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 第1节
《穿到八零:白眼狼儿女都滚远点》作者:茶要泡开
作品简介:
【有空间】【无cp】【家长里短】
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刘艳荣,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
直接成了刚刚丧夫的老太太,还喜提四个白眼狼儿女。
原书中老太太把丈夫的赔偿金给儿女都分了,自己一分没留。
为了两个儿子买楼房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帮儿子带娃,最后却无家可归流落街头饿死。
刘艳荣表示莫慌,不就是几个白眼狼,大不了一人一拳都滚远点。
第1章 穿到八零年代了
刘艳荣一早就醒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睡的不是她的一米八大床,而是一张有些破旧的木板床,这还是她小时候睡过的,她香香软软的被子也不见了,盖的还是八十年代才有的图案被子。
屋里的摆设也都是八十年代独有的,她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真疼啊,她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穿了。
刘艳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穿到书里,原主名字和她一样,她一时半会还没缓过来,三十岁穿成四十多岁的打击太大。
一早上的功夫她也捋清了自己当前的情况,四十二岁刚刚丧夫,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她直接无痛当了娘,还真是省事呢。
当娘是省事,不省事的还在后面,这是一本年代文,文中刘艳荣的结局可不太好。
现在的是故事节点是,刘艳荣的丈夫在工厂突然猝死,工厂赔偿了三万元。
原主把赔偿金额告诉了几个孩子,结果就是一个个的都只想着怎么能多分一点钱。
她依稀记得在原文中,原主是把钱给了老大和老四各一万,他俩是男孩,以后总要娶媳妇的打算留着给他们结婚用,剩下的一万分给了老二和老三平分,留着给两个女儿做嫁妆钱,原主自己一分没留。
等到大儿子结婚生子,刘艳荣便留在家里给带大儿子孩子,大儿媳一连生了两个娃,都是她给带大的,等着孙子孙女上学了,她又帮着小儿子带孩子。
带了几年娃,她也老了,儿子们要买楼房,买房钱不够,两个儿子商量着把原来的老房子卖了,给他们买房,原主本来不同意的,卖了房子她住哪,可两个儿媳说了,不给买房就和儿子们离婚。
吓得原主便把她唯一的房子卖了,儿子们也承诺,买完房子就把她接到楼房里住,等到儿子们买了房,本以为两个儿子会轮流接她去住楼房,结果哪个都不肯接她。
儿媳妇们嫌她岁数大了,身上有老人味,有细菌,楼房干净,怕有什么细菌传染给孩子们,再也不是当初抢着让她带娃的模样,也忘了她们自己原来是农村出来的泥腿子。
卖房子没给两个女儿分钱,她也没脸去女儿那里,两个女儿也没提过让她过去,这些年她和两个女儿的感情也因为一些事淡了。
大女儿当初不听她的话,非要嫁给一个家暴男,那男的不止家暴,精神还不正常,又不能出去工作,全靠大女儿一个人出去挣钱养家,她几次劝说让大女儿离婚,大女儿不听,后来干脆就不见她了。
小女儿嫁了个出轨男,不止出轨,还赌博,把家里的拆迁款都给输光了,小女儿还帮着出轨男来骗她的钱,好在她那时也没什么钱让她骗了,后来小女儿还是离了婚。
最后刘艳荣无处可去,只能流落街头,靠捡垃圾维持生存,她记得那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早早的回去吃年夜饭,她在桥底下的水泥管子里,吃着捡来的面包。
夜里下起来雪,天空中还有一朵朵炸开的烟花,她看着灿烂的烟花,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有些凄凉,她太失败了,四个孩子,她却无处可去,第二天的时候她就冻死在了又脏又冷的水泥管子里。
还是十多天以后被发现的,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去办理她的丧事,可能他们是不知道她被冻死了吧。
刘艳荣感慨完原主的一生,在心里试探的叫了,【系统??】。
等了半天没等来叮的声音,看来她是没有的系统的,那么空间呢?
一闪而过的念头,刘艳荣就出现一个屋子里,看样子就是空间了,屋子面积还挺大的,灵泉水和灵田什么的没有,空间只是能放东西而已,这就算不错了,有总比没有强。
这个年代值钱的东西放哪都不安全,这个空间算是解决了一个难题。
想到这,刘艳荣起来把衣服穿好,下地走到衣柜靠墙的一边,在地下的瓦罐下有一个地洞,她挖开地洞,拿出放在地洞里的铁饭盒,把铁饭盒里的三万元,还有一些零钱和票子都收进了空间。
原主之前一直在纺织厂上班,原主的丈夫在陶瓷厂上班,一个月就几十块钱,挣的钱全搭给四个孩子上学用了。
老大毕业没考上大学,又花了好几百给老大安排了机械厂工作。
也给老三安排了丝绸厂的工作。
现在这个时候像原主这样都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的家庭很少,毕竟家家都只能维持温饱。
之前原主的丈夫没死,家里一共四个工人,可原主的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别人家孩子上班就把工资交给家里,原主却让老大和老三自己留着。
偏偏老大和老三还不感恩。
刘艳荣想到这,冷笑一声,她不是原主,对这几个孩子一点感情也没有,原主惯着几个孩子,老大和老三都挣钱了,没往家里交一分钱,挣的钱全揣自己兜里了,一点也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两个没良心的。
工作是家里想办法给安排的,结果就是这么报答父母的。
现在老四还上学准备要高考,刘艳荣记得,老四根本不爱学习,最后也没考上,既然不爱学习,还浪费家里的钱干嘛,想偷懒不干活,那可不行。
一想到原主糟糕的结局,刘艳荣心里堵的慌,生这么多孩子干嘛,还不是没人给养老,原主养孩子的方式也有问题,只知道一味的付出,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感恩。
四个孩子都这么大了,她也没想过要摆正几个孩子的心态,养歪又不是她的事,只是以后几个孩子想要钱是不可能的。
钱她是不会给这几个人的,房子也别想要,以前原主给出去的她也不想管了,不管原主偏不偏心,现在开始她会一碗水端平,谁也别想要钱,不但不给钱,以后这几个没良心的儿女得给她交钱留着养老。
把地下的洞弄好后,刘艳荣就听见门口传来老四的声音,“妈咋还没起来做饭,我上学都要迟到了。”
第2章 让老四退学
刘艳荣打开了门,看见站在门口的四个人,一个个的穿的倒是光鲜亮丽的,可见原主真是没亏待这几个孩子。
可偏偏个个是白眼狼。
“都杵着干嘛?”刘艳荣没好气的开口。
“妈,你咋才起来啊,我上班都要迟到了。”老三张云珍先开口说道。
“迟到,你迟到关我屁事?”
老四张建军一看他妈心情的不好的样子,怕坏了他的事,连忙说,“妈,今天学校要交学费了。”
还没等刘艳荣说什么,老三张云珍先不干了,“我记得你前几天刚交过一个什么费的,怎么这么快又要钱,你不会是骗咱妈的钱吧?”
老四脸上一闪而过的心虚被刘艳荣捕捉到了,以前原主惯着老四她管不着,现在,可别想让她当冤大头,看老四这样,就知道钱花别的地方去了。
老大张建国一听这话可不干了,都是一个妈的儿子,凭啥老四上学要钱要的多。
“妈,你可得问清楚了,不能让老四乱花钱啊。”
“大哥,二姐,你俩怎么能这么冤枉我,真的是要交学费了,不信你俩去学校问。”
刘艳荣不想听他们废话,打断了三人,“行了,老四,一会儿你去学校办理下退学,反正你也不爱上学,妈想通了,强扭的瓜不甜,你也别勉强了。”正好她省着还得拿钱供白眼狼上学。
张建军听完他妈的话,脸上一愣,他没听错吧,他爸没死之前就跟他妈提过,不喜欢学习,他妈和他爸当时还坚持让他学习,说什么只有学习将来开才会有出息的话,把他烦的都想偷偷退学了。
难道是因为他爸的死虽对他妈打击太大了,他妈想通了?
机会难得,张建军把他妈反悔,又让他上学去,赶紧说道,“妈,我都听你的。”
剩下的三个人都有点懵,之前老四说不想上学的时候,刘艳荣还说什么必须要好好上学,还让老四努力考大学,怎么突然就变了。
一想到老四不去上学,家里就省一笔钱,两个人还是挺高兴的,老四和老二上学不挣钱,还得花钱,俩人心里已经不平衡了。
好在这回老四也不用花钱了,幸好妈想通了,今天家里又省了一笔钱。
就差张云华还在天天坚持要复习考大学,唉。
因为要给丈夫办丧事,厂子给刘艳荣放了几天假,看着这糟心的一家子,她不起来做饭,这饭就没人做了。
老四都十六岁了,这个年代的四五岁的孩子都得干活,她家这几个可好,跟个大爷似的,什么活都是原主在干。
既然没人做饭那谁都别吃了,她也不做,眼不见为净,想到这,她转身回屋,把房门关上了。
砰的一声,把门外的四个人吓得心一颤,脸上还有些迷茫。
刘艳荣回了房间心里琢磨以后的生活,家里太穷了,以后是不打算搭钱给几个白眼狼,只是她手里的钱太少了,这点钱在后世来说太少了。
好在现在物价低,最好能买几个房子,留着以后拆迁,再做点生意,再过几年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看着紧闭的房门,张建军很没眼色的还在外面嚷嚷,“妈,你还没做饭呢,吃完饭我再去学校退学,我都饿了。”
刘艳荣一听这话火冒三丈,她打开房门,“你饿,老娘我还饿呢,怎么没见你做饭给我吃,还有你们三个,都多大的人了,连饭都不会做,跟废物有啥区别。
以后你们四个人,轮流做饭,一天一个人,今天老大先做,不会做的自己想办法,谁不做饭,就滚出去,以后都没饭吃。
做好饭了再上班。”
不等几个人反应,刘艳荣再次关了门。
“妈,你别开玩笑了,我哪会做饭啊,我和老三一会还得上班呢。”
刘艳荣突然来不做饭了,张建国想不明白他妈哪根筋搭错了,“是不是你们几个惹妈生气了,妈怎么突然这样了。”
几个人互相看着都摇了摇头,大家都在一起住着,有点什么声都知道,昨天还好好的呢。
最后还是张云华提议今天早上先出去买早餐凑合一下,等他们晚上回家就好了。
早餐谁拿钱的事,几个人又起内讧了,张云华和张建军不挣钱,拿不出来钱,张建国和张云珍都不想出钱,让他们买五个人的早餐凭啥。
最后早餐没买成,四个人走了三个,刘艳荣从屋里出来,到厨房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
现在一家五口人住在大院里,一共四间房,老大和老四一个房间,老二和老三一个房间,刘艳荣自己一个房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和餐厅。
厨房的柜子没有锁,平时原主买什么好吃的都放在柜子里,谁想吃都可以,原主自己舍不得吃好的,倒是舍得给几个孩子吃。
结果把几个孩子惯成了白眼狼。
家里还剩几个鸡蛋,还有点白面,刘艳荣给自己烙了鸡蛋饼。
在平时原主是舍不得吃鸡蛋的,每天四个孩子一人煮一个鸡蛋。
刘艳荣觉得原主是一个好母亲,爱孩子,对孩子比对自己都好,问题就出在这。
什么好的都给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好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孩子理所应当的把好东西据为己有。
养好孩子这事,在刘艳荣看来是要付出很大精力的,所以上辈子三十岁她没有选择结婚,一直做事业。
终于买房买车之后还穿书了,只能说都是命啊。
作品简介:
【有空间】【无cp】【家长里短】
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刘艳荣,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穿到了一本年代文里。
直接成了刚刚丧夫的老太太,还喜提四个白眼狼儿女。
原书中老太太把丈夫的赔偿金给儿女都分了,自己一分没留。
为了两个儿子买楼房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帮儿子带娃,最后却无家可归流落街头饿死。
刘艳荣表示莫慌,不就是几个白眼狼,大不了一人一拳都滚远点。
第1章 穿到八零年代了
刘艳荣一早就醒了,醒来之后她发现,自己睡的不是她的一米八大床,而是一张有些破旧的木板床,这还是她小时候睡过的,她香香软软的被子也不见了,盖的还是八十年代才有的图案被子。
屋里的摆设也都是八十年代独有的,她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嘶,真疼啊,她不是在做梦,而是真的穿了。
刘艳荣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穿到书里,原主名字和她一样,她一时半会还没缓过来,三十岁穿成四十多岁的打击太大。
一早上的功夫她也捋清了自己当前的情况,四十二岁刚刚丧夫,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她直接无痛当了娘,还真是省事呢。
当娘是省事,不省事的还在后面,这是一本年代文,文中刘艳荣的结局可不太好。
现在的是故事节点是,刘艳荣的丈夫在工厂突然猝死,工厂赔偿了三万元。
原主把赔偿金额告诉了几个孩子,结果就是一个个的都只想着怎么能多分一点钱。
她依稀记得在原文中,原主是把钱给了老大和老四各一万,他俩是男孩,以后总要娶媳妇的打算留着给他们结婚用,剩下的一万分给了老二和老三平分,留着给两个女儿做嫁妆钱,原主自己一分没留。
等到大儿子结婚生子,刘艳荣便留在家里给带大儿子孩子,大儿媳一连生了两个娃,都是她给带大的,等着孙子孙女上学了,她又帮着小儿子带孩子。
带了几年娃,她也老了,儿子们要买楼房,买房钱不够,两个儿子商量着把原来的老房子卖了,给他们买房,原主本来不同意的,卖了房子她住哪,可两个儿媳说了,不给买房就和儿子们离婚。
吓得原主便把她唯一的房子卖了,儿子们也承诺,买完房子就把她接到楼房里住,等到儿子们买了房,本以为两个儿子会轮流接她去住楼房,结果哪个都不肯接她。
儿媳妇们嫌她岁数大了,身上有老人味,有细菌,楼房干净,怕有什么细菌传染给孩子们,再也不是当初抢着让她带娃的模样,也忘了她们自己原来是农村出来的泥腿子。
卖房子没给两个女儿分钱,她也没脸去女儿那里,两个女儿也没提过让她过去,这些年她和两个女儿的感情也因为一些事淡了。
大女儿当初不听她的话,非要嫁给一个家暴男,那男的不止家暴,精神还不正常,又不能出去工作,全靠大女儿一个人出去挣钱养家,她几次劝说让大女儿离婚,大女儿不听,后来干脆就不见她了。
小女儿嫁了个出轨男,不止出轨,还赌博,把家里的拆迁款都给输光了,小女儿还帮着出轨男来骗她的钱,好在她那时也没什么钱让她骗了,后来小女儿还是离了婚。
最后刘艳荣无处可去,只能流落街头,靠捡垃圾维持生存,她记得那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早早的回去吃年夜饭,她在桥底下的水泥管子里,吃着捡来的面包。
夜里下起来雪,天空中还有一朵朵炸开的烟花,她看着灿烂的烟花,回忆着自己的一生,有些凄凉,她太失败了,四个孩子,她却无处可去,第二天的时候她就冻死在了又脏又冷的水泥管子里。
还是十多天以后被发现的,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去办理她的丧事,可能他们是不知道她被冻死了吧。
刘艳荣感慨完原主的一生,在心里试探的叫了,【系统??】。
等了半天没等来叮的声音,看来她是没有的系统的,那么空间呢?
一闪而过的念头,刘艳荣就出现一个屋子里,看样子就是空间了,屋子面积还挺大的,灵泉水和灵田什么的没有,空间只是能放东西而已,这就算不错了,有总比没有强。
这个年代值钱的东西放哪都不安全,这个空间算是解决了一个难题。
想到这,刘艳荣起来把衣服穿好,下地走到衣柜靠墙的一边,在地下的瓦罐下有一个地洞,她挖开地洞,拿出放在地洞里的铁饭盒,把铁饭盒里的三万元,还有一些零钱和票子都收进了空间。
原主之前一直在纺织厂上班,原主的丈夫在陶瓷厂上班,一个月就几十块钱,挣的钱全搭给四个孩子上学用了。
老大毕业没考上大学,又花了好几百给老大安排了机械厂工作。
也给老三安排了丝绸厂的工作。
现在这个时候像原主这样都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的家庭很少,毕竟家家都只能维持温饱。
之前原主的丈夫没死,家里一共四个工人,可原主的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别人家孩子上班就把工资交给家里,原主却让老大和老三自己留着。
偏偏老大和老三还不感恩。
刘艳荣想到这,冷笑一声,她不是原主,对这几个孩子一点感情也没有,原主惯着几个孩子,老大和老三都挣钱了,没往家里交一分钱,挣的钱全揣自己兜里了,一点也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两个没良心的。
工作是家里想办法给安排的,结果就是这么报答父母的。
现在老四还上学准备要高考,刘艳荣记得,老四根本不爱学习,最后也没考上,既然不爱学习,还浪费家里的钱干嘛,想偷懒不干活,那可不行。
一想到原主糟糕的结局,刘艳荣心里堵的慌,生这么多孩子干嘛,还不是没人给养老,原主养孩子的方式也有问题,只知道一味的付出,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感恩。
四个孩子都这么大了,她也没想过要摆正几个孩子的心态,养歪又不是她的事,只是以后几个孩子想要钱是不可能的。
钱她是不会给这几个人的,房子也别想要,以前原主给出去的她也不想管了,不管原主偏不偏心,现在开始她会一碗水端平,谁也别想要钱,不但不给钱,以后这几个没良心的儿女得给她交钱留着养老。
把地下的洞弄好后,刘艳荣就听见门口传来老四的声音,“妈咋还没起来做饭,我上学都要迟到了。”
第2章 让老四退学
刘艳荣打开了门,看见站在门口的四个人,一个个的穿的倒是光鲜亮丽的,可见原主真是没亏待这几个孩子。
可偏偏个个是白眼狼。
“都杵着干嘛?”刘艳荣没好气的开口。
“妈,你咋才起来啊,我上班都要迟到了。”老三张云珍先开口说道。
“迟到,你迟到关我屁事?”
老四张建军一看他妈心情的不好的样子,怕坏了他的事,连忙说,“妈,今天学校要交学费了。”
还没等刘艳荣说什么,老三张云珍先不干了,“我记得你前几天刚交过一个什么费的,怎么这么快又要钱,你不会是骗咱妈的钱吧?”
老四脸上一闪而过的心虚被刘艳荣捕捉到了,以前原主惯着老四她管不着,现在,可别想让她当冤大头,看老四这样,就知道钱花别的地方去了。
老大张建国一听这话可不干了,都是一个妈的儿子,凭啥老四上学要钱要的多。
“妈,你可得问清楚了,不能让老四乱花钱啊。”
“大哥,二姐,你俩怎么能这么冤枉我,真的是要交学费了,不信你俩去学校问。”
刘艳荣不想听他们废话,打断了三人,“行了,老四,一会儿你去学校办理下退学,反正你也不爱上学,妈想通了,强扭的瓜不甜,你也别勉强了。”正好她省着还得拿钱供白眼狼上学。
张建军听完他妈的话,脸上一愣,他没听错吧,他爸没死之前就跟他妈提过,不喜欢学习,他妈和他爸当时还坚持让他学习,说什么只有学习将来开才会有出息的话,把他烦的都想偷偷退学了。
难道是因为他爸的死虽对他妈打击太大了,他妈想通了?
机会难得,张建军把他妈反悔,又让他上学去,赶紧说道,“妈,我都听你的。”
剩下的三个人都有点懵,之前老四说不想上学的时候,刘艳荣还说什么必须要好好上学,还让老四努力考大学,怎么突然就变了。
一想到老四不去上学,家里就省一笔钱,两个人还是挺高兴的,老四和老二上学不挣钱,还得花钱,俩人心里已经不平衡了。
好在这回老四也不用花钱了,幸好妈想通了,今天家里又省了一笔钱。
就差张云华还在天天坚持要复习考大学,唉。
因为要给丈夫办丧事,厂子给刘艳荣放了几天假,看着这糟心的一家子,她不起来做饭,这饭就没人做了。
老四都十六岁了,这个年代的四五岁的孩子都得干活,她家这几个可好,跟个大爷似的,什么活都是原主在干。
既然没人做饭那谁都别吃了,她也不做,眼不见为净,想到这,她转身回屋,把房门关上了。
砰的一声,把门外的四个人吓得心一颤,脸上还有些迷茫。
刘艳荣回了房间心里琢磨以后的生活,家里太穷了,以后是不打算搭钱给几个白眼狼,只是她手里的钱太少了,这点钱在后世来说太少了。
好在现在物价低,最好能买几个房子,留着以后拆迁,再做点生意,再过几年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
看着紧闭的房门,张建军很没眼色的还在外面嚷嚷,“妈,你还没做饭呢,吃完饭我再去学校退学,我都饿了。”
刘艳荣一听这话火冒三丈,她打开房门,“你饿,老娘我还饿呢,怎么没见你做饭给我吃,还有你们三个,都多大的人了,连饭都不会做,跟废物有啥区别。
以后你们四个人,轮流做饭,一天一个人,今天老大先做,不会做的自己想办法,谁不做饭,就滚出去,以后都没饭吃。
做好饭了再上班。”
不等几个人反应,刘艳荣再次关了门。
“妈,你别开玩笑了,我哪会做饭啊,我和老三一会还得上班呢。”
刘艳荣突然来不做饭了,张建国想不明白他妈哪根筋搭错了,“是不是你们几个惹妈生气了,妈怎么突然这样了。”
几个人互相看着都摇了摇头,大家都在一起住着,有点什么声都知道,昨天还好好的呢。
最后还是张云华提议今天早上先出去买早餐凑合一下,等他们晚上回家就好了。
早餐谁拿钱的事,几个人又起内讧了,张云华和张建军不挣钱,拿不出来钱,张建国和张云珍都不想出钱,让他们买五个人的早餐凭啥。
最后早餐没买成,四个人走了三个,刘艳荣从屋里出来,到厨房里看看有没有什么吃的。
现在一家五口人住在大院里,一共四间房,老大和老四一个房间,老二和老三一个房间,刘艳荣自己一个房间,还有一间是厨房和餐厅。
厨房的柜子没有锁,平时原主买什么好吃的都放在柜子里,谁想吃都可以,原主自己舍不得吃好的,倒是舍得给几个孩子吃。
结果把几个孩子惯成了白眼狼。
家里还剩几个鸡蛋,还有点白面,刘艳荣给自己烙了鸡蛋饼。
在平时原主是舍不得吃鸡蛋的,每天四个孩子一人煮一个鸡蛋。
刘艳荣觉得原主是一个好母亲,爱孩子,对孩子比对自己都好,问题就出在这。
什么好的都给孩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好的东西都应该是他的,孩子理所应当的把好东西据为己有。
养好孩子这事,在刘艳荣看来是要付出很大精力的,所以上辈子三十岁她没有选择结婚,一直做事业。
终于买房买车之后还穿书了,只能说都是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