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42节
“这......”冯秋菊有些为难,要是带了大宝,剩下的二宝三宝咋办。
没办法,冯秋菊只好叫两个儿媳把孩子领回去,等他们走了之后把门关好,别让孩子出去。
三个孩子哭着非要找爷爷奶奶,跟着去城里。
赵丹在屋里哄着大哭的二宝,大宝已经懂事,刚刚只哭了几声,就不哭了。
“妈妈,我要跟着去,呜呜......”二宝边抽泣边说。
“去什么去,你爷你奶不想带你,你没看出来啊。”赵丹有些不耐烦,自从分家,她不用做那么多家务活,可孩子冯秋菊就不怎么帮忙带了。
二宝不明白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带他去城里玩,上次看见的玩具小汽车,妈妈没给他买,三宝的妈妈都给三宝买了。
“妈妈,我想要小汽车玩具。”二宝嚷嚷起来,哭的更大声了。
第62章 摆摊
赵丹听见二宝的哭声,心里有些烦躁,“一天到晚就知道磨我,早晚得让你磨死。”
大宝站在一旁吓得不敢说话。
张月在屋里听见外面的动静,没敢出去,“三宝,小汽车玩具以后不要拿出去玩,想玩就在屋里玩,听见没?”
“妈妈,为啥呀。”三宝歪着小脑袋有点不明白。
“嘘,小点声,妈妈告诉你,大宝和二宝没有这个小汽车,他俩要是看见你玩,他们没有,会磨人,大伯母就会生气,明白吗?”
张月小声的跟三宝讲道理,分家之后她才发现,赵丹和冯秋菊一样,看钱看得太紧,什么都不舍得买,不舍得花钱。
“我知道了。”三宝想起自己磨人的时候,妈妈打他的小屁股,可疼了。
张月见三宝这么懂事,从铁盒子里拿出一块水果糖给他,分家之后她和刘峰手里有点钱,吃喝上也不紧巴巴的,三宝也懂事了不少,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现在有木工的活,都是刘山和刘峰两兄弟在做,钱也是两个人分。
刘永福三人到早餐店的时候,刘艳荣正在算账。
看见黄翠芬和刘永福两口子,刘艳荣一愣,“妈,你们咋都过来了,是不是有啥事?”
“没啥事,就是在家待着闹心,上你这来溜达溜达。”冯秋菊解释道。
“小妹,最近生意怎么样?”刘永福问道。
“大哥,店里生意一直都挺好的。”刘艳荣给三个人一人拿了瓶汽水,最近天气热了不少。
黄翠芬喝完汽水,感觉凉快了不少,“艳荣,你店里多了不少东西,上次来的时候都没看见汽水和白酒。”
“最近才新上的这些东西。”刘艳荣上次去王保磊店里把那里的白酒和汽水都拿了回来,汽水卖得非常好,她已经跟汽水厂又订了汽水。
等到了晚饭时间,黄翠芬三人看着店里人来人往,刘艳荣她们三个人忙的脚后跟不着地,才直观的感受到刘艳荣的早餐店生意真的很好。
刘艳荣带着黄翠芬三人回了家,刘永福本来打算回家的,可黄翠芬和冯秋菊都不想回去,他只好也留下了。
等到了家里,黄翠芬才把刘永福分家的事告诉刘艳荣。
刘艳荣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去一次百货大楼,竟然闹到要分家。
“你大嫂看钱看的紧,刘山和刘峰媳妇早就有意见了,只是没敢提,你大嫂能想开是好事。”黄翠芬知道冯秋菊其实不愿意分家。
“妈,那大哥咋还闲着了?”刘艳荣好奇的问道。
“你大哥不想和两个儿子在一起干活了,一些重活,你大哥干不了,总说腰疼,最近在家干点小活。”黄翠芬觉得刘永福不跟儿子们搅和在一起挺好。
“你大哥身体不比从前,干点轻松的活,能够花就行了。”冯秋菊说道。
本来想着让刘永福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干活,自打分家之后,刘永福发现两个儿子干活总是耍心眼,慢慢的刘永福就退下来了。
“大哥,大嫂,你们有没有想过干点别的?”刘艳荣问道。
“我倒是寻思过,可是手里就那点钱,我怕都给折腾没了。”冯秋菊看着刘艳荣开店挣钱,心里可羡慕呢,她手里那点钱根本不够。
“我有个主意,你们听听看看行不行。”刘艳荣说道,“我这个早餐店包子卖的最快,我想在其他人多的地方支个摊,专门卖包子,可是我没时间,所以我想让大哥和大嫂卖。”
冯秋菊听完这主意,心里琢磨起来,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刘艳荣的包子她是吃过的,这是至今为止,吃过的包子中肉馅最多最香的包子。
刘永福也在心里合计,卖包子好像是比做木匠活轻松点。
“艳荣,那这钱的事怎么算?”黄翠芬看刘永福两口子似乎是心动了,亲兄弟还明算账,钱的事必须一开始就得整明白,别等挣到钱了,兄妹两个再起争执。
提到钱,刘永福和冯秋菊也看向了刘艳荣。
“看大哥和大嫂是想自己单干,单干的话,我的包子批发给他俩,还是我雇他俩,给他俩给工资每个人一个月五十元。”刘艳荣之前就想过这事,可以先摆摊。
冯秋菊和刘永福两人一时还没了主意,自己单干有一定的风险,要是卖不出剩下包子,第二天就不能卖了。
刘艳荣看出来这俩人的顾虑,“卖不出去剩下的拿回早餐店就行。”反正她有空间,东西坏不了。
“妈,你说我咋办好?”刘永福没了主意,冯秋菊也不说话。
黄翠芬无奈的叹了口气,孩子再大也是孩子,“你和秋菊这点事咋还没个主意,要我说,你们单干,等以后攒下本钱,跟你小妹一样开个店。”
“妈,你说的容易,开店得不少钱呢。”刘永福说道,现在买一个门市都得万八千块钱,装修还得一两千块钱,他啥时候能买的起。
“永福,听咱妈的,咱们俩单干。”冯秋菊下了决心,她也有一个开店梦,想当老板娘。
“那好吧。”刘永福语气里还有一丝犹豫。
刘艳荣看他们做好了决定,“我现在店里的包子是两毛钱一个,大哥大嫂批发算你们一毛三一个,过几天店里还会增加别的面食。”
刘永福和冯秋菊一算,他俩卖一个包子就能挣七分钱,一天要是能卖出去一百个包子,当天就能挣七块钱。
“成,就这么定了。”刘永福语气坚定。
“大哥,你和大嫂去南街那里,我前几天看过,那边早上人多。”刘艳荣打算让刘永福和冯秋菊在南街先摆摊。
刘永福和冯秋菊对城里不了解,刘艳荣让他们去哪,他们就去哪。
黄翠芬让刘永福先卖几天看看,要是卖得好,他们两口子在城里找个便宜点的房子租下来,毕竟不能总在刘艳荣这里住。
第63章 两口子卖东西
晚上的时候,刘艳荣让刘永福去了张建军的房间,她的房间给了黄翠芬和冯秋菊,她自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张云珍叫她进屋一起睡,被刘艳荣拒绝了,她习惯了自己睡觉。
这一宿,冯秋菊和刘永福睡得不好,心里藏着事。
刘艳荣还和往常一样早起去早餐店,冯秋菊和刘永福也跟着起来了,第一天出摊,他俩都有点紧张。
出门前,刘艳荣让黄翠芬告诉张建军和张云珍,这几天他俩用一辆自行车,另一辆自行车先给刘永福和冯秋菊用。
张建军和张云珍哪敢说不行。
黄翠芬跟张云珍和张建军一起吃饭,她还有点不敢相信,张云珍居然会做饭了,啥时候改性子了,以前张云珍和张云华都不做饭的。
黄翠芬为这事还特意说过刘艳荣,女孩子不会做饭想像什么样,以后结婚会被婆婆骂的,当时刘艳荣还说不会就不会,大不了她养孩子一辈子。
等吃完饭,张建军拿着碗筷去了厨房刷洗,黄翠芬怀疑自己眼花了,要不然怎么张建军刷碗,张云珍做饭。
直到张建军和张云珍出门,黄翠芬看着干净厨房和地面,忍不住嘀咕起来,自从女婿没了,家里的人都跟变了个人似的。
早餐店离南街不算太远,刘艳荣给刘永福装了五十个包子,箱子还是从为民小吃店拿的。
刘永福把箱子固定在自行车后座,跟冯秋菊两个人一起去了南街。
刘艳荣在箱子上贴了张纸,写着兴旺早餐店,想要开连锁店,得先把店铺的名声打出去。
到了南街,冯秋菊仗着自己的嗓门大,喊了几嗓子,“热乎的肉包子,肉多皮薄......”
有人看见箱子上的字便会问,“是不是东街的那个早餐店的包子?”
冯秋菊热情的介绍,“对,就是东街的兴旺早餐店,以后早上都在这摆摊卖,也可以去店里吃。”
不一会儿的功夫,五十个包子就卖完了,刘永福骑着自行车又跑回店里去取新出锅的包子。
一早上的功夫,刘永福来回跑了三趟取包子。
不到中午,路上的人少了的时候俩人回了早餐店。
冯秋菊从兜里把钱掏出来,从里面数了十四块钱留下,剩下的钱递给了刘艳荣。
一上午的工夫就挣十四块钱,冯秋菊激动的心怦怦直蹦。
刘永福也没好哪去,他没想到卖包子,真挣着钱了。
冯秋菊当即决定再装五十个包子出去卖,刘艳荣看了眼墙上的钟,快中午了,这个点不适合去南街卖。
“大哥,大嫂,你们这会去火车站或者客运站试试。”
刘永福骑着自行车走了,冯秋菊在后面紧跟着。
黄翠芬在家里有点担心,听着刘艳荣给她打开的收音机,越听越闹心。
中午的时候,刘艳荣骑车回家,给黄翠芬拿了包子和小菜,还有汤。
“咋拿回家这么多吃的,我一个人吃不了太多,下次可别拿这么多东西回家,留着卖钱多好。”黄翠芬看见这么多东西,感觉都白瞎了,要是卖钱至少能卖一块钱。
“吃不了留着您饿的时候再吃,我晚上回来的晚,建军和云珍回来的也不算早,怕您饿肚子。”刘艳荣说道。
“知道了,我吃,对了你大哥和大嫂包子卖得怎么样了?”黄翠芬还是挺担心的。
“大哥和大嫂一早上已经卖了二百个包子,中午他俩去了火车站继续卖包子了。”刘艳荣也没想到刘永福两口子居然都不舍得休息了。
“啥?二百个,我滴个亲娘,你大哥大嫂得高兴坏了。”黄翠芬没想到居然能卖上百个包子,城里人就是有钱。
说了一会儿话,刘艳荣就回早餐店了,要是刘永福卖的好,以后开店还真有希望。
赵老太和吴红英这一天包包子忙的都要起飞了。
刘艳荣拿着纸笔,写招聘广告,至少得招一个人,要不然她和吴红英得累死。
听说要招人,赵老太和吴红英还挺高兴,再不增加人手,她们母女俩的手得抽筋。
没办法,冯秋菊只好叫两个儿媳把孩子领回去,等他们走了之后把门关好,别让孩子出去。
三个孩子哭着非要找爷爷奶奶,跟着去城里。
赵丹在屋里哄着大哭的二宝,大宝已经懂事,刚刚只哭了几声,就不哭了。
“妈妈,我要跟着去,呜呜......”二宝边抽泣边说。
“去什么去,你爷你奶不想带你,你没看出来啊。”赵丹有些不耐烦,自从分家,她不用做那么多家务活,可孩子冯秋菊就不怎么帮忙带了。
二宝不明白爷爷奶奶为什么不带他去城里玩,上次看见的玩具小汽车,妈妈没给他买,三宝的妈妈都给三宝买了。
“妈妈,我想要小汽车玩具。”二宝嚷嚷起来,哭的更大声了。
第62章 摆摊
赵丹听见二宝的哭声,心里有些烦躁,“一天到晚就知道磨我,早晚得让你磨死。”
大宝站在一旁吓得不敢说话。
张月在屋里听见外面的动静,没敢出去,“三宝,小汽车玩具以后不要拿出去玩,想玩就在屋里玩,听见没?”
“妈妈,为啥呀。”三宝歪着小脑袋有点不明白。
“嘘,小点声,妈妈告诉你,大宝和二宝没有这个小汽车,他俩要是看见你玩,他们没有,会磨人,大伯母就会生气,明白吗?”
张月小声的跟三宝讲道理,分家之后她才发现,赵丹和冯秋菊一样,看钱看得太紧,什么都不舍得买,不舍得花钱。
“我知道了。”三宝想起自己磨人的时候,妈妈打他的小屁股,可疼了。
张月见三宝这么懂事,从铁盒子里拿出一块水果糖给他,分家之后她和刘峰手里有点钱,吃喝上也不紧巴巴的,三宝也懂事了不少,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现在有木工的活,都是刘山和刘峰两兄弟在做,钱也是两个人分。
刘永福三人到早餐店的时候,刘艳荣正在算账。
看见黄翠芬和刘永福两口子,刘艳荣一愣,“妈,你们咋都过来了,是不是有啥事?”
“没啥事,就是在家待着闹心,上你这来溜达溜达。”冯秋菊解释道。
“小妹,最近生意怎么样?”刘永福问道。
“大哥,店里生意一直都挺好的。”刘艳荣给三个人一人拿了瓶汽水,最近天气热了不少。
黄翠芬喝完汽水,感觉凉快了不少,“艳荣,你店里多了不少东西,上次来的时候都没看见汽水和白酒。”
“最近才新上的这些东西。”刘艳荣上次去王保磊店里把那里的白酒和汽水都拿了回来,汽水卖得非常好,她已经跟汽水厂又订了汽水。
等到了晚饭时间,黄翠芬三人看着店里人来人往,刘艳荣她们三个人忙的脚后跟不着地,才直观的感受到刘艳荣的早餐店生意真的很好。
刘艳荣带着黄翠芬三人回了家,刘永福本来打算回家的,可黄翠芬和冯秋菊都不想回去,他只好也留下了。
等到了家里,黄翠芬才把刘永福分家的事告诉刘艳荣。
刘艳荣怎么也没想到因为去一次百货大楼,竟然闹到要分家。
“你大嫂看钱看的紧,刘山和刘峰媳妇早就有意见了,只是没敢提,你大嫂能想开是好事。”黄翠芬知道冯秋菊其实不愿意分家。
“妈,那大哥咋还闲着了?”刘艳荣好奇的问道。
“你大哥不想和两个儿子在一起干活了,一些重活,你大哥干不了,总说腰疼,最近在家干点小活。”黄翠芬觉得刘永福不跟儿子们搅和在一起挺好。
“你大哥身体不比从前,干点轻松的活,能够花就行了。”冯秋菊说道。
本来想着让刘永福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干活,自打分家之后,刘永福发现两个儿子干活总是耍心眼,慢慢的刘永福就退下来了。
“大哥,大嫂,你们有没有想过干点别的?”刘艳荣问道。
“我倒是寻思过,可是手里就那点钱,我怕都给折腾没了。”冯秋菊看着刘艳荣开店挣钱,心里可羡慕呢,她手里那点钱根本不够。
“我有个主意,你们听听看看行不行。”刘艳荣说道,“我这个早餐店包子卖的最快,我想在其他人多的地方支个摊,专门卖包子,可是我没时间,所以我想让大哥和大嫂卖。”
冯秋菊听完这主意,心里琢磨起来,好像也不是不行啊。
刘艳荣的包子她是吃过的,这是至今为止,吃过的包子中肉馅最多最香的包子。
刘永福也在心里合计,卖包子好像是比做木匠活轻松点。
“艳荣,那这钱的事怎么算?”黄翠芬看刘永福两口子似乎是心动了,亲兄弟还明算账,钱的事必须一开始就得整明白,别等挣到钱了,兄妹两个再起争执。
提到钱,刘永福和冯秋菊也看向了刘艳荣。
“看大哥和大嫂是想自己单干,单干的话,我的包子批发给他俩,还是我雇他俩,给他俩给工资每个人一个月五十元。”刘艳荣之前就想过这事,可以先摆摊。
冯秋菊和刘永福两人一时还没了主意,自己单干有一定的风险,要是卖不出剩下包子,第二天就不能卖了。
刘艳荣看出来这俩人的顾虑,“卖不出去剩下的拿回早餐店就行。”反正她有空间,东西坏不了。
“妈,你说我咋办好?”刘永福没了主意,冯秋菊也不说话。
黄翠芬无奈的叹了口气,孩子再大也是孩子,“你和秋菊这点事咋还没个主意,要我说,你们单干,等以后攒下本钱,跟你小妹一样开个店。”
“妈,你说的容易,开店得不少钱呢。”刘永福说道,现在买一个门市都得万八千块钱,装修还得一两千块钱,他啥时候能买的起。
“永福,听咱妈的,咱们俩单干。”冯秋菊下了决心,她也有一个开店梦,想当老板娘。
“那好吧。”刘永福语气里还有一丝犹豫。
刘艳荣看他们做好了决定,“我现在店里的包子是两毛钱一个,大哥大嫂批发算你们一毛三一个,过几天店里还会增加别的面食。”
刘永福和冯秋菊一算,他俩卖一个包子就能挣七分钱,一天要是能卖出去一百个包子,当天就能挣七块钱。
“成,就这么定了。”刘永福语气坚定。
“大哥,你和大嫂去南街那里,我前几天看过,那边早上人多。”刘艳荣打算让刘永福和冯秋菊在南街先摆摊。
刘永福和冯秋菊对城里不了解,刘艳荣让他们去哪,他们就去哪。
黄翠芬让刘永福先卖几天看看,要是卖得好,他们两口子在城里找个便宜点的房子租下来,毕竟不能总在刘艳荣这里住。
第63章 两口子卖东西
晚上的时候,刘艳荣让刘永福去了张建军的房间,她的房间给了黄翠芬和冯秋菊,她自己睡在客厅的沙发上。
张云珍叫她进屋一起睡,被刘艳荣拒绝了,她习惯了自己睡觉。
这一宿,冯秋菊和刘永福睡得不好,心里藏着事。
刘艳荣还和往常一样早起去早餐店,冯秋菊和刘永福也跟着起来了,第一天出摊,他俩都有点紧张。
出门前,刘艳荣让黄翠芬告诉张建军和张云珍,这几天他俩用一辆自行车,另一辆自行车先给刘永福和冯秋菊用。
张建军和张云珍哪敢说不行。
黄翠芬跟张云珍和张建军一起吃饭,她还有点不敢相信,张云珍居然会做饭了,啥时候改性子了,以前张云珍和张云华都不做饭的。
黄翠芬为这事还特意说过刘艳荣,女孩子不会做饭想像什么样,以后结婚会被婆婆骂的,当时刘艳荣还说不会就不会,大不了她养孩子一辈子。
等吃完饭,张建军拿着碗筷去了厨房刷洗,黄翠芬怀疑自己眼花了,要不然怎么张建军刷碗,张云珍做饭。
直到张建军和张云珍出门,黄翠芬看着干净厨房和地面,忍不住嘀咕起来,自从女婿没了,家里的人都跟变了个人似的。
早餐店离南街不算太远,刘艳荣给刘永福装了五十个包子,箱子还是从为民小吃店拿的。
刘永福把箱子固定在自行车后座,跟冯秋菊两个人一起去了南街。
刘艳荣在箱子上贴了张纸,写着兴旺早餐店,想要开连锁店,得先把店铺的名声打出去。
到了南街,冯秋菊仗着自己的嗓门大,喊了几嗓子,“热乎的肉包子,肉多皮薄......”
有人看见箱子上的字便会问,“是不是东街的那个早餐店的包子?”
冯秋菊热情的介绍,“对,就是东街的兴旺早餐店,以后早上都在这摆摊卖,也可以去店里吃。”
不一会儿的功夫,五十个包子就卖完了,刘永福骑着自行车又跑回店里去取新出锅的包子。
一早上的功夫,刘永福来回跑了三趟取包子。
不到中午,路上的人少了的时候俩人回了早餐店。
冯秋菊从兜里把钱掏出来,从里面数了十四块钱留下,剩下的钱递给了刘艳荣。
一上午的工夫就挣十四块钱,冯秋菊激动的心怦怦直蹦。
刘永福也没好哪去,他没想到卖包子,真挣着钱了。
冯秋菊当即决定再装五十个包子出去卖,刘艳荣看了眼墙上的钟,快中午了,这个点不适合去南街卖。
“大哥,大嫂,你们这会去火车站或者客运站试试。”
刘永福骑着自行车走了,冯秋菊在后面紧跟着。
黄翠芬在家里有点担心,听着刘艳荣给她打开的收音机,越听越闹心。
中午的时候,刘艳荣骑车回家,给黄翠芬拿了包子和小菜,还有汤。
“咋拿回家这么多吃的,我一个人吃不了太多,下次可别拿这么多东西回家,留着卖钱多好。”黄翠芬看见这么多东西,感觉都白瞎了,要是卖钱至少能卖一块钱。
“吃不了留着您饿的时候再吃,我晚上回来的晚,建军和云珍回来的也不算早,怕您饿肚子。”刘艳荣说道。
“知道了,我吃,对了你大哥和大嫂包子卖得怎么样了?”黄翠芬还是挺担心的。
“大哥和大嫂一早上已经卖了二百个包子,中午他俩去了火车站继续卖包子了。”刘艳荣也没想到刘永福两口子居然都不舍得休息了。
“啥?二百个,我滴个亲娘,你大哥大嫂得高兴坏了。”黄翠芬没想到居然能卖上百个包子,城里人就是有钱。
说了一会儿话,刘艳荣就回早餐店了,要是刘永福卖的好,以后开店还真有希望。
赵老太和吴红英这一天包包子忙的都要起飞了。
刘艳荣拿着纸笔,写招聘广告,至少得招一个人,要不然她和吴红英得累死。
听说要招人,赵老太和吴红英还挺高兴,再不增加人手,她们母女俩的手得抽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