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渔具工坊 第18节
本来是要种椰子树的,但是鉴于有人在椰子树下乘凉的时候被砸成脑震荡的前科,还是改种成了棕榈树。
就是晚上蚊子有点多,还得带上一盘蚊香。
那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就喜欢拿着个蒲扇子在棕榈树底下坐着闲聊,手里抱着个收音机,听着唱戏的节目。
再年轻一点的妇女们,在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还学会了跳广场舞。
不过最近农忙,白天她们累了个够呛,晚上就没跳。
吃完饭、洗了澡后,都搬着板凳跑到了谷场上聊天打屁,不时的拍一下胳膊腿上的蚊子。
谷场上分成了几波人,聊着不同的话题,嗓门贼大,都串台了。
二嫂正绘声绘色的和别人扯淡着崔小理渔具店要倒闭,还不回来种地的事情。
一束刺眼的灯光出照在了她的脸上,刺的她眼睛都睁不开了,连忙用蒲扇挡住眼睛,咒骂道:
“哎呀~这哪个造业孩子,灯给关咯。”
崔小理这才将电动车的远光灯给关上,提着鱼桶下了车,找到了正在和老伙伴们吞云吐雾的鱼贩崔。
“鱼贩崔,正好你在这,我钓了条鱼,你收不?”
“我看看。”
鱼贩崔深深的嘬了一口烟头,眯着被熏的睁不开的眼睛,往鱼桶里瞅了瞅,有些惊讶:“呦,芝麻石斑,可以啊,在哪逮的?”
“这不是我们村大老板嘛,大老板现在爽咯,也不种地了。”
“嚯,这么大。”
周围的人也都凑过来看热闹,一看这么大的石斑鱼,七嘴八舌的吵闹着。
有羡慕崔小理的狗屎运的,也有人调侃他偷懒不种地的。
起初知道他开店,还有点担心这家伙暴富了。
听说他店要黄了,比自己捡钱了还高兴。
崔小理没理会他们,对鱼贩崔说道:“钓的,怎么样,收不收啊。”
“收啊,100块一斤,等下回去给你称啊,来,先来坐会。”
老头还舍不得走,刚刚坐下呢。
反正板上钉钉的事儿,又不会跑咯。
崔小理也无所谓,从电动车上拿下还喝完的冰红茶,坐了下来,吹吹晚风。
众人一阵羡慕,暗道这小子今天走了狗屎运,白捡了大几百块。
二嫂颇有些酸溜溜的调侃道:“小理,你那店不是清仓处理了嘛,卖完没有。”
还没等他说话,又转头对那些男人说道:“你们谁钓鱼的,也帮帮忙,让小理早点卖完好出去打工啊。”
第21章 台风
众人也是一阵附和,一汉子大嗓门的喊道:“是啊,小理,你那里鱼竿多少钱,给我也弄一根,就是你钓这条鱼的鱼竿。”
“1000,来一根?”
“…”
众人都认为崔小理是被调侃的生气了,他的笑容也曲解成了皮笑肉不笑,便没再继续说下去,扯开了话题。
二嫂还想再说,被旁边的二娘拉了一下,小声嘀咕道:“别说了,小理都生气了,等下回揍你我可不拉着啊。”
“…”
二嫂梗着脖子还有点不服,不过也只是小声嘟囔了几句,没再扯这个事儿。
崔小理心说村里人果然舍不得花这些钱,还是拉倒吧,他们最多也就能买点窝料鱼饵啥的。
芝麻石斑鱼4.5斤,一两不少。
称好鱼后,鱼贩崔当即就点了450块钱给崔小理,钱货两清。
第二天,接收了老头送来的虾子,在做完早上的生意后,崔小理又去了昨天的礁石滩去矶钓。
可惜,今天没钓着好鱼了,都是巴掌大的小鱼。
虾子虽然还没用完,但是风浪越来越大了,有好几次都冲到了石头上。
看着挺吓人的,崔小理就骑上小绵羊回到了店里,继续看店。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看上去像是要下大雨的样子。
掏出手机一看,崔小理吓了一跳,天气预报上说近日有台风来袭。
社区也发来了信息,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台风和寒潮。
明天最高温度9度,最低气温2度,这下降的也太厉害了。
最关键的是有台风,看样子最近的生意又不会好了。
果然,下午的时候,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厚,明明才下午四点钟,天就黑的不像样子。
大风“呜呜”的刮,听着都渗人。
崔小理抽空出去看了一眼,在外面摆摊的人东西都被刮跑了,街上一片混乱。
有个阿婆的蔬菜被吹翻,崔小理连忙上前帮忙收拾好,放进了她的脚蹬三轮车里,叮嘱她早点回家。
拿着阿婆奖励的一把韭菜,崔小理就回去了店里,他电动车里有雨衣,不怕。
乌云还在翻滚积聚,正打算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也大方的给予了人们准备和逃跑的时间。
当商贩们紧赶慢赶的逃回了家,外地来的游客们也跑回了住宿的地方。
“哗”的一声,大雨泼盆而下,像是道天幕一般,瞬间就将天地笼罩。
朋友圈里,个个都在争相报道这突如其来的大雨。
这场大雨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风雨才渐渐地小了下来。
经过这么一场宣泄,堆积的乌云也变的薄了些,天空没那么黑、没那么吓人了。
然后,路上开始渐渐地出现了人影,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又跑了起来。
路上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脖子,电动车一跑起来和开船一样。
还有些小孩子偷偷跑了出来,在水里欢快的打着滚,撒着欢。
当家长发现了,差点没气出好歹来。
随手扯过离身边最近的东西,或是拖鞋、或是衣架,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来。
“小老板,今天我送不了了啊,你自己来店里吃吧。”莲莲快餐店老板娘发来了信息。
崔小理回复道:“好的,等会儿我结束过去。”
八点钟,虽然大雨停了,但是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崔小理刚走出门,就被风吹的直哆嗦,冬天也没这么冷啊。
连忙将电动车里的雨衣拿了出来套上,挡住了风,这才好了些。
好在路上的积水已经消失了,崔小理锁上门,骑着电动车去了街上的莲莲快餐店。
店里面客人不多,但是挤满了外卖小哥,黄的蓝的都有。
老板娘正忙的脚不沾地,从窗口接过饭盒,打包好,核对好单子,递给外卖小哥。
莲莲快餐店里不止有备好的快餐,还有些要现做的菜品,米线、盖浇饭、煲仔饭啥的,忙起来会很忙。
一看这情况,崔小理就没上去添乱,先找了个地方坐着。
过了一会儿,积压的单子全部走了出去,店里还剩下稀稀拉拉的几桌客人。
他这才走上前去,一边扫码付钱,一边说道:“番茄牛腩饭,钱扫过去了。”
老板娘这才看到了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笑着招呼道:“行呢,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看你忙,就先等一会儿了。”
“呦,小老板真会疼人啊,等着啊,马上就好。”
吃完饭,告别了老板娘,崔小理就骑着车子回了家去。
回去正好是逆风,给他吹的脸都僵硬了,下次还是得戴头盔啊。
第二天,崔小理难得的起晚了。
今天太冷,从被窝里面钻出来需要酝酿一会儿勇气。
好不容易从被窝中爬了出来,洗漱好,匆匆的赶往店里。
今天的风依然很大,崔小理戴着头盔都感觉头被吹歪了,宁远河大桥上竟然还有人在钓鱼。
果然,不论什么时候,都不缺少勇士的存在。
宁远河很大,桥也很宽,双向车道,中间有绿化带隔着,非常的宽,路是去年才修好的,很好看。
从桥面到水面得有一二十米高,河面浪花翻涌,不时的出现个漩涡,看着有些吓人。
这位大叔用的是两根筏钓竿,架在桥梁上。
人穿着军大衣,戴着土匪帽,只露出两个眼睛,被冻的直跺脚。
崔小理骑着车子过去一看,桶里面放着些鲫鱼,还不少呢,得有二三斤的样子。
“大叔,这是你一早上钓的啊?”
“你说啥?”
“我说,这是你一早上钓的啊!”
“嗯!是的,今天口不错。”大叔虽然还在哆嗦,但脸上却满是兴奋。
正说着话呢,他那根小筏钓竿动了。
就是晚上蚊子有点多,还得带上一盘蚊香。
那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就喜欢拿着个蒲扇子在棕榈树底下坐着闲聊,手里抱着个收音机,听着唱戏的节目。
再年轻一点的妇女们,在村妇女主任的带领下,还学会了跳广场舞。
不过最近农忙,白天她们累了个够呛,晚上就没跳。
吃完饭、洗了澡后,都搬着板凳跑到了谷场上聊天打屁,不时的拍一下胳膊腿上的蚊子。
谷场上分成了几波人,聊着不同的话题,嗓门贼大,都串台了。
二嫂正绘声绘色的和别人扯淡着崔小理渔具店要倒闭,还不回来种地的事情。
一束刺眼的灯光出照在了她的脸上,刺的她眼睛都睁不开了,连忙用蒲扇挡住眼睛,咒骂道:
“哎呀~这哪个造业孩子,灯给关咯。”
崔小理这才将电动车的远光灯给关上,提着鱼桶下了车,找到了正在和老伙伴们吞云吐雾的鱼贩崔。
“鱼贩崔,正好你在这,我钓了条鱼,你收不?”
“我看看。”
鱼贩崔深深的嘬了一口烟头,眯着被熏的睁不开的眼睛,往鱼桶里瞅了瞅,有些惊讶:“呦,芝麻石斑,可以啊,在哪逮的?”
“这不是我们村大老板嘛,大老板现在爽咯,也不种地了。”
“嚯,这么大。”
周围的人也都凑过来看热闹,一看这么大的石斑鱼,七嘴八舌的吵闹着。
有羡慕崔小理的狗屎运的,也有人调侃他偷懒不种地的。
起初知道他开店,还有点担心这家伙暴富了。
听说他店要黄了,比自己捡钱了还高兴。
崔小理没理会他们,对鱼贩崔说道:“钓的,怎么样,收不收啊。”
“收啊,100块一斤,等下回去给你称啊,来,先来坐会。”
老头还舍不得走,刚刚坐下呢。
反正板上钉钉的事儿,又不会跑咯。
崔小理也无所谓,从电动车上拿下还喝完的冰红茶,坐了下来,吹吹晚风。
众人一阵羡慕,暗道这小子今天走了狗屎运,白捡了大几百块。
二嫂颇有些酸溜溜的调侃道:“小理,你那店不是清仓处理了嘛,卖完没有。”
还没等他说话,又转头对那些男人说道:“你们谁钓鱼的,也帮帮忙,让小理早点卖完好出去打工啊。”
第21章 台风
众人也是一阵附和,一汉子大嗓门的喊道:“是啊,小理,你那里鱼竿多少钱,给我也弄一根,就是你钓这条鱼的鱼竿。”
“1000,来一根?”
“…”
众人都认为崔小理是被调侃的生气了,他的笑容也曲解成了皮笑肉不笑,便没再继续说下去,扯开了话题。
二嫂还想再说,被旁边的二娘拉了一下,小声嘀咕道:“别说了,小理都生气了,等下回揍你我可不拉着啊。”
“…”
二嫂梗着脖子还有点不服,不过也只是小声嘟囔了几句,没再扯这个事儿。
崔小理心说村里人果然舍不得花这些钱,还是拉倒吧,他们最多也就能买点窝料鱼饵啥的。
芝麻石斑鱼4.5斤,一两不少。
称好鱼后,鱼贩崔当即就点了450块钱给崔小理,钱货两清。
第二天,接收了老头送来的虾子,在做完早上的生意后,崔小理又去了昨天的礁石滩去矶钓。
可惜,今天没钓着好鱼了,都是巴掌大的小鱼。
虾子虽然还没用完,但是风浪越来越大了,有好几次都冲到了石头上。
看着挺吓人的,崔小理就骑上小绵羊回到了店里,继续看店。
今天的天气阴沉沉的,看上去像是要下大雨的样子。
掏出手机一看,崔小理吓了一跳,天气预报上说近日有台风来袭。
社区也发来了信息,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台风和寒潮。
明天最高温度9度,最低气温2度,这下降的也太厉害了。
最关键的是有台风,看样子最近的生意又不会好了。
果然,下午的时候,天空的乌云越来越厚,明明才下午四点钟,天就黑的不像样子。
大风“呜呜”的刮,听着都渗人。
崔小理抽空出去看了一眼,在外面摆摊的人东西都被刮跑了,街上一片混乱。
有个阿婆的蔬菜被吹翻,崔小理连忙上前帮忙收拾好,放进了她的脚蹬三轮车里,叮嘱她早点回家。
拿着阿婆奖励的一把韭菜,崔小理就回去了店里,他电动车里有雨衣,不怕。
乌云还在翻滚积聚,正打算酝酿着一场大的风暴,也大方的给予了人们准备和逃跑的时间。
当商贩们紧赶慢赶的逃回了家,外地来的游客们也跑回了住宿的地方。
“哗”的一声,大雨泼盆而下,像是道天幕一般,瞬间就将天地笼罩。
朋友圈里,个个都在争相报道这突如其来的大雨。
这场大雨持续了近一个小时,风雨才渐渐地小了下来。
经过这么一场宣泄,堆积的乌云也变的薄了些,天空没那么黑、没那么吓人了。
然后,路上开始渐渐地出现了人影,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又跑了起来。
路上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脖子,电动车一跑起来和开船一样。
还有些小孩子偷偷跑了出来,在水里欢快的打着滚,撒着欢。
当家长发现了,差点没气出好歹来。
随手扯过离身边最近的东西,或是拖鞋、或是衣架,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来。
“小老板,今天我送不了了啊,你自己来店里吃吧。”莲莲快餐店老板娘发来了信息。
崔小理回复道:“好的,等会儿我结束过去。”
八点钟,虽然大雨停了,但是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
崔小理刚走出门,就被风吹的直哆嗦,冬天也没这么冷啊。
连忙将电动车里的雨衣拿了出来套上,挡住了风,这才好了些。
好在路上的积水已经消失了,崔小理锁上门,骑着电动车去了街上的莲莲快餐店。
店里面客人不多,但是挤满了外卖小哥,黄的蓝的都有。
老板娘正忙的脚不沾地,从窗口接过饭盒,打包好,核对好单子,递给外卖小哥。
莲莲快餐店里不止有备好的快餐,还有些要现做的菜品,米线、盖浇饭、煲仔饭啥的,忙起来会很忙。
一看这情况,崔小理就没上去添乱,先找了个地方坐着。
过了一会儿,积压的单子全部走了出去,店里还剩下稀稀拉拉的几桌客人。
他这才走上前去,一边扫码付钱,一边说道:“番茄牛腩饭,钱扫过去了。”
老板娘这才看到了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笑着招呼道:“行呢,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看你忙,就先等一会儿了。”
“呦,小老板真会疼人啊,等着啊,马上就好。”
吃完饭,告别了老板娘,崔小理就骑着车子回了家去。
回去正好是逆风,给他吹的脸都僵硬了,下次还是得戴头盔啊。
第二天,崔小理难得的起晚了。
今天太冷,从被窝里面钻出来需要酝酿一会儿勇气。
好不容易从被窝中爬了出来,洗漱好,匆匆的赶往店里。
今天的风依然很大,崔小理戴着头盔都感觉头被吹歪了,宁远河大桥上竟然还有人在钓鱼。
果然,不论什么时候,都不缺少勇士的存在。
宁远河很大,桥也很宽,双向车道,中间有绿化带隔着,非常的宽,路是去年才修好的,很好看。
从桥面到水面得有一二十米高,河面浪花翻涌,不时的出现个漩涡,看着有些吓人。
这位大叔用的是两根筏钓竿,架在桥梁上。
人穿着军大衣,戴着土匪帽,只露出两个眼睛,被冻的直跺脚。
崔小理骑着车子过去一看,桶里面放着些鲫鱼,还不少呢,得有二三斤的样子。
“大叔,这是你一早上钓的啊?”
“你说啥?”
“我说,这是你一早上钓的啊!”
“嗯!是的,今天口不错。”大叔虽然还在哆嗦,但脸上却满是兴奋。
正说着话呢,他那根小筏钓竿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