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周三是个大晴天,为了保证礼数周全、正式尊重,程心还是选了件珠光浅杏色长袖套头衬衣,面料丝滑垂坠,但并不透气,很快就闷得她后颈生汗。
她比约定的时间早来了二十分钟,所以仁衡负责接待的助理小丁还在整理早会材料,接到保安亭电话才匆匆跑出来。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梁总还在开会,他让我先带您去办公室等一会儿。”
园区面积很大,丁永康领她进了主楼,刷工卡电梯直升18层。
仁衡内部装修比她想象得要朴素一些,可能因为是研发部门,而不是行政部门,不像企业,倒更像医院或机关单位。
梁肇元的办公室很大,但却空荡荡的,除了办公桌和桌后的一排书架,就只有一套皮质组合沙发,连个绿植盆栽都没有。
丁永康给程心沏了壶茶,说了声“会议大概还要半小时”,便退了出去,给她留下自由活动的空间。程心静静坐了会儿,心理建设了一下,才慢慢放开胆子,踱到梁肇元的书架前,去观察他看过的东西。
她不喜欢窥探工作对象的隐私,但一想到,香港之行也许一开始就在梁肇元的计划之中,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一种被人当作棋子操控的感觉,心底总压着一股火,只想扳回一局。
大多都是医学方面的外文专业书籍,和那种摆精装书充门面的土豪不同,梁肇元书架上的书多有折损,有很明显的长期翻动的痕迹。
程心推测梁肇元应该还没这么快回来,小心翼翼拿下一本,翻开来,里面满满当当做了笔记,太专业了,看不太懂,只觉得那字迹真是好看。
她看得入神,办公室门“哐”一声开了。
梁肇元走进来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程心正慌里慌张想把书放归原处,但却因为书太厚,怎么也塞不回去。
他身上穿着白大褂,头发被蓝帽包住,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跟日常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程心怔住了,手悬在半空,梁肇元走过来,从她手上抽回书,“感兴趣?可以借你。”
“不用了梁总!”程心收回愣怔的视线,尴尬摇头,“我就刚好瞥了一眼,其他东西我都没碰。”
“没关系,我办公室里没什么你不能看的。”
梁肇元把书塞回原处,转头看她,“怎么样?现在打算先从哪里开始参观?实验区?还是生产区?”
程心认真想了想,“梁总平时工作在哪里待得最久?”
“最久……”梁肇元笑,眼睛黑亮,“那就从实验室开始吧。
cnc参观走廊灯光明亮,两侧透明观察窗里面,穿着防护服的研发人员在不同的隔间里忙碌。
梁肇元走在前面,指了指左手边的实验区,“左边一排是细胞间,右边是检测间,前面是制剂间……”
程心做了简单防护,运动相机别在领口,随着视线的左右转动实时记录着。梁肇元突然在程心前方停下来,看了看她胸前的小摄像头,声音有点严肃:“你这样从下往上拍,岂不是会把我拍得很难看?”
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把程心逗笑了,没想到他包袱这么重,“梁总放心,我就自己做个记录,不会外传。”
梁肇元皱眉,“你拿在手上,举高一点。”
程心在口罩后面默默吐舌头,只好把运动相机拿下,举在手里,梁肇元这才满意,继续转头介绍:“拿比较简单的仿制药来说,一款产品,从最开始的立项调研,到处方工艺开发,中后期的质量研究,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基本上都在这个区域进行。”
他领着程心走到一扇观察窗前,指着里面埋头拿着移液枪的研发人员。
“如果是自研药,涉及的流程就更复杂了,早研这块,目前国内药企普遍不愿意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即使有,早研团队的规模也很小。仁衡这两年一直在尝试在这一
块去做一些突破,主要集中在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比如仁衡自研的非肽类tpo-ra(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就是在先导化合物的基础上改构升级,通过选择性结合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跨膜区,激活tpo-r依赖的stat和mapk信号通路,更高效,更低毒,有效减少itp患者出血风险。”
“那临床研究这块呢?”
程心想到顾晓英现在用的化疗方案还是仁衡自研的rh-a1816的iib期临床试验项目,“临床试验算是处于整个药物研发的什么阶段?”
“还没有这么快……”梁肇元笑笑,声音温和,“还要通过漫长的临床前研究,才能用到人体上。”
他走过来,轻握了下程心的手,把她举着的运动相机拿走,“你也不太懂实验室里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帮你拍好了。”
程心刚好举得手酸,也就没推辞,默默跟在他后面。
“从早研到临床研究,还有很多步骤,像adc分子的评估,接着药效评估,一般通过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然后就是cmc,毒理,安评,这些都是在研发中心完成,等这一部分完成,推进到i期临床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部门参与进来……”
梁肇元停顿了一下,回头看向程心,“到临床阶段,除了医院端的医生、患者,企业端这边会有临床监查、医学监查、数据管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等很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所有流程都在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合规。”
他的声音压得很沉,又很柔和,有一种抚慰人心的魔力。
“i期到ii期临床的意义和风险,我想你应该也查过了,但我还是再简单讲一下,通过i期实验,药物安全性已经基本确定下来,iib期是剂量优化,是规定药物剂量的疗效研究,相对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
“但是疗效呢?ii期实验对于剂量和疗效有多大把握?”
想到妈妈,程心脱口而出,问完就后悔了,这毕竟是在工作场合。
梁肇元走近她,他戴着蓝色口罩,看不清表情,只露出一双深邃漆黑的眼睛。
“rh-a1816单药的iii期临床试验今年初已经完成,实验数据非常好,病理完全缓解率为63%,单药治疗的效果已经能够与传统的pcbhp四药联合方案相媲美。安全性方面,3/4级ae(不良反应)占比为44.8%,耐受性较好,因ae所致剂量减少、停药的比例较四药联合更低。你母亲入组的iib期临床试验,主要是为了探索与更多其他药物的联用方案,安全性和疗效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他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程心,专注得仿佛像在看学术文献或是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程心一瞬间恍神,感觉自己差一点就掉进去了,下意识地避开视线。
她走到走廊对面,刻意和梁肇元拉远了些距离,勉强笑着回应:“我也查过了,当时医生建议我们入组的时候,我在网上扒了很多你们仁衡和临床试验的资料,数据是很好看,但毕竟是ii期临床,说没犹豫是骗人的……”
梁肇元似乎察觉到她的不自然,也转开了视线,眼神暗下去,只是望着观察窗后正在运转的仪器。
“既往的四药联合方案进一步升阶梯治疗的发展现在基本已达瓶颈,adc技术相对来说有很多优势,比如rh-a1816是在连接子与毒素之间引入手性环丙基设计,提升了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有效控制毒素精准释放,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表现很出色……”
他顿了顿,转过头,又补了一句,“你不用太过担心。”
程心没有说话,她说不出“我不担心”四个字。
她相信梁肇元说的话,但统计数据只是纸页上冰冷冷的数字,63%pcr率,接近90%的五年生存率,听着好像很乐观,但落在每一个个体头上,生存与否,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
两个人都沉默着,相对而站,身后是观察窗内反射着金属冷光的实验仪器,身前是空阔的蓝色cnc走廊,像一条隔开两岸的静谧长河。
梁肇元静静看了程心一会,率先打破沉默,“走吧,去生产车间。”
进c级b级车间,比cnc的要求更严格,防护服一层层套进去,程心不太适应,觉得行动有点受限,梁肇元倒还好,早已经习惯了,动作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利落。
摄像机不被允许进入,程心无法做记录,梁肇元显然也考虑到这一点,说话的语速也稍微放慢,尽量让她能听清楚,理解清楚。
“adc药物的生产,大部分是在隔离罩中进行的,就像这样,通过一个手套伸进去进行操作。”
他们并肩站在二楼的走廊上,梁肇元抬手指着下方不同的仪器,详细讲解。
“跟实验室不一样,车间都是一体化的灌装系统,西林瓶通过前面的清洗,到隧道烘箱灭菌,再通过传输带传送出去,进行灌装,再传送到冻干机门板处,统一进箱。”
穿着防护衣,耳朵被罩住,彼此说话不是很容易听清,梁肇元微微俯着身,说几句,就要回头看一眼程心,确保她没有疑问。
两人肩膀挨着肩膀,时间久了,仿佛都能感觉到对方身体传来的温热。
她比约定的时间早来了二十分钟,所以仁衡负责接待的助理小丁还在整理早会材料,接到保安亭电话才匆匆跑出来。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梁总还在开会,他让我先带您去办公室等一会儿。”
园区面积很大,丁永康领她进了主楼,刷工卡电梯直升18层。
仁衡内部装修比她想象得要朴素一些,可能因为是研发部门,而不是行政部门,不像企业,倒更像医院或机关单位。
梁肇元的办公室很大,但却空荡荡的,除了办公桌和桌后的一排书架,就只有一套皮质组合沙发,连个绿植盆栽都没有。
丁永康给程心沏了壶茶,说了声“会议大概还要半小时”,便退了出去,给她留下自由活动的空间。程心静静坐了会儿,心理建设了一下,才慢慢放开胆子,踱到梁肇元的书架前,去观察他看过的东西。
她不喜欢窥探工作对象的隐私,但一想到,香港之行也许一开始就在梁肇元的计划之中,她就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一种被人当作棋子操控的感觉,心底总压着一股火,只想扳回一局。
大多都是医学方面的外文专业书籍,和那种摆精装书充门面的土豪不同,梁肇元书架上的书多有折损,有很明显的长期翻动的痕迹。
程心推测梁肇元应该还没这么快回来,小心翼翼拿下一本,翻开来,里面满满当当做了笔记,太专业了,看不太懂,只觉得那字迹真是好看。
她看得入神,办公室门“哐”一声开了。
梁肇元走进来看到的第一眼,就是程心正慌里慌张想把书放归原处,但却因为书太厚,怎么也塞不回去。
他身上穿着白大褂,头发被蓝帽包住,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跟日常的形象完全不一样。
程心怔住了,手悬在半空,梁肇元走过来,从她手上抽回书,“感兴趣?可以借你。”
“不用了梁总!”程心收回愣怔的视线,尴尬摇头,“我就刚好瞥了一眼,其他东西我都没碰。”
“没关系,我办公室里没什么你不能看的。”
梁肇元把书塞回原处,转头看她,“怎么样?现在打算先从哪里开始参观?实验区?还是生产区?”
程心认真想了想,“梁总平时工作在哪里待得最久?”
“最久……”梁肇元笑,眼睛黑亮,“那就从实验室开始吧。
cnc参观走廊灯光明亮,两侧透明观察窗里面,穿着防护服的研发人员在不同的隔间里忙碌。
梁肇元走在前面,指了指左手边的实验区,“左边一排是细胞间,右边是检测间,前面是制剂间……”
程心做了简单防护,运动相机别在领口,随着视线的左右转动实时记录着。梁肇元突然在程心前方停下来,看了看她胸前的小摄像头,声音有点严肃:“你这样从下往上拍,岂不是会把我拍得很难看?”
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把程心逗笑了,没想到他包袱这么重,“梁总放心,我就自己做个记录,不会外传。”
梁肇元皱眉,“你拿在手上,举高一点。”
程心在口罩后面默默吐舌头,只好把运动相机拿下,举在手里,梁肇元这才满意,继续转头介绍:“拿比较简单的仿制药来说,一款产品,从最开始的立项调研,到处方工艺开发,中后期的质量研究,生物等效性试验等,基本上都在这个区域进行。”
他领着程心走到一扇观察窗前,指着里面埋头拿着移液枪的研发人员。
“如果是自研药,涉及的流程就更复杂了,早研这块,目前国内药企普遍不愿意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即使有,早研团队的规模也很小。仁衡这两年一直在尝试在这一
块去做一些突破,主要集中在先导化合物的优化,比如仁衡自研的非肽类tpo-ra(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就是在先导化合物的基础上改构升级,通过选择性结合于血小板生成素受体跨膜区,激活tpo-r依赖的stat和mapk信号通路,更高效,更低毒,有效减少itp患者出血风险。”
“那临床研究这块呢?”
程心想到顾晓英现在用的化疗方案还是仁衡自研的rh-a1816的iib期临床试验项目,“临床试验算是处于整个药物研发的什么阶段?”
“还没有这么快……”梁肇元笑笑,声音温和,“还要通过漫长的临床前研究,才能用到人体上。”
他走过来,轻握了下程心的手,把她举着的运动相机拿走,“你也不太懂实验室里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我帮你拍好了。”
程心刚好举得手酸,也就没推辞,默默跟在他后面。
“从早研到临床研究,还有很多步骤,像adc分子的评估,接着药效评估,一般通过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然后就是cmc,毒理,安评,这些都是在研发中心完成,等这一部分完成,推进到i期临床的时候,就会有更多部门参与进来……”
梁肇元停顿了一下,回头看向程心,“到临床阶段,除了医院端的医生、患者,企业端这边会有临床监查、医学监查、数据管理、药物警戒、质量管理等很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所有流程都在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数据的合规。”
他的声音压得很沉,又很柔和,有一种抚慰人心的魔力。
“i期到ii期临床的意义和风险,我想你应该也查过了,但我还是再简单讲一下,通过i期实验,药物安全性已经基本确定下来,iib期是剂量优化,是规定药物剂量的疗效研究,相对来说,风险是比较小的……”
“但是疗效呢?ii期实验对于剂量和疗效有多大把握?”
想到妈妈,程心脱口而出,问完就后悔了,这毕竟是在工作场合。
梁肇元走近她,他戴着蓝色口罩,看不清表情,只露出一双深邃漆黑的眼睛。
“rh-a1816单药的iii期临床试验今年初已经完成,实验数据非常好,病理完全缓解率为63%,单药治疗的效果已经能够与传统的pcbhp四药联合方案相媲美。安全性方面,3/4级ae(不良反应)占比为44.8%,耐受性较好,因ae所致剂量减少、停药的比例较四药联合更低。你母亲入组的iib期临床试验,主要是为了探索与更多其他药物的联用方案,安全性和疗效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他眼睛一眨不眨看着程心,专注得仿佛像在看学术文献或是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程心一瞬间恍神,感觉自己差一点就掉进去了,下意识地避开视线。
她走到走廊对面,刻意和梁肇元拉远了些距离,勉强笑着回应:“我也查过了,当时医生建议我们入组的时候,我在网上扒了很多你们仁衡和临床试验的资料,数据是很好看,但毕竟是ii期临床,说没犹豫是骗人的……”
梁肇元似乎察觉到她的不自然,也转开了视线,眼神暗下去,只是望着观察窗后正在运转的仪器。
“既往的四药联合方案进一步升阶梯治疗的发展现在基本已达瓶颈,adc技术相对来说有很多优势,比如rh-a1816是在连接子与毒素之间引入手性环丙基设计,提升了药物的化学稳定性,有效控制毒素精准释放,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表现很出色……”
他顿了顿,转过头,又补了一句,“你不用太过担心。”
程心没有说话,她说不出“我不担心”四个字。
她相信梁肇元说的话,但统计数据只是纸页上冰冷冷的数字,63%pcr率,接近90%的五年生存率,听着好像很乐观,但落在每一个个体头上,生存与否,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只有100%和0%两种结果。
两个人都沉默着,相对而站,身后是观察窗内反射着金属冷光的实验仪器,身前是空阔的蓝色cnc走廊,像一条隔开两岸的静谧长河。
梁肇元静静看了程心一会,率先打破沉默,“走吧,去生产车间。”
进c级b级车间,比cnc的要求更严格,防护服一层层套进去,程心不太适应,觉得行动有点受限,梁肇元倒还好,早已经习惯了,动作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利落。
摄像机不被允许进入,程心无法做记录,梁肇元显然也考虑到这一点,说话的语速也稍微放慢,尽量让她能听清楚,理解清楚。
“adc药物的生产,大部分是在隔离罩中进行的,就像这样,通过一个手套伸进去进行操作。”
他们并肩站在二楼的走廊上,梁肇元抬手指着下方不同的仪器,详细讲解。
“跟实验室不一样,车间都是一体化的灌装系统,西林瓶通过前面的清洗,到隧道烘箱灭菌,再通过传输带传送出去,进行灌装,再传送到冻干机门板处,统一进箱。”
穿着防护衣,耳朵被罩住,彼此说话不是很容易听清,梁肇元微微俯着身,说几句,就要回头看一眼程心,确保她没有疑问。
两人肩膀挨着肩膀,时间久了,仿佛都能感觉到对方身体传来的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