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姐姐,你也是来做重建的吗?也
  找的魏主任做手术吗?”
  顾晓英跟在程心后面进来,37床愣了愣,反应过来自己可能搞错了,“是你做手术,还是你妈妈呀?”
  “是我妈要做手术。”程心一边放下双肩包,一边解释,“也是魏主任,但做的是双乳全切。”
  “双乳?”
  37床女人瞪大了眼睛,程心只好又耐心描述了一遍顾晓英左乳浸润、右乳原位的特殊病情。
  “那你们不做重建吗?就这样……全部切掉?”
  顾晓英坐在病床上摆摆手,“都这么大年纪了,有什么好不好看的,又不像你们小姑娘,毕竟还有老公。”
  “老公……”37床女人笑笑,“这个病还不都是老公气出来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没再说下去,转移了话题,“我真的建议你们考虑一下重建喔!全切的刀疤真的有点吓人,你们看过没有?我之前还听说有个都快七十岁的老奶奶切完六年又后悔了,求着医生再做二期重建呢!”
  程心看了看顾晓英,她何尝不希望能让母亲拥有一个崭新、漂亮的胸部,但顾晓英态度很坚决。
  “我看过术后的照片了,我可以接受。重建真的太痛苦了,你们年轻女孩子做完都瘫在那里好几天不能动弹,何况我这种年纪,体力真怕支撑不住!”
  程心坐在床边,去握她的手,“妈,要不要再考虑一下?现在大医院技术都挺成熟了,安全还是有保障的,万一以后后悔,又要动两次手术,遭两次罪!”
  “是呀!”37床女人也附和,“全国没有几家医院能同时做乳房切除和diep重建的,魏主任是这方面最顶尖的医生了,机会多难得啊!”
  她从床上跳下来,凑到程心跟前,“而且小姐姐,只有一期重建能够报销,以后再做二期重建的话,就算整形手术了,全都要自费,你们一定要想清楚!”
  顾晓英赶紧拉程心的手,“妈妈想得非常清楚了!全切还是更保险一点,我不需要什么胸,我只想身体好好的,不要再生病,把复发风险降到最低,我宁愿医生能多割一点!”
  “阿姨真勇敢!”
  37床女人叹了口气,“我根本不敢去想没有胸是什么样子,我受不了……有风险就有风险吧,嗐!我无所谓,我倒觉得人生的意义也不在于长短,我就想每天都要漂漂亮亮,自自在在,没白活一回就行!”
  “其实很难去评判哪种方案更保险,按现有的一些研究,重建、保乳、全切的复发风险都是差不多的,统计学上没有差异。”程心研究过相关论文,大概了解一些。
  话虽这么说,但不同方案还是各有利弊,比如乳房重建需要保留一部分皮肤,也有可能残留微量的癌细胞。
  美丽和风险,生存质量和生存长度,是个两难的选择。
  她们还在讨论着,新病友刚好进来,是个比顾晓英还年长一些的阿姨,女儿扶着,后面跟着推行李的中年男人,应该是女婿或准女婿。
  三个人进来的时候非常沉默,彼此之间一句话也不说。年长女人在36号病床上坐下,中年女人撸起袖子,把行李箱放倒在地上,埋着头整理,中年男人茫然地站在一旁,有一搭没一搭地去接她递来的杯子、牙刷、卫生纸……
  压抑的气氛也传递到程心这里来,她们都不好再聊天,37床女人也默默回到自己的床位。
  收拾了一会儿,蹲在地上的中年女人终于忍耐不住,低声叱了一句,“就放个东西而已,怎么这么慢!”
  中年男人皱着眉头顶了回来,“我昨天加班到半夜,脑子都是乱的好不好!”
  两人都没再说什么,争吵突然开始,戛然而止,像从没发生过。
  女人去床头柜上提了热水壶,塞给男人,“打个热水总会吧!”
  男人像获得了某种解脱,快步走了出去。
  两个更年轻的女人和他错身而过,年轻一点的,打扮非常朴素,学生头一样的短发,运动服,戴眼镜;稍微成熟一点的,一头波浪长卷发,穿jk装,打扮时髦,戴着口罩也能看出化了浓妆,进来的时候手上还拿着手机自拍,突然偏头对程心她们喊了一句:
  “我自拍,不会拍到你们喔!”
  短发女生拉了她胳膊一下,“姐,别拍了!”
  时髦女人并不在意,坐到35号床位上,又继续拍了几分钟,才将手机放下,下一秒,手伸到头顶,把浓密的长卷发也摘了下来,“真是热死我了!”
  她的头光秃秃的,但骨相非常大气漂亮,甚至有几分港风美人的神韵。
  见同病房其他三位病友都已到齐,她从背包里拿出一盒洗好的草莓。
  “大家都是明天手术吗?”她一床一床分草莓,全是又贵又大的白草莓。
  “我看红薯上的攻略,说是手术结束推出来以后,是要四个人抓着床单四个角,把病人提起来,移回病床!”
  36床的母女面面相觑,显然对此一无所知,年长女人压低声音对着女儿问了一句:“小祝明天要几点能过来呀?”
  程心也提前做过攻略,已经知道这个情况,刚刚办入院的时候还在心里盘算要怎么同其他病友和家属开这个口,没想到有人先提出来了,便顺势接了话:“除开推床师傅,还需要三个人手,刚好我们病房有三个家属。”
  “对,我们三个互相帮一下就行!”36床的女儿赶忙附和。
  35床的漂亮女人扫了大家一眼,笑笑,“我就是怕我妹妹年纪太小,没什么力气,到时候推床师傅力气大,我们女人力气小,头重脚轻的,要是有个男家属在就好了……”
  所有人都没有说话,36床女儿把半空的行李箱关上,跟她妈妈说了句“我出去找他”,就匆匆离开病房。程心帮顾晓英盖好被子,看到37床揪着麻花辫,一言不发地坐在床上发呆,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问了问:“你一个人吗?明天有家属来吗?”
  37床回过神,扯出一个惨淡的笑,“可能来,可能不来,不过我已经请好护工了。”
  人人都有自己的困局,程心不方便问太多。
  “没事,明天出了手术室,我喊大家一起抬你!”
  她刚想再安慰几句,护士风风火火走进来喊:“38床!去医生办公室录病史!”
  十来平方米的办公室满满当当坐着各个主任团队的管床医生,每个医生身边都围着三两个病人和家属,俯着身子在签各种术前同意书。
  顾晓英的管床医生姓殷,由于顾晓英的情况比较特殊,需要切除双乳,殷医生特地把顾晓英带到检查室,触诊了一下乳房的情况。
  “肿块还是缩小了蛮多……”殷医生一边按压着乳房,一边低声自语。
  程心赶紧问:“我妈最开始的肿块有五公分大,新辅助化疗期间每两个疗程的核磁复查,都显示肿块有在缩小,但是我看最近一次片子,影像上还是能看到肿块的,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效果好?术后有可能pcr吗?”
  殷医生皱皱眉头,“理论上能够缩小到可以手术的大小就可以了,pcr呢,具体要看术后的大病理,现在谈这个还为时过早。”
  这句话的潜台词程心听出来了,新辅助治疗效果虽然还可以,但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术后pcr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医生无法明说。
  pcr,全称“pathologiccompleteresponse”,意为“病理学完全缓解”,是指新辅助治疗后,瘤床内和淋巴结内均无残存活肿瘤细胞。
  是否达到pcr,是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达到pcr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提高。
  反之,如果患者手术时没有达到pcr,则意味着新辅助治疗所用药物,并没能完全去除瘤床组织内的癌细胞,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也会因此改变。
  程心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我看其他入组rh-a1816的患者,术前肿块都缩到看不见了啊,为什么我妈的肿块还有残留呢?”
  “你不要着急!”殷医生又左右认真按了按顾晓英的乳房,终于松开手转头看向程心,“癌细胞死掉以后也会有尸体呀,而且你妈妈的肿块本来就比较大,能缩小到这样子已经很好了,不要太贪心。但具体还是要等做完手术,大病理出来,才能准确判断,你现在担心这么多,一点意义也没有。”
  殷医生把一次性医用手套脱掉,扔进垃圾箱,声音严肃而有力,“而且pcr只是一个指标,并不是绝对的,我见过pcr的病人没几年就复发的,也见过没有pcr的病人五年十年都好
  好的。”
  她带着顾晓英离开检查室,往医生办公室走,程追在后面问:“那……那复发的几率会有多大呢?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复发么?”
  “没有万全的方法……”殷医生在走廊上站定,回头慎重地看着程心,“只有坚持吃药,坚持复查,坚持健康生活,一旦发现,积极治疗。只有长期坚持住,才能把生命风险降到最小,但是很多患者都做不到,那又怎么去谈几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