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老吴,你去和二分局沟通下这起新的失踪案,我们介入调查。”随后他和吴韵声沟通,“郭木春现在是失踪状态,可刘予舒的丈夫李嘉贺我们还能找到,她有家人还有亲朋好友,说不定能够知道一些什么,等下你去见下失踪者的家人和丈夫,看看有什么线索。”
  吴韵声接过了档案:“我带着方觉过去。”
  贺临最后说:“我和黎尚去郑队那边。”他安排完后补充道,“老吴,下午我们在827路公交站附近会和。”
  两人出发时,贺临告诉黎尚:“反扒队的队长名叫郑立阳,等下你叫他郑队就好。”随后他沉吟了片刻,补充了一句,“那边有点奇怪。”
  “奇怪?”黎尚不解其意。
  贺临:“和别的警队不同,你见到就知道了。”
  那支队伍在市局五号楼。
  等他们过去时,反扒队还没正式开工。
  队里充满了生活气息,桌子上摆着好几个新式的锁扣以及各种撬锁的工具,一旁放着几个密封袋,里面是还没来得及退还失主的赃物手机。
  桌面上还有空的易拉罐、饮料瓶甚至是薯片和吃完没扔的方便面盒。
  沙发上躺了两个昨天晚上值夜班的警员,正在打着呼噜。
  “见笑,见笑,昨晚我们进行了一个针对电瓶车盗窃的突击行动,忙了一宿。”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说着话迎了出来。
  那人带了副平光眼镜,穿着一身西服革履,看上去不像一位警察队长,更像是哪个上市公司的精英高管。
  贺临和郑立阳打了个招呼,黎尚跟着叫了一声郑队。
  郑立阳拍了拍手,招呼队员们:“起吧,早点都给你们买好了。”
  那些和衣而睡的警员们这才打着哈欠一个一个坐了起来。
  郑立阳把人聚齐,会议室里很快就被坐满了。
  黎尚环顾四周,终于明白贺临所说的奇怪指的是什么了。
  带着金链子刚从夜店里出来的dj,进城卖菜的老农民,喝着奶茶带着眼镜的外地女游客,穿着格子衬衫的程序员……
  再加上那位似乎随时准备给人讲解ppt的郑队长。
  这一群人拉出去让人猜职业,估计没人能猜得中。
  郑立阳一边给他们发资料一边道:“工作需要,我们每天都要在公交和地铁线路巡视,有点伪装能够更好执法。”
  那位卖菜的老农民是副队,非常应景地姓蔡,起身向他们汇报了牛奶大盗一案目前的调查进度。
  “我们已经调取了之前几次案发地附近的监控视频。一共拍到了这么多,能够看清脸的都被截图打印了出来,这些人都在便宜坊附近活动,粗略估计得有七八人。”
  “受害人的口供都收齐了,那些人都是独身居住,有租房的,也有自己买的房子,有男有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盯上的。”
  “牛奶盒子我们收集到了几个,被注射过药物,注射孔都是用蜡封好的,不仔细看难以发现。”
  “你们那起案件的资料我们也收到了,从牛奶盒子以及里面的成分来看,应该是这群人所为,不过我们尚不清楚失踪者和他们有没有直接关联。”
  “不过……的确是在这起失踪案之后,那些窃贼就没有继续犯案了,这也给我们现在的抓捕工作带来了难度。”
  贺临仔细听着,黎尚在一旁安静记录。
  随后贺临把截取出来的监控一条一条仔细看过。
  “我们反扒的情况贺队你也知道,一般只是处理小偷小摸的,抓点扒手和偷车贼,这种有预谋的很少碰到。谁想到这事情越来越大了呢。”郑立阳愁眉苦脸,“贺队你快给我们出出主意,要是能找到那伙人,你们的案子也能跟着推进了了。”
  贺临问:“这些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
  老蔡摇头:“不知道,忽然冒出来的,本地的几个线人我问过了,都说不认识。”
  他随后补充:“便宜坊那地方鱼龙混杂,监控比较少,还有很多群租房,很难找。”
  “指纹呢?”
  “这些人晚上做事的时候很小心,一般都带着手套,有时候还会简单清理下现场。我们之前在牛奶盒上发现了几枚受害人之外的指纹,去库里比对了,没有记录,应该不是近年出狱的惯犯。”
  “目击证人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吗?比如画像……”
  “唯一目击者是个女的,当时被吓坏了,只记得是个比她个子高不少,带口罩的男人,其他的信息提供不出来。”
  “药物方面有线索吗?”
  “一种口服后会导致短暂嗜睡昏迷的药物,计量调配得非常讲究,不知道是不是从医院里流出的。”
  老蔡把药理报告也给贺临看。
  “这种药品的医院管理比较严格。”贺临抬头问,“宠物医院有没有调查过?”
  如果是同类兽药,可能反而更好获取。
  听到这里,郑立阳的眼睛一亮:“这个目前还没查过,我们记录下来,查查看。”
  紧接着,贺临又帮着分析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蔡副队听完却叹了口气,眼皮耷拉下来:“这个案子和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感觉不一样,但是具体哪里不一样,我又说不上来。”
  他完全靠的是老警察的直觉。
  会议开到了这里,一旁的黎尚默不作声地整理着那些监控截图照片,他从几百张照片里挑选出了几张照片,把照片在贺临面前的桌面上一字排开。
  贺临跟随着他的手,目光下移。
  那些照片有白天的,也有晚上的。
  盗贼们会有意识地遮挡面部,也会故意躲避摄像头,这些放大后的监控截图却依然捕捉到了一些不易觉察的细节。
  有一名被拍到的盗贼,虽然戴了口罩,但是依然在脑门处有一道明显的黑白分界线,那应该是被电瓶车头盔晒出来的晒痕。
  另一名窃贼,在外面穿了一件外套,可是衣领和袖口却是那种板正的白色衬衣。
  还有,冒充送奶员的人,车后的箱子上装饰有几只毛绒小羊。那些毛绒羊明显经过了风吹日晒,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贺临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指了指那张照片:“我觉得可以从这一点入手。”
  郑队看他指着的牛奶箱:“牛奶?”随后他皱着的眉头松开,“老蔡,你们去联系一下这家牛奶派送公司,把截图给他们辨认……”
  老蔡还没开始行动,贺临就连忙否认:“不,不是牛奶,我指的是职业。”
  他说到这里抬起头来:“他们去受害人家里推销牛奶时,装备齐全。我觉得他们其中一个,或者是几个,可能真的在相关行业做过……”
  听他说了以后,其他的警员们也纷纷反应过来,一直处于瓶颈的调查分析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的确,这些人中有的人掌握着附近的道路信息,逃跑迅速,不留踪迹,交通工具是电瓶车,头上和袖口处有晒痕,应该是送过外卖?”
  “有几个看身材像是做体力活的,会不会之前是快递或者物流人员?”
  “他们知道哪些人是他们的目标人群,甚至知道独居者对应的准确住址,肯定有详细资料。一般中介能够查到这些信息。”
  “那种药物也是,需要有药理知识,不是人人都能轻易获得。我觉得刚才说的兽医院或者是小诊所是重点的排查对象。”
  众人七嘴八舌地总结着,知道住宿情况的可能是中介,了解药物的可能是兽医或者是医生,上门推销的可能是牛奶推销员,熟悉每条小路和小区居住环境的可能是外卖或者是快递员……
  老蔡终于知道自己之前感觉到的异常之处究竟在哪里了。
  他感慨道:“这起案子的确和一般的盗窃案不一样,我们以前接触的团伙作案,大部分是有领头的,其他人是做事的小弟,多是一些混混或者是惯偷出身。而这起案子的嫌疑人,就像是临时起意,然后从各行各业凑起来的,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熟悉的技能,分工合作进行作案。”
  贺临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我觉得可以查一查便宜坊附近目前处于无业状态的失业人员,有消息我们随时沟通。”
  郑队千恩万谢着把两人送了出来。
  .
  走到了外面,贺临对黎尚道:“这是部门之间的会议,有存档就好,不用记录得太细致。特别是这种别的队主要负责的案子,重在结果,不在参与。”
  工作完成的用不用心看一眼就知道,贺临今早看了黎尚昨天整理的文件,简直是事无巨细,整理得非常详尽。
  刚才他看到黎尚还在记录,怕他做了无用功,开口提醒他。
  黎尚道:“贺队,我觉得你说的都挺重要的。”
  贺临差点呛到:“我都是随口说的,又不是圣旨。案子还没破,回头再推理错了,写出来不是丢人嘛?”
  黎尚这才略微妥协:“我先记下来。如果你觉得没必要,存档的时候可以删除。”