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迹可循 第23节
“她上哪儿知道去。”迟烁口气微嘲:“我估摸着这俩再不朝面儿,怕是连对方长什么样都忘了。”
许归忆强调:“我早就忘了!”
迟烁“哎呦喂”一声,讲的是地地道道的京腔,眼瞅着许归忆又要炸毛,方逸航赶紧打圆场:“你可别招这祖宗了,江三儿待会就过来,咱们把人气跑了咋跟他交代。”
“四哥!”时予安惊呼。
陈词瞪一眼方逸航,啧,这厮嘴上没个把门的!
果不其然一听江望要来,许归忆直接撂筷子就要走人,被姜半夏和时予安好说歹说才拦住。
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说秃噜嘴的方逸航见状:“卧槽…太夸张了吧,你俩什么仇什么怨啊。”
陈词递给时予安一个眼色,她立即会意,拉十一手问:“你和三哥到底怎么了嘛,跟我们说说呗,发生什么事了?”
许归忆垂眼不说话,姜半夏撑着腮帮子瞅她。
“能有什么事。”迟烁轻哼。
许归忆噘嘴。
陈词面色凝重了几分:“就是天大的事儿也不值当你们冷战这么多年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十一,待会儿江望来了你表个态,乖乖叫声三哥,大家就什么事都揭过去了。”
“我不叫!凭什么要我先服软!”
女孩儿要脸面,许归忆满眼倔强,陈词当场拍板:“成,那今天几位哥哥给你做主,让江三儿好好跟你赔礼道歉!”
话音落,时予安已经开始扒拉手机相册了,里面清一水儿的奢侈品:“先让三哥来十个包包!”
“然后让他把十一公司提交到他们投行那单融资签了!”方逸航接话。
“最后请他把咱们十一今晚的出场费结一下,不用多,按十一工资十倍算就成。”迟烁总结。
江望要是听见这话,高低得啐他一句:“我分分钟不是几百万上下?”
姜半夏借喝水掩笑。
这几个人一唱一和地声讨江望,许归忆噗嗤一声乐了。她这么一笑吧,众人心里便有了数。
总算是把人留下了。
不料许归忆突然接了个电话说是香水生产厂商那边出了点问题,中途离开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便响起一阵车子熄火声,大家回头望去,一辆拉风的黑色保时捷panamera停在路边。
姜半夏侧头,以目光相询。
迟烁挑眉,答:“江望到了。”
下秒,车门打开,一个年轻男人迈下来。
他穿了身休闲装,有点儿单薄,但不愧是迟烁的朋友,即便简单的衣衫也遮不住那骨子里的矜贵气息,他整个人高高瘦瘦的,随着步子迈近,姜半夏慢慢看清他的脸。
怎么说,他和迟烁陈词他们完全不是一种类型,迟烁气质偏高冷,陈词偏稳重,而他则偏随意,用时下流行的话形容,江望长了一张很典型的渣男脸。
“三哥。”时予安乖巧喊一声。
男人应了,坐在空出来的位子上,身上那股子随性自由劲儿让姜半夏莫名联想到方才的许归忆。
他们两人在某些方面很像,虽衣着配饰精贵,但眼下坐在这里吃路边摊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违和感,那种烟火气和清冷感的极限反差很吸引人。
“什么时候回来的?”陈词问。
“有一周了,过两天就走。”
江望环顾四周,目光经过姜半夏时朝她微微点了下头,轻佻眼神瞬间变得人畜无害:“嫂子。”
这帮世家子弟平时怎么闹都成,但今天这种场合,迟烁的人,他们怎么也要拿出尊重的。
姜半夏还没说什么,忽然一阵吃痛,迟烁捏着她下巴掰过脸,强迫她与自己对视,一字一顿:“姜半夏,你看的是不是太久了点?”
一听语调就知道这人是吃醋了,姜半夏赶紧去给他顺毛。
“甭找了,人家早跑了。”方逸航提着筷子吃菜,半晌轻啧,“我说你小子怎么跟她这么没缘分呢。”
“谁说不是呢?”江望眉骨一扬,痞痞地笑了,玩世不恭的样子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向只跟美女有缘分啊。”
“德行!”方逸航烤着肉串不忘笑骂他。
迟烁拆台:“这话你敢当着十一面说?”
“有什么不敢的。”他嗓音懒淡。
陈词轻嗤:“你丫就吹吧。”
要是许十一听见这话,爪子不给他掰折了才怪。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方逸航兴致蛮高,提议过段时间一块去淄博尝尝正宗的淄博烧烤,时予安却有些担心:“三哥,十一刚才接了个电话,说是香水出了点问题,她刚走你就到了。”
江望吊儿郎当地转着手机,想了想又揣回裤兜,嘴角不太明显地沉了下。
陈词哪能看不出他想什么,说:“别担心,应该没什么大事。”
“能出什么大事啊,除非她自己乐意,不然就京城这地界儿谁敢欺负她许大小姐?”
嘲讽的语气很冲,众人闻言不禁皱眉。
江望干了杯啤酒,喝罢话锋一转:“不过也不一定,就许十一那脑子,说不定被人卖了还巴巴替人数钱呢!”
他意有所指许归忆当年被骗那件事,方逸航打着哈哈遮掩过去了。
散场后,迟烁牵着姜半夏沿西路大街散步消食,听她问起许归忆被催婚的事:“为什么催她结婚啊,十一明明年纪也不大。”
“许爷爷想让十一联姻。”
姜半夏啊了声,下意识问:“为什么?”
闻言,迟烁沉思片刻,好像在纠结要不要告诉她,半晌才轻叹一口气缓缓道:“因为时局千变万化,现在形势不一样了,结盟可以资源互补,联姻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语罢一阵沉默。
姜半夏隐隐猜到什么:“你的意思是十一爷爷已经有理想的人选了。”
迟烁微顿,继而点点头,语气不乏担忧:“听我爸的意思,许爷爷看上的八成是江望。”
只不过这话不好当着许归忆的面明说。
虽说他们都是一个圈子,但细分起来还是有所区别,迟家是到了迟国荣这一辈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势力还是单薄了些,但江望和许归忆不一样,像江、许这种世世代代的大家族,那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基业,出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打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家族利益至上,他们得益于家族,享受家族带来的社会地位,人脉资源,无上荣光,受其恩惠,自然就要有所回报。
当然了,“常道”也有“变数”,身处其中,同样是万不得已,个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看江望和许归忆怎么考虑的了。
思及此,迟烁忽然很庆幸自己有个开明的母亲。
“那十一他们——”姜半夏语气有点着急,迟烁却突然换了个话头:“江望和十一的相处模式跟陈词念念不太一样,虽说也护短,但是经常吵嘴。十一小时候爱哭,每次惹她哭的是江三儿,惹哭后巴巴哄着的也是江三儿。”
“起初我们几个都觉得俩人有那方面意思,准能成。谁知后来闹掰了分道扬镳,一点儿不耽误两个主儿找女朋友的找女朋友,找男朋友的找男朋友。”
“你是不是不看好他们啊?”姜半夏边走边问。
迟烁皱眉,说看不看好也谈不上,他只道:“哪有人在一块天天吵嘴的,那日子过的得多累啊对吧。”
迟烁牵着她慢悠悠踱着步子,姜半夏一直耷拉着脑袋,静默半天,她忽然说:“可是有人吵嘴,生活才有乐趣啊,对吧?”
迟烁一愣,步子停了停,想了想也笑了:“嗯,你这样说也对。”
第15章 “下次见面,我要你。”……
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寺庙甚多,最负盛名的当属市内东北角的雍和宫,香火鼎盛,祈愿特别灵。但许归忆最心仪的却是近郊那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梵宇——潭柘寺。
潭柘寺是北京西山最大的寺庙,关于潭柘寺,京城有句老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由此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每年初雪过后,鲜少抛头露面的杨梅老太太都要亲自去潭柘寺敬香祈福,雷打不动。今年尤其坚持,即便昨夜雪深难行,也执意要来。
车子停在山下,上山的石板路不好走,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担心奶奶被石子绊倒,许归忆一直搀着她,“奶奶,您慢些。”
昨夜落了雪,雪中古刹总是别有一番意境,红墙碧瓦映寒酥,美得不可方物。
进完香已是午后,有人过来传话给许奶奶,许归忆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只见奶奶微笑着起身,对她说要去见一位友人。
被小和尚引进厢房前,杨梅嘱咐许归忆不用在这干耗着等她,她又不是小孩儿了,还能丢了不成,让许归忆自己玩儿去。
老太太见什么人需要特意避着她?许归忆想了想,没问出口。
被奶奶支走后许归忆一个人在寺庙里四处逛荡,不知不觉来到了一间殿宇前,抬头看去,殿顶正中挂着一块深蓝色竖匾,竖匾上面的“天王殿”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烁黄色的金光。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和韦驮天尊。
许归忆注意到弥勒坐像两边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她默念着,思索间,背后突然响起一道苍老平和的声音:“姑娘来了。”
许归忆讶然回首,是一位年长的老僧。她并不认识,犹豫着转过身子面对他。
只见那僧人手持念珠,穿着一袭宽大的僧袍站在殿内,看向她的目光仁慈而祥和。
大抵修行之人都生得这般慈眉善目,许归忆想。
“大师认得我?”她心中奇怪。
僧人闻言并没有作声,只是眼帘低低下垂,许归忆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目光所及之处是自己手腕佩戴的一串深褐色佛珠,颗颗圆润,隐有暗光。
许归忆怔了怔。
僧人微微一笑,很快收回视线。
他合掌在胸前,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而后语气温和地对她说:“姑娘此物,正是老衲所赠。”
一句话表明身份。
许归忆眼中的茫然瞬间化为惊愕,她略略欠身,朝来人施了个礼:“原来是慧慈大师,幼时承蒙大师赐珠,晚辈感念于心。”
小时候听奶奶讲过,潭柘寺有位名唤慧慈的大师生具慧根,亲近佛法,他少时出家,年纪轻轻便接手师傅的衣钵成为潭柘寺住持,今年已八十有八。
慧慈大师与杨梅老太太渊源很深,许归忆出生后,杨梅老太太曾专门请他为小孙女卜过一卦。卦象的具体内容奶奶没对许归忆细说,只道慧慈大师见她的第一眼便评价了两个字:“灵气。”
至纯至善是为灵,就连许爷爷都感叹,极难有人从他口中得此评价。
当年慧慈大师卜完卦后还曾赠与许归忆一串佛珠,这串佛珠许归忆只在每年敬香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戴,平日都搁在匣子里仔细收着。
慧慈大师闭关多年不与俗世接触,此番是许归忆第一次见他。
她环顾左右,有些疑惑地念叨了句:“今日殿里似乎格外清净。”
许归忆强调:“我早就忘了!”
迟烁“哎呦喂”一声,讲的是地地道道的京腔,眼瞅着许归忆又要炸毛,方逸航赶紧打圆场:“你可别招这祖宗了,江三儿待会就过来,咱们把人气跑了咋跟他交代。”
“四哥!”时予安惊呼。
陈词瞪一眼方逸航,啧,这厮嘴上没个把门的!
果不其然一听江望要来,许归忆直接撂筷子就要走人,被姜半夏和时予安好说歹说才拦住。
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说秃噜嘴的方逸航见状:“卧槽…太夸张了吧,你俩什么仇什么怨啊。”
陈词递给时予安一个眼色,她立即会意,拉十一手问:“你和三哥到底怎么了嘛,跟我们说说呗,发生什么事了?”
许归忆垂眼不说话,姜半夏撑着腮帮子瞅她。
“能有什么事。”迟烁轻哼。
许归忆噘嘴。
陈词面色凝重了几分:“就是天大的事儿也不值当你们冷战这么多年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十一,待会儿江望来了你表个态,乖乖叫声三哥,大家就什么事都揭过去了。”
“我不叫!凭什么要我先服软!”
女孩儿要脸面,许归忆满眼倔强,陈词当场拍板:“成,那今天几位哥哥给你做主,让江三儿好好跟你赔礼道歉!”
话音落,时予安已经开始扒拉手机相册了,里面清一水儿的奢侈品:“先让三哥来十个包包!”
“然后让他把十一公司提交到他们投行那单融资签了!”方逸航接话。
“最后请他把咱们十一今晚的出场费结一下,不用多,按十一工资十倍算就成。”迟烁总结。
江望要是听见这话,高低得啐他一句:“我分分钟不是几百万上下?”
姜半夏借喝水掩笑。
这几个人一唱一和地声讨江望,许归忆噗嗤一声乐了。她这么一笑吧,众人心里便有了数。
总算是把人留下了。
不料许归忆突然接了个电话说是香水生产厂商那边出了点问题,中途离开了。
她前脚刚走,后脚便响起一阵车子熄火声,大家回头望去,一辆拉风的黑色保时捷panamera停在路边。
姜半夏侧头,以目光相询。
迟烁挑眉,答:“江望到了。”
下秒,车门打开,一个年轻男人迈下来。
他穿了身休闲装,有点儿单薄,但不愧是迟烁的朋友,即便简单的衣衫也遮不住那骨子里的矜贵气息,他整个人高高瘦瘦的,随着步子迈近,姜半夏慢慢看清他的脸。
怎么说,他和迟烁陈词他们完全不是一种类型,迟烁气质偏高冷,陈词偏稳重,而他则偏随意,用时下流行的话形容,江望长了一张很典型的渣男脸。
“三哥。”时予安乖巧喊一声。
男人应了,坐在空出来的位子上,身上那股子随性自由劲儿让姜半夏莫名联想到方才的许归忆。
他们两人在某些方面很像,虽衣着配饰精贵,但眼下坐在这里吃路边摊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违和感,那种烟火气和清冷感的极限反差很吸引人。
“什么时候回来的?”陈词问。
“有一周了,过两天就走。”
江望环顾四周,目光经过姜半夏时朝她微微点了下头,轻佻眼神瞬间变得人畜无害:“嫂子。”
这帮世家子弟平时怎么闹都成,但今天这种场合,迟烁的人,他们怎么也要拿出尊重的。
姜半夏还没说什么,忽然一阵吃痛,迟烁捏着她下巴掰过脸,强迫她与自己对视,一字一顿:“姜半夏,你看的是不是太久了点?”
一听语调就知道这人是吃醋了,姜半夏赶紧去给他顺毛。
“甭找了,人家早跑了。”方逸航提着筷子吃菜,半晌轻啧,“我说你小子怎么跟她这么没缘分呢。”
“谁说不是呢?”江望眉骨一扬,痞痞地笑了,玩世不恭的样子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向只跟美女有缘分啊。”
“德行!”方逸航烤着肉串不忘笑骂他。
迟烁拆台:“这话你敢当着十一面说?”
“有什么不敢的。”他嗓音懒淡。
陈词轻嗤:“你丫就吹吧。”
要是许十一听见这话,爪子不给他掰折了才怪。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方逸航兴致蛮高,提议过段时间一块去淄博尝尝正宗的淄博烧烤,时予安却有些担心:“三哥,十一刚才接了个电话,说是香水出了点问题,她刚走你就到了。”
江望吊儿郎当地转着手机,想了想又揣回裤兜,嘴角不太明显地沉了下。
陈词哪能看不出他想什么,说:“别担心,应该没什么大事。”
“能出什么大事啊,除非她自己乐意,不然就京城这地界儿谁敢欺负她许大小姐?”
嘲讽的语气很冲,众人闻言不禁皱眉。
江望干了杯啤酒,喝罢话锋一转:“不过也不一定,就许十一那脑子,说不定被人卖了还巴巴替人数钱呢!”
他意有所指许归忆当年被骗那件事,方逸航打着哈哈遮掩过去了。
散场后,迟烁牵着姜半夏沿西路大街散步消食,听她问起许归忆被催婚的事:“为什么催她结婚啊,十一明明年纪也不大。”
“许爷爷想让十一联姻。”
姜半夏啊了声,下意识问:“为什么?”
闻言,迟烁沉思片刻,好像在纠结要不要告诉她,半晌才轻叹一口气缓缓道:“因为时局千变万化,现在形势不一样了,结盟可以资源互补,联姻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
语罢一阵沉默。
姜半夏隐隐猜到什么:“你的意思是十一爷爷已经有理想的人选了。”
迟烁微顿,继而点点头,语气不乏担忧:“听我爸的意思,许爷爷看上的八成是江望。”
只不过这话不好当着许归忆的面明说。
虽说他们都是一个圈子,但细分起来还是有所区别,迟家是到了迟国荣这一辈才慢慢发展起来的,势力还是单薄了些,但江望和许归忆不一样,像江、许这种世世代代的大家族,那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基业,出生在这种家庭的孩子打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家族利益至上,他们得益于家族,享受家族带来的社会地位,人脉资源,无上荣光,受其恩惠,自然就要有所回报。
当然了,“常道”也有“变数”,身处其中,同样是万不得已,个人选择也会有所不同,这就要看江望和许归忆怎么考虑的了。
思及此,迟烁忽然很庆幸自己有个开明的母亲。
“那十一他们——”姜半夏语气有点着急,迟烁却突然换了个话头:“江望和十一的相处模式跟陈词念念不太一样,虽说也护短,但是经常吵嘴。十一小时候爱哭,每次惹她哭的是江三儿,惹哭后巴巴哄着的也是江三儿。”
“起初我们几个都觉得俩人有那方面意思,准能成。谁知后来闹掰了分道扬镳,一点儿不耽误两个主儿找女朋友的找女朋友,找男朋友的找男朋友。”
“你是不是不看好他们啊?”姜半夏边走边问。
迟烁皱眉,说看不看好也谈不上,他只道:“哪有人在一块天天吵嘴的,那日子过的得多累啊对吧。”
迟烁牵着她慢悠悠踱着步子,姜半夏一直耷拉着脑袋,静默半天,她忽然说:“可是有人吵嘴,生活才有乐趣啊,对吧?”
迟烁一愣,步子停了停,想了想也笑了:“嗯,你这样说也对。”
第15章 “下次见面,我要你。”……
北京作为历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寺庙甚多,最负盛名的当属市内东北角的雍和宫,香火鼎盛,祈愿特别灵。但许归忆最心仪的却是近郊那座历史悠久的千年梵宇——潭柘寺。
潭柘寺是北京西山最大的寺庙,关于潭柘寺,京城有句老话叫:“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由此可见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每年初雪过后,鲜少抛头露面的杨梅老太太都要亲自去潭柘寺敬香祈福,雷打不动。今年尤其坚持,即便昨夜雪深难行,也执意要来。
车子停在山下,上山的石板路不好走,怎么也挑不出没有石子的地方,担心奶奶被石子绊倒,许归忆一直搀着她,“奶奶,您慢些。”
昨夜落了雪,雪中古刹总是别有一番意境,红墙碧瓦映寒酥,美得不可方物。
进完香已是午后,有人过来传话给许奶奶,许归忆不知道她们说了什么,只见奶奶微笑着起身,对她说要去见一位友人。
被小和尚引进厢房前,杨梅嘱咐许归忆不用在这干耗着等她,她又不是小孩儿了,还能丢了不成,让许归忆自己玩儿去。
老太太见什么人需要特意避着她?许归忆想了想,没问出口。
被奶奶支走后许归忆一个人在寺庙里四处逛荡,不知不觉来到了一间殿宇前,抬头看去,殿顶正中挂着一块深蓝色竖匾,竖匾上面的“天王殿”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烁黄色的金光。
天王殿内供奉着弥勒佛,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和韦驮天尊。
许归忆注意到弥勒坐像两边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她默念着,思索间,背后突然响起一道苍老平和的声音:“姑娘来了。”
许归忆讶然回首,是一位年长的老僧。她并不认识,犹豫着转过身子面对他。
只见那僧人手持念珠,穿着一袭宽大的僧袍站在殿内,看向她的目光仁慈而祥和。
大抵修行之人都生得这般慈眉善目,许归忆想。
“大师认得我?”她心中奇怪。
僧人闻言并没有作声,只是眼帘低低下垂,许归忆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目光所及之处是自己手腕佩戴的一串深褐色佛珠,颗颗圆润,隐有暗光。
许归忆怔了怔。
僧人微微一笑,很快收回视线。
他合掌在胸前,先道了一声阿弥陀佛,而后语气温和地对她说:“姑娘此物,正是老衲所赠。”
一句话表明身份。
许归忆眼中的茫然瞬间化为惊愕,她略略欠身,朝来人施了个礼:“原来是慧慈大师,幼时承蒙大师赐珠,晚辈感念于心。”
小时候听奶奶讲过,潭柘寺有位名唤慧慈的大师生具慧根,亲近佛法,他少时出家,年纪轻轻便接手师傅的衣钵成为潭柘寺住持,今年已八十有八。
慧慈大师与杨梅老太太渊源很深,许归忆出生后,杨梅老太太曾专门请他为小孙女卜过一卦。卦象的具体内容奶奶没对许归忆细说,只道慧慈大师见她的第一眼便评价了两个字:“灵气。”
至纯至善是为灵,就连许爷爷都感叹,极难有人从他口中得此评价。
当年慧慈大师卜完卦后还曾赠与许归忆一串佛珠,这串佛珠许归忆只在每年敬香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戴,平日都搁在匣子里仔细收着。
慧慈大师闭关多年不与俗世接触,此番是许归忆第一次见他。
她环顾左右,有些疑惑地念叨了句:“今日殿里似乎格外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