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的在逃白月光 第35节
养伤这段时日,裴疏则对她可谓无微不至,每日太医三次请脉,又有无数珍品流水般送进院中,女使们也十分殷勤,一个月后便顺利拆了腿上夹板,可以尝试行走。
姜妤闷坏了,眼眸都亮晶晶的,征询太医,“我出房门看看也可以吗。”
“当然,只是不要太久,”太医道,“殿下不在,不然看到您能走路,也会很高兴的。”
姜妤冲他笑笑,在女使的搀扶下出去。
她所住的南枝院景致最好,曲廊依水,月洞玲珑,只是没走几步,腿还是会隐隐作痛,只好坐在月门后的石凳上歇息。
女使问她可要传轿回去,姜妤摇头,“屋里太闷,我想再待一会。”
女使福身,“起风了,您先坐着,奴婢们去给您寻件披风。”
她们转身而去,周边安静下来,没有其他人,姜妤独自坐着,被花荫下的秋千吸引目光,拄拐起身。
不多时,蹒跚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伴随着苍老的一声,“妤儿。”
来人似乎颇激动,嗓音都有些颤抖,“妤儿,是你吗?”
姜妤背影僵停,踉跄转身,望见一副阔别多年的面孔。
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双皂靴停在月门前,秋风扫过,拂起来人金线绣蟒的墨袍衣角。
姜父满面风霜,头发花白,原本挺拔的脊背也有些佝偻,在黔州七年,竟似老了十几岁,只能从眼底分辨出当年峥嵘坚毅的模样,可面对姜妤,不免心酸,叫她名字的时候,双目蓄着泪。
从前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已全然变成了面容沧桑的老者。
但姜妤望着他,并没有父女阔别重逢的反应。
她的眼神平静陌生,像是平时走在路上被旁人打了岔,“抱歉,我前阵子摔伤了头,不大记得故人,您是…”
姜父已然从褚未那里得知姜妤受伤失忆的事情,见她这般客气疏离,依旧难受极了,“我是你父亲。”
姜妤恍然,“我想起来了,疏则和我说过,您这个月会来。”
她有种拿不准该作何反应的尴尬,若非拄着拐,只怕手都不知往哪放,礼貌微笑了下,“您身体还好吗?”
姜父五味杂陈,又怕反应太大会吓着她,只好用力忍着,“为父一切都好,倒是我瞧你比从前瘦多了,靖王待你如何?”
姜妤赧然垂眼,“他很好,可能…可能我还在病中,是要比平常瘦些。”
她意识到什么,“怎么您独自过来,也没人带路呢。”
姜父道,“有,是褚未亲自领我来的,方才扈卫有急事寻他禀报,我等不及,便多走了几步,没想到真能看见你。”
姜妤冲他笑笑。
女使们拿着披风回来,小心为姜妤系上,得知来人是姜父后,恭恭敬敬请他往厅内上座。
姜妤躲开上前搀扶她的女使,蜷起的左手垂到披风下,“没几步路,我还是想试试拄拐回去。”
目送父女俩去往前厅,月门后驻足聆听的身影退后几步,转身离开。
褚未就在旁边等着,见裴疏则过来,跟在他身后,“殿下,怎么样?”
裴疏则道,“或许这次,我应该相信她。”
他声音很轻,像是回答褚未,又像是在自语。
若说当着他和芳枝,姜妤还能装出来,可她与父亲阔别多年,猛然撞上,如果不是真的失去记忆,怎么可能一点破绽都没有?
褚未见他这般,不由得感慨,“若殿下能和姜姑娘就这样过下去,也算夙愿得偿了。”
裴疏则未置可否,眼底流露出一点温柔的期待。
褚未道,“看守芳枝的仆媪来报,说她日日哭求,想回去伺候,殿下如何打算?”
裴疏则微微敛眉。
不可能让芳枝和姜妤继续接触,否则这小丫鬟迟早把往事全告诉她,依他的脾性,自然是死人的嘴最严实。
处理她就像捏扁一只蚂蚁这样简单,即便姜妤已经知道那是她的贴身女使,伤口发痈,疮疡不治,都是现成的借口。
杀心一起,便很难收回,直到听见褚未在耳边唤,“殿下?”
裴疏则回神,转过头来,无端凝视他好一会,才问,“未叔,你跟在我身边多少年了?”
褚未愣了一下,平添伤感,“从团练战死后到今天,八年了。”
裴疏则低低重复,“是啊,八年。”
人生有几个八年,何况芳枝和姜妤朝夕相处的时日,比任何人包括他都久得多,甚至知心得多。
这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褚未不明就里,“您怎么了?”
裴疏则道,“没什么。我去见见那丫头。”
*
听到铜锁打开的声音,枯坐在矮榻上的芳枝抬头,慌忙跑到门前,却见是裴疏则纡尊降贵,亲自来了这里,吓了一跳,伏身跪在他脚边。
裴疏则俯视着她,“跑这么快,想是腿脚已经好了。”
芳枝应是,谢他延医给药之恩,恳求道,“奴婢想回去照顾姑娘,望殿下允准。”
裴疏则冷笑,兀自到房内坐下,“让你回去,把我和她的往事说与她听?”
芳枝连忙否认,“奴婢不敢。”
“你现在不敢,日后长久在她身边,却未必能忍住,本王岂会留下这么个祸根在府里。”
芳枝猜测到他想做什么,脸色煞白,“殿下…”
裴疏则指骨抵额,似乎当真在认真思索,甚至有些苦恼,“我本来是想杀了你的。”
芳枝身子一软,差点跪不住。
裴疏则话锋一转,“可我做事喜欢走一步想三步,你死了,妤儿哪天真想起来,向我讨你怎么办?”
芳枝仓皇道,“殿下,奴婢不会乱说话的,奴婢和姑娘一块长大,怎舍得她平添烦恼,求您相信奴婢。”
裴疏则揉着额角,根本没在听她说什么,“灌一碗哑药下去?就说郎中没分寸,看病时伤了喉咙…不,你还会写字,手也不能留,得剁掉。”
他说着自己都嗤笑一声,“我又不是变态。”
芳枝被他这两句自语吓得浑身发冷,颤抖不止,膝行到他脚边,不住磕头,“求殿下饶恕,奴婢绝对不会说出去,绝对不会!”
裴疏则视线重新聚焦,落在她身上,“你走吧。”
芳枝动作戛然而止,仰起满是冷汗涕泪的面庞。
裴疏则长眸冰冷,“看在你伺候姜妤这么多年的份上,本王给你封一笔银子,走得远远的,永远不要出现在她面前。”
芳枝怔怔望着他,因惊惧太过,尚未调整好紊乱的呼吸。
“你主动去向她辞别,”裴疏则补充,“不要想着回金陵告密,否则便是逼着本王大开杀戒了。”
芳枝蓦地战栗,流着泪匍匐拜倒,“奴婢…奴婢今天便走,多谢殿下宽恕。”
裴疏则这才满意,起身信步离开。
*
午间时分,裴疏则换了燕居便服,浅松石色阔袖长衫,袖口舒展如垂云,领襟青绢滚边,竹簪戴上东坡巾,面如冠玉,文质彬彬,全然看不出杀伐气,去南枝院和姜妤父女俩一同用膳。
他没有依着嫡母亲缘呼姜父姨丈,只按年龄以伯父相称,“汝阳王府空置许久,无法居住,朝廷已经派人前往修缮,总得几个月的功夫,伯父若不嫌府上简陋,可先在此住下,也有太医方便调理身体,您意下如何?”
姜父谢过了他的好意,“靖王思虑周全,我虽是一把老骨头,多少有从前习武的底子在,身子倒还硬朗,不必劳烦太医。这趟回京,主要是想看看妤儿。”
两人目光一同落在姜妤身上,姜妤咽下口中食物,看看裴疏则,又看看姜父,讪讪拿银箸点了点面前的菜,没话找话道,“这个龙井虾仁好吃,你们尝尝?”
姜父忍俊不禁,“瞧瞧,离开金陵这许多年,什么都不记得了,还是喜欢江南菜式。”
裴疏则也弯起眼睛,“喜欢便多吃些,不够再让下人做。”
姜妤抿抿唇瓣,不知道该说什么,继续低头吃饭。
因关节受伤的缘故,她拈筷的手有些发抖,裴疏则眸色微黯,命女使上前给她布菜,“这次是我没护好她,伯父放心,我不会再让她出差错。”
“政敌行刺防不胜防,你们都没有性命之忧,也算上天庇佑了。”姜父道,“何况这些年,也幸亏有你护她周全,不然妤儿一个弱女子,只怕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我应该谢你。”
“妤儿是我的心上人,护她周全是应当的。”裴疏则见时机正好,索性与他提起,“等国丧一过,她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我想即刻娶她为妻。”
思及往事,姜父叹息了一声,“若我当年松口,妤儿不至于受这么多罪,只…”
他没说完,姜妤呛了口汤,掩袖咳嗽起来。
裴疏则紧张起身,为她拍背,“怎么了,是不是太烫了?”
姜妤摇头,不知咳的还是怎么,“好好吃饭怎么说这个,还当着我的面…”
姜父没听清,“妤儿,你说什么?”
姜妤噎了一下,“我是说,我吃饱了,想下去歇息。”
裴疏则离她更近,心领神会,眼底笑意差点没藏住,“那你去吧。”
女使搀扶姜妤起身,仆媪在门口禀报,说芳枝在外求见。
姜妤只好重新坐下,芳枝从外头进来,见姜父也在,顿时红了眼睛,“王爷。”
姜父满心牵挂女儿,见到芳枝本人,才猛然想起她,“你原来一直跟在妤儿身边,怎么方才不见你?”
芳枝道,“奴婢伤到脚踝,不方便伺候姑娘,近日刚好。”
姜妤客气微笑,“你养着便好,照顾我的人很多,不必着急过来的。”
芳枝心下一酸,若在往日,姜妤对她必然不是这个样子。
可当着裴疏则,她甚至连泪都不敢掉,“奴婢是来向姑娘辞行的。”
姜妤没有其他反应,只是有些意外,“为什么呢。”
“奴婢一直想去外面看看,其实这之前,姑娘就为奴婢脱了奴籍,因为出事才耽搁至今,”芳枝咽下哽咽,“请姑娘抬手,放奴婢出去。”
“是这样啊…”姜妤沉吟,点了点头,“那你走吧。”
芳枝仰头,红红的眼睛看向姜妤,怕她多问,又埋下去,“多谢姑娘。”
裴疏则端详着主仆俩,从容莞尔,“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有了自由身,出去做良民,不是坏事。”
芳枝磕头离开,姜妤也起身,“那我回去歇着了。”
她走出前厅,望向院外,通往角门的小径幽深曲折,已经看不见芳枝的身影。
姜妤闷坏了,眼眸都亮晶晶的,征询太医,“我出房门看看也可以吗。”
“当然,只是不要太久,”太医道,“殿下不在,不然看到您能走路,也会很高兴的。”
姜妤冲他笑笑,在女使的搀扶下出去。
她所住的南枝院景致最好,曲廊依水,月洞玲珑,只是没走几步,腿还是会隐隐作痛,只好坐在月门后的石凳上歇息。
女使问她可要传轿回去,姜妤摇头,“屋里太闷,我想再待一会。”
女使福身,“起风了,您先坐着,奴婢们去给您寻件披风。”
她们转身而去,周边安静下来,没有其他人,姜妤独自坐着,被花荫下的秋千吸引目光,拄拐起身。
不多时,蹒跚脚步声自身后传来,伴随着苍老的一声,“妤儿。”
来人似乎颇激动,嗓音都有些颤抖,“妤儿,是你吗?”
姜妤背影僵停,踉跄转身,望见一副阔别多年的面孔。
在两人看不见的地方,一双皂靴停在月门前,秋风扫过,拂起来人金线绣蟒的墨袍衣角。
姜父满面风霜,头发花白,原本挺拔的脊背也有些佝偻,在黔州七年,竟似老了十几岁,只能从眼底分辨出当年峥嵘坚毅的模样,可面对姜妤,不免心酸,叫她名字的时候,双目蓄着泪。
从前威风凛凛的将军,如今已全然变成了面容沧桑的老者。
但姜妤望着他,并没有父女阔别重逢的反应。
她的眼神平静陌生,像是平时走在路上被旁人打了岔,“抱歉,我前阵子摔伤了头,不大记得故人,您是…”
姜父已然从褚未那里得知姜妤受伤失忆的事情,见她这般客气疏离,依旧难受极了,“我是你父亲。”
姜妤恍然,“我想起来了,疏则和我说过,您这个月会来。”
她有种拿不准该作何反应的尴尬,若非拄着拐,只怕手都不知往哪放,礼貌微笑了下,“您身体还好吗?”
姜父五味杂陈,又怕反应太大会吓着她,只好用力忍着,“为父一切都好,倒是我瞧你比从前瘦多了,靖王待你如何?”
姜妤赧然垂眼,“他很好,可能…可能我还在病中,是要比平常瘦些。”
她意识到什么,“怎么您独自过来,也没人带路呢。”
姜父道,“有,是褚未亲自领我来的,方才扈卫有急事寻他禀报,我等不及,便多走了几步,没想到真能看见你。”
姜妤冲他笑笑。
女使们拿着披风回来,小心为姜妤系上,得知来人是姜父后,恭恭敬敬请他往厅内上座。
姜妤躲开上前搀扶她的女使,蜷起的左手垂到披风下,“没几步路,我还是想试试拄拐回去。”
目送父女俩去往前厅,月门后驻足聆听的身影退后几步,转身离开。
褚未就在旁边等着,见裴疏则过来,跟在他身后,“殿下,怎么样?”
裴疏则道,“或许这次,我应该相信她。”
他声音很轻,像是回答褚未,又像是在自语。
若说当着他和芳枝,姜妤还能装出来,可她与父亲阔别多年,猛然撞上,如果不是真的失去记忆,怎么可能一点破绽都没有?
褚未见他这般,不由得感慨,“若殿下能和姜姑娘就这样过下去,也算夙愿得偿了。”
裴疏则未置可否,眼底流露出一点温柔的期待。
褚未道,“看守芳枝的仆媪来报,说她日日哭求,想回去伺候,殿下如何打算?”
裴疏则微微敛眉。
不可能让芳枝和姜妤继续接触,否则这小丫鬟迟早把往事全告诉她,依他的脾性,自然是死人的嘴最严实。
处理她就像捏扁一只蚂蚁这样简单,即便姜妤已经知道那是她的贴身女使,伤口发痈,疮疡不治,都是现成的借口。
杀心一起,便很难收回,直到听见褚未在耳边唤,“殿下?”
裴疏则回神,转过头来,无端凝视他好一会,才问,“未叔,你跟在我身边多少年了?”
褚未愣了一下,平添伤感,“从团练战死后到今天,八年了。”
裴疏则低低重复,“是啊,八年。”
人生有几个八年,何况芳枝和姜妤朝夕相处的时日,比任何人包括他都久得多,甚至知心得多。
这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褚未不明就里,“您怎么了?”
裴疏则道,“没什么。我去见见那丫头。”
*
听到铜锁打开的声音,枯坐在矮榻上的芳枝抬头,慌忙跑到门前,却见是裴疏则纡尊降贵,亲自来了这里,吓了一跳,伏身跪在他脚边。
裴疏则俯视着她,“跑这么快,想是腿脚已经好了。”
芳枝应是,谢他延医给药之恩,恳求道,“奴婢想回去照顾姑娘,望殿下允准。”
裴疏则冷笑,兀自到房内坐下,“让你回去,把我和她的往事说与她听?”
芳枝连忙否认,“奴婢不敢。”
“你现在不敢,日后长久在她身边,却未必能忍住,本王岂会留下这么个祸根在府里。”
芳枝猜测到他想做什么,脸色煞白,“殿下…”
裴疏则指骨抵额,似乎当真在认真思索,甚至有些苦恼,“我本来是想杀了你的。”
芳枝身子一软,差点跪不住。
裴疏则话锋一转,“可我做事喜欢走一步想三步,你死了,妤儿哪天真想起来,向我讨你怎么办?”
芳枝仓皇道,“殿下,奴婢不会乱说话的,奴婢和姑娘一块长大,怎舍得她平添烦恼,求您相信奴婢。”
裴疏则揉着额角,根本没在听她说什么,“灌一碗哑药下去?就说郎中没分寸,看病时伤了喉咙…不,你还会写字,手也不能留,得剁掉。”
他说着自己都嗤笑一声,“我又不是变态。”
芳枝被他这两句自语吓得浑身发冷,颤抖不止,膝行到他脚边,不住磕头,“求殿下饶恕,奴婢绝对不会说出去,绝对不会!”
裴疏则视线重新聚焦,落在她身上,“你走吧。”
芳枝动作戛然而止,仰起满是冷汗涕泪的面庞。
裴疏则长眸冰冷,“看在你伺候姜妤这么多年的份上,本王给你封一笔银子,走得远远的,永远不要出现在她面前。”
芳枝怔怔望着他,因惊惧太过,尚未调整好紊乱的呼吸。
“你主动去向她辞别,”裴疏则补充,“不要想着回金陵告密,否则便是逼着本王大开杀戒了。”
芳枝蓦地战栗,流着泪匍匐拜倒,“奴婢…奴婢今天便走,多谢殿下宽恕。”
裴疏则这才满意,起身信步离开。
*
午间时分,裴疏则换了燕居便服,浅松石色阔袖长衫,袖口舒展如垂云,领襟青绢滚边,竹簪戴上东坡巾,面如冠玉,文质彬彬,全然看不出杀伐气,去南枝院和姜妤父女俩一同用膳。
他没有依着嫡母亲缘呼姜父姨丈,只按年龄以伯父相称,“汝阳王府空置许久,无法居住,朝廷已经派人前往修缮,总得几个月的功夫,伯父若不嫌府上简陋,可先在此住下,也有太医方便调理身体,您意下如何?”
姜父谢过了他的好意,“靖王思虑周全,我虽是一把老骨头,多少有从前习武的底子在,身子倒还硬朗,不必劳烦太医。这趟回京,主要是想看看妤儿。”
两人目光一同落在姜妤身上,姜妤咽下口中食物,看看裴疏则,又看看姜父,讪讪拿银箸点了点面前的菜,没话找话道,“这个龙井虾仁好吃,你们尝尝?”
姜父忍俊不禁,“瞧瞧,离开金陵这许多年,什么都不记得了,还是喜欢江南菜式。”
裴疏则也弯起眼睛,“喜欢便多吃些,不够再让下人做。”
姜妤抿抿唇瓣,不知道该说什么,继续低头吃饭。
因关节受伤的缘故,她拈筷的手有些发抖,裴疏则眸色微黯,命女使上前给她布菜,“这次是我没护好她,伯父放心,我不会再让她出差错。”
“政敌行刺防不胜防,你们都没有性命之忧,也算上天庇佑了。”姜父道,“何况这些年,也幸亏有你护她周全,不然妤儿一个弱女子,只怕会被吃得骨头都不剩,我应该谢你。”
“妤儿是我的心上人,护她周全是应当的。”裴疏则见时机正好,索性与他提起,“等国丧一过,她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我想即刻娶她为妻。”
思及往事,姜父叹息了一声,“若我当年松口,妤儿不至于受这么多罪,只…”
他没说完,姜妤呛了口汤,掩袖咳嗽起来。
裴疏则紧张起身,为她拍背,“怎么了,是不是太烫了?”
姜妤摇头,不知咳的还是怎么,“好好吃饭怎么说这个,还当着我的面…”
姜父没听清,“妤儿,你说什么?”
姜妤噎了一下,“我是说,我吃饱了,想下去歇息。”
裴疏则离她更近,心领神会,眼底笑意差点没藏住,“那你去吧。”
女使搀扶姜妤起身,仆媪在门口禀报,说芳枝在外求见。
姜妤只好重新坐下,芳枝从外头进来,见姜父也在,顿时红了眼睛,“王爷。”
姜父满心牵挂女儿,见到芳枝本人,才猛然想起她,“你原来一直跟在妤儿身边,怎么方才不见你?”
芳枝道,“奴婢伤到脚踝,不方便伺候姑娘,近日刚好。”
姜妤客气微笑,“你养着便好,照顾我的人很多,不必着急过来的。”
芳枝心下一酸,若在往日,姜妤对她必然不是这个样子。
可当着裴疏则,她甚至连泪都不敢掉,“奴婢是来向姑娘辞行的。”
姜妤没有其他反应,只是有些意外,“为什么呢。”
“奴婢一直想去外面看看,其实这之前,姑娘就为奴婢脱了奴籍,因为出事才耽搁至今,”芳枝咽下哽咽,“请姑娘抬手,放奴婢出去。”
“是这样啊…”姜妤沉吟,点了点头,“那你走吧。”
芳枝仰头,红红的眼睛看向姜妤,怕她多问,又埋下去,“多谢姑娘。”
裴疏则端详着主仆俩,从容莞尔,“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你有了自由身,出去做良民,不是坏事。”
芳枝磕头离开,姜妤也起身,“那我回去歇着了。”
她走出前厅,望向院外,通往角门的小径幽深曲折,已经看不见芳枝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