。”
  徐若凡也不客气,笑着说道:“帮我提到院子里吧,谢谢啦。”
  “不客气。”
  崔小理提起煤球炉子,来到院子里。
  徐若凡在前头领路:“这里这里,放在这里就好了。”
  崔小理放下了炉子,徐若凡又去抱了点柴火过来。
  先点了把麦秸放在底下,又que了几根细树枝。
  等细树枝烧起来了,又拿了几个木柴放在上面。
  木柴一放上去,细树枝燃烧的那点火苗不行了。
  见状,徐若凡连忙跑回屋里,拿了个蒲扇过来,对着煤球炉子底下的进气口猛扇。
  结果火没扇着,倒是自己被呛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一直咳嗽。
  旁边的崔小理说道:“若凡姐,我来吧。”
  “咳咳,你会点炉子吗?”徐若凡怀疑的问道。
  这炉子可有些年头了,现在的小孩有的连蜂窝煤都没见过,更别说点了。
  崔小理笑了,说:“我小时候做饭都用这个炉子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我来弄,你去夹点煤球过来。”
  “行。”
  徐若凡去夹煤球了,崔小理又塞了点麦秸在里面,拿着木棍轻轻挑起,挑开空间。
  然后,另一手拿着蒲扇,对着进气口轻轻扇了几下。
  很快,麦秸就燃烧了起来,将刚刚熄灭的小树枝也点燃了。
  更粗的木柴上也有了火星子,越烧越大。
  这时,徐若凡也用火钳子夹了4个蜂窝煤过来。
  “煤球来了。”
  “好。”
  崔小理接过火钳,夹了一块煤球放进炉子里。
  然后用蒲扇继续朝进气口扇风。
  徐若凡指着剩下的煤球问道:“这些不放进去吗?”
  “不急,要是都放进去的话,等下底下木头烧完了,不稳当,先把这一块煤球点了,把木头弄出来。”
  “哦哦。”
  煤球炉的下方进气口很管用,很快,木柴便熊熊燃烧了起来。
  那块煤球的底部也从黑色变成了红色。
  于是,崔小理便将煤球先夹了出来,又将木柴也夹了出来。
  清理掉灰烬之后,崔小理将那个煤球放在了最底下,然后又将其他三个煤球放在上面,把煤球的孔洞对齐。
  接着,他拿着蒲扇,一边轻轻的朝进气口扇风,一边说道:
  “现在有煤气灶了,其实用煤气灶先点一个煤球也是可以的,就不用引火了。”
  “对啊。”
  徐若凡眨了眨眼睛,想明白了,问道:“那你怎么还用木柴引火?”
  “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
  “小凡,炉子点起来没有?”阿姨在厨房里喊了一声。
  “点起来啦!”
  “哦。”
  阿姨从厨房端了个钢筋锅出来,放在了炉子上。
  见崔小理拿着蒲扇在扇,朝自家闺女责怪道:“我使唤你,你就使唤人家小理是吧。”
  徐若凡:“…”
  崔小理连忙说道:“没有,阿姨,我自己要干的,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阿姨也不是真的责怪徐若凡,这是她们老一辈独有的交流方式。
  又客气了两句,便去做饭去了。
  炉子燃起来了,徐若凡也不好意思待在这,就跑进厨房去帮忙。
  崔小理则和耀哥坐在炉子边,一边闲聊一边烤干衣服。
  很快,蓝色的火苗就从蜂窝煤的孔洞中窜了上来。
  别看煤球的火苗不大,温度却是很高。
  没一会儿,钢筋锅里的水就被烧的滚开,蒸汽从缝隙中呲呲的往外冒。
  崔小理打开看了一眼,是一块腊肉,硬硬的,好像一块石头。
  怪不得阿姨要用煤球炉子煮呢,看来得煮一会儿了。
  崔小理便对着在一旁抽烟的耀哥说道:“耀哥,看来今天你的鱼没法寄回去了,明天寄吧,要不然鱼先在我家放一夜。”
  “嗯,可以。”
  随后,崔小理给他合作的驿站打了个电话,咨询了一下寄生鲜的事儿。
  巧了,驿站老板娘说,她那就有这个业务。
  “明天上午十点钟,冷链车会过来,一天只有这一趟吧,别来晚了。”老板娘说道,
  “好,谢谢了。”
  “不客气。”
  挂断电话,崔小理对耀哥说道:“成了,明天上午十点钟,这个驿站离我店不远。”
  “行,那我明天上午过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