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是!”
  “诸位将领,君上受小人蒙蔽,听信谗言,要清算你们的亲人,难道你们甘愿坐以待毙吗?”
  李承佑双手撑于刀柄,端端正正立于尹知安面前,面无表情,尹知安身后是坐在轿撵上的平宁,纱帐落下,她看不清平宁的神情,也无所谓她的神情。
  他身后是叛军,而她身后,只有寥寥十几个侍卫。
  “诸位统领,可是要谋反?”
  她淡淡问了一句,便有将领面面相觑。
  尹知安当即大喝一声:“何谓谋反!你李氏谋朝篡位才是谋反!而今不过是将皇位还回来,何来谋反之说?”
  “你若是明君,我等也愿尽心辅佐,可你李承佑在位,二话不说便要贬斥大臣,甚至无端猜忌公主,我身后统领皆出身世家,可他们的父亲却被人诬陷,你身在其位却不能明察秋毫,难道不是你李氏对不起臣子吗?”
  振振有词,铿锵有力,她竟没看出来尹知安唯唯诺诺的外表下有这样的狠劲。
  不过他既能站在这,就说明她没看错人。
  仰头,她望向盘悬在头顶的黑鸟默不作声,而那头还在滔滔不绝,意图证明谋反的正义。
  正义与不正义,向来不是她追求的,冷酷也好,暴戾也罢,用最有效的办法做利益最大化的事,才是她追求的。
  太子降生是她要付出心血,而未来的光明,便要用他们的血来铺路。
  缓缓拔刀,她定定看向前方,高喊:“诸位,随朕,平定叛乱!”
  乌鸦高昂鸣叫,叫声朝夜空散发,很快,鸟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宛如鬼魅。
  “杀!”
  尹知安沉了眼,同样大喊:“李氏孤身一人,尔等随我弑君!”
  弑君......
  刺耳的两个字进入平宁耳中,她浑身抖了抖。不自觉握紧了手。
  她所知道的,是旧臣都支持她上位,是将领外调,是禁军倒戈,没有人会支持李承佑的,她众叛亲离了。
  低头,盯着自己的手指,她很快就能像李承佑一样坐上皇位了,到时候她一定会比李承佑做得好,不会让大臣寒心的。
  很快......很快......
  刀剑声已经响起来了,铁锈交织好似另一处分娩之地,她紧紧,用力盯着攥紧的手,等待胜利的孕育。
  呜————
  呜————
  呜————
  是号角声。
  第212章
  丞相府,还在悠闲品茶的丞相对堂内摆了摆手,让夫人和孩子们都进去。
  外头是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声,不断有人拍门高喊,可府内始终无人应。
  黄狗动了动鼻,蹲趴在台阶下,目光一瞬不瞬盯着府中大门,而大门前,是一排手持长棍的家丁。
  “老爷,府外人很多,但他们不敢进来。”
  丞相悠然自得:“了了鼠辈,既不敢破门,那便等着吧,反正老夫是不会出去的。”
  “他们怎敢如此狂妄,当街动乱?”
  “夫人怎地出来了?”
  丞相夫人忧虑:“他们在逼你出面。若你不出面,今夜过后不管是谁坐上那个位置,怕是都要对你心有芥蒂。”
  “这叫独善其身,夫人。我既不依附君上,亦不支持公主,夫人要不要与我打赌,不管谁做国主,我都是丞相。”
  “谁敢上前一步,我定取其首级!”
  喝声,拔剑声,侍卫与禁军对峙的交锋声,赵君侍横剑站在舒华殿前,对叛军统领怒目而视。
  “姓赵的!你若束手就擒交出殿中郎君,来日你父亲还能做总督,若你执迷不悟,休要怪我不念旧情!”
  “你个反贼,不配与我念旧情!”
  “死不悔改!杀!”
  “诛杀反贼!”
  赵君侍一马当先,长剑挥舞,寒光一闪,轻甲顷刻间伤痕累累。
  透过窗棂,殿中郎君既热血沸腾又畏惧禁军,杏贵侍望着外头的厮杀,焦急地在殿内寻找趁手的物件,太监们见此,也纷纷寻找武器。
  烛台、镜子、琉璃瓶,偌大一个舒华殿,真正能用来当武器的少之又少,而多数郎君从小养尊处优没见过血腥场面,此刻个个脸色惨白,不知所措。
  杏贵侍抱着一尊花瓶,紧张地盯着殿门。
  突然,他高喊:“进去!快进去!”
  话音未落,殿门被一脚踹开,阴寒的盔甲上满是温热的鲜血,禁军破开了大门,为首者一眼便认出了在场身份最高的杏贵侍,直直朝着他举刀而去。
  杏贵侍脸色煞白,颤着手臂举起花瓶。
  “卯呜——”
  突然,梁上一声猫叫。
  他怔了一瞬,猛然抬头,是玄今!
  嗖!
  血肉在脸上炸开,赵君侍举起的剑还未刺下,箭矢破空而来,插进了叛军后脑。
  “微臣来迟,请郎君恕罪!”
  “目侍卫!”
  踢踢踏踏,铁骑入场。
  马蹄高昂,目康掷去弓箭,凌空飞下,踩着叛军的尸身一路厮杀,他目光冷冽,眼中全无情绪,只有杀意。
  瘦小的身形在高大的禁军中来回横跳,玄今灵巧敏捷,以力打力,锋利的爪在禁军脸上狂挠,抓得他们血肉模糊,疯狂大叫。
  杏贵侍跌坐在地,目光震惊。
  玄今人形瘦小,一根黑色长尾还露在外面,可猫爪锋利,动作凶狠,和平常的温顺模样一点也不像。
  几名破门的禁军被玄今抓瞎了眼,举着刀乱挥乱砍,没一会便砍伤了殿内人,杏贵侍突然反应过来,撞开禁军捡起刀,挡在众人身前。
  他从没见过杀人的场景,更别说亲手去做,此时心脏狂跳无比紧张。
  慌乱间,他见玄今被抓住了尾巴,一个用力便被甩了出去,心下一噔,他举起刀便要冲杀。
  目康一剑从后而来,刺穿禁军,接着身形一飘,两剑便解决了殿内叛军。
  尸体倒在眼前,举着刀,杏贵侍睁大了眼,心脏近乎停滞。
  “爹爹!”
  腿被人一撞,他低头,玄今眼上有伤,抱着他的腿嘴角朝下,模样很委屈。
  “你、你叫我什么?”
  “爹爹!”
  咣当一声,他又一次跌坐,抖着唇抱着玄今,安慰:“没事......没事......”
  “郎君们受惊了,请恕微臣不能久留。”
  “你、你快去救驾,君上更需要目侍卫......”
  “微臣告退。”
  目康走了,留下了军队护卫,而杏贵侍则抱着玄今目送他离去。
  他是君上的贴身侍卫,不分日夜都应守在君上身旁,而今夜,他不在,他就像早知道叛军的位置去提前埋伏,又在危机发生时前来相救。
  还有玄今,趴在自己肩头就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可她今夜的凶猛是从未展现过的,但凶猛又难掩青涩,就像刻意去学了武只为在今夜发挥作用。
  玄今......目康......谋逆......太子......太子?
  不见太子,不见燕良......
  疑团就像今夜的血,堆积在脑海中黏黏糊糊又清理不掉,而每一团血泊都有丝丝血线紧密相连,他隐约想到了什么,可又无法彻底想明白,只能绞着眉停留在原地。
  “爹爹,我眼睛好痛。”
  玄今抱着他的脖子娇弱出声,他回了神,放下心中疑团,赶紧看了看她的眼。
  “玄今,你不能这么叫我。”
  玄今舔着自己的手,笑眯眯道:“可以的。”
  乌鸦落在宫墙上咕咕叫着,时不时扑腾翅膀却又不飞走,李承佑踩着叛军的尸身擦了擦嘴角。
  长发落下成了马尾,夜风吹了几缕,她孤身一人,被尹知安的人重重包围。
  地上的尸体横七竖八,身体微微摇晃,手控制不住地发抖,她虎口震裂,鲜血顺着刀柄蜿蜒而下,她一个人,面无惧色转了一圈,扫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人,唯独看不到远处的平宁。
  甲胄上全是暗色,血染黑了纹路,好似鬼面,寒冷,令人胆怯。
  尹知安是文官,他的功夫在这些禁军将领中根本不够看,他不敢上前只能握着刀躲在将领身后发话:“李承佑!你若自尽,我们还能给你留个全尸,将你和你的孽子一起葬了,若你还要负隅顽抗,别怪我们不留情面!”
  她低笑一声:“情面?朕,需要你们给情面吗?”
  剑锋微转威严起,她突然高喝:“朕!需要你们的情面吗?”
  喊声高亮,从她有力的胸腔中震出,在夜中波动,游荡。
  那些原本叫嚣着“弑君”的将士,竟在这一刻迟疑了。
  他们见过君主震怒,见过君主威仪,却从未见过李承佑这样的君主。
  刚生产完的身子,脸色苍白如纸,唇上血色尽褪,可那双眼睛却亮得骇人,那额上红痣宛若燃烧的火,不灭,火光漫天照得人不敢直视。
  喊声穿透夜空进入平宁耳中,她绞在一起的手开始突然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