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待会儿我来买单,”姜彤拿着菜单又笑,“梅梅你别和我抢。”
第88章 88.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四斤牛肉外加一堆菜品上了上来,四个人的小桌子堆得满满当当。锅开了,姜彤拿着夹子,夹了两斤牛肉下锅煮着。
“陈哥是做什么的?”
周梅又给暖暖烫了一片肉片,终于问出了口。
“我嘛,”男人一路跟着她,倒也不怎么说话,此刻被问话,也只是看了一眼姜彤,“就做点小生意。”
姜彤笑了笑。
周梅看了看姜彤,不说话了。
“梅梅你平时工作忙不?”姜彤问她。
周梅是在市里的小学当科学老师。
“还好。”周梅又看了看她,“姐你待会去看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又要找你说什么养老的事情。上次他们来找了我,我也不懂……”
姜彤挑了挑眉,拿着筷子夹了一片牛肉给暖暖,又夹了一片给周梅,最后夹了一片给陈杰。
男人笑了起来。
“谢谢老婆。”他说。
周梅看了他一眼,姜彤也看了他一眼。
姜彤又看看周梅,又听她说了一会儿,她听懂了。
爷爷奶奶老了。九十多岁了,走不太动,也做不太动了,应该到了儿女贴身赡养的时候了。
二老,原本有一儿一女。按边市的道理,养老的责任其实应该是姜彤爸爸的。可惜,爸爸很早就过世了;如今妈妈也改嫁了;姑姑虽然还在……可是按照边市的老风俗,女儿是不负责养老的。
但是二老还有孙子。
又但是,这事吧,说是姜宇的责任吧,虽然按“边市道理”是说过去了,但是“法律道理”上说不过去。毕竟姑姑作为女儿还在,子女才是第一赡养人,不该轮到孙子;如果说孙辈应该赡养呢,那又不该只有姜宇赡养,姜彤也是有责任的。
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姜宇不在家。让孙媳妇周梅来照顾吧,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如今,姑姑是愿意出点钱出点力照顾的,但是把二老接回家常住,姑姑是不乐意的。
姑父,估计也有点意见。
当然,这也和二老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有关系。二老偏执,愚昧,强势,重男轻女,固执。二老就不是那种会体谅儿女的老人,去了谁家都是要作威作福要当老太君的,应该是和谁家都过不到一起去的。
“奶奶呢,天天打电话给她的姐妹啊,侄子侄女啊哭,说应该你,”
周梅看了一眼她,又给暖暖夹了一筷子菜,还在说,“和姜宇,来替爸爸赡养他们。”
“姐我是真的没办法。”周梅说,“姜宇这个工作性质,是已经完全上交给国家了。我一个人在家,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两边妈妈来帮我搭手,哪里还伺候得动老人?”
姜彤笑着点了点头,表示了理解。
“上一次,他们就准备找你说这个,不过是妈妈挡了;”
“这次你回来了,”周梅看看她,又看看陈杰,“他们肯定要老事重提,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送去养老院呢?”姜彤笑,“我那边也不方便照顾他们。他们又不会说普通话,又不会说申城话,在申城怎么待的习惯?我看还是找个养老院好。”
“养老院,他们不去。”
周梅说,“其实姑姑也和妈一起去看过养老院,就在边山上,开车过去十多分钟。可是老人家一说到这事,就在家里哭,说我们不赡养老人啊,要天打雷劈啊,不得好死啊。”
“又到处给她的姐姐妹妹打电话哭。姑姑如今也扛不住,说要等着姜宇回来拿主意。”
“姜宇能拿什么主意啊,”周梅说,“他在自己家都是个甩手掌柜。”
姜彤点点头。
“送去养老院呢,也要钱。”周梅又说,“一个人三千五。两个人要七千。”
“虽然爷爷奶奶的退休金,大概是够的。可是他们不肯拿,我们一个月给她凑七千……那也负担太重了。”弟妹说,“我和姜宇的工资也不高,还要养小孩儿,哪里还能一个月掏几千呢?”
看着姜彤一直点头,周梅又说,“姑姑又说,在家给他们请保姆照顾,大概也是这个钱。”
“我也愿意给一千的,姐姐。”
弟媳妇最后说,“我这经济条件也不好,暖暖也还小,花钱的地方也多,多的,我也确实有心无力了。”
“谁要你给钱呢!”
姜彤听了半天,这下子是真的听懂了。她笑了笑,抓住周梅的手,“梅梅,你和小宇长期分居,一个人带孩子那么辛苦,我们一家都很感谢你。爷爷奶奶老了,要人照顾,他们自己有退休金,也没有要你出钱的道理。”
“我下午先去看看姑姑,问问情况,是送去养老院,还是在家请保姆,”姜彤说,“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多少,都由我来出就是了。”
四个人的饭,吃了八百。
其中牛肉就吃了六斤多——姜彤买的单。
这不怪弟妹不买单。她是想买的,可是姜彤没有要她付钱的道理,毕竟八百里面,七百都落到了旁边这个舔狗的肚子里。
送完了周梅回家,姜彤没急着去看姑姑,反而站在了江边,看着奔流不息的江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多大点事?几千块钱,我给你出就是了。”
背上一烫,是有只大手落了上来。自从昨晚姜彤握过了手柄,舔狗就自觉两个人已经很亲密了似的,无时无刻不想凑上来。此刻男人在旁边说,“不行就把他们接到申城,我出房子和人伺候。”
“不用。”姜彤扭头看他,一口拒绝。
她这个人,没有那么美好。她其实报复心理很强,不想二老享这么多她的福。
有些事情,有些话。哪怕过了十几年,她现在再会回想,心里都还在愤怒。
现在的姜彤,不能背叛那时候的姜彤。
伤害一直都在。
“我们去买点水果,”
她看着不远处的水果店,“我们先去看看姑姑。”
.
好几年不见,姑姑和姑父,好像还是原来的模样。
“彤彤你来就来,提什么东西……陈杰?是叫陈杰?”二十四楼的客厅里,姑姑上下打量她身后的人,显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又笑,“不是我说你,彤彤你是早该找一个啦。”
“哎呀你自己在申城都过得苦,怎么还给安易买衣服?”
姑姑又拉来了自己的大孙子,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又教自己的大孙子,“安易,叫姑姑,姑父。谢谢姑姑姑父给你买的衣服。”
“姑姑姑父。谢谢姑姑的红包,谢谢姑父买衣服。”小家伙跟着喊了一声,收了表姑给的大红包,忙着去看他的汪汪队去了。
姜彤笑了笑。
陈杰已经咧嘴笑了起来。
“你现在找一个,也省得你妈担心……”
茶杯热气腾腾。
桌子上摆满了水果。
姑父和陈杰坐在沙发上聊着天,和陈杰说着他的“黄山云雾”。
“李乐?李乐?你忙什么?你妹妹回来了,你回来陪你妹妹。”说了几句话,大姑拿着手机开始给李乐哥打电话,还是那么大嗓门,“你哪个妹妹,难道你还有很多妹妹吗?”
“是彤彤,彤彤回来了。带着她的男朋友回来了。”
姜彤坐在沙发上微笑。
这就是“边市人民群众的舆论和力量”。
哪怕她经常在申城感觉自己已经能做到随心所欲了,但是回到了边市,她好像还是那只笼子里的鸟儿。
她端着茶喝了一口,又看了看旁边的男人。
还好这次回来,带着这个挡箭牌。不然又不知道要多听多少念叨。
“你回来陪彤彤聊天。”
那边李乐哥不知道说什么,大姑还在大嗓门使唤着儿子,“赶紧的。”
“不用不用。”姜彤说,“让李乐哥忙,我们就坐坐,待会还要去看下爷爷奶奶的。”
“你们还要去看爷爷奶奶啊?”
大姑拿着电话扭头看看,又对着电话那么说,“那李乐你别回来了!你直接去你外公外婆那里,彤彤妹要去看你外公外婆。你把晚上的酒局推了,”
大姑使唤儿子,“回来陪你妹妹和妹夫吃饭!你回来看看,你妹夫长得很帅呢!”
使唤完了儿子,大姑挂了电话,看向了陈杰,眼睛亮晶晶的。
“小陈啊,”她又问,“你这块头可真大……一看身体就很好。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陈说自己是做生意的。
“你是大老板哦。一年能挣多少?”
原谅小城市的大妈吧,她们就是这么直接。
陈杰看了看姜彤。
“挣得也不多,一年也就能挣个几千……”
“t百来万吧。”姜彤接过话,笑吟吟的,“他做生意的。都看光景。生意好的时候,一年百多万,还是能挣的。”
第88章 88.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四斤牛肉外加一堆菜品上了上来,四个人的小桌子堆得满满当当。锅开了,姜彤拿着夹子,夹了两斤牛肉下锅煮着。
“陈哥是做什么的?”
周梅又给暖暖烫了一片肉片,终于问出了口。
“我嘛,”男人一路跟着她,倒也不怎么说话,此刻被问话,也只是看了一眼姜彤,“就做点小生意。”
姜彤笑了笑。
周梅看了看姜彤,不说话了。
“梅梅你平时工作忙不?”姜彤问她。
周梅是在市里的小学当科学老师。
“还好。”周梅又看了看她,“姐你待会去看爷爷奶奶,他们肯定又要找你说什么养老的事情。上次他们来找了我,我也不懂……”
姜彤挑了挑眉,拿着筷子夹了一片牛肉给暖暖,又夹了一片给周梅,最后夹了一片给陈杰。
男人笑了起来。
“谢谢老婆。”他说。
周梅看了他一眼,姜彤也看了他一眼。
姜彤又看看周梅,又听她说了一会儿,她听懂了。
爷爷奶奶老了。九十多岁了,走不太动,也做不太动了,应该到了儿女贴身赡养的时候了。
二老,原本有一儿一女。按边市的道理,养老的责任其实应该是姜彤爸爸的。可惜,爸爸很早就过世了;如今妈妈也改嫁了;姑姑虽然还在……可是按照边市的老风俗,女儿是不负责养老的。
但是二老还有孙子。
又但是,这事吧,说是姜宇的责任吧,虽然按“边市道理”是说过去了,但是“法律道理”上说不过去。毕竟姑姑作为女儿还在,子女才是第一赡养人,不该轮到孙子;如果说孙辈应该赡养呢,那又不该只有姜宇赡养,姜彤也是有责任的。
而且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姜宇不在家。让孙媳妇周梅来照顾吧,这也太强人所难了。
如今,姑姑是愿意出点钱出点力照顾的,但是把二老接回家常住,姑姑是不乐意的。
姑父,估计也有点意见。
当然,这也和二老的生活习惯和脾气有关系。二老偏执,愚昧,强势,重男轻女,固执。二老就不是那种会体谅儿女的老人,去了谁家都是要作威作福要当老太君的,应该是和谁家都过不到一起去的。
“奶奶呢,天天打电话给她的姐妹啊,侄子侄女啊哭,说应该你,”
周梅看了一眼她,又给暖暖夹了一筷子菜,还在说,“和姜宇,来替爸爸赡养他们。”
“姐我是真的没办法。”周梅说,“姜宇这个工作性质,是已经完全上交给国家了。我一个人在家,又要上班又要带孩子,还要两边妈妈来帮我搭手,哪里还伺候得动老人?”
姜彤笑着点了点头,表示了理解。
“上一次,他们就准备找你说这个,不过是妈妈挡了;”
“这次你回来了,”周梅看看她,又看看陈杰,“他们肯定要老事重提,姐姐你要做好准备。”
“送去养老院呢?”姜彤笑,“我那边也不方便照顾他们。他们又不会说普通话,又不会说申城话,在申城怎么待的习惯?我看还是找个养老院好。”
“养老院,他们不去。”
周梅说,“其实姑姑也和妈一起去看过养老院,就在边山上,开车过去十多分钟。可是老人家一说到这事,就在家里哭,说我们不赡养老人啊,要天打雷劈啊,不得好死啊。”
“又到处给她的姐姐妹妹打电话哭。姑姑如今也扛不住,说要等着姜宇回来拿主意。”
“姜宇能拿什么主意啊,”周梅说,“他在自己家都是个甩手掌柜。”
姜彤点点头。
“送去养老院呢,也要钱。”周梅又说,“一个人三千五。两个人要七千。”
“虽然爷爷奶奶的退休金,大概是够的。可是他们不肯拿,我们一个月给她凑七千……那也负担太重了。”弟妹说,“我和姜宇的工资也不高,还要养小孩儿,哪里还能一个月掏几千呢?”
看着姜彤一直点头,周梅又说,“姑姑又说,在家给他们请保姆照顾,大概也是这个钱。”
“我也愿意给一千的,姐姐。”
弟媳妇最后说,“我这经济条件也不好,暖暖也还小,花钱的地方也多,多的,我也确实有心无力了。”
“谁要你给钱呢!”
姜彤听了半天,这下子是真的听懂了。她笑了笑,抓住周梅的手,“梅梅,你和小宇长期分居,一个人带孩子那么辛苦,我们一家都很感谢你。爷爷奶奶老了,要人照顾,他们自己有退休金,也没有要你出钱的道理。”
“我下午先去看看姑姑,问问情况,是送去养老院,还是在家请保姆,”姜彤说,“钱的事情你不用操心,多少,都由我来出就是了。”
四个人的饭,吃了八百。
其中牛肉就吃了六斤多——姜彤买的单。
这不怪弟妹不买单。她是想买的,可是姜彤没有要她付钱的道理,毕竟八百里面,七百都落到了旁边这个舔狗的肚子里。
送完了周梅回家,姜彤没急着去看姑姑,反而站在了江边,看着奔流不息的江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多大点事?几千块钱,我给你出就是了。”
背上一烫,是有只大手落了上来。自从昨晚姜彤握过了手柄,舔狗就自觉两个人已经很亲密了似的,无时无刻不想凑上来。此刻男人在旁边说,“不行就把他们接到申城,我出房子和人伺候。”
“不用。”姜彤扭头看他,一口拒绝。
她这个人,没有那么美好。她其实报复心理很强,不想二老享这么多她的福。
有些事情,有些话。哪怕过了十几年,她现在再会回想,心里都还在愤怒。
现在的姜彤,不能背叛那时候的姜彤。
伤害一直都在。
“我们去买点水果,”
她看着不远处的水果店,“我们先去看看姑姑。”
.
好几年不见,姑姑和姑父,好像还是原来的模样。
“彤彤你来就来,提什么东西……陈杰?是叫陈杰?”二十四楼的客厅里,姑姑上下打量她身后的人,显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又笑,“不是我说你,彤彤你是早该找一个啦。”
“哎呀你自己在申城都过得苦,怎么还给安易买衣服?”
姑姑又拉来了自己的大孙子,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又教自己的大孙子,“安易,叫姑姑,姑父。谢谢姑姑姑父给你买的衣服。”
“姑姑姑父。谢谢姑姑的红包,谢谢姑父买衣服。”小家伙跟着喊了一声,收了表姑给的大红包,忙着去看他的汪汪队去了。
姜彤笑了笑。
陈杰已经咧嘴笑了起来。
“你现在找一个,也省得你妈担心……”
茶杯热气腾腾。
桌子上摆满了水果。
姑父和陈杰坐在沙发上聊着天,和陈杰说着他的“黄山云雾”。
“李乐?李乐?你忙什么?你妹妹回来了,你回来陪你妹妹。”说了几句话,大姑拿着手机开始给李乐哥打电话,还是那么大嗓门,“你哪个妹妹,难道你还有很多妹妹吗?”
“是彤彤,彤彤回来了。带着她的男朋友回来了。”
姜彤坐在沙发上微笑。
这就是“边市人民群众的舆论和力量”。
哪怕她经常在申城感觉自己已经能做到随心所欲了,但是回到了边市,她好像还是那只笼子里的鸟儿。
她端着茶喝了一口,又看了看旁边的男人。
还好这次回来,带着这个挡箭牌。不然又不知道要多听多少念叨。
“你回来陪彤彤聊天。”
那边李乐哥不知道说什么,大姑还在大嗓门使唤着儿子,“赶紧的。”
“不用不用。”姜彤说,“让李乐哥忙,我们就坐坐,待会还要去看下爷爷奶奶的。”
“你们还要去看爷爷奶奶啊?”
大姑拿着电话扭头看看,又对着电话那么说,“那李乐你别回来了!你直接去你外公外婆那里,彤彤妹要去看你外公外婆。你把晚上的酒局推了,”
大姑使唤儿子,“回来陪你妹妹和妹夫吃饭!你回来看看,你妹夫长得很帅呢!”
使唤完了儿子,大姑挂了电话,看向了陈杰,眼睛亮晶晶的。
“小陈啊,”她又问,“你这块头可真大……一看身体就很好。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小陈说自己是做生意的。
“你是大老板哦。一年能挣多少?”
原谅小城市的大妈吧,她们就是这么直接。
陈杰看了看姜彤。
“挣得也不多,一年也就能挣个几千……”
“t百来万吧。”姜彤接过话,笑吟吟的,“他做生意的。都看光景。生意好的时候,一年百多万,还是能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