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于是十分钟后,房里的周平被拖到了摆满中西式早餐的桌前。
  盛筵难却,盛情亦难却。周平只好勉为其难地道了声谢,然后礼貌地拿起离自己最近的盒子,一看,粥,很好,速溶咖啡配粥,中西合璧。
  “对了博士,你在哪个国家留学的。”张怀予刚才还搜了半天西式早餐担心人家吃不惯,跑了周围的早餐店,争取各种样式的都买回来点儿,不想出走半生,归来仍是皮蛋瘦肉粥。
  “g国。”
  “嗯?”地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抹平了张怀予大脑的褶皱,使之光滑如鉴。
  “还有两年时间在m国。”
  这个知道,其实g国这名字好像也有点耳熟,“这两个国家,是在一个洲吗?”
  “是。”
  “为什么选择,呃,去g国?”
  “g国有项目合作。”
  “哦,哦好的。”张怀予聊到这里已经感受到尴尬,也发现找不回话题,只好掏出手机刷了一会儿。
  极好的消息是连他们几人的私人群里都悄然无声,不大好的消息是也没有任何进展任何通知出现在任一消息里。
  第22章 凝视4
  由于刷了半天手机发现没有什么有效信息,此时张怀予重新悄悄斜眼看向周平的方向,却见对方大约是习惯不吃早餐的缘故,此时捧着那碗粥,拿着配送的塑料勺子,一遍一遍地在粥里捞着,像是试图要把里头细碎的皮蛋拼个完整的出来一样。
  “博士?”
  大约是被人忽然点到了,周平手一僵,将刚舀起的粥抿了一口,以表示是的自己确实在吃。
  “不过博士,”他把椅子拉近了些,干脆专职盯着,那么这位眼中无世间万物的人被别人“观测”了,就好歹能做些人的举动,“我刚刚搜了一下,g国的医疗是挺发达的,但法医专业的话,也不见得要出国吧?”
  “我一开始学医。”大概是勉强试了几口,发现早餐也不是什么难以下咽的东西,周平手上的勺子也不再是装装样子,“车祸出院以后,就换了专业,主动改去法医了,也好,不晚。”
  “啊?为什么?”
  周平侧过头,看了眼右边墙上挂着的照片,“你的父亲是个医生,大约很能明白,医者仁心。医生与生死打交道,更是与活人打交道,需要的是对生命的专注与敬畏。”
  “可我,重新回到学校以后,”周平犹豫了几秒,“感觉,对于生命可能还有些‘敬’在吧,但是‘畏’,怎么也感受不到。”他自嘲地抬了抬嘴角,却不像是在笑的样子,“可能曾经离死亡太近了,就不觉得死是一件可怕的事。”
  张怀予觉得是自己没有起一个很好的话题,所以努力在此时,要把话题往一个“好”字上面引。“啊……但我,我知道,这专业嘛,只看合适不合适,法医专业也有法医专业的好。”
  “嗯。”周平认真点头,“绝大多数情况没有医患纠纷。”
  “不,”张怀予表情扭曲,“医患纠纷,这能有吗?”
  “有的。伤情鉴定也是法医的工作。我一般会主动避开与当事人家属他们进行直接接触。后来,特长得到认可,基本上参与的就是刑事案件了。”
  眼见周平碗里的粥少了大半,他又开始无目的地搅着勺子,张怀予主动上手替他把盒子收了,杯子取走放进水槽,又将桌上一些没动过的早餐一股脑拎进厨房。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这让坐着僵直不动的周平很有些尴尬:果然把住别人家里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缺乏了一些与活人相处的生活经验。
  这个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下,看书学习的话有用吗?周平想。
  “出去走走吗,博士?”张怀予自厨房探出头,厨房门框上挂着的擦手毛巾的位置于他而言略有些矮了,“你还没来过l市吧?”
  “出去……去哪里?”周平看了看阳台,外面的阳光很好,有些刺眼。
  “没事,累了在家歇着也行。好不容易能歇上一两天呢。”张怀予倒看出了他的犹豫,“有没有啥不吃的东西,一会儿我出去买点,我一般都是一星期买一回储备粮。”
  住别人家里,主人家外出,自己留在屋里,这合适吗?周平悬起心开始思考,并想直接搜索一下这个问题回答靠谱不靠谱。少顷,他决定跳出问题,“那……我,也一起去吧?”
  “成,”张怀予已经把垃圾装好了,“不远,可以走着去。”
  *
  确实不远,就在昨天去过的超市对面。这里的马路设计规整得很,街区方方正正的,从地图上看就像是一个个豆腐块。这让周平忍不住拖了下地图的缩放,看了看整个城市的区域规划。
  “博士,”张怀予看着他的举动有些哑然,“你都是从地图上去了解一个地方的吗?”
  这是个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但是周平还是很快点头,“是,平时很少出去,出去前先定好目的,看看地图,方便选地方。”
  张怀予听过这种思路:把生命压缩为目的的集合。
  “我觉得,这样会少了很多感受,也少看到很多东西,会很没有意思。”他试图反驳。
  “不会。目的和计划是重要的。我做伤情鉴定,做尸体检验,有确切的目标,就基本不会漏掉细节。通过充分的细节还有严谨的流程,对死因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有目的和计划,只关注相关的细节,是有效的。”
  “不,工作跟生活,感受和感受,能一样吗?”
  不一样吗?周平茫然但平静地稍仰头看着他。
  “那机会来了,你今天跟好我就是了。要知道我也是用脚走完过l市的人。”
  他这真不是虚言。
  *
  先是硬生生领着人往窄小巷子里兜了一圈,让一分钟看了三遍地图的周平迷惑但不敢言。
  随后他在水果摊贩这里买了一兜橘子,想要同他示范如何“品味一颗柑橘”,并复刻了其中的经典名言“就是手上这一颗,就是现在”。
  然后带他找了两遍新修的公园里面本该有的禾雀花爬满的架子但无果。最终才在周平试探性地问正事是不是去市场后才踏上正途。
  到了地方,张怀予让他搁外边平整的空地里边遮阳的装饰凉亭那儿坐着吃点橘子等着,自个儿过了马路扎进菜市场里去了。
  吃点儿橘子不要走动,这对吗?他等下该不会还要买几个回来吧。
  周平放弃思考,靠着凉亭的柱子站着,选择剥了个橘子。
  这市场的设计总是大同小异——他站了一会儿,不自觉地笑。五颜六色的顶,深深浅浅的棚,四面透风的敞亮,却像个方正的黑盒子,人扎进去,就像泥鳅钻进了泥潭一样,猜得到影子,看不见形状。
  应该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吧?光怪陆离的市场透光棚顶配合上恰到好处的暗,让里边略带颜色的灯光能发挥作用,也让他这样的严重的“夜盲症”,进去了,大部分地方都是两眼一抹黑的朦胧光影。
  可张怀予不带一点思考回忆的,直接让他先坐外边等着了。
  周平吃完起身,往马路对面走过去,只站在方正的黑盒子外面看,看阳光被切成过渡的灰调,然后里边混乱的色与影就开始斑驳。然后他努力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从里边走出来,有高的和矮的,有仰着头的有眯着眼的,有时还能听见忽然的高亢的喊叫。然后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也从里面走出来,眼睛眺望着前面,脚步匆匆,从他身边擦过。
  “张怀予。”他伸手拉了一下这人的拎着大袋小袋东西的手臂,才避免了对方的路过。
  “啊……”这人眼里从急切到惊讶再到喜悦,才说:“我一出来就往对面看,没看到你,还想着该怎么找你。怎么过到这边来了博士。”
  “没什么,想走近些看看。对了,你也存了号码的,不用想怎么找吧?”
  “是倒是这个道理……”张怀予笑得灿烂,手比划了一下家的方向,“不说这个,走,赶紧回去,到中午了,我赶紧整几个菜。”
  这回回去倒是不绕路了,只是到头来周平依然没有盘算出对方手上的几个袋子到底有多少斤两,也没有想到怎么开口说可以生动自然地提出要帮他分担拿几个。
  南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甚至可以选了半斤猪肉要求剁碎了买,张怀予习惯一次买上一星期的量存放着,这不是l市常见的做派,又不爱讲些什么价,于是些葱姜蒜的可以不论钱搭送些,这倒给他行了方便。
  周平一路上只好悄悄瞄袋子上面的打印标签,这里的肉价倒不算贵,鱼虾要比旁边临海的h市贵些,但好处是鱼可以直接在摊位上帮忙处理了。
  明明看着张怀予也不像个十分讲究的主,不但出门前问了他的忌口,听说没有什么忌口的,又现搜心脏不好有没有什么烹饪的忌讳。他再三说所谓的食物的“毒”都要看剂量,但对方仍是打下了保证,保证要没有半点问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