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21节
“门锁我给换了,他和老二没有新钥匙。”
赵老太一瞬间,就明白了刘艳荣的意思。
“忙了一天,你赶紧回去休息。”
“赵大姐,我没怎么干活,都是红英在干活。”
吴红英听见这话,有些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赵老太听见刘艳荣这么说,心里有些感激,她知道这是刘艳荣让她放心的意思。
张建军和张云珍是一起回来的。
自从张云珍被抢劫之后,她要求张建军每天下班去接她一起回家。
张建军一开始还不愿意,后来还是刘艳荣告诉他,打劫的没被抓到,有可能再出现,打劫可不分男女。
吓得张建军立刻同意了,上次抢劫的事,对他也产生了不小的阴影。
从那天开始,张建军和张云珍就一起下班了。
第33章 早餐店开业
吴红英进屋后,第一时间跟赵老太说,“妈,刘姨可真是个好人。”
赵老太无语的说道,“那还用你说,我早就知道。”
“刘姨可说了,等开业了让我敞开吃。”
“吃什么吃,你刘姨好不容易开个店,你还要当饭桶去,你给我有点深沉。”
“妈,你别老埋汰我,我不白吃,我要当刘姨的第一个客人,让她一开业就开张。”
“这还差不多,你以后说话小点声,你刘姨不打算让她家里几个孩子知道她开店的事,咱俩平时注意点,别给整露馅了。”
吴红英笑着答应,“妈,你放一百个心,我肯定不会露馅的。”
赵老太看着吴红英这几天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之前多了,心里对刘艳荣很感激。
要不是刘艳荣,她家红英还在家里天天做饭,做家务活,一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
有时候她也在想,不让孩子们分家是不是错了。
看着刘艳荣开了自己的店,赵老太心里还挺羡慕的。
等着吴红英在早餐店稳定之后,她再合计分家的事,毕竟红英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还能往家里交工资了。
刘艳荣在房间整理空间里的东西,忙着装修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有时间就去买面粉,买肉和蔬菜。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面粉什么的供应不足,她打算早餐店的面食都是白面的。
刘艳荣时不时的感慨,空间不能种地,要不然面粉和蔬菜之类的食材根本不用愁。
“妈,吃饭了!”张建军的声音从客厅里传出来。
自从会做饭之后,张建军还有点喜欢这种做饭的感觉,做陶瓷哪有做饭有意思。
张云珍从厨房里把饭盛好端到餐桌上,等着刘艳荣出来一起吃饭。
刘艳荣整理好东西从房间里出来,洗完手,坐下来和张建军,张云珍一起吃饭。
“妈,有个事想跟你说一下,过几天丝绸厂电影院开业,我和建军想去看电影。”
“那就去吧,用花钱不?”
刘艳荣看最近张建军和张云珍还算听话,她给个几块钱零花钱也不是不行。
“咱们厂的不花钱,外面的想看,得买票。”
张建军顿时紧张了起来,他想去看电影,他怕他妈不给他钱。
“行,你俩注意点安全,五块钱够了吧?”刘艳荣不知道现在电影的票价,但五块钱肯定是够用的,不能跟后世好几十块钱一张的电影票比。
“妈,够用了。”张建军乐呵呵的伸手去接钱,他好久都没有从他妈手里拿过钱了,差点忘了是什么感觉。
刘艳荣见张建军一副狗腿样,觉得有些好笑。
果然这养孩子,就是不能要啥给啥,等将来有一天什么都给不了的时候,孩子反而会埋怨父母。
等到张建军和张云珍看电影的那天,刘艳荣的早餐店也开业了。
刘艳荣看了黄历,那天果然是个好日子。
开业前一天,刘艳荣和吴红英,在门口立了牌子,上面写着明天开业,店里卖什么都写清楚了。
第一天开业,赵老太独自来的,她本来想要带几个街坊邻居一起过来捧场。
后来一想,她嘴严实,街坊们的嘴就想像棉裤腰,稀松,还是算了。
赵老太记得吴红英好几次跟她说,刘艳荣做的东西好吃,她想,应该不愁卖吧!
早上五点钟刘艳荣和吴红英一起出的门,赵老太和吴红英住一个屋。
赵老太见吴红英起这么早,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她没能耐,要不然吴红英也接班就好了。
她又一想,刘艳荣给五十块钱的工资,比很多工厂的工人工资都要高,心里又好受了不少。
张建军和张云珍不知道刘艳荣五点钟就已经出门了。
还是张建军起床后在餐桌上发现刘艳荣留下了字条,说是有事出去了。
张建军有些奇怪,他妈能有什么事,都不上班了,他不敢问,容易挨揍。
等张云珍起来的时候,张建军把字条给她看。
张云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有事就有事呗,你还能管得了。”
“那不能,咱妈现在的战斗力太强了,我可不敢轻易招惹。”
“这就对,咱俩今天还要看电影去,别想太多。”
张建军总觉得他妈有点不对劲,一打知道他妈手里有三万块钱,他这心里就跟堵了块东西,卡住了。
早餐店第一笼包子已经蒸好了,刘艳荣和吴红英没闲着,接着就包馄饨。
前几天刘艳荣已经培训吴红英了,虽说吴红英会做饭,但那只是家常饭。
在培训前吴红英对自己的厨艺还挺有信心的,毕竟在家里做了好几年的饭,面食她也是会的。
可当刘艳荣教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面食有这么多讲究。
吴红英当即就认真起来,毕竟她可是拿着五十块钱工资的人,这一刻她想起她妈的叮嘱。
她现在比二哥三哥挣得都多,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刘艳荣和吴红英在厨房里忙活了两个小时,到了七点钟,街道上的人陆续多了起来。
吴红英待在厨房里,刘艳荣站到店里收银台那里。
只见几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一看就是厂里的职工,每人要了几个包子。
刘艳荣记录下客人要的包子馅以及收款金额,让后厨的吴红英拿单子,装包子。
今天第一天开张,刘艳荣只做了三种比较经典的包子馅,芹菜猪肉,酸菜猪肉,白菜猪肉。
就是没有素馅包子。
吴红英装好包子,并在纸袋上写着是什么包子馅,这样就不会弄混了。
用完的单子,刘艳荣放到另一个袋子里,等今天的营业结束,再计算一天的收入。
没办法现在电脑还没普及,要不然用电子订单,计算起来方便多了。
趁着没人的时候,刘艳荣让吴红英下馄饨,她和吴红英忙活了一早上还顾得上吃饭。
吴红英立刻往锅底下加了几块木头,本来水就是一直温着,一加柴火很快就开了。
等到馄饨熟了,吴红英往里加了香菜,虾皮,小葱花,还有一点香油。
刘艳荣和吴红英坐下来吃馄饨。
吃上馄饨,吴红英的鼻子都快香的冒气了,她馋着一口馋了好几天。
刘艳荣倒是觉得这汤里少了紫菜,好像总差点什么,没办法,这边现在没有紫菜卖。
早上能吃上一碗热乎的肉馄饨,吴红英之前可不敢想。
家里之前吃的不算差,也不算太好。
“刘姨,这碗馄饨我得给钱,太好吃了。”吴红英喝着热乎乎的汤说道。
“给什么钱,这是员工餐。”
“啥是员工餐?”吴红英不解的问道。
“就像厂里的职工免费吃厂里的食堂一样。”刘艳荣心想自己下回说话还是注意点,现在好多词还不流行的。
吴红英一听要免费吃店里的饭菜,顿时摆手,
“那可不行,刘姨,一码是一码,你已经给我工资了,我不能真的在店里吃白食,我妈知道了肯定也不同意的。”
赵老太在门口正好听见了吴红英最后一句,“什么我不同意?”
第34章 看电影
“妈,你来的正好,刘姨说,店里免费让我吃饭。”吴红英说道。
赵老太一听连忙摆手,“刘大妹子,你这是干啥?红英你可不能白吃饭。”
刘艳荣见赵老太和吴红英一副受到惊吓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赵大姐,红英每天跟着我起早,哪有时间吃饭,再说了,我也没时间吃,正好在店里吃了。”
“那也不行,红英得给钱。”
赵老太一瞬间,就明白了刘艳荣的意思。
“忙了一天,你赶紧回去休息。”
“赵大姐,我没怎么干活,都是红英在干活。”
吴红英听见这话,有些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赵老太听见刘艳荣这么说,心里有些感激,她知道这是刘艳荣让她放心的意思。
张建军和张云珍是一起回来的。
自从张云珍被抢劫之后,她要求张建军每天下班去接她一起回家。
张建军一开始还不愿意,后来还是刘艳荣告诉他,打劫的没被抓到,有可能再出现,打劫可不分男女。
吓得张建军立刻同意了,上次抢劫的事,对他也产生了不小的阴影。
从那天开始,张建军和张云珍就一起下班了。
第33章 早餐店开业
吴红英进屋后,第一时间跟赵老太说,“妈,刘姨可真是个好人。”
赵老太无语的说道,“那还用你说,我早就知道。”
“刘姨可说了,等开业了让我敞开吃。”
“吃什么吃,你刘姨好不容易开个店,你还要当饭桶去,你给我有点深沉。”
“妈,你别老埋汰我,我不白吃,我要当刘姨的第一个客人,让她一开业就开张。”
“这还差不多,你以后说话小点声,你刘姨不打算让她家里几个孩子知道她开店的事,咱俩平时注意点,别给整露馅了。”
吴红英笑着答应,“妈,你放一百个心,我肯定不会露馅的。”
赵老太看着吴红英这几天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之前多了,心里对刘艳荣很感激。
要不是刘艳荣,她家红英还在家里天天做饭,做家务活,一点自己的生活也没有。
有时候她也在想,不让孩子们分家是不是错了。
看着刘艳荣开了自己的店,赵老太心里还挺羡慕的。
等着吴红英在早餐店稳定之后,她再合计分家的事,毕竟红英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还能往家里交工资了。
刘艳荣在房间整理空间里的东西,忙着装修的时候她也没闲着,有时间就去买面粉,买肉和蔬菜。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面粉什么的供应不足,她打算早餐店的面食都是白面的。
刘艳荣时不时的感慨,空间不能种地,要不然面粉和蔬菜之类的食材根本不用愁。
“妈,吃饭了!”张建军的声音从客厅里传出来。
自从会做饭之后,张建军还有点喜欢这种做饭的感觉,做陶瓷哪有做饭有意思。
张云珍从厨房里把饭盛好端到餐桌上,等着刘艳荣出来一起吃饭。
刘艳荣整理好东西从房间里出来,洗完手,坐下来和张建军,张云珍一起吃饭。
“妈,有个事想跟你说一下,过几天丝绸厂电影院开业,我和建军想去看电影。”
“那就去吧,用花钱不?”
刘艳荣看最近张建军和张云珍还算听话,她给个几块钱零花钱也不是不行。
“咱们厂的不花钱,外面的想看,得买票。”
张建军顿时紧张了起来,他想去看电影,他怕他妈不给他钱。
“行,你俩注意点安全,五块钱够了吧?”刘艳荣不知道现在电影的票价,但五块钱肯定是够用的,不能跟后世好几十块钱一张的电影票比。
“妈,够用了。”张建军乐呵呵的伸手去接钱,他好久都没有从他妈手里拿过钱了,差点忘了是什么感觉。
刘艳荣见张建军一副狗腿样,觉得有些好笑。
果然这养孩子,就是不能要啥给啥,等将来有一天什么都给不了的时候,孩子反而会埋怨父母。
等到张建军和张云珍看电影的那天,刘艳荣的早餐店也开业了。
刘艳荣看了黄历,那天果然是个好日子。
开业前一天,刘艳荣和吴红英,在门口立了牌子,上面写着明天开业,店里卖什么都写清楚了。
第一天开业,赵老太独自来的,她本来想要带几个街坊邻居一起过来捧场。
后来一想,她嘴严实,街坊们的嘴就想像棉裤腰,稀松,还是算了。
赵老太记得吴红英好几次跟她说,刘艳荣做的东西好吃,她想,应该不愁卖吧!
早上五点钟刘艳荣和吴红英一起出的门,赵老太和吴红英住一个屋。
赵老太见吴红英起这么早,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她没能耐,要不然吴红英也接班就好了。
她又一想,刘艳荣给五十块钱的工资,比很多工厂的工人工资都要高,心里又好受了不少。
张建军和张云珍不知道刘艳荣五点钟就已经出门了。
还是张建军起床后在餐桌上发现刘艳荣留下了字条,说是有事出去了。
张建军有些奇怪,他妈能有什么事,都不上班了,他不敢问,容易挨揍。
等张云珍起来的时候,张建军把字条给她看。
张云珍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有事就有事呗,你还能管得了。”
“那不能,咱妈现在的战斗力太强了,我可不敢轻易招惹。”
“这就对,咱俩今天还要看电影去,别想太多。”
张建军总觉得他妈有点不对劲,一打知道他妈手里有三万块钱,他这心里就跟堵了块东西,卡住了。
早餐店第一笼包子已经蒸好了,刘艳荣和吴红英没闲着,接着就包馄饨。
前几天刘艳荣已经培训吴红英了,虽说吴红英会做饭,但那只是家常饭。
在培训前吴红英对自己的厨艺还挺有信心的,毕竟在家里做了好几年的饭,面食她也是会的。
可当刘艳荣教她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面食有这么多讲究。
吴红英当即就认真起来,毕竟她可是拿着五十块钱工资的人,这一刻她想起她妈的叮嘱。
她现在比二哥三哥挣得都多,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刘艳荣和吴红英在厨房里忙活了两个小时,到了七点钟,街道上的人陆续多了起来。
吴红英待在厨房里,刘艳荣站到店里收银台那里。
只见几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一看就是厂里的职工,每人要了几个包子。
刘艳荣记录下客人要的包子馅以及收款金额,让后厨的吴红英拿单子,装包子。
今天第一天开张,刘艳荣只做了三种比较经典的包子馅,芹菜猪肉,酸菜猪肉,白菜猪肉。
就是没有素馅包子。
吴红英装好包子,并在纸袋上写着是什么包子馅,这样就不会弄混了。
用完的单子,刘艳荣放到另一个袋子里,等今天的营业结束,再计算一天的收入。
没办法现在电脑还没普及,要不然用电子订单,计算起来方便多了。
趁着没人的时候,刘艳荣让吴红英下馄饨,她和吴红英忙活了一早上还顾得上吃饭。
吴红英立刻往锅底下加了几块木头,本来水就是一直温着,一加柴火很快就开了。
等到馄饨熟了,吴红英往里加了香菜,虾皮,小葱花,还有一点香油。
刘艳荣和吴红英坐下来吃馄饨。
吃上馄饨,吴红英的鼻子都快香的冒气了,她馋着一口馋了好几天。
刘艳荣倒是觉得这汤里少了紫菜,好像总差点什么,没办法,这边现在没有紫菜卖。
早上能吃上一碗热乎的肉馄饨,吴红英之前可不敢想。
家里之前吃的不算差,也不算太好。
“刘姨,这碗馄饨我得给钱,太好吃了。”吴红英喝着热乎乎的汤说道。
“给什么钱,这是员工餐。”
“啥是员工餐?”吴红英不解的问道。
“就像厂里的职工免费吃厂里的食堂一样。”刘艳荣心想自己下回说话还是注意点,现在好多词还不流行的。
吴红英一听要免费吃店里的饭菜,顿时摆手,
“那可不行,刘姨,一码是一码,你已经给我工资了,我不能真的在店里吃白食,我妈知道了肯定也不同意的。”
赵老太在门口正好听见了吴红英最后一句,“什么我不同意?”
第34章 看电影
“妈,你来的正好,刘姨说,店里免费让我吃饭。”吴红英说道。
赵老太一听连忙摆手,“刘大妹子,你这是干啥?红英你可不能白吃饭。”
刘艳荣见赵老太和吴红英一副受到惊吓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赵大姐,红英每天跟着我起早,哪有时间吃饭,再说了,我也没时间吃,正好在店里吃了。”
“那也不行,红英得给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