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程心急惶惶地要去抓推床师傅对面那个角,抬起头刚想拜托隔壁床的家属,梁肇元突然从身后推了一下她的肩膀,“你去抓下面的角。”
  她茫然地听从指挥,转头去抓床尾的两个角,梁肇元已经快步走到38号病床的另一侧,左膝跪在床沿,身体和双臂探过来,两只手分别抓住床单中段和靠床头的另一角。
  推床师傅会意,喊口号“1,2,3”,三个人一起用力,一鼓作气把顾晓英平平稳稳挪到了病床上。
  护士跟着进来,一边装心电监护,一边喊家属把术前买的防血栓压力袜拿出来,给病人穿上。
  程心慌手慌脚地拆包装,第一次穿,没想到防血栓袜弹力有这么大,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只堪堪套住顾晓英的脚掌前段。
  梁肇元看她咬牙切齿使不上劲,直接推开她的手,去扯袜子,“我来!”
  “你干嘛?”程心大惊,不松手。
  “什么干嘛!我算半个医生,不比你专业?”他拉开她的手,一口气就把袜子扯宽了一倍,先套住半个脚掌,再把袜筒拉过脚跟。
  顾晓英麻醉刚醒还不能动弹,只能张口发出声音:“心心|不要这样麻烦人家!”
  程心刚想去抢袜子,梁肇元已经开口:“阿姨您别用力,您乱动我更不好穿。”
  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顾晓英想避开的小腿握住,用手掌搓着袜筒往上捋,很顺畅地就把紧窄的压力袜整条套了上去。
  “来,学着我的样子,试一试。”
  梁肇元从包装盒里拿出另一只袜子,手把手教程心怎么先套脚掌,再包住脚跟,一边提一边向上捋,确实轻松了很多。
  隔壁床的两个女家属围过来看,眼神跟看见医生一样,很认真地跟着学。
  36床的女儿凑近程心,笑着问:“你男朋友啊?待会我妈妈出来,能帮帮忙抬一下吗?”
  “不是不是!”程心赶紧解释,“就是普通朋友。”
  梁肇元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没问题,我会帮忙。”
  病房里一个床位只配备一把椅子,刚好38床没有家属,多出来一个空位,梁肇元把椅子拉到墙边坐下。
  全麻手术后两小时内不能睡觉,但病人又身心俱疲很容易陷入昏睡,所以程心要一直陪顾晓英聊天,在她意识模糊的时候叫醒她。
  她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他就在后面静静看着。
  这种温馨的感觉,他很陌生。
  病房窗外的天,慢慢变暗,两个小时过去,补液也挂完了,各项体征一切正常,护士撤了心电监护。程心帮顾晓英掖好被子,看她沉沉睡去,终于松了一口气。
  隔壁三床的病友也陆续被推回来,梁肇元一一帮她们抬人过床,全部忙活完,已经快晚上7点。
  程心一直犹豫着要怎么跟梁肇元道谢,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很没有感情的七个字:
  “我请你吃个饭吧。”
  肿瘤医院在郊区,周边根本没什么正经餐馆,程心说请的“饭”,就是医院一楼罗森的便当,但梁肇元显然是饿了,吃得挺香。
  这顿廉价的“饭”当然还不了梁肇元今天的人情。程心很清楚,照顾一个病人,是多么需要人手。整个乳腺病区,几乎每一张床位背后,都是一个矛盾重重的家庭,就算是有血缘关系或夫妻关系的亲人,在恶疾面前,都不一定愿意陪护左右,更何况是非亲非故的外人。
  程心一边戳着蛋包饭,一边很有礼貌地开口:
  “梁总,今天……真的辛苦你了!这边条件有限,没办法好好请你吃顿饭,但这个人情我一定会还,以后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帮忙!”
  但梁肇元就跟没听到一样,继续吃饭,头都不抬,直到把最后一口肉酱意面吃完,擦干净嘴角,才抬眼看向程心。
  “程心,你觉得我们算朋友吗?”
  他几乎要把她看穿,程心没有办法再对视下去,撇开目光。
  “朋友,应该是能够彼此倾诉烦恼,分享快乐的人吧……”她把包着饭团的蛋皮全戳烂了,“但我并不了解梁总,梁总也不了解我,就做简简单单的合作伙伴,不可以吗?”
  程心低着头,想好了无论梁肇元作何反应她都能平静接受。
  她等了很久,没有等来他的回答,等来的却是一个u盘。
  “朋友有很多种模式,合作伙伴,也可以是朋友。”
  梁肇
  元的声音,突然冷漠得像一个陌生人。
  “仁衡七月中旬将要以8亿美元交易总额将自研pd-1单克隆抗体项目许可给美国pyramidtherapeutics公司,七月下旬到八月还将陆续和英国astrazeneca、法国servier达成两项总额超过30亿美元的licence-out出海交易,未来一年,国内医药行业即将迎来一波创新药出海交易的大爆发。”
  他停顿了片刻,指腹摩挲着手上的u盘,“镜界和程小姐,都没有理由错过这个热点吧?”
  这番话实在透露了太多内幕消息,程心没有底气接下这么大一块饼,更没有办法告诉他自己生了病,也许马上就要从镜界离职了。
  “梁总……这么大的新闻,您也许可以再找找其他更有资历的老记者……”
  梁肇元打断了她的话,“我们之前合作很愉快,我也认可你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找别人?而且,你刚刚说过,你还有人情要还我。”
  他手指用力按着u盘,指尖发白,直接推到程心眼前。
  “我希望跟程小姐做一种特别的朋友,friendswithbenefits……”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程心几乎是脱口而出,“friendswithbenefits”在英语中是“炮友”的意思。
  他脸上没有笑容,眸光晦暗不明。
  “我当然知道,benefits,既可以是工作上的,也可以是身体上的。”
  第29章☆、29理想主义
  程心埋头扒拉蛋包饭,用沉默代替拒绝,梁肇元也没有再追问,只是离开前,让她看完u盘里的资料再做决定。
  她看完了,就没有办法再说拒绝。
  小小的u盘里,承载的不仅是仁衡未来的重要战略转向,更酝酿着医药行业变革的大浪潮。
  还有,一个药研人的理想主义。
  顾晓英进行手术的前夕,全国创新药的“年度大考”也正式拉开序幕。
  医保局发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宣告了年度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展开。
  6月30日,是所有目录外西药与中成药“闯关”进入医保谈判的最后时限,只有在6月30日前拿到药监局上市审批结果,才有资格申报参加当年度药品目录调整。
  程心当然明白,这个时间节点,对于全国一大波创新药企来说,意义非凡。
  如果无法顺利进入医保谈判初审名单,就意味着药品将不得不同所有目录外的同适应症竞争者争夺自费市场。所以不少药企的市场准入部门,从月初开始就陷入紧张气氛,紧锣密鼓进行各种医保经济学评价的工作。
  但审批时间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医保作为主要支付方,药企必须做出较大的价格让步,通过压价来换取医保放量。
  因此,大幅降价带来的经营承压风险,也让一部分药企主动选择放弃医保,转向自费市场。
  要量,还是要质,是个非常难以平衡的问题。
  梁肇元显然两者都要。
  但如何才能既让更多人用上好药,也保证自己能存活下去?
  钱不是凭空生出来的,要想拿到医保放量,保证药品质量,维持研发进度,就必须挖出新的水源去填资金链上的窟窿。
  创新药出海,是仁衡反复考量利弊后拿出的最好的办法。
  根据梁肇元给的u盘里的资料介绍,目前医药出海主要采用license-out(直接授权)模式,指的是药企仅负责创新药的早期研发,后期授权给海外药企进行后续研发和销售工作。
  还有一种正在摸索中的newco模式,是通过引入资本设立海外新公司,再将创新药海外权益授权给该新公司,从而实现产品出海。
  医药出海不仅可以为药企带来非常可观的收益,也是中国药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但目前的授权模式也限制了药企的一部分自主权。
  如果能够自己做国际化,谁又愿意把核心产品的权益授权给别人?
  程心知道,梁肇元拼命想保住的,是仁衡的创新引擎——
  只有研发管线一直高速运转下去,才能在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里,让更多的患者,更快获益。
  很艰难,很漫长,很理想化,但必须有人走在前面把这条路踏出来。
  怀抱理想主义的不仅仅是他。
  扪心自问,程心很想好好做这个选题,她很想通过新闻的途径,让大众更了解无数患者一药难求的困境,了解创新药企十年研一药的重重挑战,了解医保改革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