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周予夏闻声,目光再次从手册移到台上的男人身上。
她近视一百多度,还有点散光,看不清讲台上的人,只是听到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抬头眯眼观察赵庭之一会儿,又听他讲了好几句话,终于确认是她认识的人。
今天是全院参加的大会议,台下几乎座无虚席。
赵庭之站在台前,偶尔示意大家看幻灯片,偶尔和台下的人眼神交流。
大部分医生都垂头在看宣传手册,扫过人群时,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女医生一直抬头看他。
赵庭之投了视线过去,瞧见是周予夏,二人相视笑了一下。
他停顿了几秒,而后继续专注在讲话上。
在两个人都未看见的地方,黎初临随意扫了眼两人的互动,视线在那个男人身上略停留一瞬后才收神。
会议结束后,周予夏走到台前,笑着打招呼,“赵前辈。”
赵庭之看见和自己打招呼的女医生,熟悉的温婉笑容,真诚地笑了,“周学妹,原来你来这了,精神科吗?”
“嗯,赵学长怎么在疾控中心工作,还在江立市”
“有位老师推荐我……”赵庭之话没说完,就被走过来的医生打断。
副院长迈着步子,和蔼地笑着说:“赵先生,这位是神经外科的黎初临教授,虽然年轻,却是我们院的顶尖人才。”
话落,赵庭之和黎初临握手问好。
面前的人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但能让副院长专程过来引荐的人,想必十分优秀
。果不其然,赵庭之在听见副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略惊讶一瞬,随即说:“久仰,我可是黎医生关于脑肿瘤研究论文的崇拜者。”
在脑部疾病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人能绕过黎初临的名字。
他就像一颗永恒运行的恒星,不断为这片广袤漆黑的未知地带来前行的光亮。
“赵先生客气了。”黎初临客套着。
周予夏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也没打算加入,谁知略走神片刻,就听见副院长把话茬引到了她身上,“怎么,赵先生和周医生认识?”
他们周围还站着其他科的医生,听见副院长的话,几个人都齐刷刷朝周予夏看过来。
在密密麻麻的审视中,她感受最强烈的,是黎初临自上而下的目光。
视线交汇一秒后,周予夏主动错开,回答说:“赵先生是北市大学精神病学博士,是我的前辈。”
副院长恍然大悟,“北市大学啊,那可太优秀了,你们能在江立碰见还真是有缘。”
周予夏很配合地笑了笑,陪着副院长又寒暄了几句。
原本以为会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她刚准备抬步离开,就听见黎院长又走到麦克风面前,让刚刚会议提到过的科室相关人员留下来。
眼看着下午看诊时间就要到了,精神科还在商量让谁留下来。
周予夏年轻,又是刚入职的新人,自觉揽过精神科“代表”的身份留下来。
出乎周予夏意料的是,第一个项目就与她有关。
赵庭之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们计划联合医院在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到时候需要请精神科的专业同僚们进行演讲。”
他说着,按了一下遥控按键,显示屏立刻出现满屏的学校名称,高等教育学校53所,中小学701所。
赫然的数字让会议室到处叹息惊呼。
赵庭之微抬手安抚大家,继续解释道,“大家不要紧张,我们并不能调动足够人员在全部学校进行演讲,仁宁医院会负责三分之二,以下学校将由本院负责。”
他又点动了下按键,这次屏幕上出现几所熟悉的学校名称,江立一中,实验第二,江花中学等重点学校都在内共24所。
赵庭之又简单介绍了下演讲的相关事宜,在他介绍的同时,周予夏就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
她需要负责其中8所学校。
今天是周一,准备时间不多,看来她要准备加班了。
没容周予夏多想,商定具体细节后,紧接着进入下一个议题。
赵庭之拿出五份病例摆在桌前。
神经外科的教授一个个向前探身,看了几行字后干脆从白大褂胸前的口袋里拿出老花眼镜架起,逐字逐句地阅读,各个蹙眉抿嘴。
只听见教授们嘴里频繁冒出“颅底脑干”“星形细胞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等等的术语。
这些词周予夏还是知道的。
若说在外科手术中,最有光荣感的科室,莫过于心外科和神外科。
一个是负责生命的“发动机”,一个是掌管躯体的“司令部”。
这两个科室的医生谁更傲气,一直是他们医护工作者的谈资,而她的内心的天平总会滑向“神经外科”。
开颅手术已经是外科手术中复杂危险的手术了。
而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此处生长的肿瘤供血丰富,与血管和脑组织紧密粘连,随着肿瘤增大会逐渐压迫颅神经,造成其他诸如失明,偏瘫等症状。
想要避开紧紧包围肿瘤的脑神经与血管,将病变位置切除,并且保证脑干无损,其难度可想而知。
万一病变严重,便是和死神抢夺生命。
神经外科的教授看见这些病例开始摩拳擦掌,就连冷静淡然的黎初临也对着一份病例出神思考,毕竟他只接受过两例脑干肿瘤患者,一次是辅助主任教授,一次是主刀。
赵庭之看见这些年过半百的教授们眼中,渐渐燃起了不符合年岁的光亮,好像即将要展开热烈讨论。
他怕耽误其他科室的医生工作,赶紧导入其他议题加快进度,然后给神经外科的教授们留出空余时间讨论。
下会后,周予夏回办公室,和满脸写着好奇的李清婕撞个满怀。
像她这种还在轮转期的医学生是没有机会参加这种等级的会议。
难得见李清婕这么好学,她摆正姿势,都准备好要回答她的提问,只看李清婕脸上带着崇拜的笑容,“周医生,你认识疾控中心的帅哥呀。”
周予夏愣住两秒。
这个问题她倒是没想到。
“你说赵庭之?我研究生时的前辈,北市大学的高材生。”
“果然,”李清婕啧啧两声,双手环臂一幅看透真相的表情,“优秀的人都互相认识,周医生,黎老师,瞿医生,李医生还有赵帅哥……哇,你们长得这么好看怎么脑子还这么好使,简直没我这样平凡人的立足之地。”
“大家都是平凡人,”周予夏拍了拍李清婕的的肩膀,“醒醒同学,现在挑灯夜战还来得及,你会青出于蓝。”
“再给我一个脑子,不,两个,或许可以与黎老师一战。”
周予夏忍俊不禁,脑中不知怎的突然浮现大学时代那句人人皆知的俗语,不由得轻喃出声:“能在江医大读完神经医学博士的,都是疯子。”
李清婕扑哧一乐,然后疯狂点头。
她可太同意这句话了。
不过在她心中,黎老师就是那个最帅的“疯子”。
周予夏把成立研究中心的事情和李清婕大概讲了一遍。
机会难得,最好现在开始好好想想要不要加入脑疾病研究的队伍。
现在正处于初创阶段,之后的参加条件只会增加,如果想挑战自己,可以考虑去神经外科。
当然,精神科,她也欢迎。
毕竟神经外科手术错综复杂,难度大,有些医生退休了还只是入门级别。
江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疗水平在全国来说都是顶尖的。
如果不是因为当初的私人原因,恐怕她也会选择在神经外科发展。
不知道会有多少机会能站在他身侧并肩作战……
作者的话
槐夏
作者
02-24
噔噔噔!故人全部登场咯
第7章 应是海棠依旧(一)
来医院快一个月了,周予夏也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
傍晚高峰期,江立市有处立交桥发生重大连环交通事故。
一辆轻型货车因为疲劳驾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导致六辆后来的车辆发生追尾事故,货车冲出桥梁,到现在还没打捞上来。
电视台争相报道伤亡情况,目前已经造成两名重症,四名轻伤。
说巧不巧,今天软件园的一所公司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街上到处都是开往医院的私家车,把十字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周予夏今天上夜班,刚下地铁就听见到处都是救护车的警鸣声。
路过急诊部的时候,门前已经站了许多看热闹的群众,警卫正在大声嚷嚷着让他们为救护车腾出空间。
急诊科的护士在门口来回踱步,总算看见来了一位医生,立刻朝周予夏跑过来,火急火燎地说:“周医生,能拜托您看看患者情况吗今天急诊人数太多,骨科和神外的医生都在急着抢救,医生实在调动不开!”
她近视一百多度,还有点散光,看不清讲台上的人,只是听到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抬头眯眼观察赵庭之一会儿,又听他讲了好几句话,终于确认是她认识的人。
今天是全院参加的大会议,台下几乎座无虚席。
赵庭之站在台前,偶尔示意大家看幻灯片,偶尔和台下的人眼神交流。
大部分医生都垂头在看宣传手册,扫过人群时,不难发现其中一个女医生一直抬头看他。
赵庭之投了视线过去,瞧见是周予夏,二人相视笑了一下。
他停顿了几秒,而后继续专注在讲话上。
在两个人都未看见的地方,黎初临随意扫了眼两人的互动,视线在那个男人身上略停留一瞬后才收神。
会议结束后,周予夏走到台前,笑着打招呼,“赵前辈。”
赵庭之看见和自己打招呼的女医生,熟悉的温婉笑容,真诚地笑了,“周学妹,原来你来这了,精神科吗?”
“嗯,赵学长怎么在疾控中心工作,还在江立市”
“有位老师推荐我……”赵庭之话没说完,就被走过来的医生打断。
副院长迈着步子,和蔼地笑着说:“赵先生,这位是神经外科的黎初临教授,虽然年轻,却是我们院的顶尖人才。”
话落,赵庭之和黎初临握手问好。
面前的人看起来和他年纪相仿,但能让副院长专程过来引荐的人,想必十分优秀
。果不其然,赵庭之在听见副院长介绍名字的时候略惊讶一瞬,随即说:“久仰,我可是黎医生关于脑肿瘤研究论文的崇拜者。”
在脑部疾病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人能绕过黎初临的名字。
他就像一颗永恒运行的恒星,不断为这片广袤漆黑的未知地带来前行的光亮。
“赵先生客气了。”黎初临客套着。
周予夏在一旁安静的听着,也没打算加入,谁知略走神片刻,就听见副院长把话茬引到了她身上,“怎么,赵先生和周医生认识?”
他们周围还站着其他科的医生,听见副院长的话,几个人都齐刷刷朝周予夏看过来。
在密密麻麻的审视中,她感受最强烈的,是黎初临自上而下的目光。
视线交汇一秒后,周予夏主动错开,回答说:“赵先生是北市大学精神病学博士,是我的前辈。”
副院长恍然大悟,“北市大学啊,那可太优秀了,你们能在江立碰见还真是有缘。”
周予夏很配合地笑了笑,陪着副院长又寒暄了几句。
原本以为会议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她刚准备抬步离开,就听见黎院长又走到麦克风面前,让刚刚会议提到过的科室相关人员留下来。
眼看着下午看诊时间就要到了,精神科还在商量让谁留下来。
周予夏年轻,又是刚入职的新人,自觉揽过精神科“代表”的身份留下来。
出乎周予夏意料的是,第一个项目就与她有关。
赵庭之播放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我们计划联合医院在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到时候需要请精神科的专业同僚们进行演讲。”
他说着,按了一下遥控按键,显示屏立刻出现满屏的学校名称,高等教育学校53所,中小学701所。
赫然的数字让会议室到处叹息惊呼。
赵庭之微抬手安抚大家,继续解释道,“大家不要紧张,我们并不能调动足够人员在全部学校进行演讲,仁宁医院会负责三分之二,以下学校将由本院负责。”
他又点动了下按键,这次屏幕上出现几所熟悉的学校名称,江立一中,实验第二,江花中学等重点学校都在内共24所。
赵庭之又简单介绍了下演讲的相关事宜,在他介绍的同时,周予夏就已经开始在脑中盘算。
她需要负责其中8所学校。
今天是周一,准备时间不多,看来她要准备加班了。
没容周予夏多想,商定具体细节后,紧接着进入下一个议题。
赵庭之拿出五份病例摆在桌前。
神经外科的教授一个个向前探身,看了几行字后干脆从白大褂胸前的口袋里拿出老花眼镜架起,逐字逐句地阅读,各个蹙眉抿嘴。
只听见教授们嘴里频繁冒出“颅底脑干”“星形细胞瘤”“压迫视神经导致失明”等等的术语。
这些词周予夏还是知道的。
若说在外科手术中,最有光荣感的科室,莫过于心外科和神外科。
一个是负责生命的“发动机”,一个是掌管躯体的“司令部”。
这两个科室的医生谁更傲气,一直是他们医护工作者的谈资,而她的内心的天平总会滑向“神经外科”。
开颅手术已经是外科手术中复杂危险的手术了。
而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此处生长的肿瘤供血丰富,与血管和脑组织紧密粘连,随着肿瘤增大会逐渐压迫颅神经,造成其他诸如失明,偏瘫等症状。
想要避开紧紧包围肿瘤的脑神经与血管,将病变位置切除,并且保证脑干无损,其难度可想而知。
万一病变严重,便是和死神抢夺生命。
神经外科的教授看见这些病例开始摩拳擦掌,就连冷静淡然的黎初临也对着一份病例出神思考,毕竟他只接受过两例脑干肿瘤患者,一次是辅助主任教授,一次是主刀。
赵庭之看见这些年过半百的教授们眼中,渐渐燃起了不符合年岁的光亮,好像即将要展开热烈讨论。
他怕耽误其他科室的医生工作,赶紧导入其他议题加快进度,然后给神经外科的教授们留出空余时间讨论。
下会后,周予夏回办公室,和满脸写着好奇的李清婕撞个满怀。
像她这种还在轮转期的医学生是没有机会参加这种等级的会议。
难得见李清婕这么好学,她摆正姿势,都准备好要回答她的提问,只看李清婕脸上带着崇拜的笑容,“周医生,你认识疾控中心的帅哥呀。”
周予夏愣住两秒。
这个问题她倒是没想到。
“你说赵庭之?我研究生时的前辈,北市大学的高材生。”
“果然,”李清婕啧啧两声,双手环臂一幅看透真相的表情,“优秀的人都互相认识,周医生,黎老师,瞿医生,李医生还有赵帅哥……哇,你们长得这么好看怎么脑子还这么好使,简直没我这样平凡人的立足之地。”
“大家都是平凡人,”周予夏拍了拍李清婕的的肩膀,“醒醒同学,现在挑灯夜战还来得及,你会青出于蓝。”
“再给我一个脑子,不,两个,或许可以与黎老师一战。”
周予夏忍俊不禁,脑中不知怎的突然浮现大学时代那句人人皆知的俗语,不由得轻喃出声:“能在江医大读完神经医学博士的,都是疯子。”
李清婕扑哧一乐,然后疯狂点头。
她可太同意这句话了。
不过在她心中,黎老师就是那个最帅的“疯子”。
周予夏把成立研究中心的事情和李清婕大概讲了一遍。
机会难得,最好现在开始好好想想要不要加入脑疾病研究的队伍。
现在正处于初创阶段,之后的参加条件只会增加,如果想挑战自己,可以考虑去神经外科。
当然,精神科,她也欢迎。
毕竟神经外科手术错综复杂,难度大,有些医生退休了还只是入门级别。
江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疗水平在全国来说都是顶尖的。
如果不是因为当初的私人原因,恐怕她也会选择在神经外科发展。
不知道会有多少机会能站在他身侧并肩作战……
作者的话
槐夏
作者
02-24
噔噔噔!故人全部登场咯
第7章 应是海棠依旧(一)
来医院快一个月了,周予夏也渐渐适应这里的工作。
傍晚高峰期,江立市有处立交桥发生重大连环交通事故。
一辆轻型货车因为疲劳驾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导致六辆后来的车辆发生追尾事故,货车冲出桥梁,到现在还没打捞上来。
电视台争相报道伤亡情况,目前已经造成两名重症,四名轻伤。
说巧不巧,今天软件园的一所公司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
街上到处都是开往医院的私家车,把十字路口堵得水泄不通。
周予夏今天上夜班,刚下地铁就听见到处都是救护车的警鸣声。
路过急诊部的时候,门前已经站了许多看热闹的群众,警卫正在大声嚷嚷着让他们为救护车腾出空间。
急诊科的护士在门口来回踱步,总算看见来了一位医生,立刻朝周予夏跑过来,火急火燎地说:“周医生,能拜托您看看患者情况吗今天急诊人数太多,骨科和神外的医生都在急着抢救,医生实在调动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