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就为你是她拼死也要护住的人,孤不会让你去死。”
裴彧将长剑递给她,让她握住剑身,勉力站起。
“你心中若当真有阿姐,可知她临去前,与我说了什么?”
含之抬眸,在微弱火光中看着那张沉寂莫测的脸。
前世,裴彧问过她,阿姐可曾留下什么遗言。
明蕴之未曾留下任何笔墨,话语,唯有的一句,是以静山之口,转告裴彧。
以她性命,换小妹一生安乐无忧。
现在,含之一字一句道:“阿姐说,若有来生,不愿再入帝王家。她想要回到柳园,再不入世。”
裴彧握住剑柄的手骤然抓紧,因着太过用力,发出了几声“咔咔”的声响。
她摇晃着虚弱的身子,直视着他:“你可曾尊重过我阿姐的选择?你有告知过她未来的结局吗?她现在不知,所以傻傻将你当做如意郎君,可她知道了以后呢……她当真还会情愿留在你身边?”
裴彧那张冷峻的面容覆上了难喻的寒:“她不会知晓。”
“前世今生太过虚妄,她是注重当下之人,也不会信你的胡话。你最好知晓分寸。”
若非她是蕴之亲妹,是她亲自护佑之人,这般威胁言语,她连开口的机会都不会有。
含之摇头:“你说,阿姐或许不会信,但我不同。前生之事我本不愿告知阿姐,徒惹伤痛。但你若誓不放手……”
“你与我,在阿姐心中,孰轻孰重。”
“……要赌吗?”
含之缓缓拔下发间银钗,抵于咽喉。
窗外风声愈大,远远送来了几道人声。女子声音遥遥传来,似絮语说着什么。
明含之握紧了手中的银钗,尖利的前端陷入雪白的皮肉,洇出红痕。
脚步声更近了。
裴彧:“你要如何?”
“陛下富有四海,荣华富贵,佳肴美人,应有尽有。不差我阿姐这一个。”
含之:“你心有宏图大业,而我阿姐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你们本就不该硬合于一处,何必强求?”
窗外风声呼啸,那脚步声停了停,似是听外面的人说了什么。
裴彧声音渐沉:“若孤当真,偏要强求呢?”
“拿什么求?拿我狱中惨死的父兄,还是我阿姐那没能出世的孩儿?”
含之目光讽刺,毫不留情地刺与男人面颊。
风声吹动窗棂,将屋中帘帐高高吹起。昏暗的室内,裴彧声音冷澈,带着几分雪意未消的孤洁:
“拿孤帝王之命格,与天道一搏,保她千岁无忧,可够?”
可够?
无尽飘散的思绪在这一瞬间齐齐归位,因杂乱的记忆而剧痛的大脑忽而恢复清明,宛若听得一声佛钟长鸣。
明含之怔怔松手,银钗掉落在地。
“轰隆——”
雪白的闪电划破天际,一声震耳雷鸣,雨落满春。
“你……”
“含之怎么起来了?”
明蕴之快步进屋:“方才遇着大夫,细细聊了聊你这几日的梦魇,调整了方子,说不定过几日便好了。”
含之听得阿姐的声音,猝然失力,跌坐在了床榻上,满耳皆是方才所听到的话语。她抬眼,欲说些什么,却见屋中空荡,不见人影。
好像方才种种,都只是一场大梦。
“在看什么?”明蕴之回了回头,屋中无人。
含之闭上双眼,泪珠从眼角滚落下来。
“阿姐,”她声音沙哑:“我好想你。”
……
雨水淅沥不停,夏松瞧见人影,撑起伞,往庭院中去。
他将雨水与殿下隔绝开来,忍不住道:“殿下近来总是咳嗽,怎还能淋雨?属下该在门口守着殿下的。”
裴彧眸色淡漠,带着几分春夜的冷。
他低下头,轻咳几声。
一直以来所珍藏着的帕子上,透出了点点鲜红,被雨水晕开。裴彧敛眸,将其收入袖中,连夏松都不曾看见。
那一年,他同时失去了所有的仇人,与唯一的爱人。
平宣二十八年那场连绵不绝的雨,终于还是落到了今日。
第65章 第 65 章 “蕴之,为孤生个孩子吧……
第65章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 含之总觉得阿姐的死与自己脱不开关系。
她恨裴彧,恨皇权,恨那些将阿姐称作祸国妖后的朝臣。恨来恨去, 其实最恨的是当初的自己。
裴彧残忍杀害父兄,却只将阿姐软禁,她不知裴彧究竟是为了阿姐腹中的孩子网开一面, 还是对阿姐有几分真真假假的情谊,无论如何,当t时的裴彧应当是不想让阿姐死的。
是她那夜冒死上山,告知了阿姐父兄惨死狱中的消息。那时的她只有亲人亡故的愤恨,拼着一口气不想让阿姐被人蒙蔽。那一口气死死憋着,直到瞧见阿姐惨白到可怖的脸色,和素衣上渐渐绽开的血迹,才忽然清醒过来。
她眼里始终温柔强大, 好像什么也不害怕,一直鼓励她让她去做想做之事的阿姐, 如今也只是一个怀胎四月的妇人。她需要得到精心的照顾和呵护, 而非这等噩耗。
她怎么能……她怎么能在此时刺激阿姐呢?
含之亲眼看着阿姐被送入屋中, 大夫侍女进进出出,送出一盆盆血水,她无力地跪在门外, 狠狠打了自己几个巴掌。
她再痛, 也抵不过阿姐失去亲子的痛。
名满天下的静山大师也没能救回这个孩子, 她跪于阿姐的榻前, 看到那刚有隆起,便又平坦下来的小腹,不住道:“阿姐,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
“不怪你。”
她仍记得阿姐那时的表情,双眼看着她的脸,无喜无悲,好似抽离了一切情绪。
许久之后,阿姐扯出一抹笑来:“它托生到我腹中,是它命苦。本就是个不被人期待的孩子,是我痴心妄想,以为能保住它。”
含之此时才知,阿姐被诊出身孕那日,初为人父的裴彧并未露出半分喜色,反而眸光凝重,沉吟许久,才勉强说了句好。
阿姐生了疑心,恰好胎象不稳,她于护国寺安胎之际,日日与山上的僧侣打交道,有不少医术杰出之人。她知晓静山一直与裴彧交好,定然问不出什么,于是再三斟酌,寻得了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僧人,问其缘由——她与裴彧年轻,身子也从来没有太大的问题,成婚第六个年头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还如此之弱,究竟是为何?
她只想听到实话。
那僧人见她实在可怜,才告知她,这孩子身弱,乃是药物所致。
那僧人清修多年,见多识广。思索之后告知于她:古籍上曾记有一味药方,极难调配,其有异香。男子服之,可于三月内避除子嗣。
而这药的气息,他曾在静山身上嗅到过。
静山大师是出家之人,早已断绝红尘,他调配这药,自是为了红尘中人。
那僧人甚至暗自帮她,从静山房中偷出药瓶。明蕴之本就对香味敏感,在那药拿出来的一瞬间,她便回想起了曾经在裴彧身上嗅到的,若有若无的气息。
这孩子是在药物严防死守之下侥幸得来,自然身弱。
明蕴之看着妹妹,“便是没有你,这孩子,兴许也留不住。”
含之大惊,裴彧这般提防阿姐,除了害怕外戚势大,还能有何缘故?
阿姐没让任何人告知宫中她流产的消息,山中人以为她伤心过度,听了令,只有含之自己知晓,她是想保住她这个害了她的妹妹。
明蕴之想办法送走含之的那日,恰逢裴彧决定出征,上山看望她。
她躲在隔间,亲耳听到雨夜之中,阿姐凄厉的控诉:“裴彧,我已经没了父兄,没了孩子,你难道还要让我失去一个妹妹吗?”
她很想冲出去,告诉裴彧:是我告诉阿姐这个消息的,要杀要剐都冲着我来!可她脚步宛如灌了铅,满耳都是几刻钟前,阿姐对她说的话。
阿姐说:“走吧,含之,天大地大,去哪儿都好。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阿姐会护住你。”
她想带着阿姐一起走,可阿姐摇着头,道:“我自己的身子我清楚,我走不了了。只有你平安活着,阿姐才觉得,我好像还有几分意义。”
下山后,她才得知那夜,阿姐偷走了她护身的匕首,将其深深扎入了裴彧的胸膛。
可他没死,他为什么不死?到最后,为何天下人都在谴责阿姐,让她偿命?
阿姐死后,裴彧果然抓住了她,让那被称作活阎王的陆珣审她。
她何时上山,又说了什么,皇后娘娘去前可曾交代过什么。因着阿姐的嘱托,没人对她用刑,她也死不开口,就这样耗着,直到裴彧亲自出现,见她一面。
他道:“被人利用了还如此冥顽不灵的,朕只见过你一个。”
“……利用?”
含之自顾自绝食数日,已经极度虚弱,那双眼看着裴彧,骤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裴彧将长剑递给她,让她握住剑身,勉力站起。
“你心中若当真有阿姐,可知她临去前,与我说了什么?”
含之抬眸,在微弱火光中看着那张沉寂莫测的脸。
前世,裴彧问过她,阿姐可曾留下什么遗言。
明蕴之未曾留下任何笔墨,话语,唯有的一句,是以静山之口,转告裴彧。
以她性命,换小妹一生安乐无忧。
现在,含之一字一句道:“阿姐说,若有来生,不愿再入帝王家。她想要回到柳园,再不入世。”
裴彧握住剑柄的手骤然抓紧,因着太过用力,发出了几声“咔咔”的声响。
她摇晃着虚弱的身子,直视着他:“你可曾尊重过我阿姐的选择?你有告知过她未来的结局吗?她现在不知,所以傻傻将你当做如意郎君,可她知道了以后呢……她当真还会情愿留在你身边?”
裴彧那张冷峻的面容覆上了难喻的寒:“她不会知晓。”
“前世今生太过虚妄,她是注重当下之人,也不会信你的胡话。你最好知晓分寸。”
若非她是蕴之亲妹,是她亲自护佑之人,这般威胁言语,她连开口的机会都不会有。
含之摇头:“你说,阿姐或许不会信,但我不同。前生之事我本不愿告知阿姐,徒惹伤痛。但你若誓不放手……”
“你与我,在阿姐心中,孰轻孰重。”
“……要赌吗?”
含之缓缓拔下发间银钗,抵于咽喉。
窗外风声愈大,远远送来了几道人声。女子声音遥遥传来,似絮语说着什么。
明含之握紧了手中的银钗,尖利的前端陷入雪白的皮肉,洇出红痕。
脚步声更近了。
裴彧:“你要如何?”
“陛下富有四海,荣华富贵,佳肴美人,应有尽有。不差我阿姐这一个。”
含之:“你心有宏图大业,而我阿姐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你们本就不该硬合于一处,何必强求?”
窗外风声呼啸,那脚步声停了停,似是听外面的人说了什么。
裴彧声音渐沉:“若孤当真,偏要强求呢?”
“拿什么求?拿我狱中惨死的父兄,还是我阿姐那没能出世的孩儿?”
含之目光讽刺,毫不留情地刺与男人面颊。
风声吹动窗棂,将屋中帘帐高高吹起。昏暗的室内,裴彧声音冷澈,带着几分雪意未消的孤洁:
“拿孤帝王之命格,与天道一搏,保她千岁无忧,可够?”
可够?
无尽飘散的思绪在这一瞬间齐齐归位,因杂乱的记忆而剧痛的大脑忽而恢复清明,宛若听得一声佛钟长鸣。
明含之怔怔松手,银钗掉落在地。
“轰隆——”
雪白的闪电划破天际,一声震耳雷鸣,雨落满春。
“你……”
“含之怎么起来了?”
明蕴之快步进屋:“方才遇着大夫,细细聊了聊你这几日的梦魇,调整了方子,说不定过几日便好了。”
含之听得阿姐的声音,猝然失力,跌坐在了床榻上,满耳皆是方才所听到的话语。她抬眼,欲说些什么,却见屋中空荡,不见人影。
好像方才种种,都只是一场大梦。
“在看什么?”明蕴之回了回头,屋中无人。
含之闭上双眼,泪珠从眼角滚落下来。
“阿姐,”她声音沙哑:“我好想你。”
……
雨水淅沥不停,夏松瞧见人影,撑起伞,往庭院中去。
他将雨水与殿下隔绝开来,忍不住道:“殿下近来总是咳嗽,怎还能淋雨?属下该在门口守着殿下的。”
裴彧眸色淡漠,带着几分春夜的冷。
他低下头,轻咳几声。
一直以来所珍藏着的帕子上,透出了点点鲜红,被雨水晕开。裴彧敛眸,将其收入袖中,连夏松都不曾看见。
那一年,他同时失去了所有的仇人,与唯一的爱人。
平宣二十八年那场连绵不绝的雨,终于还是落到了今日。
第65章 第 65 章 “蕴之,为孤生个孩子吧……
第65章
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 含之总觉得阿姐的死与自己脱不开关系。
她恨裴彧,恨皇权,恨那些将阿姐称作祸国妖后的朝臣。恨来恨去, 其实最恨的是当初的自己。
裴彧残忍杀害父兄,却只将阿姐软禁,她不知裴彧究竟是为了阿姐腹中的孩子网开一面, 还是对阿姐有几分真真假假的情谊,无论如何,当t时的裴彧应当是不想让阿姐死的。
是她那夜冒死上山,告知了阿姐父兄惨死狱中的消息。那时的她只有亲人亡故的愤恨,拼着一口气不想让阿姐被人蒙蔽。那一口气死死憋着,直到瞧见阿姐惨白到可怖的脸色,和素衣上渐渐绽开的血迹,才忽然清醒过来。
她眼里始终温柔强大, 好像什么也不害怕,一直鼓励她让她去做想做之事的阿姐, 如今也只是一个怀胎四月的妇人。她需要得到精心的照顾和呵护, 而非这等噩耗。
她怎么能……她怎么能在此时刺激阿姐呢?
含之亲眼看着阿姐被送入屋中, 大夫侍女进进出出,送出一盆盆血水,她无力地跪在门外, 狠狠打了自己几个巴掌。
她再痛, 也抵不过阿姐失去亲子的痛。
名满天下的静山大师也没能救回这个孩子, 她跪于阿姐的榻前, 看到那刚有隆起,便又平坦下来的小腹,不住道:“阿姐, 是我的错,是我的错……”
“不怪你。”
她仍记得阿姐那时的表情,双眼看着她的脸,无喜无悲,好似抽离了一切情绪。
许久之后,阿姐扯出一抹笑来:“它托生到我腹中,是它命苦。本就是个不被人期待的孩子,是我痴心妄想,以为能保住它。”
含之此时才知,阿姐被诊出身孕那日,初为人父的裴彧并未露出半分喜色,反而眸光凝重,沉吟许久,才勉强说了句好。
阿姐生了疑心,恰好胎象不稳,她于护国寺安胎之际,日日与山上的僧侣打交道,有不少医术杰出之人。她知晓静山一直与裴彧交好,定然问不出什么,于是再三斟酌,寻得了一个不大引人注目的僧人,问其缘由——她与裴彧年轻,身子也从来没有太大的问题,成婚第六个年头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还如此之弱,究竟是为何?
她只想听到实话。
那僧人见她实在可怜,才告知她,这孩子身弱,乃是药物所致。
那僧人清修多年,见多识广。思索之后告知于她:古籍上曾记有一味药方,极难调配,其有异香。男子服之,可于三月内避除子嗣。
而这药的气息,他曾在静山身上嗅到过。
静山大师是出家之人,早已断绝红尘,他调配这药,自是为了红尘中人。
那僧人甚至暗自帮她,从静山房中偷出药瓶。明蕴之本就对香味敏感,在那药拿出来的一瞬间,她便回想起了曾经在裴彧身上嗅到的,若有若无的气息。
这孩子是在药物严防死守之下侥幸得来,自然身弱。
明蕴之看着妹妹,“便是没有你,这孩子,兴许也留不住。”
含之大惊,裴彧这般提防阿姐,除了害怕外戚势大,还能有何缘故?
阿姐没让任何人告知宫中她流产的消息,山中人以为她伤心过度,听了令,只有含之自己知晓,她是想保住她这个害了她的妹妹。
明蕴之想办法送走含之的那日,恰逢裴彧决定出征,上山看望她。
她躲在隔间,亲耳听到雨夜之中,阿姐凄厉的控诉:“裴彧,我已经没了父兄,没了孩子,你难道还要让我失去一个妹妹吗?”
她很想冲出去,告诉裴彧:是我告诉阿姐这个消息的,要杀要剐都冲着我来!可她脚步宛如灌了铅,满耳都是几刻钟前,阿姐对她说的话。
阿姐说:“走吧,含之,天大地大,去哪儿都好。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阿姐会护住你。”
她想带着阿姐一起走,可阿姐摇着头,道:“我自己的身子我清楚,我走不了了。只有你平安活着,阿姐才觉得,我好像还有几分意义。”
下山后,她才得知那夜,阿姐偷走了她护身的匕首,将其深深扎入了裴彧的胸膛。
可他没死,他为什么不死?到最后,为何天下人都在谴责阿姐,让她偿命?
阿姐死后,裴彧果然抓住了她,让那被称作活阎王的陆珣审她。
她何时上山,又说了什么,皇后娘娘去前可曾交代过什么。因着阿姐的嘱托,没人对她用刑,她也死不开口,就这样耗着,直到裴彧亲自出现,见她一面。
他道:“被人利用了还如此冥顽不灵的,朕只见过你一个。”
“……利用?”
含之自顾自绝食数日,已经极度虚弱,那双眼看着裴彧,骤然明白了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